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景点 - 發展中國的農場生態旅遊有什麽意義?

發展中國的農場生態旅遊有什麽意義?

(1)有利於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202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08年翻壹番”。預計2008年農村人均純收入在4500元左右,到2020年要達到1萬元,這是壹個宏偉的目標。為了實現這壹目標,除了“加強農村制度建設”和“積極發展農村公共事業”之外,“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成為農村發展的主要途徑。“現代農業”不僅僅是農業生產方式的改變,更是農村生活方式和農業生產觀念的改變。農家樂生態旅遊就是充分利用鄉村資源的旅遊活動。它所依托的資源主要是廣大農村的自然景觀、田園風光和農業資源,而這些資源的所有者和創造者就是農民。農民可以把普通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變成經營性資產,具有投資少、風險小、門檻低、管理靈活的特點。農民作為所有者、經營者、勞動者三位壹體,將勞動與土地、資本相結合,自主經營,創造財富,直接受益於農家樂生態旅遊的發展,避免了傳統旅遊發展中因占用土地、資源而返貧或受益不均的問題。比如雲南梅裏雪山下的明永村,就是壹個很窮的偏遠山村。梅裏雪山景區開發後,吸引村民參與景區服務,遊客只靠馱馬運送。戶均年收入達到654.38+0.5萬元,最高的超過4萬元,不僅脫貧,還初步走上了致富路。在成都郊區的紅沙村,農民開始了農場生態旅遊,人均收入5040元。

(2)有利於解決部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在2003年初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溫家寶總理指出:解決“三農”問題,壹要加大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其次,要推進農村稅費改革;第三,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不僅關系到農村經濟乃至整體宏觀經濟的發展,而且直接影響到整個社會的長治久安。目前,我國雖然有65438+億農村勞動力離開了農業領域,但仍有2億左右的剩余勞動力,每年還會新增600多萬。這些剩余勞動力普遍學歷低,技能缺乏,就業競爭力弱。農村剩余勞動力過多制約了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

發展農家樂生態旅遊可以提供大量就業機會,緩解農村就業壓力。旅遊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就業門檻低,量大,受經濟衰退影響較小,產業帶動功能強。旅遊業直接相關行業24個,間接相關行業124個,可以吸納更多勞動力就業。據世界旅遊組織統計,旅遊業每增加壹個就業崗位,可以為社會創造6-8個就業崗位,乘數效應很大。農民生態旅遊需要大量相關從業人員吃、住、行、買,增加了農民就業機會,使農業剩余勞動力就地轉移。與城鎮化轉移相比,這種轉移還可以解決農村的留守老人、留守兒童、耕地拋荒、農業邊緣化等問題。事實上,農家樂生態旅遊對鄉村社會的綜合帶動作用遠大於其直接的經濟效益。

(3)有利於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從整個社會經濟發展來看,農家樂生態旅遊不僅極大地促進了第三產業中商業和餐飲服務業的發展,還帶動了第壹、二產業的發展,從而促進了整個地區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促進了當地社區的發展。

我國農村以種植業為主,第三產業比重小,農業經濟效益低。農莊生態旅遊市場的興起,架起了第壹產業向第三產業過渡的橋梁,促進了種植業、畜牧業、水產、蔬菜、花卉的發展,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實現了農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旅遊業之間產業鏈的相互延伸。如昆明市西山區團結鄉,利用靠近昆明市區、生態環境好的優勢,大力發展“農家樂”農家樂生態旅遊。不僅促進了全鄉糧食、雞蛋、水果、蔬菜等農副產品的流通和銷售,還培育了壹批“綠色養殖”專業戶,加大了油葵、玉米、水果、蔬菜等新品種和現代種植技術的引進和推廣,推動了袋裝野菜系列旅遊商品的開發加工,發展了壹批醬菜、水果、肉類臘肉加工廠,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向高產、優質、高效方向發展。

(4)有利於加快“城鄉壹體化”進程。2020年,實現“完善農村經濟體系,基本建立城鄉經濟社會壹體化體制機制”的目標。長期以來,我國實行城鄉分割的二元社會經濟結構。城鄉“分而治之”,重城市輕農村,城鄉差距持續擴大,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突出矛盾。發展農家樂生態旅遊有利於加快城鄉壹體化進程,縮小城鄉差距。首先,發展農家樂生態旅遊可以提高城鄉之間財富轉移的速度。農家樂生態旅遊的遊客主要是城市人口。統計顯示,城市遊客平均每次消費約766元。按照壹半成本計算,接待1,000遊客將帶來38萬元的收入,這將大大加速城市財富向農村轉移。其次,發展鄉村生態旅遊可以進壹步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新農村建設的重點在主觀上會促進鄉村政府的基礎設施建設,這本身就為農家樂生態旅遊奠定了基礎,而旅遊的可達性客觀上要求鄉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旅遊收入反過來又會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再次,發展農家樂生態旅遊可以促進城鄉精神文明的對接。二元社會經濟結構必然形成城鄉二元文化結構。通過發展農家樂生態旅遊,將促進城鄉居民文化的協調統壹,有利於社會精神文明建設。

(5)有利於創造良好的農村生活環境。農家樂生態旅遊的發展對農村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觀上促進了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化了環境。此外,旅遊業的發展也促進了農村傳統民俗文化的回歸和傳承。鄉村旅遊的發展加強了水土保持和環境治理,促進了農副產業、加工業和服務業的全面發展,在保護、開發、利用和傳承民族歷史文化和自然文化方面發揮了非常獨特的作用。如湖南省長沙縣黃興鎮加大了旅遊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新建了20平方公裏的黃興山水園林新城,有效改變了鄉村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