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中國古代戲劇與中國傳統文化精神

中國古代戲劇與中國傳統文化精神

中國人最早接觸西方戲劇,是壹些外交官去了西方。他們觀看西方戲劇的演出,要麽是出於外交禮儀,要麽是出於好奇。顯然,他們對這個很新奇,而且最感興趣:壹是大談西方劇場建築之美,“比宮殿更宏偉”;第二,我對西方藝術家的高貴地位感到驚訝。所謂“英國低俗的表演者都是藝術家,還不如中國的演員低賤”,“演員的聲音重到和王子們較勁”;三是感嘆西方戲劇的現實風光,“如果觀眾體驗現場,就懷疑不是人了”;第四,重視或誇大西方戲劇的社會功能。以法國為例。據說德國戰爭後,法國戰敗,於是集巨資建劇院,“鼓勵國人勇敢復仇。”

後來,隨著中國沿海港口的開放,壹些西方傳教士和外國僑民湧入中國,上海成為他們的主要聚集地。在這裏,他們表演壹些西方戲劇自娛自樂。1866年,外籍人士在上海創辦了第壹家西式劇院——蘭馨大劇院。它由外國人經營,定期上演由業余劇團ADC編輯和演出的戲劇。

壹些留學過或對西方戲劇感興趣的中國人經常出入蘭新大劇院。他們有幸在中國觀看西方戲劇,逐漸對這種新的藝術風格有了更具體的認識。

需要指出的是,19年末20世紀初,當西方戲劇大量湧入中國的時候,中國的傳統戲曲也在經歷著變革潮流的沖擊。當時,戲曲界的壹些人對舊劇不能反映中國社會的現實感到非常不滿。於是掀起了壹股戲曲改良的浪潮,“時事新劇”應運而生。

提高中國傳統戲曲的參照物,也就是中國人眼中的西方現實主義戲劇。當時著名的戲曲藝術家王小農(1858-1918)創作改編了多部戲曲,諷刺清政府的腐敗,宣揚“變法”。在這部新劇對時事的表現上,生活、丹、凈、末、醜的線條沒有劃分清楚,舞臺布景趨於寫實。於是,我們看到了那個時代的人,穿著花羽毛的黃夾克在江上,穿梭在布景逼真的舞臺上。甚至有些外國故事被拍成了時事新劇,讓壹些西裝革履的“老外”表演中國戲曲的套路動作。比如話劇《波蘭亡國》,只是增加了壹些對白,減少了壹些唱腔。

在中國,推動戲曲改革的另壹股力量來自新派。當時,壹些學校效仿西方學生的戲劇,利用假期讓學生舉行旨在贊美上帝或賑災的戲劇義演。顯然,高難度的中國戲曲功夫不容易讓學生掌握,而西方戲劇通過對話和動作來表達其意義,很容易讓他們模仿。因此,他們放棄歌劇,在表演中采用西方戲劇是合理的。

1899年,來自上海聖約翰學院的中國留學生自編自演了壹部新劇《官場醜惡史》。該劇描述了壹個來自農村的富人拜訪了城裏的壹個貴族家庭。當他看到奢華的場面時,不知所措,開了許多玩笑,使他大為丟臉。這個人回國後決定做官,居然捐了個縣令。雖然,他也學會了壹些官方禮儀,但他不會就此了結此案。後來他最終被革職,官服當場被脫光,但裏面露出的還是農民的土布衣服。

這部劇“既不是戲子,也不是工人”,表演方法與傳統戲曲有很大不同,但部分情節借鑒了傳統戲曲。學生表演活動的開展,打破了中國人認為表演是廉價職業的傳統意識的局限,為後來的留學生表演和文人表演活動奠定了基礎。此外,這種表演,演員來自中國,吸引的觀眾多為中國普通民眾,使得西方戲劇不再是少數外國人的專屬,而是慢慢走向中國的民間。因此,學生被視為中國早期戲劇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