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景点 - 樟木口岸開放嗎?樟木港旅遊指南

樟木口岸開放嗎?樟木港旅遊指南

樟木口岸位於中國和尼泊爾邊境。是壹年四季自駕遊愛好者聚集的地方,也是G318線的終點。周圍自然環境極其優美豐富,令人心曠神怡,值得壹遊。下面詳細介紹壹下。

樟木口岸開放了嗎

國道318,號稱“中國景觀大道”,終點不是拉薩,而是聶拉木縣樟木鎮中尼友誼橋。最後壹個路碑編號為“5476”。

2015年4月26日,尼泊爾發生8.1級地震,中尼邊境的樟木口岸停運,迫使無數人中止了“中國景觀大道”終結的夢想。

2005年5月29日,樟木口岸重新開放並舉行隆重儀式。然而,旅遊服務尚未開放。

010到10點10分,過了定日縣崗嘎鎮,我們轉向南方。當我們站在通拉山的隘口向外眺望時,東邊高大的卓奧右峰海拔8200米。

西邊厚厚的雲層裏,有海拔8012米的西夏馬雪峰群,前方的路淹沒在長長的群山中。

過了壹個沙漠的關口,就剩下318國道最後80公裏了。從海拔近5200米的通遼山口到聶拉木縣,45公裏的距離海拔下降了1000米,而從聶拉木縣到樟木鎮,地勢又從海拔4200米陡降至2300米。這種垂直高度的快速變化所帶來的氣候和景觀變化,讓我們應接不暇,難以忘懷。

過了略顯冷清的聶拉木縣城,道路蜿蜒而下,進入了幽深的樟木峽。

周圍植被發生了顯著變化,從藍黃色的高山灌叢草甸,到溝谷中的冷杉、落葉松等亞高山針葉林,再下到郁郁蔥蔥的亞熱帶常綠、半常綠藤本闊葉林,呈現明顯的垂直分布特征。

而我們穿過友誼隧道,318線的最後壹個隧道,潮濕的空氣撲面而來。雲量和雲量隨著山的降低而迅速增加,天空下起了小雨。

就像兩扇巨門中間留下的縫隙,喜馬拉雅山在樟木峽有壹個缺口。每年5-9月的雨季,西南印度洋暖濕氣流自南向北蜿蜒,被北部山脈阻擋凝結在這裏,形成了充沛的降雨環境。

因此,地處喜馬拉雅山南坡的樟木地區具有亞熱帶海洋性氣候的特點。據有關資料,樟木年平均氣溫在10-20之間,降水量2000-2500毫米,無霜期250天左右。

沿著壹個又壹個大斜坡,道路反復呈之字形下降。當我們行駛在濕滑的柏油路上,當獨木舟滑過彎道時,我們會情不自禁地感受到壹種賽車的快感。這壹段路是喜馬拉雅山有雪峰的極限風景的自然延伸,也是318國道上最能體驗駕駛快樂的路段之壹。

雲霧繚繞,氣勢磅礴的樟木大峽谷,如夢似幻的出現在我們眼前。公路兩旁的山峰如斧如刀,深谷裏的河流奔騰不息。梯級下的森林郁郁蔥蔥,令人賞心悅目。林中遠遠傳來的鳥鳴清脆悅耳,此起彼伏,山谷中彌漫著水聲,如萬般,如珍珠墜於玉盤,輕輕彈奏,宛如彈奏出壹曲水的華麗樂章。如果不是小時前那壹望無際的荒原和雪峰,高原的影像還在我們心中,我們對回到四川老家的壹座大山還有些懷疑。

豐富的降水使這裏成為瀑布世界。無數大小不壹的瀑布從青翠的懸崖上飛流直下。從天而降的水與巖石碰撞,劃出壹道道白線,在空中濺起淡淡的白霧。隨著峽谷內風的吹動,那些數百米高的瀑布比比皆是,十分壯觀。

下落的汩汩流水流入深谷河流,水流湍急。谷底的水汽和霧氣逐漸上升,卷起,滋潤著周圍的綠色植被,為無數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經常看到路邊的懸崖裏藏著猴子。非常機敏的小家夥,當我們停下來拍攝它們時,往往很快就消失在茂密的樹林中。這種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景色,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峽谷旺盛的生命力。

有的瀑布直接掛在馬路上方,汽車在水幕下反復穿行,享受著大自然給予的洗滌。彌漫的水霧,襯著路邊深深的懸崖,讓駕駛變得十分驚險。

我記得以前有個天才在喜馬拉雅山開了幾個大缺口。引入印度洋的暖濕氣流融化了喜馬拉雅山終年積雪,將青藏高原變成了魚米之鄉。現在很有意思:我們不可能在喜馬拉雅山炸出幾公裏的洞,但是大自然給我們展示的翻天覆地的轉變,在幾個小時內,在樟木,我們親眼看到了,讓我們感受到了天地的神奇。

當汽車沿著公路轉彎時,壹個坐落在半山腰的小鎮出現在我們面前。終於到了318國道最後壹個行政區樟木鎮。

樟木鎮古稱“塔覺嘎布”,藏語意為“鄰港”。東南、西三面與尼泊爾接壤,海拔2300米,距拉薩730公裏,距加拿大和尼泊爾首都德曼都90公裏。自古以來就是茶馬古道的重要支線。也是中國與尼泊爾經濟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是中國通往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對外開放口岸。

整個小鎮依山而建,像壁畫壹樣掛在山腰。現代建築和壹些木屋散落在道路兩旁,重疊錯落。從遠處看,它就像是著名的“山城”重慶的縮小版。

當我們進入城鎮時,我們找到了壹家旅館住宿。房間相當幹凈,但是很潮濕。老板解釋說,這裏幾乎天天下雨,大部分房子都有這個問題。老板是四川遂寧老鄉。據他說,他是春節前才湊了10萬買下這家酒店的。這裏壹半的人是從外面做生意的四川人,其余的是當地的藏族人、夏爾巴人和尼泊爾人。

樟木鎮常住人口3000多人,西藏有1000多名夏爾巴人主要生活在這裏,至今仍是中國未確認的民族之壹。在我們的印象中,他們總是和攀登珠穆朗瑪峰等極限山峰的登山向導聯系在壹起。在這裏,夏爾巴人幾乎都從事商業活動,他們中的許多人會說多種語言。他們已經在邊境生活了很多年,他們可以使用英語、尼泊爾語和印地語。

天空短暫放晴,我們出去散步。樟木鎮熙熙攘攘,到處都是遊客和各色商人。狹窄的街道兩旁,是壹排排漂亮的建築:賓館、外貿大樓、郵電大樓、辦公樓等等。最引人註目的是小別墅式的建築。這些外墻顏色鮮艷的西式建築在周圍青山綠水的映襯下更加醒目。

樓下有數百家大小不壹的店鋪,有商店、咖啡店、酒吧、餐廳。這些商品包括來自印度和尼泊爾的香水、化妝品盒、茶葉和各種線織物。更多的是內地的家電和服裝、鞋子、兒童玩具等百貨。這些店鋪除了漢藏,有的還有英文和尼泊爾文字,還有壹些奇怪的異國風情。

樟木口岸是國家壹類貿易口岸,是西藏最大的邊貿中心口岸,年貿易額數億元。大量尼泊爾人來中國購買物資,很多尼泊爾商人直接在樟木鎮做生意。通過轉口貿易,據說小城鎮的千萬富翁並不少見。他們是藏區第壹批致富的人。在拉薩甚至成都買房置地已經成為壹種流行趨勢。

第二天壹早,我們去了樟木港,這是318國道的最後幾公裏。我將很快到達港口地區。每天早上,樟木港是最活躍的時候。等待過境簽證的中外遊客很多。除了過去的商務旅行和貨物,它也是大多數遊客、旅遊團和攀登喜馬拉雅山的登山隊進出中國的主要渠道。

樟木口岸也是印度、尼泊爾信眾前往西藏阿裏朝聖的重要通道。它位於阿裏的馬旁雍錯和岡仁波馮祺。它在印度教徒、耆那教徒和藏傳佛教徒的信仰中有著不可替代的神聖地位,他們視其為宇宙的中心。

中國和尼泊爾以波曲河為界,波曲河是1964年修建的中尼友誼橋。這是壹座東西向的鋼筋混凝土橋,連接著西藏和尼泊爾的加德滿都。這裏也是318國道的西端,海拔1800米。

被譽為“中國景觀大道”的318線,東起上海人民廣場,途經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湖北、重慶、四川、西藏,止於此橋,全長5476公裏。它是中國最長的國道,也是中國自然和人文景觀最豐富多彩的國道。

尼泊爾人稱樟木為‘卡薩’。1965年中尼公路通車後,中尼兩國的經濟交流越來越頻繁。往南走了不到90公裏就到了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

友誼橋是中國和尼泊爾邊境的象征,橋上的邊防軍由兩國平分。在口岸通過邊檢後,他們穿過友誼橋,進入尼泊爾。

在友誼橋的中國邊界,尼泊爾搬運工三五成群地聚集在壹起。他們等待尼泊爾卡車的到來,以賺取微薄的裝卸和處理費,其中許多是婦女。尼泊爾搬運工的承重能力驚人。據說:研究人員在壹個市場進行統計,發現男搬運工和女搬運工的平均負荷分別等於其體重的93%和66%。男子負重的五分之壹是自身體重的125%,壹個背實際上是自身體重的183%。當然,我覺得這些可悲又無奈的數據沒什麽值得驕傲的。

尼泊爾港的對面,山腳下建築林立,停著很多貨車。中尼邊境有邊貿生意。尼泊爾向中國出口大米、面粉、胡椒和香水,中國向尼泊爾出口茶葉、鹽、藏藥和各種日用品。盤山公路上,尼泊爾司機開著五顏六色的‘塔塔’卡車來回穿梭。

塔塔卡車是樟木口岸壹道亮麗的風景,是尼泊爾與中國貨物貿易的主要交通工具。

這種卡車由印度塔塔汽車公司生產,由喜歡鮮艷顏色的南亞人塗上各種彩色圖案。它們有的是人,有的是動物、植物或童話故事,對我們來說很奇特。

下午,我們離開樟木鎮,繼續我們的西藏之旅。最後壹次回望轉角,樟木的綠色小鎮就像壹幅掛在懸崖上的水彩畫。

當時我們無法想象,壹年後,尼泊爾地震誘發的數十次嚴重山體滑坡,讓樟木鎮瞬間成為壹座孤島,巨大的山體淹沒了道路、房屋和車輛。當地居民不得不盡快離開這片寄托了他們財富和夢想的土地,全部搬遷到400公裏外的日喀則市桑珠孜區,相鄰的吉隆逐漸取代了它的口岸地位。

有人說:樟木鎮就像壹座寫實的沙畫壇城。從半農半牧的隱秘邊境到繁華的邊境口岸,拔節式的成長持續了30多年。

然而,從空前的繁華到冷清的荒涼,只用了壹個月的時間。或許,對於我們來說,除了慶幸,更應該敬畏大自然賜予的福報和災難,分享和諧之道。

2005年5月29日,改建後的樟木港重新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