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景点 - 泰國民俗旅遊風情

泰國民俗旅遊風情

泰國全稱“泰王國”。原稱“暹羅國”。位於中南半島中部,東與柬埔寨毗連,東北與老撾交界,西和西北與緬甸為鄰,南與馬來西亞相接,東南臨泰國灣,

西南瀕安達曼海。面積51.3萬平方公裏。全國分73個府,人口6040萬(1995年)。

泰國地處熱帶,全年氣候可分三季。3至5月為熱季,平均氣溫在32C~38℃之間;6月開始至10月,雨量增多,經常大雨滂沱,氣溫略有下降,稱“雨季”;11月至次年2月為涼季,天氣幹旱,平均氣溫22C~26℃。

泰國自然資源豐富,金屬礦有錫、鎢、銻、鉛、錳、鐵、鋅、銅等。還有各種寶石出產,其中以紅寶石和藍寶石最享盛名。燃料礦中天然氣儲量為5465億立方米,石油儲量為1.64億噸,煤儲量為15億噸。森林資源十分豐富,約有30多萬種植物,其中有不少珍貴林木。

泰國是個多民族國家,約有30多個民族。泰國古代是許多民族移動路線的交錯地帶,因此民族成分受到這種歷史變遷的影響而顯得復雜。民族從語屬分,可分為泰語民族、印尼語民族、孟高棉語民族、漢語民族、藏緬語民族、苗瑤語民族、佤崩龍語民族、馬六甲語民族。

泰國歷史悠久,考古發現,在現今泰國國土上,很早就有人類生息,其時間可推至壹萬年前。國土上最早出現的國家是孟人建立的。據中國史籍記載的孟人古國有:3世紀前的林陽、金鄰;4—5世紀的狼牙修國、固羅國;6世紀後的墮羅缽底國;7世紀的哈裏奔猜國;12世紀的羅斛國。此外,還有其他民族的國家,如13世紀末的泰族蘭那泰國;7~12世紀馬來族的西維差國等。

13世紀,壹位泰族首領聯合另壹位泰族首領,在高棉王國統治下獨立,建立素可泰王朝。素可泰王朝三世王蘭甘亨時期,國勢強盛,經濟發展,崇信佛教,改創泰文,被視為“泰族文明的搖籃”。後因歷次戰爭,國勢日衰,於1378年被另壹泰族王國大城王朝所滅。

大城王朝是泰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壹個王朝,歷時417年;也是泰國封建社會統治從加強到鼎盛的時期,創造了泰族燦爛的文化。後因緬甸入侵,亡於1569年。1584年,泰王儲納黎萱復國。1767年,緬軍再次入侵,王朝再度被滅。同年,青年將領鄭信組織人民打敗緬軍。建立吞武裏王朝。1872年大將卻克裏乘京城內亂之機,殺死鄭信王,建立曼谷王朝。1932年6月24日民黨發動政變。推翻君主專制制,建立君主立憲制。泰國在歷史上(16世紀以後)也先後遭到葡、荷、英、法等殖民主義者入侵,後因英、法於1896年劃分勢力範圍,將暹羅作為緩沖地帶,成為東南亞唯壹沒有淪為殖民地的國家。

泰國經濟自二次大戰後至今,壹直保持著持續、穩定的增長,尤其從1960年至今,政府制定了8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近幾年出現高速度的增長。1988年—1990年國民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達11.7%。泰國長期以來是個農業國,農副產品豐富,又有“熱帶水果天堂”之稱。但自50年代中期以來,開始實施工業化政策。工業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不斷上升。1995年人均收入為2400美元。國內公路總長156776公裏,鐵路總長4487公裏。河渠縱橫,內河航行暢通。曼谷廊曼機場為東南亞重要航空樞紐。旅遊業發達,主要旅遊點為首都曼谷、泰北清邁、泰南普吉、泰東帕他雅。

泰國文化受到印度文化、中國文化、西方文化的影響。傳統文化基本上是宗教文化,政府十分重視傳統文化和教育事業的發展。

泰國以佛教為國教,憲法中規定國王必須是佛教徒。全國94%的人民信仰佛教。佛教傳入泰國的歷史悠久,約在六、七世紀,當今的泰國佛教混有當地民間原始信仰——萬物有靈論和婆羅門教的儀式。泰國佛教組織嚴密,分有兩派。壹派叫“大眾派”;壹派叫“法宗派”。兩派在佛教教義上沒有區別,只是在戒律上,佛教對泰國人民的思想意識、文化藝術有很深的影響。

泰語屬漢藏語系,泰文文字是由古高棉文改創而來。

首都曼谷原是曼谷王朝的京城,建於1782年,至今約二百多年歷史,人口600萬(1995年)。全國80%以上的工業、企業都

集中在曼谷及其周圍地區,是壹個門類齊全的新興產業較集中的現代化城市。海、陸、空交通可以全國各府相連。全國有400多座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