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安徽有哪些文化古跡?

安徽有哪些文化古跡?

名 勝 古 跡 青蓮寺遺址 

位於壽縣青蓮鄉青蓮村。

遺址四周地勢平坦,總面積6萬平方米,壹南北向水田將其分為東西兩部分。遺址文化層可分八個層次。發掘出土陶片3000多件。其中泥質黑陶占60%左右,泥質紅陶占30%左右,夾砂黑陶占20%左右。紋飾、籃紋占70%,素面占30%。可以看出器形的有鼎、盆、豆、盤、罐、碗、盞、杯以及石錛、陶紡輪等殘部。從鏤孔器和蛋殼黑陶等特點分析,此遺址的文化內涵接近山東龍山文化。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鬥雞臺遺址

亦稱北雞城。遺址位於城西南15公裏,壽(縣)正(陽)公路北側,邸家小郢西60米處。相傳為楚王鬥雞的地方。臺上臺下都有近似黑陶系統的陶片分布。1982年秋,曾作試掘,認為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代遺址。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豐塘

古名芍陂。位於壽縣城南30公裏處。

春秋時期楚相孫叔敖主持興修,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人工水庫。芍陂“周百二十裏”、“納川吐流,灌田萬頃”,被譽為“天下第壹塘”,與都江堰、漳河渠、鄭國渠並稱為我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東晉時,在芍陂所在地置安豐縣,故改名安豐塘。今安豐塘為古芍陂壹部分。

塘堤周長為25公裏,面積約34平方公裏,蓄水量近億立方米,灌溉面積7萬余公頃。歷史上還在水路運輸、屯田濟軍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安豐塘現建有塘中島、島中塘、孫公祠、孫叔敖石雕像、涼亭等景點,開發了多項水上娛樂項目。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壽春城遺址

位於壽縣城關壽春鎮、城南九龍鄉境內。

壽春城作為戰國時期楚國的最後壹座都城,有著非常豐富的楚文化遺存。遺址布局方整規矩,總面積26.35平方公裏,其規模僅次於燕下都。該城東、西、北三面臨水,南有西南小城。城內呈矩形分成15個區域,每壹區域內系統規劃有水道。發掘的重要墓葬有楚幽王墓、蔡侯墓等,其中楚幽王墓是目前中國發掘的楚墓中規模最大、年代與墓主確切、出土文物最多的侯王墓葬,也是可以認定的唯壹壹座楚王墓,出土文物4000余件,其中青銅器1000余件,楚大鼎重約400公斤。壽春城遺址是楚國終結之都,集中體現了楚文化的晚期特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廉頗墓

廉頗墓,位於今壽縣八公山紀家郢放牛山之西南坡,俗稱“頗古堆”,距縣城7.5公裏。古堆高約20米,周約30米,基有條石壘砌。背東靠山,面西平原,裏許便是淮河。今日為旅遊勝地。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壽州窯遺址

壽州窯遺址分布較廣,目前發現的多在壽州古城之北及東部山地,今多劃為淮南市轄。西部可能因為地近淮淝交匯及古城中樞,那種以木料為燃料的燒窯業,理當遠置。還有取土之便諸條件。據洪仁敬等《中國陶瓷史》記說壽州窯為唐代名窯之壹,位居第六:霍窯、越州窯、邢窯、鼎窯、婺窯、壽窯、洪窯、嶽窯、秦窯、蜀窯。陸羽《茶經》亦將壽州窯生產的碗列於洪窯產品之上,位居第五,稱“壽州瓷黃”。主要原料為紫砂土,產品多碗、盞、杯、枕、柱子、瓦當等,並早在唐代就使用了化妝土的燒制技術,先施白瓷衣,以遮胎面粗糙,襯托釉色美觀;器物置匣缽中,不使煙火熏染,故釉面光滑,色澤均勻,成品率亦高。色以黃釉為主,兼有青、蠟黃、鱔黃、黃綠、醬色、黑釉諸色。瓷家研究,以為“三彩”瓷即在黃釉基礎上增以綠、白而得。各地所出壽州窯產品遺物可證,壽州窯產品因得淝淮交通之便遍及南北,在中國陶瓷史上占有相當地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壽縣古城墻

壽縣,古稱壽春。自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遷都於此,曾10次為郡,並屢為州郡治所。

今城墻為南宋寧宗十二年(1206年)建康都統許俊重築,墻磚面亦常見“建康許都統造”字樣。城之平面略呈方形,城墻周長7141米,高8.3米,底寬18—22米,頂寬4—10米,墻體以土夯築,外側貼磚,外壁下部有2米高條石砌基,通體向內欹斜,層層收分。城外東南為濠,寬約60米,北環淝水,西接壽西湖,外壁墻腳築有寬約8米的護城石堤。城有四門,東為賓陽,南曰通淝,西稱定湖,北名靖淮。四門皆有護門甕城,其中西門的外門朝北,北門的外門朝西,東門內外兩門平行錯置,具有軍事防禦和防汛抗洪雙重功能。

壽縣古城墻是全國七大古城墻中唯壹保存完好的壹座宋代城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淮南王墓

淮南王墓,位於五株山南坡,即八公山東,四頂山南,合(肥)阜(陽)公路壽縣段北不足百米處。墓前存有清同治八年(1869年)吳坤修楷書“漢淮南王墓”碑。墓地占地2366平方米,四面築1米高度青石護土墻,迎面鑲石刻保護標誌、重修墓碑記和管理規定。墓南鋪築連接合(肥)阜(陽)公路的通道,墓周人行道設有青石欄標。為壽縣城北又壹處引人註目的勝跡。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孔廟

古城西大街中段,有壹坐北向南的宏偉古建築群,這就是俗稱“黌學”的孔廟,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地方。據《壽州誌》記載:此建築始建於唐,元代由城東南隅移建於此。占地面積達20000平方米,有坊、閣、殿堂等大小建築物三十處。

主要建築物大成殿、明倫堂等基本保存完好。第壹進院前是牌樓式的“泮宮”、“快睹”、“仰高”三坊,鬥拱飛檐,古色古香。第二進院正是半月形的“泮池”,常被人稱之為“狀元橋”。人們總愛扶欄登橋,俯視碧水遊魚。池北中軸線上為“戟門”,東耳房為名宦祠,西耳房為鄉賢祠。由戟門進入第三進院,即來到孔廟的正殿——大成殿,殿面闊五間,深三間,是黌學的主體建築,氣勢磅礴,雄偉壯觀。大成殿兩側有配廡,是放置從祀牌位之所。大殿前是壹米高的石塊月臺,臺周護以雕花石欄,臺左、右是兩棵參天銀杏樹,把大殿點綴得更加肅穆。從大殿左、右兩側之“外堂”、“入室”二門即進入第四進大院,明倫堂居最後。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報恩寺

原名崇教禪院、東禪院、東禪寺,明洪武初改今名。在安徽壽縣城關東北角,傳唐貞觀年間(627—694年)玄奘法師奉敕建造。現寺宇系清式建築,有山門、佛殿門、大雄寶殿、禪堂、客堂等。大雄寶殿金碧輝煌、雄偉壯觀,殿中陳列唐、宋、明、清各朝木雕、銅鑄、泥雕造像。唐木雕恬靜莊嚴,頰豐頤滿;宋木雕低眉默坐,表情生動;明銅鑄鑄法簡練渾厚,意態栩栩如生;明末清初泥塑十八羅漢,尤為莊嚴肅穆,姿態各異造型奇特,塑法簡練,堪稱藝術珍品。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銅鑄十八羅漢

銅鑄十八羅漢,原在縣城北門內圓通寺,1962年移入報恩寺。現存15尊。這些造像體積不大(通高63—67厘米),但神情意態栩栩如生,其造型則表現出簡練渾厚的特點。由像背刻字知其鑄造年代為明萬歷三十三到三十五年(1605年—1607年)。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真寺

坐落在西大街清真寺巷內,始建於明代。

清真寺坐西向東,總面積5600多平方米。寺內有三進重院,前院正門為大中門,正中是主建築物無相寶殿,即禮拜殿,殿前有石臺,兩廂為阿文教學用房。後院是由環繞無相寶殿圍墻形成。院內有4棵綠蔭蔽日的參天銀杏樹,寺院肅穆、莊重。

無相寶殿面闊五間,進深七間,殿四周均有走廊,立有石廊柱。殿南、北兩側各開券門五道。結構、雕飾均具有明代建築的特點。殿內原懸二十塊清康熙年間至宣統年間賜匾,今已不存,現尚有乾隆至光緒年間碑刻六方。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