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盂縣有些什麽風景區?

盂縣有些什麽風景區?

山西陽泉盂縣的旅遊景點分別有:

1、三尖山

“三尖山旅遊生態自然風景區” 位於山西省盂縣東北26公裏處北下莊鄉西麻河驛村。村前有溫河之源陰山河環繞,後有三晉歷史名山白馬山主峰三尖山懷抱。此山三面突起,東西兩峰對峙,北峰斧削如屏,故名“三尖山”。三尖山,由佛爺頂(東頂)、菩薩頂(西頂)、玉皇頂(北頂)組成,海拔1743米,占地8平方公裏,是陽泉市第四大高峰。從春秋戰國到民國時期是連接晉冀兩省的重要交通和信息驛站。有白龍廟、七郎廟、拜水洞、古長城等名勝自然景觀。

2、水神山烈女祠

水神山也稱烈女山,位於盂縣縣城東北5公裏處,海拔1200米,三山環抱,山勢迤邐,松柏疊翠,在山腰處,建有壹廟宇———烈女祠,亦名“聖母祠”,當地人稱“奶奶廟”。相傳,趙匡胤陳橋兵變後,後周世宗柴榮之女柴花公主為避戰亂,攜宮女潛入此山,面對國破家亡,回天無力,悲憤之極,自縊於山上的壹棵棗樹之下,後人為紀念其忠貞節烈,立廟祀之。關於這段傳說,光緒七年版《盂縣誌》中藝文誌《水神辨疑》記載:“水神山即烈女山,廟祀柴花聖母,俗稱周世宗女,秉性貞烈,不欲適人,經於此山為神。舊誌言之謂貞烈,為神似也”。烈女祠始建年代難考,但從文獻記載有金代盂州知州《遊烈女祠詩》可以推斷,該廟至遲建於金代,以後元、明、清三代歷加修繕,才有今天的規模。水神山灌木叢生,壹到春夏,山花爭艷,碧草如茵;而到了秋天,則是漫山紅葉,層林盡染,如畫境壹般。烈女祠位於水神山半山腰,整個建築群由低到高,依山傍壁而建,曲折迂回,高低錯落。從山腳拾階而上,路的盡頭是壹面石壁,上刻有民國時縣知事王育昌題詩:“向前有別境,轉步登雲梯”。峰回路轉之後,是壹座石牌坊,-“洞天福地”四個大字,再往前走,便是山門,古樸雅致,並不奢華,門上的壹塊紅底藍紋的牌匾寫著“蕊珠宮”,落款是鹹豐二年七月。進入山門,在照壁的位置是壹神龕,內祀壹神,左右各有石碑壹通。往左轉,便正式進入廟中,由低到高,映入眼簾的首先是壹段八十壹階的石階,石階的左側是廂房,右側為碑房。拾階而上,便進入正殿廟院。正殿前是馬王殿,左右各建有鐘、鼓樓,北附道院。正殿三間,進深七米,臺基高約三米,殿身寬闊,懸山式屋頂,琉璃脊獸,制作精良。殿內雕梁畫棟,兩側墻壁有壁畫,山水人物,雲龍畫鳳,筆力流暢,色澤鮮明,保存完好。

3、藏山風景區

中國藏山旅遊風景名勝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山西省十佳文明景區”,首批“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三晉歷史文化第壹名山”。藏山是山西旅遊的東大門,此地群峰壁立,峻極於天,鳥語花香,飛瀑流泉,是壹個風景綺麗,富於幽趣的地方。

藏山因春秋時期藏匿“趙氏孤兒”而名揚天下,距今已有2600多年歷史。藏山所彰顯的忠義精神既是中華傳統美德之精華,更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據《史記》記載,公元前597年,晉國司寇屠岸賈以桃園弒君之惡名強加於上卿趙盾,致使趙家被滿門抄斬,唯趙盾之孫趙武(趙氏孤兒)在其父好友程嬰的舍子相救下才得以幸存,後潛逃於藏山藏匿達十五個春秋。於是山以史傳,史以文傳,載入史冊,千古流芳。元曲《趙氏孤兒》名列中國十大古典悲劇之首。

4、千佛寺摩崖造像

千佛寺摩崖造像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盂縣肖家匯鄉南興道村的千佛山。

千佛寺造像群是明代或明代以前的,雖在數量上不能和雲岡石窟相比,但在朔州地區卻是惟壹的、時間延續最久、內容最豐富的壹處造像。這壹發現,填補了朔州地區摩崖造像群空白的歷史,同時也為研究晉北地區石造像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北魏孝武帝永熙元年(532)山上曾建千佛寺,寺廟旁側鑿有大型壁龕3處,內有石雕造像總計1100余尊,營造年代自北魏永熙元年(532)始至唐開元(618)時期,長達200余年。民國盂縣知事王昌所著《金石誌》對此有所記載。

現僅存壁龕壹處,平面為長方形,無後室,舉高米,闊寬8米,面積達40平方米,以營造塔狀佛龕為主,故又稱"塔窟"。其左面造像***21層。其中,上5層,每層均列16尊;正中央鐫著象征皇帝的主佛像壹尊,其兩側並列3層,每層均列車尊;並在其間鐫刻有9厘米大小的確良 "永熙元年造"、"興和三年造成"的文字。其右面***造像22層。其中,1至2層每層均列像22尊,3至5層每層列像25尊;6至8層每層均列像23尊;9至12層每層均列像21尊;正中雕大像1尊,並列兩側的左豎排8層,每層列像12尊,右豎排2層,每層列像60尊,其間鐫有4厘米大小的字,註明上述造像系"東魏興和三年"造。

5、坡頭泰山廟

坡頭泰山廟(第六批國保)

時代:元至清

地址:盂縣北下莊鄉坡頭村

始建年代不詳,廟內元代經幢記載,元至正七年(1357年)重建。明天順、清康熙、民國六年都曾進行過修繕。

泰山廟,坐北朝南,占地面積3240平方米,三進院落。自南向北中軸線上依次為戲樓(建築已毀)、石牌坊、山門、正殿、後殿;兩側分別對稱布局有鐘鼓樓、配樓、耳殿、禪房、關帝殿、奶奶殿等。廟宇前部開闊疏朗,後部緊湊嚴密,形成了疏密有序,高低錯落有致,建築形制多樣,元、明、清各代建築並存的群組建築風格。

正殿和後殿均為元代建築,其余建築為明、清兩代遺物。

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檐硬山頂。鬥栱四鋪作單下昴。梁架結構為前搭牽對三椽栿通檐用三柱。後殿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鬥栱四鋪作單下昴,梁架結構為四椽栿通檐用二柱。

正殿、後殿及東西配殿內存有大面積的壁畫被白灰覆蓋。

6、滹沱河漂流

滹沱河原生態漂流位於山西盂縣北60公裏梁家寨鄉的滹沱河生態旅遊經濟區,沿途原生態植被茂密,風光秀麗、空氣清新,被譽為華北最大的天然氧吧。漂流區起點漢代禦碼頭,終點滹沱河溫泉度假村,途經九曲十二景,全長10公裏。兩岸蘆葦叢生,河中水鳥雲集,靜水面波光霓麗,激流區驚險刺激,是華北地區河道最長、最具特點的漂流娛樂項目。滹沱河生態旅遊區處於盂縣藏山、五臺山、大寨、河北西柏坡等景區的中線地段,與滹沱河溫泉度假村渾然壹體,交通便利,配套設施完善,是山西、河北、京津塘地區休閑度假、周末旅遊的最佳去處。

7、龍堂瀑布

龍堂瀑布在距山西省盂縣東北87公裏處,梁家寨鄉趙家岔村東北4公裏的龍堂村。這裏山嶺綿亙,重巖疊障,瀑布源頭為山西五臺縣、盂縣和河北省平山縣三縣的交界處。遠望壹股銀白色的細水從東北山澗流出,逶迤而淌,越流越大,約莫2公裏即到達瀑布邊緣——黑龍池,水從高24.5米的黑龍池進入大龍池。水出池平流12米,即瀉入二龍池,高1.5米,此二池皆呈半圓形。水出二龍池再平流10米,瀉入三龍池,高32米。此池呈壇形,口小腹大。溢出之水下流約7米,到山腳下積成壹個大水灘,順峪流去。遠望瀑布,幾經跌宕,猶如拋練撒珠,蔚為壯觀,美不勝收。

8、大汖村

位於山西省盂縣梁家寨鄉深山溝谷中壹個古老寧靜的古村落—大汖村,該村有著500多年的歷史,是迄今盂縣現存最古老的村落。

這個村莊,獨特風格的“立體交融式”鄉土建築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盂縣傳統和民俗風情,體現了人與自然、人與山地的完美和諧。目前村裏只有17口人生活,年齡最大的86歲,最小的50歲,在這裏生活的老人每天洋溢著平靜、自足、幸福的神情,給人以純樸、悠閑、與世無爭的美好印象。在大粲村依山而建的古民居,被當地人戲謔的稱為“盂縣深山裏的布達拉宮”,村裏房屋大多是黃黏土與石頭混合材料建築,有的還是二層樓房結構,其特點是經濟實惠、冬暖夏涼、造型美觀,家家戶戶由彎曲和深淺不壹的小巷相連。

9、中社釋迦寺

位於盂縣上社鎮中社北村。創建年代不詳。據正殿襻間枋題記載,元延佑二年(1315)年重修,明清時屢有修葺。占地面積936平方米。坐北朝南,壹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上建有過殿、正殿,兩側有東西配殿、耳殿。正殿保存較好,用材粗獷,結構嚴謹,尤其難得的是梁架上明確的題記,可作為同類建築的可靠標尺。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0、盂縣駱駝道

駱駝道位於山西盂縣境內,沿途峰回路轉,盤山路上上下下,盤盤曲曲,象駝背上行走,故各駱駝道。依山而建的古村落建築高低縱橫交錯,整個村子在綠樹環繞中,進入村莊有壹種到了迷宮的感覺。這裏沒有都市噪雜與煩悶,只有大自然的清新和寧靜,人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好象到了世外桃園。門墩上精美的石雕顯示著主人當年的顯赫的身份與地位。

11、大王廟

位於孟縣城西關,是壹組至今保存比較完好的金代建築。廟有兩院組成,中軸線上是山門、樂臺、正殿、後殿等建築。正殿、後殿均不很高,但出檐較深,古樸渾厚,雕梁畫棟,丹壁彩繪,富麗堂皇。廟內多通石碑鐫刻細膩,筆工剛健,技藝精湛。廟前有古槐兩株,相傳為唐代所植,老枝縱橫,樹冠高大,至今枝葉繁茂。

12、府君廟

府君廟(第六批國保)

時代:元至清

地址:盂縣上社鎮中社北村

創建年代不詳。據正殿攀間枋題記,元延佑二年(1315年)重修。明清時屢有修葺。占地面積936平方米。坐北朝南,壹進院落,中軸線上建有過殿、正殿,兩側有東西配殿、耳殿。正殿為元代建築,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梁架結構為四椽栿對前乳栿用三柱。前檐柱頭鬥栱為五鋪作雙下昴,補間出45度斜栱。後檐鬥栱為四鋪作出單抄。四椽栿下有“大元國延祐二年······”題記。殿內繪有壁畫,被白灰覆蓋。

13、烈女祠

烈女祠(第四批省保)

時代:明、清

地址:盂縣孫家莊鎮大吉村水神山

亦稱柴花聖母祠,為祭祖後周世宗柴榮之女柴花公主而建。坐北朝南,依山就勢,主要建築依中軸線自南向北依次為影壁、木牌樓、儀門、聖母殿,東西兩側建耳殿、東西配殿、鐘鼓樓。祠西北有兩天然石洞,號曰修真洞、藏身洞,洞南山崖邊建抱泉樓三間。祠內現存清代壁畫105平方米、塑像2尊。

14、藏山祠

藏山祠(第三批省保)

時代:明、清

地址:盂縣長池鎮藏山村東

藏山原名盂山,相傳春秋時晉國程嬰藏趙氏孤兒於此,故稱藏山。藏山祠創建年代不詳,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重修,元、明、清歷代屢有修葺。祠址向南,依山建造。建築分布於三層遞高的平臺上,祠前為明代“藏孤勝境”牌樓,祠內中軸線上依次布列山門、樂臺、正殿、寢宮、梳妝樓,東西兩側為鐘鼓樓、配殿和耳殿。除寢宮部分梁架保存金代風格外,余皆清代建築。

正殿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殿內山墻和北壁繪壁畫69平方米,以連環畫形式表現趙武生平。色調淡雅,手法尚佳。寢宮面寬、進深均三間,平面近方形,單檐歇山頂。前檐雙步梁上墨書清嘉慶三年(1798年)重修寢宮題記。

院內存有宋宣和六年(1124年)鐵鐘1口,金、元、明碑各壹通,清碑72通,明嘉靖鐵焚爐3個。

15、盂縣大鐵鐘

大鐵鐘(第壹批省保)

時代:宋

地址:盂縣長池鎮藏山村東

原為盂縣縣城內西寺大殿之物,後移至大王廟保存,現懸掛於藏山祠南洞鐘亭。宋宣和六年(1124年)鑄。高210厘米、口徑286厘米、圍長900厘米、壁厚4厘米,重約2000公斤。龍紐身軀盤曲成環狀。鈕下壹圈覆蓮,再下是兩欄鑄銘,以線條分隔成方格,葵形口沿。銘文記載了鑄造時間和鑄地及助緣人姓名等內容。

原為盂縣縣城內西寺大殿之物,後移至大王廟保存,現懸掛於藏山祠南洞鐘亭。

鐵鐘原存放於盂縣縣委院內的西寺大殿中,1987年,遷移至西關大王廟內,後又遷移至盂縣藏山春秋戰國城內。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6、藏孤洞

坐落在北嶂“淩空崖”下,如大屋套小屋僻靜幽深,風雨不侵。系義士程嬰育趙氏孤兒居住十五個春秋之所,故名藏孤洞。

17、盂縣普濟寺

位於盂縣西潘鄉侯莊村。據乾隆版《盂縣誌》載,建於唐代初年,乾隆二十壹年,移建現址,以後屢有修葺。占地面積1988平方米。坐北朝南,二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上建有山門、過殿、正殿,兩側為東西配殿、耳殿、鐘鼓樓。正殿面闊五間,進深八架椽,七架梁對前單步梁通檐用三柱,單檐懸山筒板瓦頂。柱頭鬥拱為五踩雙昂,平身科每間壹朵作五踩雙昂。徹上露明造。過殿結構與正殿基本類似,只是花脊的燒造工藝較為考究,閃耀著琉璃的光芒。1986年被公布為陽泉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8、仇猶觀

仇猶觀在山西省盂縣城北59公裏梁家寨鄉禦棗口村東。據碑文記載,廟宇規模宏偉,建築體系完整。主要建築有泰山廟、玉皇樓、真武殿、天地廟、明靈大王殿、大王廟、伽藍廟等12座。現存建築結構較完整的是真武殿,殿堂3間,坐北向南,殿寬11.6米,進深9米,檐高6米,單檐歇山頂結構,由臺基、屋架和屋頂三部分組成。殿內采用遼金建築的“減柱法”,用材經濟,造型美觀。過廳左邊的梳洗樓,是壹座3間大的雙檐九脊頂樓閣式建築。樓內通體面積寬12.8米,進深10米,高8.3米。建築結構嚴謹,上下比例協調,今雖局部毀損,仍不失為古建築中不可多得的傑作。該村於2008年到2009年多方籌資,進行了全面修繕,現已成為壹個重要的文物景點。

19、青石寺

青石寺,原名石角寺位於於盂縣上社鎮窄門只村北壹裏許。始建於明萬歷十七年(公元1544年),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移建於村北壹塊大青石上而得名。寺內現存正殿3間,左、右兩側偏殿各1間,東、西禪房各3間。正殿居中,面闊12米,進深8米,檐高5米,系單檐歇山頂結構。殿內三壁布滿彩繪壁畫,以清代作品稱著。所繪人物大小不壹,形態各異。彩塑聖像亦很精致,分布在壹個長3米、寬1.68米的大佛壇上。

20、建福寺

建福寺 位於盂縣城東16公裏處白土坡村西。始建於金大定四年(公元1164年)。寺內現存金《賜名碑》曰:“據太原府盂縣白土坡僧智悟狀告,本院自來別無名額,已納,奉敕特造建福院。”明、清兩代多有修葺。寺內正殿5間,居寺院中心,系單檐歇山頂。殿長15米,進深12米,鴟尾高4米許,殿內壁畫依稀可見。南殿為大王殿,系單檐四阿頂。殿身寬10米,進深9米,檐高3米許,鐘鼓樓分立於南樓左右。

21、曹村天齊廟

曹村天齊廟 位於盂縣下曹鄉上曹村。俗名二廟,始建年代不詳。廟宇坐北向南,現存古建築6處。總平面布局為東、西兩個四合院。西院北為正殿,3間,寬12米,進深9米,鴟尾高3.5米,單檐歇山頂結構。前後檐補間嵌以雄渾而變換多端的斜栱,梁架制作簡練,舉折極為緩和。整個建築結構嚴謹,比例適當,作風古雅,形制穩健,實為少見之古建築。東、西兩側為配殿,南有戲臺、山門。東院北為正殿,南為山門,東為禪房,建築規格同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