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景点 - 博物館和博物館有什麽區別?

博物館和博物館有什麽區別?

沒有區別,因為“museum”和“museum”都是從同壹個英文單詞“museum”翻譯過來的,只是有些作者把“museum”翻譯成英文的“museum”,有些作者把它叫做英文的“museum”。這兩個詞的意思完全壹樣,可以隨時互換。

要理解這兩個詞,就必須了解博物館的起源。

博物館是人類社會的壹種文化現象。說白了,起源就是人們收藏寶物,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羅馬。當時叫“mouseion”,意思是供奉繆斯女神的地方。

公元前3世紀,托勒密王朝在亞歷山大宮建立了壹個mouseion,裏面存放了亞裏士多德學院的壹些珍寶,但它屬於壹個由研究機構、圖書館和學院組成的財團。

到了羅馬時代,皇室和貴族的私人珍藏開始興盛起來,甚至有人建造陳列室供人觀賞。

中世紀時,壹些歐洲大教堂有專門的珍寶室,主要用來保存和展示稀有物品和遺物。

14-16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發現了很多希臘作品的手稿,還有古羅馬的雕塑,還有對殖民寶藏的掠奪,這在壹定程度上促成了博物館的出現。這些藏品是現代博物館的基礎和核心。

1789年法國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大量歐洲藝術珍品成為國家所有,於是政府下令在盧浮宮建立中央美術館,並正式對外開放。隨後,歐洲各國紛紛建立國家博物館。私人博物館也已經開放。於是,博物館社會化的進程開始了。

到19世紀,博物館在歐美國家已經非常普遍,是收集、保存、展示和研究人類文化遺產的機構。

二戰後,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數量迅速增加,新的類型不斷湧現。博物館已成為各國教育和文化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旅遊和國際交流的重要場所之壹。

當時,許多博物館主要分為三類:藝術、歷史和科學博物館。其中,藝術博物館主要展示藏品的美學價值,如繪畫和雕塑,以及民俗,原始和現代藝術。歷史博物館,從歷史的角度展示藏品。科技館主要是自然科學、實用科技館。

最後mouseion壹詞演變成英文“museum”,意為上述場所的總稱。

這個詞和中國有什麽關系?

19世紀後期恰逢洋務運動和維新運動,那些去過西方的中國人主張引進“博物館”。

這時候,就出現了壹個問題。「博物館」的中文名是什麽?

管它叫什麽都不犯法,每個人肯定都有自己的理解,比如古玩圖書館、萬種園、集寶書院、戚跡博物館、博古書院、展覽館等等。

壹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名字,如晚清思想家王韜在《隨筆漫遊》中,將法國盧浮宮博物館描述為“博物館”。“近代中國成為世界第壹人”黃遵憲在日本雜詩中以“博物館”的身份來到日本博物館。

1905年,實業家張謇創辦了中國第壹座近代博物館——南通博物苑,開啟了中國近代博物館的新紀元。

民國時期,是中國博物館發展的第壹個高峰。20世紀30年代中期,中國有近80個博物館。當時“博物館”的中文名稱五花八門。

但仍有少數人稱之為“博物館”、“博物館”。他們是平等的。當時討論名稱時,只註重功能性,並不關心“博物館”和“醫院”的區別。

1930年,國民政府在《古物保存法》中使用“國內博物館”壹詞,“博物館”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壹個通稱;1935“中國博物館協會”成立,選擇“博物館”作為名稱。

1949後,國家文物局成立。在隨後的座談會中,博物館的性質、功能和意義基本確立。這時就采用了“博物館”這個通稱。

1982《文物保護法》的頒布使用了“博物館”的名稱,最終“博物館”成為文字上公認的通稱。

其實博物館和博物館本質上沒有區別,功能是壹樣的,比如文物和標本的收藏和保存,還有科研、展覽等功能。而且我們國家對博物館機構的管理只有性質、分類、分級的區別,沒有博物館和博物館之分。

至於壹些民間說法,比如博物館比博物館更大,檔次更高,院長比策展人高,都是誤解,不是業內權威說法。

壹般來說,妳可以把“博物館”當作“博物館”的別稱。有人說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是怎麽回事?很簡單,這種博物館只是跟著民國的名字走。有的“博物館”改名為“博物館”,很多都是新建的或者和舊的合並,就是為了展現壹個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