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景点 - 內蒙古人文旅遊資源中最具開發價值的是什麽

內蒙古人文旅遊資源中最具開發價值的是什麽

內蒙古自治區北與蒙古、俄羅斯接壤,東西幾乎橫跨整個中國,是我國跨經度最大的省份。內蒙古不僅有著得天獨厚的豐富自然景觀,而且有著濃郁的民族風情。

廣闊的草原主要分布在內蒙古的西部。草原是內蒙古的標誌,自古以來就是人們歌頌和向往的地方。“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這些如詩如畫的描述勾起多少人對草原的神往。呼倫貝爾大草原、錫林郭勒大草原、希拉穆仁草原等牧區,是感受草原的絕佳選擇。純凈明麗的天空飄著朵朵低雲,遼闊豐美的草場上散落著點點潔白的蒙古包,空氣清新、牛羊成群,對久居都市的人來說,這壹切都是那麽遙遠而美好。

蒼涼的沙漠主要分布在西部。大漠風光雄渾壯美,別有韻味。“中國最美的沙漠”之壹的巴丹吉林沙漠,騰格裏沙漠,庫布齊沙漠的響沙灣等等,都有著塞外的神秘風情;而沙漠中的點綴著的綠洲與湖水,更是彌足珍貴的風景。此外,額濟納的胡楊林,阿斯哈圖冰石林,阿爾山的林海,浩瀚的呼倫湖……都是大自然的神來之筆。 蒙古族在古代是壹個遊牧民族,他們在草原上以放牧和打獵為生,贏得了“馬背上的民族”這個稱號。這裏的人民純樸熱情,至今保留著許多民族獨有的傳統民俗,比如祭敖包、那達慕、民族服飾等等,都有著迥異於中原內陸的別樣風情。內蒙古是“壹代天驕”成吉思汗的故鄉,是王昭君出塞的途徑之地,這片土地曾有過遼、金、元等朝代的風起雲湧,更是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的起源地。境內有不少的名勝古跡,如成吉思汗陵、昭君墓、五當召、席力圖召、遼上京遺址等。

當地特色

烏力嘎爾

烏力嘎爾意為蒙古語說書,早在成吉思汗時代就有了這種藝術形式。表演時,藝人自己伴奏,邊說邊唱,內容以神話故事、民間傳說為主,表現力很強。

笑呵亞熱

笑呵亞熱類似於漢族的相聲,是蒙古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壹種藝術形式。在表演中融入了蒙古族諺語、諧語、民歌、民謠等藝術特點,語言詼諧幽默、熱烈風趣。

好來寶

好來寶是蒙古傳統曲藝之壹,類似於我們的快板書。藝人用蒙語說唱,四句或兩句壹節,講究押韻,節奏輕快,唱詞優美。篇幅可長可短,內容以民間長篇故事以及改編的古典章回小說為主。形式有單口、雙口、群口之分。

蒙古族民歌

蒙古民歌分長短調兩種形式,長調字少腔長,節奏較為自由,唱起來響亮悠揚,適合在遼闊無垠的大草原上即興放歌。短調節奏規則,節拍固定,歌詞必得押韻。蒙古民歌由來已久,從中可以看出蒙古民族質樸豪放的性格。

蒙古族舞蹈

是壹種負有盛名的少數民族歌舞,我們在春節晚會等大型晚會上經常能夠欣賞到。主要包括傳統的馬刀舞、鄂爾多斯舞、筷子舞、盅碗舞等,節奏明快,熱烈奔放。

男兒三藝

男兒三藝多在每年的那達慕大會期間舉行,包括摔跤、賽馬和射箭三項。

摔跤是男子“三藝”中最重要的壹項活動。成吉思汗被選為蒙古大汗後,遂把摔跤定為考核將士的重要科目,民間也將摔跤列為節日的第壹項比賽。摔跤采用壹次淘汰制,摔跤者腳登高筒馬靴,穿寬大的綢緞摔跤褲,上身穿“昭得格”(壹種皮革制的坎肩),有其獨特的風格及民族色彩。在贊歌聲中仿古代騎士跨著大步繞場壹周,然後跳躍上場,凡獲勝的摔跤手皆可獲得獎品,如壹只綿羊、幾塊磚茶,甚至獎壹匹金鞍馬。

賽馬也是節日中的精彩內容,最吸引遊人關註。賽馬有小孩子參加,騎手們壹字排開,人人紮著彩色腰帶,頭纏彩巾,十分英俊。人們通過賽馬比賽,以炫耀自己的駿馬良驥,展示出眾的騎技。賽馬分賽跑馬和賽走馬,賽跑馬可多達數百人,先達終點者,成為草原上最受人贊譽的健兒,能獲獎品。成年人只能參加馬術高超的走馬賽,要求馬步穩、走勢好、速度快。

射箭是集古代蒙古族軍事作戰、獵捕野獸的壹項娛樂比賽。射箭分靜射和騎射兩種形式,靜射所使用的弓箭式樣、重量、長度、拉力都不限,距離亦不等;騎射要求跑馬射箭,技藝高超的騎手可百發百中,贏得觀眾的陣陣喝彩。 馬頭琴

是蒙古族最有代表性的民族樂器,因琴桿上端飾有壹個馬頭,因而得名。馬頭琴構造簡單,包括壹個細長的琴體和琴弓兩部分。既可用於獨奏,又可用於重奏、協奏中,音質渾厚,遼闊悠揚,藝術表現力極強。

馬頭琴的傳說

相傳在很久以前,草原上有壹個叫蘇和的小牧童,他精心照料壹匹迷路的小白馬。在壹年的那達慕大會上,蘇和與他的小白馬壹舉拔得頭籌,誰知,蠻橫的王爺卻要強行霸占這匹四蹄生風的馬駒,小白馬甩下王爺,壹意要回到小主人那裏,狠心的王爺派人射死了小白馬。蘇和悲痛不已,就用白馬的骨頭作了壹支琴,並在琴柱頂端依小白馬的樣子刻了壹個馬頭,並從此和馬頭琴形影相伴。 祭敖包

敖包是蒙古語,意為堆子或鼓包。敖包壹般均建於地勢較高的山丘之上,多用石塊堆積而成,壹般呈圓包狀或圓頂方形基座,形似烽火臺。頂端插著壹根長桿,桿頭上系著牲畜毛角和經文旗,掛有各色綢布條。包內有的放置五谷,有的放置弓箭,有的埋入佛像。敖壹般的多為單個體,也有7個或13個並列構成敖包群的,中間的主體敖包比周圍的要大些。敖包修建以後,附近的居民每年都會到這裏祭拜,祈禱人畜興旺。祭敖包是蒙古族最為隆重熱烈而又普遍的祭祀活動,2006年5月20日,這壹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淵源:蒙古族的傳統祭祀活動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最重要的祭祀活動,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的表現之壹。早先蒙古族以為天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源泉,特別加以崇拜。由於天地神沒有偶像,人們就堆敖包以象征,通過祭敖包祈求天地神保佑人間風調雨順,牛羊興旺,國泰民安。還有壹種說法:據說,在古時候茫茫草原遼闊無邊,方向道路難以辨認,邊界容易模糊,於是人們就壘石成堆,當作標誌。敖包就這樣出現了,後來又逐漸被視為各種神靈的居所而加以祭祀和供奉。過去內蒙古各盟旗、蘇木和寺廟等都有自己公用的敖包,富裕的人家也建有家敖包,每座敖包還有各自的名稱。敖包,在蒙古牧人看來是神聖之所在。古時人們每逢外出遠行,凡路經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馬向敖包參拜,祈禱平安。還要往敖包上添上幾塊石頭或幾捧土,然後再跨馬上路。到了清朝,有了以部落為單位,每年舉行壹次祭敖包會的習俗。

祭祀活動:由於各地區牧民的風俗習慣不同,祭敖包的時間和形式也不完全相同。祭祀時間壹般是在農歷五月下旬六月上旬,也有在七、八月份的,但都是水草豐美、牛羊肥壯的季節。有壹個地區獨祭,也有幾個地區聯合祭祀的。錫林郭勒盟是祭敖包風俗歷史遺存較為完整的地區。

祭祀時場面隆重熱烈,方圓上百裏內的牧民們都會攜帶著哈達、羊肉、奶酒等祭品,坐勒勒車、騎馬、或乘汽車、拖拉機趕來敖包處。祭祀時先獻上哈達和祭品,有的地方還要請喇嘛誦經祈禱。之後眾人跪拜,然後往敖包上添加石塊或以柳條進行修補,並懸掛新的經幡、五色綢布條等。最後參加祭祀儀式的人都要圍繞敖包從左向右轉三圈,祈求降福,保佑人畜兩旺,並將帶來的牛奶、酒、奶油、點心、糖塊等祭品撒向敖包。

祭典儀式結束後,舉行傳統的賽馬、射箭、投布魯、摔跤、唱歌、跳舞等文體活動。有的青年男女則偷偷從人群中溜出,登山遊玩,傾訴衷腸,談情說愛,相約再見的時日。這就是“敖包相會”了。

那達慕

“那達慕”是蒙古語音譯,意思是“娛樂”或“遊戲”。那達慕大會是居住在內蒙古自治區各地的蒙古、鄂溫克、達斡爾等少數民族人民的盛大集會,每年大致在農歷七、八月份這壹水草豐茂、牛羊肥壯的季節舉行。大會上有歌舞娛樂、摔跤、射箭、賽馬等比賽項目,其中競技占較大比重。在古代和近代的那達慕盛會上,都要舉行被稱為男子“三藝”的摔跤、賽馬和射箭比賽;當代那達慕還增加了女子、少年摔跤和馬球、馬術等比賽,同時還舉行物資交流活動。

那達慕的歷史淵源

那達慕在內蒙古地區人民的心中古老而又神聖,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13世紀初,蒙古族由首領們舉行規模較大的那達慕。 歷史上,那達慕起初只舉行射箭、賽馬或摔跤的某壹項比賽。最早記載那達慕活動的是公元1225年銘刻的《成吉思汗石文》,其中提到:成吉思汗征服了花剌子模,為慶祝勝利,在布哈蘇齊海地方舉行了壹次盛大的那達慕大會,會上舉行了射箭比賽。另外,在《蒙古秘史》中也有幾處提到過射箭比賽。在蒙古族文學巨著《格斯爾傳》及其他民間史詩,則對賽馬有所描寫。摔跤最為普遍,壹般的那達慕大會多以摔跤比賽為主。

元、明兩代,射箭、賽馬和摔跤比賽結合壹起,從此形成那達慕上“男兒三藝”比賽的固定形式。當時的“那達慕”祝頌詞中說:“得心應手的馬頭琴聲,悠揚動聽;潔白無暇的哈達,閃閃發光;傳統的三項‘那達慕’,接連不斷;蒙古族力士,整隊上場。”從上述記載以及其他民間故事史詩對那達慕的描寫中,可以看出那達慕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到了清代,那達慕逐步變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組織有目的的遊藝活動,規模、形式和內容均有發展。當時的蒙古族王公以蘇木(相當壹個區)、旗、盟為單位,半年、壹年或三年舉行壹次那達慕大會,並對比賽勝利者分等級給予獎賞和稱號。但當時由於王公貴族的操縱,那達慕會上經常由王爺的摔跤手、賽馬手和射箭手獲得冠軍。

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後,那達慕真正成為廣大牧民自己的盛會。每到7、8月間,從呼倫貝爾到科爾沁,從錫林郭勒到烏蘭察布,廣袤的內蒙古草原都要舉辦壹年壹度的那達慕盛會。大會期間,各地農牧民騎著馬,趕著車,帶著皮毛、藥材等農牧產品。成群結隊的匯集於大會的廣場。並在會場周圍的綠色草原上搭起白色蒙古包。這是融文體、經貿、旅遊於壹體的草原盛會,盡顯了草原人民的風采和內蒙古的風貌。

那達慕的規模

按蒙古族的傳統習慣,那達慕大會歷來有大、中、小三種類型。大型那達慕大會:參加摔跤賽的五百壹十二人,馬三百匹左右,會期七至十天;中型:摔跤手二百五十六名,馬壹百至壹百五十匹,會期五至七天;小型:摔跤手壹百二十八名或六十四名,馬三十至五十匹左右,會期三至五天。

民風民俗

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人世代居住的地方,其實就是壹個個遊動的帳篷。因為蒙古族人以放牧為主要生活內容,逐水草而徙居,所以他們就創造出了這種搭建和拆卸都很方便的蒙古包。

蒙古包已有千年的歷史,古代稱為“穹廬”或“氈帳”。它外觀呈圓形尖頂,壹般以柳木桿和駝毛繩組合編制成蒙古包的支柱,頂上及四周以壹至兩層白色的厚羊毛氈覆蓋,頂中央開有天窗,以利於采光和通氣。蒙古包門都朝南或東南方開設,這和他們的宗教信仰有關。

勒勒車

勒勒車是蒙古族的傳統交通工具,歷史十分悠久。車身多以樺木或榆木制成,重約百余斤,載重可達數百斤乃至上千斤。勒勒車的主要特征是車輪高大,最大的直徑可達1.45米左右,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在深草和積雪中行走方便。在草原上換季,牧民們搬家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壹輛輛勒勒車在遼闊的草場上迤邐而行,構成獨特的草原壹景。

蒙古袍

在草原上,男女老幼四季都喜歡穿長袍,這就是蒙古族特有的蒙古袍。袍身寬大,束有腰帶,因性別不同,樣式和顏色也不同。壹般女子所穿的蒙古袍比男子的窄些,多以紅、粉、綠、天藍等為主色,逢節慶之時,還要配戴用瑪瑙、珍珠、珊瑚、寶石、金銀玉器等編織的頭飾;男子則多喜歡穿棕色和藍色的蒙古袍。

腰帶是蒙古袍不可或缺的壹部分,多用棉布、綢緞制成,長約三四米,色彩多與袍子的顏色相協調。在草原這樣壹個多風的地方,束腰帶主要是為了抵抗風寒。蒙古靴的設計則以利於騎乘為主要目的,其特點是腳尖部向上翹,靴內配有襯氈,以防寒防水。

顏色的含義

白色象征聖潔,大多在盛典、年節吉日時穿用;藍色象征永恒、堅貞和忠誠,是代表蒙古族的色彩;紅色是像火和太陽壹樣能給人溫暖、光明和愉快,所以平時多穿這樣顏色的衣服;黃色被看作是至高無尚的皇權的象征,所以在過去除非活佛,或者受到過皇帝恩賜的王公貴族,其他人是壹律不能穿用的。

節日風俗

查幹薩日 每年農歷12月23日至整個正月

查幹薩日,在漢語中譯為“白月”,又叫做“白節”。在每年農歷春節前後,草原上都要舉行祭火、祝壽、拜年等活動來慶祝新壹年的開始,這便是蒙古族的春節——“查幹薩日”。

祭火:熊熊的火焰象征著幸運吉祥,祭火即蒙古族對來年的祈福。

祝壽:是為長者祈福的活動,農歷12月25日、26日,給85、73歲高齡的老者祝壽;農歷12月27日至除夕,向61、49歲的長者祝壽,祝壽時晚輩要向長輩行禮,以表祝賀。

除夕:除夕夜,牧民家中都要擺放由點心、奶食、糖果等拼成的花盤,牧民間互邀喝茶,晚上則全家齊聚,開家庭宴會,這也是整個節慶的最高潮。

拜年:拜年從正月初壹開始,先是牧民集體祭敖包,然後開始家庭內部的拜年,需著裝端正,手捧哈達,由晚輩到長輩,再由長輩至晚輩。

興畜節 每年正月和清明前後

蒙古族是遊牧民族,愛畜如子。我國古代,家家都講究人丁興旺,但對於草原上純樸的牧民來說,畜群興旺也是壹樣的重要,因為畜群是他們賴以生存的資產。所以正月裏人過春節的時候,也不忘給牲畜過新年。

興畜節在蒙古語中稱為“瑪力音新敖如魯呼”,也可譯作“迎春宴會”,是蒙古族牧民很早以來的傳統習俗。這壹節日沒有固定日期,大體在正月和清明前後,以每個村落為單位舉行。節日時男女老幼集合在野外,支帳幕設鍋竈,將所有牲畜趕來,查看膘情,研究春天接羔接犢的問題,給肥壯的種公畜掛彩。然後有摔跤、說書、唱歌、好來寶等娛樂,然後舉行壹些簡單的宴會,歡慶節日。慶祝結束後,還會將這天的各種食品分發給大家壹同享用。

蘇尼特人的興畜節是在除夕這天舉行,還會有給公羊進行抹畫禮的重頭戲。克什克騰旗的蒙古人,在二月初才給牲畜過新年,日期也不固定,需要事先約好。這壹天,羊倌、牛倌、馬倌、駝倌等有功之臣,都被請進中央大蒙古包裏,跟德高望重的鄉間父老並肩坐在壹起。大家推選壹個“尼爾巴”,即管總務的人,由他指導大家來進行各項儀式。儀式中間往往要穿插壹些賽馬、摔跤、射箭等小型比賽來活躍氣氛。

篝火節 每年6月18日

篝火節是內蒙古北部鄂倫春族人的傳統節日,在這壹天鄂倫春人會燃起篝火,並集體圍繞在篝火旁,載歌載舞,歡樂通宵。鄂倫春人對火神的崇拜歷史悠久。他們認為火有驅邪祛汙的作用,器皿衣物置於火上烘,被認為是變得潔凈了。臘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習俗。春節的早晨要向火神供祭,祭時向簧火磕頭祈福。每逢春節客人來拜年時,須先向火神敬拜。

馬奶節 每年夏季

蒙古民族牧養五畜和擠取乳汁加工各種奶食品,是牧業生產和遊牧生活的重要內容。奶食品又是牧民的主要飲食來源,所以每年開始擠新奶時都要進行壹定的儀式,並進行聚會慶祝,希望獲得更多更好的奶食品,這就是古老而具有典型性的馬奶節。

每年夏季開始擠馬奶和中秋停止擠馬奶時,牧民們都要舉行馬奶節。主人首先選定吉祥日子,並提前公布於眾,到節日那天附近的牧民都來參加馬奶節。馬奶節的前兩三天主人就擠馬奶制作馬奶酒。馬奶節當日,由九位騎白馬的騎士和主人***同舉行儀式,並祭祀天地神靈,主人高聲朗誦馬奶薩察禮贊詞,眾人騎馬隨從繞場三周結束儀式,還要給種公馬和頭駒系哈達進行選拉禮。然後眾人聚會暢飲馬奶酒,慶賀馬奶節,祝福風調雨順,水草肥美,五畜興旺,奶食豐收。

那達慕草原旅遊節 每年7、8月間

內蒙古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賽馬、摔跤、射箭被稱為蒙古族的“男兒三藝”,舉辦的那達慕草原旅遊節集中展示蒙古民族歌舞、體育、競技、服飾、飲食各方面的燦爛文化。那達慕,蒙古語為“娛樂”或“遊戲”之意,是蒙古族傳統的群眾性集會。那達慕開始以單純的歌舞娛樂形式為主,後來增添了摔跤、射箭、賽馬等比賽項目,場面隆重,氣氛熱烈。旅遊節期間,遊人可住在蒙古包品嘗奶茶、還可以參與到騎射歌舞等節目中,充分體驗草原民族的豪放自然的民族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