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景点 - 生態旅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生態旅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壹)生態旅遊專業化與經濟效益之間的矛盾

大眾旅遊不利於生態環境的保護,不利於環境保護的責任,不利於利益相關者之間利益的公平分配。生態旅遊是實現可持續旅遊的壹種發展模式。與大眾旅遊相比,生態旅遊更註重對當地自然和文化的保護以及對遊客的教育。其消費高於國內大眾旅遊,是高層次的旅遊活動。所以從中國目前的情況來看,生態旅遊應該是專業化的,但是特殊的專業化能帶來保護資源所需的大量資金嗎?中國的生態旅遊正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各方面都不成熟,發展還受到很多限制。它的接待人數和經濟收入是主要考核指標,真正的生態旅遊恐怕很難擔負起這個重任。因此,這就造成了生態旅遊的特殊性和經濟效益之間的矛盾。這方面的案例是以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張家界武陵源為背景,為了經濟利益,無節制、超容量的開發。

(二)生態旅遊目的地千差萬別,認證標準難以統壹。

在日益嚴重的生態旅遊現象的推動下,許多專家學者致力於生態旅遊的認證和標準制定,以期能夠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通行。通過這個認證標準的是生態旅遊景區,建設生態旅遊示範基地,統壹規範“混亂”的生態旅遊市場。然而,隨著生態旅遊的發展,生態旅遊標準的發展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認證項目急劇增加,但只有少數國際標準正在形成和推廣。基於國外經典認證體系的認證體系還有很多,但盲目采用發達國家的標準不利於我國生態旅遊的發展和引導。不同的生態旅遊目的地資源特征不同,認證的關鍵和核心要素也不同,很難在全國範圍內建立統壹的標準。

(三)缺乏對旅遊者的環境倫理教育

目前,中國的生態旅遊已經到了壹個臨界點。依靠旅遊法律法規只是壹種奢望,總有遊客置之不理。與真正的生態旅遊者相比,大多數所謂的“生態旅遊者”的生態意識很少或只有表面的生態意識,具有簡單的環境責任感,其旅遊行為與大眾旅遊者相似,足以證明我國對旅遊者環境倫理教育的缺失。在中國,無論是生態旅遊的實踐,還是生態旅遊環境教育的實踐,都落後和落後於國外。生態旅遊在中國的迅速普及多年來日益泛化和異化,生態旅遊在環境保護和環境教育方面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反而陷入了“破壞生態”的尷尬境地。另壹方面,社區居民也是生態環保的關鍵,處理好社區參與問題不利於環境保護和生態旅遊。在生態旅遊景區的規劃中,缺乏關於環境教育的引導和標識,使得大多數生態旅遊者的行為與大眾旅遊者無異。

(四)生態旅遊的管理模式不成熟。

生態旅遊管理的主要對象是政府、企業、社區、自然保護區和生態旅遊者,它們構成了生態旅遊的利益相關者。由於我國生態旅遊正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發展的各個方面都受到諸多限制:我國政府關於生態旅遊開發、建設、保障、檢測的政策法規尚未建立;無論是生態旅遊產品開發的理論與實踐,還是生態旅遊管理人才的培養,都沒有適合企業的優化模式。社區是被動的接受者,教育、培訓和參與旅遊的利益分配機制不健全;自然保護區的設施、環評、容量控制等問題沒有解決;中國公民的生態意識有待提高,對其行為和教育的引導和約束不夠完善。可見,我國生態旅遊的管理模式還不成熟,還處於初級培育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