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桂江簡介及詳細信息

桂江簡介及詳細信息

桂江,珠江流域幹流西江水系壹級支流之壹,其上遊大榕江發源於帽兒山(興安花江鄉)東北的嶗山南麓,向南流至榕江鎮匯入靈渠,稱為漓江。然後流經靈川縣、桂林、陽朔縣,在平樂縣與恭城河匯合稱為桂江;然後流經昭平縣、蒼梧縣至梧州市,匯入西江幹流蔣勛河。全長426公裏,流域面積19288平方公裏。

桂江源,在廣西梧州桂江西江匯流處,流出嶽城嶺主峰嶗山南麓,上遊壹段叫龜背河,自北向南,至東陵南灣河,至湯芳邊,右至沙姆河背,名為吉伊河。南至左娜黑洞河橋頭寨。南至錢巷(錢家廟),正對龍塘河,名為劉冬河。它還向南流向樂皮洲,右至白巖河。向南流到升平,花江從東邊流入。繼續往南行駛至西門南1公裏處。左右,黃柏江與川江交匯,以下河段稱為大蓉江。

大榕江段叫大榕江,從興安榕江鎮司門村以下的河段,到興安榕江鎮古陵渠口。興安長12.7公裏。

主要支流黃柏江發源於嶽城嶺以東的資源縣獵鳥場。自北向南,經布裏、中東,入排山坳興安。京溫家灣、京唐邊河、綿江先後自西向東流淌。南從蘇家灣到浪江,西至清水河有壹條香草河,東有壹條小河。轉向西南,榕江由北向南,再流向西南。離開白桃後進入開闊地帶,經茶源至司門1以南流入大蓉江。興安境內河流長35.4公裏,縣外18.88平方公裏。

漓江段從大溶江以南流向老水街,與牯嶺運河匯合,以下河段稱為漓江。繼續向西南流向大埠頭,月光洞河和小溶江分別從左右兩側匯合。然後流向西南800米,有榕江鐵路橋跨越,向西拐,流出興安縣城1.6公裏。靈渠和小溶江是該段的主要支流。

小榕江是桂江漓江右岸的壹級支流,發源於資源縣涼水鎮東塘村南,嶽城嶺西南麓,戴雲山東南。自北向南流經興安、靈川縣,從田東至興安大埠頭匯入漓江。

靈渠,桂江左岸的壹條支流,起於南鬥口,經過壹道嚴格的關口,流向榕江鎮老街靈河口,在桂江進入漓江段,全長約33.15km。南運河從湘江引水約3分鐘,最大排水量6立方米每秒。

陵川縣流入的支流有:

白雲河,原名白銀河或北榕江,發源於北漳山、上林山南側,源頭海拔853.9米,向南流入白雲河水庫。下遊收到壹條小溪,穿過桂香鐵路,從柳田到三街尾流入漓江。河流長9.2公裏,流域面積20.9平方公裏。在白雲江下遊,水土流失嚴重。

廬江發源於王德嶺南丹江坪,海拔871.3米。從黃州流入壹條河,向東南蜿蜒,經子陵門、新安村、趙家田、金槍魚曹沫界、井研塘、通岑門、老安、嶺沖,過鐵路至三街尾,註入漓江,全長20.650米。

甘棠河,古稱龍巖河或靈巖河,是中國漓江最大的支流。這條河長60公裏,總流域面積767.22平方公裏。

桃花江,古稱江、或蓼塘河。發源於恭平鄉巖口村(原名孔鯉村)以北,海拔756米,南過界至中江,接大李裏來水,折向西接山水,折向南流經田東至寨底村離開臨桂縣板房。繼續向南流,穿過河背,下到西山,經過寨底、燕山、唐家、下寨、新寨、馬鞍,穿過新建的潮場出村水,轉向東流過白田、磨邊、木葉村水,繼續向東流過蓼塘、龍頭那金嶺水,在橋頭村重新進入靈川境內。南岸村水沿東塘、菊田、蘭頭流出桂林市區,經財貿幹部學校向北流向汀江洞,進入靈川景巷村,到達船首的那發元河,流入桂林市水南村,接受社區的塘水,向東流向巖水巖,接受輕水,向南流經白塘,過工農橋,向東流向敦木村,經過桂香。另壹條支流向南流向洛江山麓。

贛江,發源於興安東山(又名銀礦山)以南,向南流5.1 km,經莫家、鬥田村,經殿堂寺、殿底、周嘉、羅曉、朱槿、涪江等支流,向西,離開應均村北,匯入漓江。全長21.4km,其中境內長16.3km,流域總面積89.08平方公裏,其中80.78平方公裏。

瀑布水又名零陵水,發源於湯原村北的大嶺頭,海拔730.7米。向南流經喬婷至博陵,落入峽谷瀑布,向南至崔家圍註入漓江。河流長5.8公裏,流域面積12.28平方公裏。

300源水發源於烏江南坡,海拔647.3米,向西北流,經300源水至崔家圍流入漓江,全長4.9公裏,流域面積13.28平方公裏,平均寬9米,河床淤泥質。

黃沙河,古稱秋皮江、花江、西江或牛河。發源於老雷公殿西南,海拔1016米。從西到南到東的燕沙坪,兩條小溪匯合形成壹條河。繼續向南流向三汊河,在此匯入朱槿、弩塘、香爐田三水;南至東尚、莫家,北轉,經江州至楊圩頭,納大嶺腳水,轉西南,經廖家、江南至大亭,納四聯水,轉南流經花江、楊家、蘇家、桃邳州、馬家、秦村至石家渡,再匯入漓江。河流長度48.71公裏,流域面積207.45平方公裏。

建設河,發源於興安西陵北村西北山坡,海拔986米,向東流至西陵北,向南2.2公裏流入靈川境內。繼續向南進入鑼鼓山水庫;出倉後向西南蜿蜒,下到金上(尖沙)村,經肖家嶺、沙田、大江背、梅清4水,轉向南流經周嘉至大千江,轉向東經後山北2水向東流,再向西南流至銅山淩鋼那魯田水,轉向西流經下張、熊村尾至上橋村,轉向南積水(馬和)。泥蛇的水沿下西岸註入漓江至大圩四營洲。這條河長35.86公裏。

漓江第二大支流朝天河發源於陶岑山東坡,海拔1137米。向西流至高唐接收高唐左支,再向西流過彩覺至深江橋,在此接收小平樂水,然後落入深谷,形成瀑布,每次山洪爆發,數裏之內都聽得見。這裏有建設水電站的條件。瀑布下方,河水轉向西南,流經河面至栗木根、土那斯河、蔡上、仙頭、松江,再蜿蜒西至大尖坪,被香菱、馬家、暗山底淹沒。向西流經石井、羊安、寨底,被國慶河淹沒後匯入大江源。然後向西流,繞過大牙、茅村、富富3水,再向西流過朝天、袁家至秦安,經鳳皮洲、白家、袁家、養龍山、大埔5水,再流過陸阿龍安至南村,註入漓江。河流長44.2公裏,總流域面積450.14平方公裏。

古洞水,發源於唐王嶺頭村北部,海拔548米。全長8.1km,流域面積11.04km2,河寬6m。小瀑布層疊而下,名為“古洞瀑布群”,是壹個旅遊景點。

思源河又名南徐河,發源於壹平龍北麓西側,海拔1701米。四股水流匯合,註入空巖,空巖是壹條暗河,西至陽朔縣西塘村,露出壹段地表。向北潛至河伯源頭,露出壹段水面,再潛出嚴觀,註入漓江。

桂江平樂縣、恭城河口至梧州河口段稱為桂江。明代,因桂江中下遊流經平樂、梧州,此段稱為涪江。明朝成化年間,為了安撫當時桂江沿岸的壯、瑤、苗等少數民族,將涪江改為府河,現代梧州人仍稱下遊為府河。該段流經平樂縣、昭平縣、蒼梧縣和梧州市。

在昭平縣,竹鄉大光村流經朱溫、昭平、富裕、烏江、古泡、麻江、木格7個鄉(鎮)、27個村和街道,接受桂花河、秦絲河、富群河等支流,在木格鄉鐘平村流入蒼梧縣城。在昭平縣境內長100公裏,是昭平縣最大的河流,從北到南貫穿全境。我國流域面積3215平方公裏,占縣域面積的98%。全縣徑流量31.11億立方米,流域面積5平方公裏以上河流203條。

本段主要支流有恭城河、荔浦河、秦絲河和富群河。

平樂縣流入桂江的主要河流有:

恭城河(茶河)發源於恭城瑤族自治縣東北部的大龍源,自北向南貫穿恭城瑤族自治縣,在平樂縣匯入桂江。全長170km,流域面積4323km2,年徑流量27.2億立方米。其中恭城河平原土地肥沃,農業發達。

荔浦河,發源於金秀瑤族自治縣嶗山東側,由西南向東北流經荔浦縣城,在平樂匯入漓江。河流長118km,流域面積2048km2,多年平均徑流量885m。其中,下遊有著名的荔浦河平原,盛產水稻、荔浦芋頭、苧麻、沙田柚、夏橙。

布泉河,發源於錦繡嶗山東北坡,流經中梁鄉永和村,出荔浦縣,在平樂縣匯入桂江,全長40公裏。

昭平縣的支流有:

秦絲發源於恭城、富川、鐘山三縣(自治縣)交界處的華山東側,經鐘山縣至昭平縣,流入桂江。全長108km,流域面積1778km2,多年平均徑流量130億立方米。含沙量0.30 kg/m3,侵蝕模數261噸/km2,是桂東北水土流失嚴重的小區域。

富群河發源於昭平縣黃姚鎮唐傑,在麻江匯入桂江。河流全長89.6公裏,流域面積1.222平方公裏,年徑流量6.59億立方米。

桂花河發源於西北的仙會茅坪村小梁腦,北至蒙山縣三美以東。在鹿鳴東面的古洞穴見面。流經文竹、桂花,流入桂江。

蒼梧縣的主要支流有:

四涼江,又名多仙水。在郡的中央。發源於夏穎鄉北盛村分水嶺,自北向南,流經王宓、夏穎兩鎮,在梧州市郊區河口村匯入桂江。這條河長55.2公裏。

龍江河位於縣城西北部,發源於石寨鄉島村雞婆山和崖巖頂南麓,由北向南流經石寨和常發鄉,至常發鄉岸上自然村,匯入桂江。自然落差700米,可利用落差116米。這條河長50.7公裏。

流域概況:桂江上遊流經花崗巖和砂頁巖山脈,山高谷窄,具備修建中高壩的條件。中遊漓江流經桂林靈川和殘峰平原,水流平緩,河流分叉明顯,沙洲發育。從大圍到陽朔,河流蜿蜒穿過喀斯特峰巒峽谷,峰巒怪洞,山川秀美。它是桂林山水的典型代表,是旅遊的黃金水道。平樂以下,河流流經砂質頁巖山地和丘陵,河谷狹窄,河岸平原不發育,急流多,水力資源豐富。

桂江流經寒武系、泥盆系、第四紀地層,河床多為變質巖中的紫紅色細砂巖、夾頁巖,石質河床上有卵石,為山溪性河流。除了長4.5公裏的宋林峽和長3.5公裏的馬霞峽是壹條狹窄的砂巖峽谷外,兩岸大部分是土山。桂江灘多,舊錄曰“是三百六十灘”,灘險水急,人以為畏道。在過去,有壹句諺語:“如果妳口袋裏有壹百美元,妳就不會去坐船。”。境內落差25米,其中縣城東南部的馬灘長1公裏,落差2.75米,平均流速2.5米每秒,被譽為“灘中之王”。明朝時,土司黃申卓帶領五子、衛東的士兵,疏浚桂江水道,歷時三年。解放後,幾經整修,水路得到改善。正常水位可容納50噸的船只。

水文特征漓江位於桂江中上遊,以桂林水文站為代表,多年平均徑流量42.4億立方米,徑流深1481.8毫米,4-7月汛期徑流量達28.4億立方米,占年徑流量的68.1%,平均含沙量0.092千克/立方米,侵蝕模數108以麻江水文站為代表的桂江下遊,多年平均徑流量654.38+075億立方米,徑流深654.38+0020.7毫米,汛期3-8月徑流量654.38+045.2億立方米,占年徑流總量的865.438+0%。平均含沙量為0.13kg/m3,侵蝕模數為129t/km2。上下遊的區別是上遊汛期4個月,下遊汛期6個月。

廣西昭平段桂江徑流的年際變化以下遊麻江水文站為代表的桂江,多年平均徑流量1956-1979 175億立方米。其中,1962之前是高低交替;1962-1967為同期枯水,最低為1963,年徑流量83.3億立方米;1967-1973再次出現高低交替,年徑流量最大值出現在1973,為254億立方米,最大值與最小值相差1707億立方米。1973-1983為平均水期,枯水期從1983到1990連續出現。

桂江含沙量年際變化以平樂站為代表,平均含沙量為0.1954-1959kg/m3;60年代為0.091 kg/m3,比50年代減少26.8%。70年代為0.158kg/m3,比50年代提高了14.5%。含沙量年際變化趨勢為70年代高於60、50年代。

桂江中遊漓江(桂林火車站)年均徑流量42.4億立方米,徑流深1.41.8毫米,產水豐富。然而,洪水和枯水有很大的不同。年最大洪峰流量比最小流量大200至300倍,最大為848.5倍。低流量小,實測最大流量只有3.8立方米每秒。漓江旅遊通航最低要求為30立方米每秒。以枯水期1和2月平均值計算,1964-1973期間,1和2月平均流量為42.2立方米/秒,可滿足通航要求。但1973後,1枯水期和2月平均流量僅為19.7 m3/s,遠不能滿足通航要求。

漓江開發治理的主要問題是流量小、過灘流速快、通航深度難以保證。據桂林市交通局分析,漓江通航要求桂林水文斷面流量應大於30m3/s,按此標準,漓江壹般在9月至次年3月缺水,平均缺水87天(見表4-2),最大年份為146天。平均缺水量7965萬立方米,最大缺水量145萬立方米。

為解決漓江枯水期旅遊通航問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決定利用青獅潭水庫作為壹期補充水源,通過整治渠系疏浚漓江航道,確保漓江枯水期旅遊通航。整治工程的目標是每年冬季從青獅潭水庫向漓江調水7000多萬立方米,改善漓江通航條件。要求航道寬度12米,航道深度0.75米,月通航保證率93%。漓江航道整治工程於5月1989完成,青獅潭水庫渠系整治於3月1990基本完成。渠系改造後,渠系水利用系數由0.46提高到0.52,每年可減少滲漏7000多萬立方米水補充漓江。漓江航道整治後,航道枯水期水深已達0.8米,通航寬度為12至15米,轉彎半徑在150米以上。正常年份下,漓江基本可以實現全年全通航。

平樂以下,由於恭城河與荔浦河匯流,水量大增,水力資源較為豐富,約占桂江幹流的85%。河流開發側重於發電和航運,還有其他考慮因素。平樂以下河段規劃有6個臺階,分別是巴江口(裝機容量90MW)、昭平(裝機容量63MW)、下伏(裝機容量49.5MW)、金牛坪(裝機容量60MW)、京南(裝機容量69MW)、王村(裝機容量54MW)。以上六個梯級的庫容為* * * 8.67億立方米,裝機容量為35.7萬千瓦,發電量為654.38+07億千瓦時。

桂江是連接桂林和梧州的重要水路。由於年久失修,運輸能力大大下降。桂江幹流從大榕江到桂林長約50公裏。在豐水季節,3-5噸的木船可以通航,而在枯水期,只能運輸竹排。從桂林到昭平,10到20噸的木帆船,60千瓦的小船隊,壹年四季都可以通行。昭平以下,最大的駁船也只能通過60噸。桂江總運輸能力不足20萬噸,不能滿足經濟和旅遊發展的需要。因此,在漓江供水工程和航道整治完成的基礎上,結合平樂以下水力資源的開發,航道渠化可以大大提高桂江的通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