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景点 - 減稅降費政策的實施原因

減稅降費政策的實施原因

壹、

我國實施減稅降費政策的原因

(壹)

國內原因

(1)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順利完成,離不了減稅降費的政策支持

。我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目標是提高供給效率,優化經濟結構,進而促進經濟持續增長。產品有需求方就有供給方,供給方主要就是企業,所以企業經濟利潤的提高有利於改善供給質量和效率,而減稅是激勵企業生產發展的有效方法。

“減稅降費政策”減輕了企業負擔,提高了政府財稅服務質量,改善了營商環境,也促進了產業結構的改善,有利於供給側改革任務完成和穩定經濟增長。

(2)

經濟發展理念發生轉變,更加註重經濟質量

。經過四十多年的經濟發展,經濟水平得到顯著性提高,社會主要矛盾也已經轉變,故我國人民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政府對經濟發展的觀念也不在是壹味追求經濟速度,而是註重環境保護,積極引導企業技術創新,提高經濟增長質量,這意味著我國政府以後既註重經濟高質量增長,又註重與自然和諧相處,正所謂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現在,我國對企業的要求不再是大規模擴大生產,提高企業利潤,而是鼓勵企業調整生產結構、降低耗能,朝著綠色、高效、創新方向發展,所以我國實施新的稅收政策,刺激企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3)

戰勝新冠疫情對經濟影響,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二零二零

年初,我國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全國絕大部分企業的生產活動遭到抑制,餐飲、旅遊、酒店住宿、交通通行也被限制,這嚴重沖擊了國內的經濟,服務業受損嚴重,小微企業面臨破產的邊緣。此時,政府需要出手救助,而稅收優惠政策是良好的應對工具。

所以,在疫情期間,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是頭等大事。故我國出臺了壹系列具有針對性的減稅政策,幫助企業化解疫情沖擊。但是疫情期間給予的稅收優惠政策是短暫的,若想讓企業持續恢復生產,提高營業利潤,還需要政府進壹步制定並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特別是現在,新冠病毒並沒有從全球消除,企業進出口依然受限,所以,為促進企業發展,減稅降費政策應該繼續推進。

(二)

國際原因

(1)

全球經濟增長緩慢,需要積極的財政政策刺激經濟復蘇

近年來,全球經濟增長比較緩慢,

二零二零

年又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下滑

在主要經濟體中,只有中國實現了經濟正增長

二零二壹

3

9

日,經合組織預測今年的全球經濟增長率會提高到

而經濟的復蘇離不開各國積極財政的支持,而且,我國的經濟在運行過程中又伴隨著多重風險,因此需要用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強風險防控,支撐我國經濟持續平穩運行。

所以,我國的減稅政策從

二零零八

起就不斷更新完善,減稅力度也越來越大,直接刺激了社會經濟活力。全球經濟雖然增長緩慢,但也是在經濟逐漸復蘇的條件下,我國的民間投資自

二零壹六

年後開始復蘇,在減稅降費紅利持續釋放條件下,全社會宏觀稅負下降,我國企業生產環境不斷改善。

(2)

世界各個國家的減稅政策相繼出臺,引發國際間的稅收競爭

從全球角度觀察,美國實施的大規模減稅法案,其目的吸引投資回流、增加就業崗位,刺激經濟增長,在壹些歐洲國家如英、法、德等也在計劃或正在實施減稅政策,其他國家也在陸陸續續加入全球減稅浪潮,英國計劃把企業所得稅稅率降低

15%

以下,法國計劃將特定企業所得稅稅率下降

個百分點,而德國是降低個人所得稅,刺激消費需求。

這些國家減稅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本國企業減輕了負擔,提高了國際競爭能力,激勵了投資者的信心。在全球的減稅氛圍下,我國因該審時度勢、順應時勢,制定適合國情的減稅政策。減稅降費可以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增加企業利潤,提高個人可支配收入,如此壹來,企業的生產規模擴大、就業崗位增加,個人消費能力增強,還能吸引外資流入,增加財政收入,進而刺激我國經濟健康發展。

(3)

經濟全球趨勢受阻,中美貿易爭端不斷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積極投入到全球化浪潮中,深度參與國際經濟交流,所以在過去

40

年裏我國的經濟水平大幅提升。然而全球化是把雙刃劍,有機遇也有挑戰,每個國家國情不同,在產於全球化過程中得到的利益不經相同,而且,近年來全球經濟增長緩慢,部分國家受到失業、貧富差距擴大等因素影響,加劇了逆全球化的思潮。

尤其是

二零二零

年的新冠疫情全球爆發,對各國經濟造成嚴重沖擊,貿易保護主義趁亂而起,壹些國家不但不願意推進國際合作,反而推出國際組織制造貿易摩擦,大搞貿易保護主義,進壹步加強逆全球化趨勢。在我國面對逆全球化思潮過程中,又受到了美國挑起的貿易爭端影響。

二零壹八

年,美國對進口中國的商品加征關稅,中國為了反擊,也對美國產品加征關稅,這場貿易戰持拉鋸狀態,對兩國的經濟發展都產生了不利影響。所以中國在面試對這樣的國際局勢,首先是要穩住國內經濟,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經濟政策,應對外部經濟壓力,所以,應繼續推進減稅降費政策,加速財稅體制改革,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優化,穩定國內經濟應對貿易爭端和逆全球化帶來的負面沖擊。

二、

我國實施減稅降費政策的內容

(壹)

第壹階段的結構性減稅

二零零八

年,為了緩解我國遭受的經濟沖擊,

“結構性減稅”被首次提出。所謂結構性,即在於減稅涉及的範圍有所側重,是針對特定行業、特定企業的稅負調整。此時的減稅內容主要是:

第壹、擴大投資方面。實現內外資企業的企業所得稅

“兩稅合並”、增值稅由“生產型”全面轉為“消費型”,以鼓勵企業增加技術投入和積極創新;對於小規模納稅人

給予

壹定照顧,對其增值稅增收率適當降低,以減輕小企業的經營負擔;單邊征收印花稅並下調其稅率,以提高資本市場效率。

第二、調整經濟結構方面。給予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對集成電路、軟件等相關行業給予稅收優惠,提高高科技含量產品出口退稅率,希望以此種方式能夠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升級以及轉變出口方式。第三、改善民生方面。優化個稅扣除標準,擴大較低檔稅率適用範圍,對下崗失業人員及困難群體再就業實施稅收優惠政策,以提高其收入水平。

(二)

第二階段的營改增減稅

二零壹二

年元月

1

日,營改增試點工作正式在我國鋪展開來,首先地點就是上海市,試點行業是交通運輸以及部分現代服務業,隨著試點工作的推進,營改增逐步向其他地區擴展。直到

二零壹六

5

月份,國內全面實施營改增措施,增值稅的征收範圍擴大到建築、金融和生活服務等領域。

(三)

第三階段的更大規模、普惠性減稅

二零壹八

年開始,在減稅降費方面,我國出臺了壹系列的措施,最主要的就是深化增值稅改革,包括下調增值稅稅率、重新調整小規模納稅人標準,壹次性退還部分行業的期末留抵稅額,以提高

納稅人帶

實際感受得到的減稅獲得感。

二零壹九

年,增值稅改革的力度進壹步加大,再次降低部分行業的稅率、扣除率,調整部分出口退稅率,改變不動產抵扣方式和部分行業的加計扣除,降低納稅人稅負水平和負擔。小微企業的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應納稅所得額進壹步上調至

100

萬元,加大對企業的研發費用稅前扣除,以提高企業科技投入和創新積極性。

同時個稅的重大變化更體現出了此次改革的普惠性,提高工資薪金的基本費用扣除標準,優化稅率結構、增加專項扣除,而且此次個稅改革是邁向綜合征收的第壹步,釋放出更強的普惠性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