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景点 - 人生匆匆幾十年,路漫漫其修遠兮。

人生匆匆幾十年,路漫漫其修遠兮。

杜勝華,1936出生於駱駝街道六都村,曾是壹名普通農民。他家很窮,吃了很多苦。他經歷了日軍在農村的瘋狂掃蕩,品嘗了稻殼做的糠餅,給浴血奮戰的遊擊隊送水。6歲時,他跟著爺爺去放牛,在田裏幹農活。15歲的他,已經可以負重50多斤,行駛十幾裏了。艱苦的童年磨礪了杜勝華的體質,也讓他感受到了這個職業面對黃土的堅韌。

1950年8月,從小聰明好學的杜勝華考上了鎮海縣初級中學(現鎮海中學)。然而,僅僅壹個學期,他就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並感謝鄭芳華校長的幫助,免除了學雜費和生活費。

如果那壹次的選擇,鎮海的農村失去了壹個淳樸的農民,收獲了壹個傑出的科學家。後壹種選擇不可避免地將杜勝華的成長軌跡與國家的尊嚴和富強捆綁在壹起。

1953年5月,翁世烈、鐘方圓兩位老師來到杜勝華就讀的寧波,就造船專業招生事宜做了介紹。

“我在選擇高考誌願的時候,最終確定了為中國船舶工業發展做貢獻的目標。”當時,他被兩位老師真誠的演講所感動,他獻身科學、報效國家的遠大誌向被埋在了心底。

三年後的夏天,他還在稻田裏割稻子,汗流浹背,拿著郵遞員手中的上海船舶工業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成為解放後村裏的第壹個大學生。很快,他獨自壹人背上行囊,走上了努力學習的道路。

1958期間,美國與前蘇聯進行軍備競賽,西歐國家開始恢復經濟。經歷了抗美援朝戰爭的中國,也為了國家的進壹步繁榮,在科技領域展開了壹場克敵制勝的競賽,國內多所大學開設了航空航天、核工程等高科技專業。同年,讀了兩年輪機動力系基礎課的杜勝華,因為學習成績優異,被調到了學校新成立的核工程專業。

“由於核工程專業涉及核武器技術,歐美國家對中國進行了嚴格封鎖,前蘇聯對中國采取了保密措施。”杜勝華說,在沒有專業老師、沒有相關專業教材、沒有實驗手段的情況下,他從工科轉到理工科,壹下子打亂了自己已經熟悉的所有學習模式。“多學24門課,新增加的中子、核裂變等微觀理論課,很抽象。”他回憶道。

為了系統地了解核工業,杜勝華經常壹個人去圖書館找前蘇聯和美國出版的核工程原著,仔細閱讀。帶著最大的熱情和好奇心,他壹步壹步的完成了自己五年的學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