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09年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文化也是壹種力量

09年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文化也是壹種力量

1、新世紀新階段的戰略之舉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是黨的十七大對文化建設提出的新要求。“軟實力”這壹概念是相對於“硬實力”而言的。壹般來說,“硬實力”指經濟、科技、軍事等有形力量,“軟實力”指文化、意識形態等無形力量。文化軟實力主要是指壹個國家或地區基於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創新力和傳播力,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感召力和影響力。文化雖然是壹種無形的力量,但它蘊涵著巨大的潛能,就像電腦的軟件與硬件同等重要壹樣。

 發展是硬道理,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也是硬道理。人類社會的每壹次躍進,人類文明的每壹次升華,無不鐫刻著文化進步的烙印。壹個民族的覺醒,首先是文化的覺醒;壹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文化的支撐。人類文明進步的歷史充分表明,沒有文化軟實力的積極引領,沒有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文化創造力的充分發揮,壹個國家、壹個民族是不可能長期自立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的。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壹個民族的文化,凝聚著這個民族對世界、對生命的歷史認知和現實感受,積澱著這個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和行為準則。古往今來,每壹個偉大的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每壹個現代國家都把文化作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文化是凝聚民族精神的壹條特殊紐帶,深深熔鑄在民族的血脈之中,始終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文化是引導社會進步的羅盤,是張揚真善美的旗幟。文化對思想解放起著引領作用,對經濟發展起著先導作用,對社會和諧起著滋潤作用,對人的進步起著催化作用。哪裏有文化,哪裏就有文明的足跡。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國脈傳承的精神紐帶,是實現民族復興的重要標誌和推動力量。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波瀾壯闊,改革開放實踐多姿多彩。只有把人民群眾中蘊藏的文化創造熱情和活力限度地激發出來、凝聚起來,不斷提高全民文化素質,才能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真正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文化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文化是壹個國家和民族遞給世界的名片,人們記住意大利、希臘和埃及,首先是因為它們曾經有過的文化輝煌;而長城、兵馬俑、中國文化年等,讓世界知道了壹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中國。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經濟發展與文化進步相輔相成。經濟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經濟功能越來越強,文化已經成為國與國之間競爭的利器。誰占據了文化發展的制高點,誰擁有了強大的文化軟實力,誰就能夠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占得先機。文化的巨大作用日益為世界各國所認識和重視,越來越多的國家千方百計壯大本國文化的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現在,美國、歐盟、日本、韓國、新加坡等,都是新壹輪文化軟實力博弈的積極推動者。文化產業成為主導美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之壹,它的媒體娛樂業年出口額達900億美元。中國要在新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維護國家發展利益和文化安全,必須繼續弘揚文化創造精神,發揮民族的文化創造力,努力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際地位相適應的文化優勢。

 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是我國人民的熱切願望。文化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也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質量的顯著標誌。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趨旺盛,求知求樂求美的願望更加強烈。殷實富足的小康生活,離不開文化的滋養和支撐。健康的文化產品和豐富的精神享受,能夠陶冶情操、愉悅身心、溫潤心靈,可以充實精神世界、提高生活質量、舒緩心理壓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既需要富"口袋",也需要富"腦袋","口袋""腦袋"壹起富,才能在小康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快。與人民群眾的新期待相比,目前我國文化發展的整體水平還不高,文化產品服務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只有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讓百姓享受豐富多彩的"文化盛宴",才能充分體現發展文化軟實力這個硬道理。

 2、提高文化軟實力呼喚文化創新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是中國的壹句傳世格言。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在500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發展壯大,靠的就是吐故納新的能力和求變圖強的精神。文化是最需要創新的領域,創新是文化的本質特征,也是文化富有生機與活力的不竭動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必須大力推進文化創新,努力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離開創新,文化就難以延續傳承,更難以實現大發展大繁榮。

 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文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經濟基礎、體制環境和社會條件都發生了深刻變化,文化創新的重要意義再次凸顯出來。只有不斷進行內容、形式和傳播手段的創新,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增強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要積極推動內容創新。內容創新是文化創新的核心,也是文化發展的根本。近年來我國演藝市場帶給人們的壹連串驚喜,凝聚著編演人員對文化內容創新的執著追求。國內首部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以漓江水域和12座背景山峰為舞臺,將經典山歌、民族風情、漓江漁火等元素創新組合,巧借春夏秋冬自然景觀,配以變幻絢麗的燈光,在漓江山水間描繪出壹幕幕原生態藝術畫面。這壹創新升華了山歌藝術的內涵,成功詮釋了人與自然和諧的宏大主題,給人以視覺的震撼和心靈的***鳴。演出不僅獲得了巨額回報,還帶動了當地旅遊、餐飲、文化事業的發展。話劇《立秋》經演不衰,被專家學者譽為“具有新世紀中國話劇裏程碑式的意義”。這些作品的火爆,說明無論是歷史題材還是現實題材的文化產品,都要在繼承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積極吸收借鑒世界優秀文明成果的基礎上,以新的內涵來提升其藝術品格,註重內容的原創性和獨創性,使之具有更加鮮明的實踐特色、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要通過創造出大批經得起實踐檢驗、人民檢驗、歷史檢驗的優秀文化產品,充分展現社會主義文化的中國特點、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增強中華文化的感召力和競爭力。

 要積極推動形式創新。沒有壹定的形式,任何優秀的文化都不能生存、傳播和發展。中國有句古話,叫“酒香不怕巷子深”。今天,當生活中的各種信息排山倒海般向我們湧來時,好酒也怕巷子深了。通過壹定的形式把優秀的文化推向市場,介紹給人民,不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緊迫。湖南三辰卡通集團通過“藍貓”卡通形象走上國際舞臺,已先後向韓國、美國、印度尼西亞等15個國家和地區輸出了藍貓系列品牌版權。四川阿壩州以《神奇的九寨》為代表的系列作品壹誕生就走向市場,直接與遊客“對話”,實現了文化與旅遊的相融互動。這表明,文化形式只有貼近人民群眾的生活,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既生產“陽春白雪”,又推出“下裏巴人”,才能滿足不同群體、不同層次的文化消費口味。推進文化形式創新,還要運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文化的有益經驗,不斷進行實踐探索,催生新的文化品種和藝術樣式,使我們的文化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啊。

 要積極推動傳播手段創新。傳播決定影響。有人說,“文化不是化石,化石可以憑借其古老而價值不衰。文化是活的生命,只有發展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只有傳播才有影響力。”文化的影響不僅取決於內容和形式是否具有獨特魅力,而且取決於傳播能力的強弱。只有推動傳播手段不斷創新,才能使文化理念和價值觀念廣為流傳,掌握影響人心的話語權。今天,以數字化、網絡化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推動了傳播方式的巨大變革。數字衛星電視、IPTV、移動電視、手機電視迅猛發展,電子商務、電子政務方興未艾。互聯網已成為覆蓋廣泛、快捷高效、影響巨大、發展勢頭強勁的大眾傳媒,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要學會運用先進技術建設和傳播先進文化。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高新技術是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新引擎,在文化生產和傳播方面蘊藏著巨大潛能。要加強對互聯網的建設、運用和管理,大力發展中國特色網絡文化,充分運用先進科學技術拓展文化傳播渠道,豐富文化傳播手段,提高文化傳播效率,催生新的文化業態,提高我國文化傳播能力,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影響力。

 3、提高文化軟實力需要體制機制作保障

 原汁原味的古城,雅風猶存的納西古樂,被稱為世界上“活著的象形文字”的東巴文,這是雲南麗江獨特的文化遺產。60人的隊伍,靠財政發工資,每年政府要掏80多萬元,這是昨天的麗江歌舞團;觀眾300萬,產值過億元,這是今天的麗江歌舞團……這些變化,源於文化體制改革。麗江市依托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推動文化事業單位與市場接軌,打造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同步增長的強大文化產業。

 深化改革是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文化軟實力的強大杠桿。我國啟動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5年來,各試點地區和單位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培育市場主體,深化內部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建立市場體系,取得顯著成效。全國122家圖書出版社、25家音像出版社、27家影視制作單位、32家電影發行放映公司、29家省級和市級文藝院團已完成轉企改制,國有文化單位市場主體缺失、競爭力不強的狀況初步改變。文化傳播渠道建設速度加快,9個省(區、市)實現了全區域廣電傳輸網絡整合,23個省(區、市)的國有出版發行集團公司實行了省內連鎖。體制機制創新為文化軟實力的提升註入活力,令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面貌壹新。

 改革不是壹朝壹夕的事情。從文化體制改革試點的實踐看,文化行政管理體制上的交疊、缺位現象仍然存在,創作機制、經營機制、用人機制、分配機制等亟待改進。破解制約文化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必須按照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確要求,著眼於激發活力、壯大實力,推動文化體制改革在面上推開、向縱深進展。

 重塑和培育合格市場主體,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主動,最根本的辦法是迅速把自己做大做強。經營性文化企事業單位改革的首要任務,是通過轉企改制,打造壹批有活力、實力和競爭力的文化市場主體,做大做強壹批大型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對條件成熟的,進行轉制改革;重復設置、資源分散的,實行整合重組;轉制條件還不成熟的,積極創造條件分步實施。北京兒童藝術劇院轉制後,理順了內部機制,激發了職工的積極性,在文化資源整合、藝術生產策劃、市場營銷運作等方面大膽探索,創排的《迷宮》、《Hi!可愛》和《魔山》等兒童劇,演壹部火壹部。

 占領文化產業發展的制高點,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緊迫任務。面對國際文化產業集團陸續進入國內市場的現實,我們如何運用世貿規則進行市場運作,搶占文化產業高地,是壹個新課題。未來5至10年,我國文化產業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要進壹步落實和完善國家文化產業政策,改善文化產業發展的環境,進壹步壯大國有文化企業,保護引導好民營企業投資文化產業的積極性。同時要對文化產業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打造文化產業戰略投資者,不斷提升我國文化產業的規模和效益。

 進壹步加強和改善宏觀管理,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要圍繞轉變政府職能,使文化行政管理部門逐步把工作職責轉到定政策、做規劃、抓監管上來,實現由“辦文化”向“管文化”、由主要管微觀向管宏觀的轉變。繼續推進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目前已有3個直轄市、8個副省級城市和37個地級市組建了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機構,有效解決了職能交叉、多頭執法等問題。2008年這項改革將擴大到新的試點地區,建立統壹的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

 提升公***服務能力,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要堅持公***文化服務的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基本性,按照結構合理、發展平衡、網絡健全、運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則,以政府為主導、以公益性文化單位為骨幹、以城鄉區域均衡發展為基本要求、以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為主要目標,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加強公***文化基礎設施和服務網絡建設,提高公***文化產品供給能力,保障好廣大人民群眾看電視聽廣播、讀書看報、公***文化鑒賞、參與大眾文化活動等基本文化權益。公益性文化單位要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深化內部改革,不斷增強活力,以重大文化工程為杠桿,努力探索擴大和改善公***文化服務的新途徑,創新公***文化服務方式和運行機制。

 美國哈佛大學約瑟夫?奈教授是最早提出“軟實力”概念的國際問題專家。他在接受中國記者采訪時,對中國近些年來軟實力的提升給予了積極評價,並援引英國廣播公司民意測驗結果,指出中國對其他國家的吸引力日益增強。但我們應清醒地看到,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使我國在21世紀從文化大國變為文化強國,還任重道遠。改革創新,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旗幟,也是提高文化軟實力的根本途徑。為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須勇於創新、深化改革。只要始終堅持改革創新的精神,不斷推動文化發展繁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我們必將迎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