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景点 - 如何提高旅遊專業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如何提高旅遊專業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摘要旅遊管理專業的就業要求較強的實踐性,良好的實踐能力是旅遊管理專業學生就業的基本要素,所以在旅遊管理的教學實踐中不但要註重理論知識的學習,更應強化學生所學內容在實際工作崗位中的適應性、實用性,通過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實踐能力的塑造與培養,提高學生在教學實踐中的動手能力,提高教學實踐的學科針對性,促進學生就業能力的提高。 2009年12月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加快旅遊業發展的若幹意見》,國家從戰略層面更加重視旅遊業發展對於國家、地區的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旅遊業的發展前景被更加看好。與此同時,旅遊相關行業的就業卻表現出以下情形:壹方面,旅遊管理專業很多畢業生不願從事旅遊相關行業工作,寧願選擇與所學專業無關的其他工作崗位。另壹方面,旅遊企業在選拔人才時對於專門進行過旅遊專業學習的學生並未給予特別青睞或提供更多發展機會,造成旅遊企業工作的學生對於工作單位忠誠度較低,員工流失率很高。其中壹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整個旅遊相關行業對於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認同度低,學生在實踐工作崗位上的工作表現無法滿足工作要求,學校實踐教學環節與現實工作需求之間發生的嚴重脫節。 作為專業教學單位必須認清就業形勢和就業市場需要,在教學實踐中將學生就業能力的素質培養和能力提升作為教學重心,加強學校教學實踐內容與旅遊相關行業工作的相互匹配,增強學生專業實踐動手能力,實現專業教學與學生就業的良性互動。 壹、旅遊行業工作對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 旅遊管理專業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不僅需要考慮教學計劃、教學安排,更要緊密結合旅遊行業對學生素質的要求進行針對性培養。 1、具備善於與不同個體溝通的人際交往能力 旅遊相關工作需要員工面對面為不同類型客人提供基礎性服務和個性化服務。旅遊者具有不同的種族、國籍、文化、教育及個性,因此,對於旅遊從業人員的服務要求和標準也不相同。這就要求旅遊從業者需要具備與不同客人有效交流溝通、理解領悟的基本技能,能夠處理不同性格和特質個體的不同問題。同時,員工還需要具備在整個旅遊相關產業鏈條中積極溝通交往能力和協調管理能力。 2、流利清晰的語言表達能力,職業語言的規範化應用 由於旅遊相關工作具有服務性、交流性的基本特點,因此,旅遊從業者具備流利清晰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是適應工作內容的基本能力之壹。語言表達能力主要包括中文語言的準確標準表達、應用外語與客人進行有效的語言溝通、甚至需要在不同地域需要掌握基本的當地方言,另外旅遊從業者還需要根據自身的工作環境和工作崗位規範化應用職業語言。比如,同樣在飯店工作,不同職能部門需要使用的職業語言有所區別。不同崗位在與旅遊者的服務交際中職業語言的表達截然不同,這就要求旅遊從業者能夠在不同的工作環境中做到快速、規範、靈活地使用職業語言。 3、主動觀察學習,靈活應對問題的能力 旅遊相關工作針對新從業者都會安排壹定時間的見習期。這段期間新從業者的培訓與成長通常采用工作模塊培訓與部分工作環節實踐培訓等方式,增強新從業者對於工作環境的熟悉和業務技巧的熟練掌握。現實中光靠以上方式所學內容遠遠不足以應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仍然需要員工根據自身的不足在工作崗位上細心觀察學習他人經驗,能夠虛心求教,在工作時間之外不斷學習充電。其次,旅遊行業除了做好日常工作內容外,往往還會遇到各種不同的意外情形。作為從業者如果不能及時有效的處理,可能會讓客人產生不滿情緒,甚至投訴服務質量,降低服務評價。作為旅遊從業者應該努力培養處理問題時的規範性和靈活性,在工作實踐中加強靈活應對問題的本領。 4、健康自信的儀容儀表,標準穩重的肢體表達 健康、自信、優雅的員工會給客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和評價。旅遊相關工作對於從業者的儀容儀表具有壹定的要求,壹方面,要求從業者在客我交往中表現出規範的肢體語言和儀容儀表,勝任不同崗位工作中接人待物的工作要求,另壹方面,旅遊從業者應掌握壹定的儀表化妝技巧與規範標準化的服務禮儀,能夠在職業交際中凸顯職業的規範性和行業交際素質。 二、旅遊管理專業教學實踐中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現狀 1、教學課程設置涉及學科面廣,培養學生紮實的理論基礎 旅遊管理是壹個涉及相關學科面較廣的學科。學生課程包括了管理學、經濟學、會計學、地理學、歷史學等不同學科與旅遊專業的交叉學科的相關課程。各學校都會依托自身不同的專業學科背景開設旅遊管理專業。學校的教學課程設置通常由公***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素質課組成。其中,公***基礎課主要培養學生對於外語、高數、政治理論等全校通識課程的掌握,專業基礎課著重培養旅遊管理專業不同專業方向課程的學習,比如,旅行社與導遊方向、酒店服務管理方向、旅遊地理與旅遊規劃方向等。專業素質課主要培養學生對於旅遊美學、旅遊禮儀、旅遊文化感悟方面的素養。寬而廣的學科涉及面,優點是能夠培養紮實的理論基礎知識,缺點是大而全的課程設置無法突出旅遊管理實踐性較強的能力培養。 2、課程模式基於課堂教學模式,實踐教學模式化較強 現有旅遊課程的主要教學模式都為課堂教學,專業類課程只重視教師為主體的理論講授已經不能滿足學生能力培養的實際需要。而實踐教學的模式往往根據實際教學情形的不同而設置,壹般來說都是根據不同課程適當安排課外實踐活動以增強學生對所學課程的理解和領悟。比如,導遊業務類課程著重培養學生的導遊語言組織和表達、導遊技巧及應對突發情境的處理。景區管理課程壹般安排學生作為講解主體的校園導遊講解、周邊景點的導遊講解,然後由教師進行總結評析。 3、設置專門實踐鍛煉環節,讓學生了解行業實際 根據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教學培養目標的設置,根據教學進度壹般安排在學生大三或者大四進行三個月左右的旅遊行業的實踐鍛煉,這壹教學實踐的初衷是學生具備壹定基礎知識後進入實習崗位實踐,讓學生能夠了解旅遊行業的實際工作環境,對員工素質能力的具體要求,以及所學理論知識實際應用及自身不足。但是,目前情況下,實習實踐環節的滯後性和內容的單壹性對於實踐性和變化性都較強的旅遊行業而言不利於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不利於學生在實習中鍛煉實踐技能。三、旅遊管理專業教學實踐中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的不足 1、旅遊管理專業教學培養目標與行業需求存在差距 旅遊相關行業是壹個動態性非常強的行業,不同季節,不同年份,不同的社會環境和發展模式相關的旅遊產業模式、旅遊行業要求都不同。但長期以來,學校對旅遊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主要依托於制定和完成教學培養計劃,對於現實旅遊行業的了解和行業發展情況得不到及時更新和跟進,旅遊教學部門與相關旅遊行業的緊密聯系較少,導致教學部門缺少對旅遊行業不斷變化的工作內容和崗位要求的深入了解,以及對實踐和工作學生情況的有效總結和改進。學校培養的畢業生與行業需求的人才之間存在落差。造成兩個方面的問題:壹方面,旅遊行業雖然存在大量的人才需求,但因為旅遊專業學生實際的工作能力不足而無法勝任;另壹方面,旅遊專業學生參與旅遊行業實踐鍛煉後,由於自我認可度低、缺乏歸屬感等原因,部分學生放棄從事旅遊相關行業工作。形成了旅遊管理專業學生就業市場的壹個特殊現狀,學校培養的旅遊管理專業學生能力不能勝任旅遊相關行業崗位工作的需要,能夠勝任旅遊相關行業崗位工作需要的學生往往不是旅遊管理專業教學培養的,凸顯了目前旅遊管理教學與旅遊行業市場需要的錯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