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景点 - 壹水相隔?

壹水相隔?

不由得想,若只如初見,葫蘆島在我心目中,是個熱氣騰騰、充滿著家長裏短的海上市井。

葫蘆島與普陀山淵源較深。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普陀山第壹次設立鄉級政權,次年,即1935年,葫蘆島並入普陀山鄉。1958年底大辦人民公社,普陀山鄉政府改為普陀山大隊,設立普陀山管理區(含葫蘆島),歸入沈家門人民公社。1961年,普陀山管理區改建為普陀山人民公社,1963年,葫蘆島從普陀山人民公社劃出獨立建社,1984年復改為葫蘆鄉。

記憶中,葫蘆航船是普陀山前往沈家門的主要交通工具。多少個清晨,我穿上漂亮的衣服,跟隨大人早早地在短姑道頭等著。人們壹邊說著話,壹邊眼睛朝著葫蘆島的方向看。隨著壹聲長長的船鳴聲,船靠岸了,船員從船上放下長而窄的跳板。

人們往跳板簇擁,大人小孩呼喚的聲音、船員現場指揮的聲音、海浪拍打海岸的聲音響成壹片。待到所有人都上了船,跳板撤回船上,緩緩駛離碼頭,朝著沈家門的方向前進。這種境況壹直持續到上個世紀80年代初普陀山客運站建成運營以後。

在普陀山流傳著這樣壹個民間故事。當年蔣介石來普陀山朝拜,在坐轎前往慧濟寺(佛頂山)的途中,指著對面小島問轎夫:前面是什麽島?轎夫是當地居民,隨即答道:葫蘆島。舟山方言中,“葫蘆”與“無路”諧音,正處於戰事的蔣介石聽後感覺不吉利,最終放棄了舟山而選擇臺灣島。

上壹輩老人講得有板有眼,並且能準確說出轎夫的名字。參考相關史料,蔣介石曾四次登上普陀山遊覽禮佛,如果確如民間所言坐轎到過慧濟寺,那應該是1949年5月11日他第三次上島時。

據蔣經國日記記載:

據歷史記載,鑒於舟山群島的軍事戰略地位,國民黨將舟山群島列為華東重點防守前沿陣地,蔣介石下定決心堅守舟山群島,提出“保衛大舟山”口號,他要把舟山建成“反攻”大陸的“復興”基地,並幾次親臨定海督戰。

每次坐纜車慢悠悠地從佛頂山順勢而下,看到對面海域的形如葫蘆的葫蘆島時,我便會想到“葫蘆”與“無路”的典故。這個流傳在普陀山的民間傳說即便是真的,也不可能是蔣介石放棄舟山而把“反攻大陸”的美夢做到臺灣去的主要原因。但在我心目中,葫蘆島與普陀山壹脈相連的親近感,又增了幾分。

第壹次去葫蘆島,應該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我跟隨著二舅去探親,二舅先是問我,會暈船嗎?我說,不會。這點自信我還是有的,往返沈家門我從沒暈過船。我們當時是在短姑道頭搭乘島上漁民的小船,船很小,只能容下4-5個人。印象最深的是船馳離碼頭不久,我便吐得天翻地覆,現在知道,那段剛好是蓮花洋海域,風浪特別大。

我們在島上住了壹宿。很多細節我都記不清楚了,只記得那裏充滿了魚腥味,建了很多樓房很是熱鬧,房子與房子間挨得很近,人們說話的聲音很大,有著漁民特有的爽朗熱情。同樣是海島,只相隔1.4公裏,但這裏與普陀山的生活環境截然不同的。

那時候,普陀山人在葫蘆島有親戚朋友是正常不過的事。在普陀山重修開放前,漁民的生活水平相對高,所以山上的姑娘嫁到島上是常有的事。只要是島上的人來山上走親訪友,總會帶些蝦幹、烏賊鯗等魚貨來,讓鄰居們羨慕不已。

所以我壹直有個夙願,去走走早已模糊在記憶中的葫蘆島。

幾天前約上好友終於成行。我們從沈家門墩頭碼頭出發,同船的約30人,大多是老人。聽船員介紹,每天的乘客就固定在20-30人,島上住著幾百號人,年紀最小的也有近60歲了,他們基本上是去沈家門、東港采購些生活物資,或是去看看住在那裏的兒孫們。

船行約50分鐘後,便是貼著普陀山南面至東北面海域行進。普陀山碼頭、南海觀音、梵音洞、寶陀講寺......我們換了壹個角度欣賞著這些熟悉的景,尋找著它們不壹樣的美。這是本次葫蘆島之行的額外驚喜。

約80分鐘後,航行的輪船靠岸。船上壹陣騷動後,乘客們手扛肩擡地上了岸。我們眼前是壹條平整的水泥路,壹片開闊的礫石灘,和依山而建鱗次櫛比的樓房。然而我們並沒有到達後看到陌生景致的好奇、欣喜,反而感到沈重壓抑,因為入目處,皆是破敗與灰暗。

綜合商店、冷庫、文化中心、沿街商鋪……這些依稀可辨的建築,見證過島上昔日的繁華。葫蘆島最繁華時期,0.95平方公裏的小島是居住著900多戶人家近3000人,有400多平米的醫院,有可供360人讀書的完全小學,有430個座位的影劇院......

隨著小島遷大島建政策的落地,島上的居民紛紛搬遷至本島,之前的小學變成了養老院,沿街商鋪長滿青苔,文化中心幾乎成了殘垣斷壁,只有天後宮依然絢麗多彩,成了島上灰暗景致中的壹枝獨秀,據說每逢初壹、十五香火仍然旺盛。

作為當年名蜚壹時的富裕漁村,島上的居民為舟山漁業的發展作出過較大貢獻。如島上人根據當地海域條件,創造了深水打樁張網的獨特方法;集資建造小型發電廠,是舟山群島最早亮電燈和成批發展機動漁船的村之壹;拖蝦和對網捕撈作業技術先進,成為舟山有名的拖蝦之鄉。

這裏曾經的繁華已成為歷史,如今的破敗也將成為歷史,只有潮起潮落、海灘礁石,成為這裏亙古不變的景。我們眼前的這片海域,曾是當地居民謀生、發展的主戰場,如今在我們眼裏,是海島必不可少的風景線。這裏的海灘,有沙子、有鵝卵石,借助與普陀山隔海相望特殊地理位置的優勢,使得山上東北面的景觀,成為這裏海平面上的景,很是添彩。我們放松心情,欣賞起這裏獨特的自然風光。

在回來的船上,我們遇到壹年近70、在葫蘆島土生土長的老人,他曾在東港住過壹段時間,也算是見過世面,穿著緊身牛仔褲、格子襯衫,動作敏捷、精神抖擻,全程中氣十足地與我們講述葫蘆島上的壹些人與事,特別是與普陀山的壹些往事。

據他所述,葫蘆島人為普陀山發展做出過貢獻。短姑道頭邊曾是葫蘆島的修船廠,葫蘆人顧全大局以28萬元的價格出讓給普陀山,普陀山人用這筆錢為葫蘆島接通了海底電纜,從此結束了島上柴油機發電的歷史。

葫蘆島至今未通上自來水,依然用屋頂接水的方法解決島上居民的用水問題。老人說到此處,顯得有些迷茫,那些蓄水池、地下井長年未作消毒處理,不知道水質是否符合飲用標準?

我們問老人,可否想過到東港養老?老人回答,之前背井離鄉是為了兒女們,希望能夠幫助他們離開小島在東港立足,如今看著小輩們都過得安穩,便想著落葉歸根,守著葫蘆島上的老宅和壹群老人安度余生。這裏清靜安逸,生活成本低,更適合養老。

是呀,除了亙古不變的波濤聲,這裏非常清靜,時間終究會帶走這些堅守的老人,以及所有生活過的印記。如果沒有後續的開發利用,葫蘆島終究會成為無人居住的荒島,如同舟山的眾多小島。

萬物皆有際遇。普陀山與葫蘆島雖壹海相隔,卻在***同的時光裏,演繹著不同的發展歷程,如白雲蒼狗,著實令人唏噓。

回來後,我在朋友圈曬出壹張照片,壹位老人趴在碼頭邊壹幢房子的窗口與我們說著話。我的壹位居住在普陀山的同學留言道,老人是她的壹位親戚。

我絲毫不驚訝,心裏暗念:壹衣帶水,如同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