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如何看待大學生自殺

如何看待大學生自殺

當代大學生自殺的社會學分析

向日葵

社會學巨擘塗爾幹寫過壹本名為《論自殺》的書,書中根據社會思潮的類型,將自殺分為利己自殺、利他自殺、失範自殺和宿命自殺。

現在我們從利己自殺的角度來看為什麽當今社會有大量的大學生自殺。

然而,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發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給年輕人註入了更多抽象的概念、知識和立場,使得我們的頭腦具有了非常豐富和嚴密的不斷推斷自己的能力。教育沒有給年輕人壹種與社會相關的具體感覺。每個社會都有自殺傾向,不能只用個體因素或客觀環境來解釋。對於這個社會來說,這種特殊的自殺傾向是社會造成的。

現在學生教育切斷了我們和社會的聯系。我們受教育越多,就越容易擺脫父母的照顧和教育,就越容易用壹種抽象的觀點去評判社會,就越容易陷入自我的境界,不關心外界。那麽多學生不是與社會關聯,也不是與社會情感關聯,只是陷入了自己不斷反思的過程中。把壹件小事當成壹件大事,從而陷入自我循環,陷入自我。於是,我們今天的社會很大壹部分呈現出壹種憂郁病態。這可能與我們現代社會教育越來越普及有關。受過高等教育的學生總是在抽象思維中保持思考,與社會沒有壹定程度的聯系,以至於有些人承受不了來自社會人的輕微打擊而自取滅亡。

有人說,負擔和壓力大的人容易自殺,但這種人往往讓自己與社會緊密相連,因為他們的負擔和壓力來自社會和身邊的親人,但他們不容易自殺。有自殺傾向的往往是那些與社會隔絕的人,學生就是這類人的壹部分,所以如果以後我看到類似的大學生自殺事件,我覺得不應該像以前壹樣怪他們忍耐力差,而應該更多的是社會因素。畢竟壹個社會的自殺率往往和這個社會的融合程度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