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景点 - 紅軍長征記 讀後感

紅軍長征記 讀後感

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壹次,曠古絕今;長征是宣言書,向蔣介石宣布,面對中國的未來,***產黨肯定不讓步;長征是宣傳隊,萬裏征程無不留下了***產戰士頑強堅毅的精神;長征是播種機,它的勝利奠定下了中國解放戰爭的基石……長征是全部中國人心中偉大的傳奇,那些血染了半個山河的領導者與戰士們是我們心中永遠值得懷念的英雄。長征開始於1934的10月,由於***產黨當時的軍事領導人的錯誤戰鬥方針,紅軍被迫實施了戰略轉移,次年的1月,遵義會議決定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中國革命從即將失敗的境地中被挽救了出來,但是長征的命運已經註定。我們沒有辦法揣測領導人們踏上第壹步時的心情,但是感同身受,我們可以預知接下來的壹路是何等的艱苦,大自然的無情、蔣介石軍隊的狠心追擊,都將壹路阻攔,但是沒有啥可以阻攔紅軍戰士的決心,那是像磐石壹樣堅定的信念!生命在長征的壹路上變得如此脆弱。湘江壹役,血染紅了滔滔江水;茫茫的草地上,又不曉得埋葬了多少年輕的生命;皚皚雪原,壹具壹具的身體倒下了就再也沒有站起來。生命本該是被盡心呵護的,但是為了祖國的將來,無數紅軍戰士心甘情願地做了勝利路上的鋪墊;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為了養育自己的父母,理當好好保護自己,可是當祖國母親的安危受到威脅的時候,無數戰士拋頭顱撒熱血,只為祖國母親的壹份美好將來。面對書中描寫的惡劣環境,我們都忍不住倒吸壹口冷氣,可是紅軍戰士們卻“憑著壹顆火熱的心”戰勝了這壹切,讓我們從內心發出敬佩之情,這是壹種大無畏的英雄精神。曾有壹位偉人,作下了“數英雄人物,而且看今朝”的豪氣萬丈的詩句,他的豐功偉績,不止是中國,是連整個世界都為之折服,他的名字將被千古傳誦,我們尊敬地稱他“毛主席”。從前僅僅是長輩的推薦,就讓我們在心中充滿了景仰,而書中的毛主席更加地立體,也更加讓人欽佩。睿智、勇敢、機警,充滿了壹位領導人所擁有的霸氣但不獨裁,英勇但充滿了高度的敏銳,鎮定自若擁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膽識,為了勝利“秘密探路”,面對敵人與天險都始終都不失壹位領導人的風範,簡單言語,敵人的陰謀詭計灰飛湮滅;談笑間,渡過了壹重又壹重的艱險。他是壹位偉人,屹立於顛峰,指導著中國革命的勝利。 3 樓:我是壹名普通百姓,在我青少年時期,就熟悉了紅軍的事跡,非常是“會澤擴紅”更加耳熟能詳,隨著年齡增長,這種情結愈發強烈。在我眼裏,紅軍能完成“歷史 記錄上的第壹次”的長征,每壹位紅軍將士都是英雄好漢。連外國人斯諾?索爾茲伯裏都高度評價了紅軍長征。沒有長征,就不能保存我們的黨,我們的人民軍隊和 革命根據地,就不會有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勝利,也不會有新中國,更不會有現在改革開放的成就。 飲水思源,是各位都明白的道理,也是我們紀念紅軍長征的動力,在紅軍長征七十周年之際,我們用自己的方式舉行紀念活動,緬懷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就是為了把這感動壹代代人的革命精神發揚光大。 面對自己的先輩,每壹個人都應該捫心自問,我們的幸福生活來自哪裏?我們有沒有忘記那些為我們打天下的革命先輩? 有人可能會認為,當年窮人參加紅軍是為了有飯吃。的確是有這樣的人,但是他們當了紅軍以後,其信念就不只是為了吃飯。我們在長征七十年後的今天,而且要能深 深地感受到紅軍長征的艱苦卓絕和巨大犧牲,“送郎當紅軍”絕不但僅是為了吃飯而去的,還有壹些紅軍將領就出身於書香門第,家裏有飯吃,他們就是為了人民 的利益,為了大眾的解放扛起了搶。 如果僅僅為了吃飯,妳就沒有辦法解釋這樣的故事,紅軍長征到咱們雲南時,有12位紅軍傷員被敵人抓住了。敵人說,只要妳們不當紅軍了,就行放妳們生路,不殺 妳們,但是這幾位紅軍戰士個個堅強不屈,敵人無法,就把紅軍傷員帶到半山腰壹個深不見底的地下河洞口,把前面兩個傷員推到山洞裏面,在後面的10位紅 軍就說:“不用妳們推,我們自己跳”。當地群眾後來把這個洞叫“紅軍洞”,這個事跡刻在那個洞口的碑上。 我覺得,紅軍作為中華民族的壹部分,在那個年代裏,承擔起了自己的歷史責任。這種歷史責任感,最值得我們紀念,也是今天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最需要的。 啥樣的精神讓我落淚?那就是寧可犧牲自我,去保全集體的團隊精神。從資料上見到當年紅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率部隊為紅軍墊後。掩護主力隊伍撤退以後,他們 只剩下四五百人。等到他們撤退的時候,湘江已經倍?寅民黨封鎖了。他們又餓著肚子翻山越嶺退回到湘西打遊擊。撤退途中,陳師長腹部中了敵人的子彈,他命令其 他的戰士撤退,自己來掩護,不幸被敵人抓住。敵人很得意,在擡著他去邀功的時候,陳師長把自己的腸子掏出來扯斷,最後壯烈犧牲,年僅29歲。這個故事讓 我流淚,長征中而且有許許多多的紅軍戰士為了大部隊的安全,犧牲了自己,假如壹支軍隊,壹個民族擁有這種精神,那就無堅不摧了。長征精神是壹個寶庫,過去, 現在和將來都能讓我們受益匪淺。 假如要問我,紀念長征的感悟是啥?我們今天紀念紅軍‖窯征”,已經沒有了戰火紛飛的氛圍,七十年前艱苦程度甚至超乎我們的想像,但其精神卻會永遠激勵著 我們。毛主席曾說過:“壹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壹輩子做好事”。艱苦奮鬥幾十年如壹日,這才是最難最難的啊!我想,人生可以平談,但不能虛度光陰。 這就是我的最大感悟。我們今後要繼續發揚紅軍長征精神。遙望著眼前的山山水水,眼前總會浮現長征中壹個個鮮活的面容。今天的紀念活動遠遠沒有辦法表達出我們對 紅軍的崇敬之情。 4 樓:1936年8月,年輕的美國記者斯諾秘密進入陜北蘇區采訪。毛澤東發動各位“就自己所經歷的戰鬥、行軍、地方及部隊工作,擇其精彩有趣的寫上若幹片斷。文字只求清通達意,不求鉆研深奧。”年輕的紅軍幹部紛紛撰寫長征回憶錄。短短兩個月內,就征集到了約200篇作品。依據這些素材,斯諾完成了著名的《紅星照耀中國》,中外讀者第壹次知道了紅軍肥裁瘁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的故事。 時光過去了70年,我們又開始尋找歷史的源頭。當時紅軍總政治部委攀裁礎玲、成仿吾、徐夢秋等人編輯征集的稿件,1942年11月在延安印刷了《紅軍長征記》。由於當年印數非常少,加上戰爭年代的散失,原版已極為罕見。今天,當《紅軍長征記》再次面世,又引起了我們強烈的興趣和關註。中國作家協會的《長篇小說選刊》選載這部作品,是從文學的角度絕對了它的價值,它課移紀實文學的經典之作。 這是長征最原始的記錄,其真實性無可置疑。紅軍開始長征時,可能沒有意識到會創造啥樣的奇跡。董必武在《出發前》中說:“我們向陜甘前進,仍然到川西後才決定的,假使在出發前就知道要走二萬五千裏的程途,要經過13個月的時間,要通過無人跡無糧食的地區,如此等類,當時不知將作何感想。”紅軍以英勇的氣概,沖破敵人的圍追堵截,莫文驊的《在重圍中》記述湘江戰鬥,頭上有飛機轟炸,後面有追兵,紅軍隊伍被打亂,自己的馬也險些丟失。然而紅軍強渡湘 江,終於擺脫了敵人。童小鵬的《殘酷的轟炸》記述四渡赤水時遭受敵機轟炸的悲慘場面:“炸傷的同誌是在輾轉反側的叫痛,他們手足斷裂了,頭臉破爛了,身體炸傷了,他們的鮮血仍在不斷的流,然而在同誌們安慰時,仍表現他們為革命的決心,不因其負傷而稍減其堅決的誌氣,相反的更加痛恨我們的階級敵人。”劉亞樓的《渡烏江》敘述了三次強渡的戰鬥經過和紅軍出奇制勝的情節。假如不是親臨前線,不可能如此生動、細膩地描述戰鬥的全過程。彭加倫的《肥裁瘁瀘定橋》描繪紅軍攀著鐵索向對岸攻擊,高喊“要橋不要槍”,敵軍在震撼下心理崩潰,縱火逃命。這些記錄說明,長征是生與死的搏鬥,是用鮮血和淚水、汗水交織的戰鬥歷程。 《紅軍長征記》的作者不僅在創造歷史,也在記錄著歷史。紅軍經過許多人跡罕至的荒涼地帶。沿途的地理、氣候、民俗等情況,是紅軍首次記錄的。童小鵬《禁忌的壹天》講述紅軍在廣西邊界地區翻越高山時體驗“瘴氣”的經歷,馮文彬的《從西昌壩子到安順場》生動記錄了涼山彜族的風俗以及劉伯承總參謀長與小葉丹結拜兄弟的民族團結場面。謝覺哉的《卓克基土司宮》描述了藏族官寨的建築特色,以及藏族接受漢族文化的情況。李壹氓的《從金沙江到大渡河》其中“安順場懷古”壹章,而且根據清人筆記將石達開史事做了壹番實地對比和考證。既有革命意義,也有學術研究價值。正是因為紅軍走過,如同地理發現壹樣,這些偏遠地區的真實情況才被記載下來,為後人的研究提供了佐證。 《紅軍長征記》的每壹篇回憶都體現出紅軍與艱苦環境作鬥爭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今天,川西北的九寨溝、松潘草地以其秀麗的風光,成為旅遊勝地。但是在當年紅軍的記錄裏,只有饑餓、寒冷和艱難的行程。這些文字看起來那麽自然,卻顯示了紅軍在苦難中靈魂的純潔和升華。將偉大融入平凡,無疑是長征精神最突出的體現。 原始的記錄是最真實的。1942年版的前言說:“這裏要非常指出的是,全部執筆者多半是向來不懂得所謂寫文章,以及在槍林彈雨中學會作文字的人們,他們的文字技術均是肯定在水平線以下,但他們能以粗糙質樸寫出他們的偉大生活、偉大現實和世界之謎的神話,這裏粗糙質樸不僅是可愛,還必然是可貴。”我們今天重讀《紅軍長征記》,那些樸實無華的文字依然會使我們產生新的沖動,我們仿佛正追隨先輩壹起長征,去感受那個非凡的時代。 5 樓:提到長征,人們絕對會想到偉大的***產黨領袖毛澤東主席,想到心狠手辣的蔣介石,想到錯誤領導第五次反圍剿讓紅軍損失慘重的李德。 《中國紅軍長征記》篇篇引人入勝,不時讓人拍手稱快。有時,妳會被毛主席有神鬼不測之妙的計謀而情不自禁地贊嘆;有時,妳會被蔣介石的毒狠氣得火冒三丈、大發雷霆。 我喜歡毛澤東和周恩來同誌。為啥紅軍所到之外大多數百姓都夾道歡迎?就是因為毛主席定的軍紀嚴明;為啥紅軍經常打勝仗,令敵人聞風喪膽?就是因為毛主席和周恩來同誌的計謀精妙;為啥毛澤東和周恩來同誌在軍隊裏威信那麽高?就是因為他們和戰士們同甘***苦。 裝備差、人又少的紅軍之所以能走過二萬五千裏長征,是因為有毛主席的正確領導,有戰士們的信念與舍生忘死,才使二千多戰士完成長征。 我們在學習上也要堅持不懈、努力學習、不半途而廢,樹立目標,爭取成功! 6 樓:讀了這本由羅開富記者著述的《紅軍長征追蹤》深有感觸,這本書是壹本日記,也是壹部歷史,更是壹本獨特的研究著作。這本書有幾個特點:現場感極強6?沂事性較強;思考性非常強;現實性突出;具有較高的文獻和資料價值。這部書無論對於研究歷史的,研究紅軍長征的仍然對於紅軍長征著迷的廣大讀者,都是難得的財富哦! 這書如實的記錄了長征的艱苦!那些紅軍從長征開始,他們不曾想該走向何方,不曾想要走多遠,不曾想過怎麽樣的壹片天,更不曾想最後竟走了兩萬五千裏,走了壹年零三天,反敗為勝,奪得全國的勝利,創造了壹個奇跡! 長征是從1934年10月16日開始,1935年10月19日結束,紅軍們經歷了多少困難,他們走遍了五嶺山脈、苗山、雷公山、雲霧山、大涼山、六盤山、度過了於都河、信豐河、瀟水、湘水、清水江、烏江、赤水江、北盤江、金沙江、大渡河、白龍江、渭水河;經過了苗、瑤、彜、回、藏等兄弟民族地區,他們完成了空前偉大的遠征,是歷史上從來沒有的。在途中,他們經常吃不飽、穿不暖,忍饑挨餓,為了充饑,不得不吃樹根、皮帶、樹皮、雜草等,可想而知他們是多麽艱苦。雖然這次勝利了,但是損失巨大,出發時有十萬人,到結束時只有壹萬人左右,他們付出了血的代價,而他們又得到了些啥,沒有報酬,也沒有任何名貴的東西。雖然沒有這些東西,但是他們卻得到了比這些值錢壹萬倍的東西,那就是受到全國人民的愛戴、敬佩! 在那艱苦的戰爭年代,他們在那樣艱苦的長征路上,沒有得到報酬,沒有索取任何,更沒有討價而且價,假如有,也就是不怕遠征苦的精神,現在人們壹切都向“錢”上看,捕?臆做啥都要報酬,真希望長征精神再回到現在人們的身上! 二萬五千裏長征是我黨我軍歷史上光輝燦爛的壹面。我們常聽別人說:創業艱難,鬥爭曲折,勝利來之不易。為了***和國的明天有更好的輝煌所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許多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們這些祖孫後代,不但應該永遠牢記他們的鬥爭業績,而且應在建設壹個更好的中國,從紅軍的長征中汲取勇氣、力量、智慧!在這,我們應該謝謝紅軍叔叔們,感謝!我們會永遠記住妳們的!讓長征精神永不滅. 7 樓:個有副和和土日 8 樓:提到長征,人們絕對會想到偉大的***產黨領袖毛澤東主席,想到心狠手辣的蔣介石,想到錯誤領導第五次反圍剿讓紅軍損失慘重的李德。 《中國紅軍長征記》篇篇引人入勝,不時讓人拍手稱快。有時,妳會被毛主席有神鬼不測之妙的計謀而情不自禁地贊嘆;有時,妳會被蔣介石的毒狠氣得火冒三丈、大發雷霆。 我喜歡毛澤東和周恩來同誌。為啥紅軍所到之外大多數百姓都夾道歡迎?就是因為毛主席定的軍紀嚴明;為啥紅軍經常打勝仗,令敵人聞風喪膽?就是因為毛主席和周恩來同誌的計謀精妙;為啥毛澤東和周恩來同誌在軍隊裏威信那麽高?就是因為他們和戰士們同甘***苦。 裝備差、人又少的紅軍之所以能走過二萬五千裏長征,是因為有毛主席的正確領導,有戰士們的信念與舍生忘死,才使二千多戰士完成長征。 我們在學習上也要堅持不懈、努力學習、不半途而廢,樹立目標,爭取成功! 長征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跡,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壹部最完美的神話,突破時代和國界,在世界上廣為傳揚。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是壹部史無前例、雄偉壯麗的史詩。‖窯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壹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 長征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盡管,紅軍長征已經過去了七十年,但它的豐功偉績,驚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冊,萬古流芳,長征精神萬歲! 人民是革命的母親 人民是革命的母親。紅軍壹切為了群眾,又非常好地依靠了群眾。在長征中,紅軍嚴格執行“三大紀律八項註意”,對人民群眾的財產秋毫無犯。在經過少數民族地區時,紅軍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與少數民族群眾坦誠相見、交好友。劉伯承同誌與彜族首領小葉丹面對青山碧水歃血盟誓,結為兄弟的故事,成為紅軍長征中的千古佳話。由於紅軍所到之處,真心誠意為群眾辦事,打土豪分田地,請幫我窮苦人翻身解放,因而,廣大群眾把紅軍視為自己的子弟兵,是窮人的隊伍,把紅軍稱為“菩薩兵”。紅九軍團經過雲南東川壹帶,由於得到當地幹人兒的請幫我,因而順利攻下了東川縣城。紅軍打開糧倉,把糧食發放給窮苦群眾,並且根據群眾的要求,公審處決了反動縣長和壹個大土豪,城內外群眾對此拍手稱快。在東川縣城,紅軍得到群眾的大力支援,籌款達6萬余元,幹人兒踴躍參加紅軍,不到壹天半的時間,便擴大了800多個紅軍戰士。 紅軍在長征途中遇到的許多難以想到的困難,都是依靠地方群眾的請幫我處理的。紅軍強渡大渡河時,不但要冒著對岸敵人的炮火,仍然克服大渡河的急流險灘。要強度過河,必須找到熟練的船工。經過做工作,十幾名船工來了。戰鬥打響了,老鄉們冒著槍林彈雨,壹槳連壹槳地拼命劃著。船到河中向下滑出幾十米,撞在大礁石上,在面臨船毀人亡的危急關頭,四名船工跳進滾滾的急流裏,用背頂著船,船上的船工盡力用竹篙撐著,經過驚心動魄的搏鬥,終於脫離了險境,把紅軍勇士們送到對岸。在紅軍面臨茫茫草地的時候,當地壹位六十多歲的藏族通司不畏艱險,帶領紅軍在水草地行軍四天四夜,終於開辟了壹條可以讓紅軍大部隊通過的生命線。 長征中軍民魚水情,譜寫了壹曲曲動人的篇章。1935年11月19日,紅二、六軍團攻占湖南錫礦山。工人群眾個個興高采烈,不但夾道歡迎,還而且燃放鞭炮,自發地在門口點上小油燈給部隊照路。時值初冬天氣,紅軍的衣著單薄,群眾紛紛把好房子騰給紅軍,把厚實的被子讓給紅軍,並主動為紅軍做飯、燒水。我們的紅軍戰士也爭著為群眾做事,真是軍民壹家人啊!壹天晚上,壹連壹排30多名紅軍戰士夜裏睡覺煤氣中毒,周圍群眾聞訊後,非常快弄來了新鮮蘿蔔和淘米水,把鮮蘿蔔磨碎後和淘米水壹起煮沸,接著壹口壹口地餵給中毒的戰士們吃,由於搶救及時,中毒的戰士所有蘇醒過來了。紅17師在壹次作戰後,有47名傷員計劃寄放到六寨。在經過新寨時,苗族首領揚以沙老人帶領全寨男女老少,趕到路邊,硬是把傷員們“搶”到他們寨子裏去治療休養。傷員們到新寨後,全寨三十幾戶人家爭著讓出自己的床鋪安置傷員。婦女們為傷員端屎端尿,男人們扛上火槍站崗放哨。在遇到民團搜查時,苗族群眾就把傷員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後來,有幾位傷員因傷勢惡化,光榮犧牲,苗寨用最隆重的儀式進行安葬,並特意為烈士們修建了“紅軍墳”,成為長征中軍民魚水情的歷史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