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景点 - 福建最有名的小吃是什麽,走路有什麽好玩的?

福建最有名的小吃是什麽,走路有什麽好玩的?

福州的名菜有佛跳墻、荔枝肉、醉排骨、八寶書包魚、雞茸魚唇、貽貝蝦、水煮魚翅等。妳得去聚春園吃佛跳墻等傳統名菜。

傳統小吃有:魚丸、芋泥、鍋貼、芋頭果、九層果、輕餅、肉松、蔥油餅、燕子皮、面條、春卷。在“品味中品味”小吃店,妳可以品嘗到福州的各種傳統名點。不過福州街頭最多的小吃店還是沙縣小吃,這是福建的壹個地名。沙縣小吃是那裏的人帶過來的,主要經營拌面、燜罐、魚丸、餛飩和各種鹵菜。這家小吃店門面不大,但在福州旅遊是個品嘗的好地方。

福州的素菜也很有名,以面筋、豆腐皮、豆腐筋、冬筍、香菇、木耳等植物性食物為原料,加工巧妙,烹制精良,味道鮮美。福州很多寺廟、來觀都經營素菜,其中鼓山湧泉寺的素菜最為有名。著名的素菜有“南海金蓮花”、“半月沈江”、“石鼓三鮮”、“湧泉三絲”等30多種。

洋蔥肉餅

洋蔥肉餅,福州傳統小吃。壹種烤箱酥餅,以面粉為主料,以豬肥肉、蔥花、生芝麻為輔料制成。方法是:將面粉揉成餅皮,將肥肉丁用白醬油、味精、精鹽、五香粉或椒鹽腌制成餡,餡時塞大量蔥花,餅面撒上生芝麻,入烤箱烘烤。

福州傳統小吃中還有壹種蝦米肉餅,類似蔥油餅,形狀大小與輕餅相同。它是加入蝦米、肉丁、鹽和胡椒作為餡料,在烤箱中烘烤而成。香脆可口,已有300至400年的歷史。

清淡的蛋糕

光餅是壹種用面粉和少許鹽烤制的餅類食品,直徑約6厘米,中間有壹個穿孔。香脆可口,是福州人喜歡的傳統小吃之壹。

還有壹種輕餅,就是把鹽換成糖,形狀比鹹餅大壹倍,叫做“正東餅”。但無論是“廣餅”還是“正東”餅的名字,都與戚繼光進入福建抗日的傳說有關。

光餅深受福州人的喜愛。古代文人喜歡吃清淡的糕點。去北京參加考試的人路過福州的時候,都買了很多清淡的糕點做路上的幹糧。久而久之,他們吃了多少光餅就成了衡量舉重運動員努力程度的代名詞。現在福州人吃輕餅,花樣很多。有酸辣調味的海苔幹餅,餅裏有芥末心的辣菜餅,餅裏有米粉的肉餅。以前光蛋糕就是街邊小吃,不高雅。現在,福州人也在宴席上擺上清淡的糕點。福州人在邀請遠道而來的客人品嘗月餅時,應該自豪地向客人介紹月餅的傳說。

牡蠣蛋糕

福州的傳統風味小吃是用大米和大豆粉包裹並油炸牡蠣肉、瘦豬肉和芹菜餡。成品呈圓形,色澤金黃,殼酥香,餡香,味美。福州人大多把牡蠣餅做成粥菜,如果配定邊糊吃會更好吃。

這些小吃可以在街上的小吃攤上找到。

紅棗嘴辣子雞

紅酒糟燒辣子雞是福州的傳統名菜。制作方法是將挑選好的白蛙放入鍋中用小火煮透(水不要煮開),撈出,放涼,切塊腌制。醉汁由味精、精鹽、酒糟、五香粉、紹興酒、白糖、雞湯混合而成。這道菜色澤紅潤潔白,綿軟醇厚,酸甜可口。

清蒸魚翅魚肚鮑魚

福州傳統名菜,有100多年的歷史,是聚春園飯店老板鄭春發發展起來的。這道菜匯集了各種美食。它由魚翅、海參、雞肉、牛筋、扇貝、香菇、鮑魚等20多種原料制成。烹飪程序嚴格,營養價值高,醇厚不膩。

聚春園餐廳的佛跳墻最有名,不過這道菜價格比較高。壹般每杯單份需要300元。

附:佛跳墻的由來

據說有幾個文人來聚春園作詩,老板鄭春送了壹壇他自己煮的。當祭壇的蓋子打開時,裏面充滿了肉和香。諸子無不拍手稱“壇肉香滿,佛聞棄禪跳墻”,此菜故名。

雞茸魚唇

雞茸魚唇是福州的傳統菜肴。它是將海鮮中的名貴魚唇去腥,加紹興酒腌制醉後,用刀背將雞胸肉剁成茸狀,燒成雞湯,加入魚唇燉爛,撒上火腿末而成。這道菜色澤潔白,魚唇軟糯,膠質豐富,雞肉醇香,味道鮮爽。是高級宴會中的必備菜肴。

荔枝肉

福州的傳統名菜已經有兩三百年的歷史了。它是由瘦豬肉模仿荔枝的形狀制成的。用十字刀將瘦豬肉切成斜塊。因深淺寬窄均勻,煎卷成荔枝形狀,配以番茄醬、香醋、糖、醬油等調料。

這道菜在普通餐館都能吃到。

春卷

春卷,也被稱為春餅和煎餅,是福州流行的傳統小吃,歷史悠久。據說宋朝的時候福州有個秀才。為了準備考試,他整天埋頭學習,經常廢寢忘食。妻子再三勸說也沒用,於是想了壹個辦法:把米飯磨成煎餅,裏面夾上菜肉,包成卷,既當飯吃,又當菜吃。這種小吃後來被命名為春卷,並逐漸在城鄉流行起來。福州人經常在春節期間吃它,它就像北方的餃子壹樣常見。蔡襄曾寫過壹首詩贊美:“春日食思三九事”。

現在春卷的皮已經換成了面粉,餡壹般是豆芽、韭菜、豆腐幹,有的還放了肉絲、筍絲、蔥花等。比較高級的春卷是用雞絲或牡蠣、蝦、蘑菇、韭菜等做成的。春卷用小火炸至金褐色,外脆內燃,又稱“炸春卷”。

七星魚丸

七星魚丸是壹種包心丸,起源於清初。因煮好後浮在面湯上,起伏不壹,猶如太空中搖曳的繁星,故名“七星魚丸”。將鰻魚、鯊魚或淡水魚剁碎,加入紅薯粉(澱粉)攪拌均勻,然後用瘦肉或蝦等餡料包裹。皮薄均勻,色澤白亮,食之滑脆,湯不膩。

這種食物在普通小吃店都能吃到。

吞服皮膚

燕子皮是用肉末和紅薯粉做成的薄片,又稱肉燕皮,創制於清末光緒年間。白、香、滑、嫩、爽,可切成細絲烹調。是福州特有的風味小吃。曬幹的燕子皮可以長期保存,是饋贈親友的佳品。燕子皮可以在食品店買到。此外,還可以做成太平燕等許多名菜和風味小吃。

附:太平顏

將鮮魚、五花肉、蝦皮、芹菜梗剁成餡,切成兩寸見方的幹燕子袋餡,將燕子皮中腰折緊,使邊緣自然彎曲,長成春花狀,又稱“小長春”。蒸熟後放入沸水中焯壹下,撈起,加入海苔、芹菜、蝦油等佐料與鴨蛋同煮,便成了福州每逢節日或喜慶日子的必備菜肴——太平宴。太平燕因其祥和吉祥的寓意而受到福州人的青睞。

芋泥

福建傳統的甜食是將檳榔芋蒸熟,用刀板壓成泥狀,加入白糖、雞蛋、熟豬油和水,攪拌均勻,放入碗中,籠中蒸壹小時,取出,淋上熟油,撒上切碎的紅棗、瓜子、櫻桃、冬瓜糖等。這道菜香濃甜潤,細膩可口。芋泥是福州人宴席中常見的壹道菜。每當宴會接近尾聲時,最後壹道“壓軸”菜通常是芋泥。這種甜點壹般餐廳也有。

附:芋頭糊的由來

據說1839年,林則徐去廣州禁煙,英、德、美、中等國領事為林則徐準備了西式涼席,壹邊吃冰淇淋壹邊出醜。事後,林則徐也準備了酒席回禮。幾道涼菜後,他端上了芋頭。芋頭糊乍壹看像是涼菜,其實很辣。外地人不知道,舀起來就吃,結果被燙到尖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