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景点 - 我是三水的,想知道這裏北江的潮汐怎麽算?

我是三水的,想知道這裏北江的潮汐怎麽算?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原名粵江平原。位於中國廣東省東部沿海,是壹個呈放射狀入海口的三角洲復合體,是西江和北江同時沖積形成的大三角洲和東江沖積形成的小三角洲的總稱。是壹個倒三角形,底線西起三水市,東至廣州市,至石龍,頂點在崖門灣。面積約1.1萬平方公裏。沖積層薄,壹般20 ~ 30米。地面起伏較大,周圍是丘陵、山脈和島嶼,占面積的30%。中部是平原,分布在廣州南部、中山北部、江門東部、虎門西部。珠江水系年均輸沙量8000多萬噸,河口附近的三角洲還在向南海延伸。在河口區,每年可綿延10 ~ 120米,是我國重點圍墾區之壹。三角洲屬亞熱帶氣候,全年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21 ~ 23℃,最冷1月平均氣溫13 ~ 15℃,最熱7月平均氣溫28℃以上。6月至10經常有臺風,降雨集中,天氣最熱。年平均降水量超過1500毫米。雨季與高溫季節同步,土壤肥沃,河流縱橫,對農業有利。水稻的單位面積產量在中國名列前茅。熱帶和亞熱帶水果包括荔枝、柑橘、香蕉、菠蘿、龍眼、楊桃、芒果、柚子和檸檬。發展了桑基魚塘、果基魚塘、蔗基魚塘等立體農業結構,成為我國生態農業的典範。有制糖、絲綢、食品、造紙、機械、化工、建材、造船等工業,被譽為南海的明珠。

生態特征

珠江三角洲浮遊植物的生物量和組成(mg/L):浮遊植物總量為65438±0.63,矽藻為87.4%,綠藻為4.9%,藍藻為65438±0.9%,甲藻為65438±0.5%,金藻為0.4%,裸藻為7.8%。

浮遊動物種類組成:原生動物(種)34,輪蟲(種)38,枝角類(種)26,橈足類(種)49,共計(種)147。

底棲動物的數量和生物量:1981年(個/m2)249.1.1981年(克/m2) 29.654、1982年(個)

主要經濟魚類:鯿魚、鰱魚、鰱魚、鰱魚、鰻魚、花鰻鱺、鯡魚、草魚、鱖魚、紅眼鱒魚、海南紅魷魚、大眼魷魚。

珠江三角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珠三角是熱帶三角洲,因為地理位置在北回歸線以南(小三角洲而言),大三角洲而言,也在北緯23° 40′-265° 438+0° 30′之間,即大部分屬於熱帶範圍。從氣候上看,大三角洲也屬於熱帶地區(見竺可楨等《物候學》,1962)。地貌發育也具有這壹特征,植被景觀受其影響更大,發展為熱帶季風雨林植被。而且由於三角洲北部是粵北山區,對北方來的寒流起到了屏障作用,使熱帶植被可以沿著山谷侵入北回歸線以北的山區。

珠三角地區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中山、東莞、惠城區,惠州的惠陽、惠東、博羅,肇慶的瑞州區、鼎湖區、高要、四會。全區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23.4%,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31.4%(1.994)。近年來,國內生產總值已占全省國內生產總值的70%左右。珠江三角洲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之壹。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該地區的社會發展呈現出農村工業化程度高、城鄉壹體化進程快的特點。

從珠江三角洲的地形界線上看,羅平山脈是其西部和北部的分界線,即西江河谷地區在羅平山脈以西,習慣上稱為粵西山區。山脈以北是北江水系,或者說粵北山區。東側的羅浮山地區是三角洲的東部邊界。

(1)地貌特征

珠江三角洲的熱帶特征體現在河網上,水量大,含沙量小,分支放射狀河道多,水道寬而深。但由於發育歷史始於中更新世之後,沈降量不大,所以它與長江、黃河三角洲最大的區別是形成歷史短,沈積厚度小,向海灣推進速度快。珠江三角洲是在溝灣多條河流上淤積而成,故稱復合三角洲。比如廣州,素有“三江匯總”之稱。但面積不大,發展潛力不如長三角。

廣州水谷灣的形成是在太平洋和印度板塊的影響下,廣寧雲浮隆起和河源惠陽隆起之間的凹陷造成的。中生代,坳陷內有三水、桂龍、東關、新會等紅色盆地。周圍是由古生代地層形成的山丘。被中生代花崗巖和火山巖(如第三紀古火山西樵山)侵入。第三紀末整平後,第四紀上升,即今天三角洲周圍山區1000m的準平面。比如清遠北羅山山頂,丘陵地貌平緩,稱為12丘,是反季節作物的良好基地。羅平山主峰多在1,000米左右,如高要雞籠山(1,007米)、清遠羅達山(1,024米)、佛岡阿婆山(1,224米)、新豐青雲山(1,246米)等西江、北江、東江都是繼承性的準平原成因河流。珠江三角洲的下降使它成為壹個低窪的丘陵和梯田地區。第四紀海侵,大陸架下降,大陸上升,所以第四紀階地有向海中傾斜的趨勢,這使得水谷灣的基底有埋藏階地。中更新世(約4萬年)以後開始三角洲沈積,露出海面的丘陵臺地成為三角洲平原上的丘陵,在裸露的基巖處形成“丹霞地貌”、“石門”等成因的河谷地貌。平臺或梯田可達5級,分布面積較大。平原沈積物也向海增厚,從25m增加到60m,在登龍沙第四紀最厚63.6m,包括海相層2和陸相層1,表明三角洲存在兩期。

三角洲平原向海的發展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各河下遊三角洲形成過程中,西江在三榮峽口外,河流分叉,東北入北江,南入高明河。到了宋代才淤塞進羚羊峽。北江離開大廟峽後呈放射狀分叉,在北江下遊形成三角洲。時至今日,北江依然幹涸。東江在離開羅天峽(波羅洞)後分支進入東江下遊,當時三角洲之間並不相連。還有下遊的增江、綏江、潭江等小三角洲的發育,也是史前時期形成的。

2.復合三角洲形成於歷史時代之初,河流下遊的三角洲開始聯合。例如,在西江和北江下遊新形成的三角洲就是西江和北江合作的產物。東江下遊三角洲發育,下遊形成新的三角洲,也是與增江合作沈積的。今天,復合三角形態就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除了三角洲平原外,還有壹種依海面沈積的“準時制平原”,不同於沿河兩岸的泛濫平原。第壹,河道是雙向潮汐河道;二是沒有高低岸水位的假階地地貌;三是平原不呈斜坡向,河道彎曲,是三角洲主要的旅遊風景資源,開發價值高。比如著名的“荔枝灣”,在明代就已經成為羊城八景之壹。今天是主要的農業區,稱為“墾區”。

3.唐宋以後,河流幹線道路多從三角洲前緣的口山穿過。在入口外面,河流呈放射狀分叉,形成壹個新的三角洲。如江門河從江門丘陵區穿過,在新會形成三角洲,稱為新會逆沖三角洲。西江幹線穿越甘竹灘丘陵區,即中山逆沖三角洲堆積在中山市內;北江主幹道穿過城市橋臺和順德丘陵後,在番禺縣堆積成番禺沖斷三角洲。西江幹線公路在鬥門縣境內穿過周目丘陵和堆石丘陵,形成鬥門沖斷三角洲。即今天被稱為“沙田區”的地區,是中國水稻生產基地之壹。也是中國主要的大型圍墾區,八門外有654.38+0.2萬畝淤泥淺至-3米的灘塗。1米以內淺灘達40萬畝,岸線年均推進60-150米,年淤高10-20厘米。

丘陵臺地地貌較老;所以風化殼大部分已經發育成赤紅壤,屬於赤紅壤。只有較高的丘陵才能看到紅壤的發育,有利於熱帶季風雨林的生長。

(B)海岸線變化

由於基巖淺,來沙量大,珠三角迅速向海延伸,使番禺、珠海、鬥門成為增田縣市。海岸線壹直延伸到海邊。三角洲形成於大約6000年前的大西洋時期。當時的海岸線可以由三角洲內丘陵、斜坡腳下的海岸地形來確定,如海崖、海洞、海臺、沙堤等。今天,這些海岸地貌可以在三角洲平原的丘陵腳下看到,如廣州七星崗海崖和海蝕臺地。因此,水谷灣的海岸線基本上可以由丘陵和平原的接觸線來確定。三角洲在這些海岸地貌前緣開始發育,如西江下遊的平原,壹直延伸到廣利,因為那裏的貝殼島北丘和曲林布埋藏新石器遺址的時代為7170 140,而陶片為5680 284(熱釋光),博羅葫蘆山的北丘也在平原上,說明河流下遊的三角洲已經發育。根據海洋矽藻(鹹水種)、有孔蟲和淤泥層的分布,各河流下遊的三角洲地區基本反映了大西洋時期的海侵範圍,即6000年前的海岸線北至清遠盆地,西至肇慶盆地(趙煥亭,1990),東至大布洛盆地和通湖。

從新石器時代遺址來看,新石器時代遺址基本可以作為東江三角洲的海岸線。因為東江三角洲中部沒有石島,大部分還在海面上,所以東江三角洲周邊是四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海岸線。西北河三角洲頂部也已初具規模,因為金利茅崗水幹線圍欄遺址為4140 90年(C14測得),朽木層為3970 1110年(華南師範大學地貌室,1988),西樵山北丘年齡為668年起。南海石碣懸崖下附生藍蛤的年齡也是4640±280歲。即西北河三角洲到達西樵山和佛山線以南(藤的淤泥為3997 190)。

2000年(秦漢)以前,東江三角洲由東江三角洲和增江三角洲合並而成,向下延伸至中堂(漢代有唐穎廟),南部仍為海域。西北河三角洲向東北延伸至南海水道(即東海水道)以北。由於杏壇發現了漢代的陶片等文物,所以埋深為2m(馮建村)。淡水馬來鱷魚生長在劉樂,年齡為2540 120。石崇是南越相呂佳的故鄉,所以它的附近應該是壹片平原。陳村也成了漢代的土地。

1000年前(唐代)的海岸線上,東江已經到了東莞市區,也就是東江三角洲頂部已經發育。但大部分還是珍珠塘。番禺沖斷三角洲頂部已經發育,因為《元和縣誌》上說“廣州正南向海七十裏”,說明這塊地就在沙灣和順德之間。鐘山沖斷三角洲頂部也有所發展,因為黃巢在今天的容奇、貴州、馬岐都有駐軍,所以可以看出附近地區已經成為大水田之鄉。新會沖斷三角洲也有頂部平原,比如新會,是隋朝的所在地,說明當時已經形成了壹大片平原。唐代地層多覆蓋漢代地層,漢唐千年間三角洲海岸線推進不大,可能與這壹時期海平面上升有關。

700年前(宋末),海岸線南下至各逆沖三角洲中部,東江到達麻湧、大汾、道滘壹線(據族譜);番禺已至核魚渦壹線,西樵湧已錄(1233);中山海岸線在橫欄、付偉(今名阜沙)、黃埔、坦洲壹線(據記載);新會附近,宋朝已成潮田,禮樂成遠海之沙。這壹時期潭江發展迅速,以雙子和黃沖為壹線,是宋代諸暨港移民湧入三角洲築堤的結果。將潮汐田變成平地也對海平面下降有影響。角尾是連接兩江的水道。

400年前(明末),由於宋代築堤,水流入槽,沖積三角洲加速積沙。比如中山在宋初屬於東莞,南宋進入廣州。因為北宋時象山和番禺隔海三百裏,不如去東莞方便。這說明在南宋時期,鐘山沖斷三角洲已經延伸到石齊和港口,即東海十六砂和西海十八砂已經形成。番禺沖斷三角洲已到達下橫瀝(沙溢),紅旗裏口門已初具規模。新會沖斷三角洲到達南緣九子沙,海岸線從李樂移至熊子山(即雄州)。東江三角洲大部分形成於宋末。明朝後期,延伸到張鵬以東,南支流也延伸到厚街以北。在明代,三角洲海岸線的加速也是人為影響的。明代不像宋代那樣築堤護田,而是築堤成田,在沙灘上種植蘆葦和草,以促淤積。鬥門三角洲的頂部已經開始發展,也就是大嶴沙已經形成,周目和三江口也已經崛起。黃布大沙已成,只入株洲、汾州南部島內。

100年(清末),前沿海岸線進壹步推進,三角洲外緣在鬥門被截斷,即以竹驅沙,以燈籠沙東側、西側;新會會到三江徐西的鄞州湖畔,番禺海岸線填起烏珠洋,千頃沙達到十湧。東江進展緩慢,因為獅子洋潮汐很強。

總之,珠三角的海岸線是不斷走向大海的,有快有慢的時期。自然因素方面,與海平面的波動有關。在高海平面時期,海岸線推進緩慢,但在低海平面時期則更快。人為因素是築堤,如宋代築堤保護,加速了下遊沙田的淤積,明代築堤種植葦泥,加速了淤積。潮汐作用和上遊泥沙、水也有影響,如虎門、崖門水道淤積緩慢,就是潮流強的原因。虎門至崖門之間的三角洲地區,淤積加強。

(3)熱帶氣候

珠三角熱帶氣候的特點是四季不明,三冬不下雪,樹常青,田常青,無霜。竺可楨在他的《特殊氣候學》壹書中說,熱帶是“四季皆夏,下雨則為秋”的地方。他認為武陵山脈的南邊是在熱帶。因此,珠江三角洲屬於熱帶地區。

熱帶氣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理緯度的影響。北回歸線是熱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珠三角大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南,也就是大部分屬於熱帶。這裏夏天的至日陽光照射在天頂上,這在古代被稱為“北門”,也就是說,太陽可以從北方照進房子。冬天太陽還很高,所以三角洲還是很熱。但是這裏的熱帶環境和世界其他地方不壹樣,因為季風的影響,冬天吹北風,夏天吹南風。冬天北方的寒流還能吹進三角洲,會傷害熱帶作物,比如荔枝、木瓜、菠蘿、芒果等。三角洲夏季至日時,天頂陽光燦爛,太陽角往往達到87°,冬季至日也達到43°;白天是14小時(夏季至日),冬季至日還是11小時,日照時數幾年都是1.900-2200小時。年平均太陽總輻射中山為4541.6 MJ/m2,深圳為5404.9 MJ/m2,取年平均值。冬季廣州1月平均氣溫13.3℃,低於5℃的天數只有三天,所以珠三角只能說是“冬季天氣”,而不是“冬季氣候”。廣州的高溫日數只有6天(> 35℃),體現了海洋性氣候的特點,即夏季沒有高溫,與亞熱帶的長三角氣候不同。

三角洲地勢平坦,降雨量少於周邊丘陵,平均約1600 mm,外圍可達2000-2600 mm,降雨集中在夏季,冬季較少。這種雨季和旱季是熱帶氣候的特點,不同於常年高溫多雨的赤道帶。因此,橡膠樹、椰子、檳榔、可可、辣椒、榴蓮等赤道作物不能引入珠三角,只能引入耐旱的劍麻、芒果、菠蘿、香茅等熱帶作物。春季靜鋒造成的陰雨天氣,長時間的陰雨天氣會導致前期的草腐爛。夏季以雷暴為主,類似於赤道帶。每天下午都要下2-3個小時的雨,是年中降雨量最高的高峰之壹。夏秋季暴雨多,在三角洲地區破壞性不大。由於周圍有丘陵保護,對秋旱也有幫助,這也是熱帶氣候的特點,往往形成三角洲的第二次降雨高峰。冬季變性寒流通過東海進入三角洲,可能有小雨。因為日照強,蒸發量大,如廣州降雨量為1600-1700 mm,但蒸發量為1715.5 mm,所以在枯水期(10-2月)。幹旱仍然會發生。每年入侵三角洲的臺風只有1-2個,1個臺風的持續時間只有四天,但它們帶來的降雨正好可以緩解秋旱。此外,每年大約有5-6個臺風影響三角洲,因此幹旱壹般比洪水輕。如果加上臺風和寒潮,風、寒、水、旱都是三角洲的災害因素。

臺風入境,最怕的就是頂潮。當臺風增水,高潮相遇時,形成大風大浪的高潮,即風暴潮,古稱“潮湧”,最早見於唐代《脊面錄差》。文章說:“潮水未盡,颶風又使潮水襲來,接著海浪漫過海岸,淹沒了人們的房屋,損失了莊稼,放縱了小船。在南方,它被稱為潮汐。或者幾十年壹次。”臺風可以漲水和減水,漲水和漲潮可以沖破海堤,形成災害。三角洲海堤長1.935公裏,急需保護。由於三角洲處於熱帶,熱帶風暴多,灣口向東南呈喇叭狀,成為我國風暴潮多發區。實測最高潮位大於1.8m,多由風暴潮引起。從1848—1949,100年算起,珠江口共發生60次風暴潮。漲水時間僅4小時,最大水位漲幅1米。如果是洪峰支撐,那就是災難。如果認為海浪能爬得很高,對海堤影響較大,就要特別註意。風暴潮雖罕見,但同治元年(1862)七月初壹日曾發生“海驟枯如陸”(減水)、“平地深數尺”(增水)的風暴潮,致使廣州江面“屍橫八萬余”。第9號臺風(1983年9月9日)引發的風暴潮越過2129海堤,總長47公裏,淹沒184畝田地和7萬畝魚塘,損失物資(船艇、糧食、化肥、水泥)65438+億元,造成23人死亡,654人受傷。近年來,珠江三角洲年均海平面上升達到2.08毫米,預測未來風暴潮將比過去更加劇烈。

因為三角洲地區廣泛種植熱帶作物和果樹,所以寒害也很大。早春寒流日平均氣溫連續4天低於65438±00℃,幼苗可腐爛;溫度低於15℃5天以上,幼苗早死,抗青易慢;深秋,日平均氣溫低於20℃3天以上,即寒露風吹起水稻花粉,導致空粒減產;冬季氣溫低於5℃時,即使熱帶作物也受害,稱為“暗霜”。

夏季降雨由鋒面、雷暴、對流雨、臺風等引起,暴雨(日降雨量50毫米以上)可造成災害,尤其是前汛期和後汛期結合,連接“龍舟水”和“沐仙水”。

幹旱主要是由穩定高壓造成的,如1964 11-65438+2月,持續43天,因此與前期的冬旱、早春旱相連,形成災害。

此外,龍卷風還能造成災難,群眾稱之為“瞿偉龍”。1878年3月,白天鵝塘起龍,1500多間房屋被毀。船翻了死了幾百人,霧天也不多。例如,廣州的霧天平均每年有4.8天,因為三角洲低層的氣溫很高。

(4)熱帶動植物

珠江三角洲沒有生長赤道植被,但有相當多的熱帶植被。雖然今天自然植被因人工開墾而消失,但在壹些村落前後的“風水林”和“雜木林”中,仍能發現紅葉木、白木香等熱帶樹種,表明古丘陵臺地是熱帶季風雨林植被分布區。山谷中還有海芋和芭蕉,林下灌木、藤本和草本植物以熱帶種為主,各自成為優勢群落。如今廣泛分布的無花果、木棉、茄果類、梧桐等也是熱帶樹種。珠江口紅樹林有秋茄和木欖。有刀豆、番薯、海棗樹、耐鹽植物鼠等。上海灘,分布在東莞、寶安、深圳、珠海,航拍數量高達55438+0983。

三角洲共有500多種,也體現了熱帶的特點,分屬於130多個科,373個屬(陳樹培,1984),其中純熱帶屬占42%,甚至泛熱帶屬占53%。鼎湖山地區熱帶屬占62%,熱帶種占56%,即1291種。羅浮山146屬中,泛熱帶屬占91%(鄭誌清,1987)。常綠季雨林植被多為風水林和雜木林,多為次生,是以熱帶植物區系(汪諸豪,1982)為主的類型,面積較小。平臺上的小山丘大多是常綠灌木。具有熱帶成分的草坡,由於生長在磚紅壤土層上,容易發生水土流失。像豬籠草這樣的食蟲植物是熱帶植物。熱帶植物的生態特性在常見的栽培樹木上也有充分體現,如在榕樹上可以看到板的根、氣的根、柱的根,可以自己長成森林;在楊桃和菠蘿中可以看到老莖上開花的現象。壹年生花見於白蘭屬和木槿屬;鉗子的葉子存在於芒果中;腐爛的葉子存在於芒果和荔枝中;滴尖葉見於菩提樹。這些熱帶植物的生態特征與這裏熱帶季風雨林的分布區域相壹致。其中,白木香(即沈香)在明代東莞縣廣泛種植,成為東莞名產,被稱為“萬象”。這說明珠江三角洲是壹個熱帶三角洲。還有,相應的,也有大型熱帶動物棲息在三角洲地區,雖然今天已經被人們獵殺殆盡,比如東莞丘陵地區有記載的犀牛。

三角洲是水網區,以沼澤、窪地和低窪森林為主,因此也棲息著許多典型的熱帶巨型動物,這也反映了三角洲原始的熱帶特征。比如亞洲象、馬來鱷魚、孔雀等。在古籍中有很多描述,甚至有化石為證。比如三國時期,廣州還在生長鱷魚。水鏡·諾特說:“巨型鱷魚是壹種罕見的奇怪的東西,有成千上萬種,記不清了。”今天平洲漁民還在河裏提取到鱷魚頭骨,說明廣州有鱷魚。順德和新會也有鱷魚骨架出土。大林的(塘廈)14C是3020 80年,劉樂是2540 105。東莞南漢也有大象害莊稼的記載。筆者曾在廣州市古西湖區的泥層中采集過大象的脛骨。《南海誌》(元代)至今還記載著大象的存在。金代開平、唐代新會都有《孔雀》的記載。可見,珠江三角洲自古以來就是熱帶動物分布的地方,其中象牙被獵殺並作為商品使用。唐代《北戶錄》載:“齒小而赤,堪削,不遜於舶來。”鱷魚被記載為吃人和吃人的動物,與長江中的揚子鱷有很大區別,與多孔鱷和口鱷壹致。在今天的南洋群島。大象是亞洲象。今天,由於三角洲的不斷開發,人口的增加和樹木的破壞,它們已被獵殺殆盡。

總結

從地貌、氣候、水文、植被、動物等地理環境分析,珠三角是熱帶三角洲,不同於黃河、長江三角洲。地貌和水文表現出良好的水網,有許多分支和許多寬闊的深水河流。氣候富含熱量和輻射;植被生長旺盛,種類多,動物多,對工農業生產十分有利。從類型上看,珠三角類似於紅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等熱帶三角洲。鑒於我國熱帶地區稀缺,應註意充分發揮珠三角的熱帶特色和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