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敦煌鳴沙山能領略到什麽樣的塞外風光?

敦煌鳴沙山能領略到什麽樣的塞外風光?

傳道神沙異,睻寒也自嗚,勢疑天鼓動,股似地雷驚,風削棱還峻,人臍刃不平。?這首生動的詠景詩,是唐代詩人對敦煌鳴沙山奇觀的描述。

鳴沙山自古就以璀璨、傳神的自然奇觀吸引著人們。西漢時就有鳴沙山好似演奏鐘鼓管弦音樂的記載:?山有鳴沙之異,水有懸泉之神。?《舊唐書?地理誌》載鳴沙山?天氣晴朗時,沙鳴聞於城內?。《敦煌錄》載鳴沙山?盛夏自鳴,人馬踐之,聲振數十裏,風俗端午,城中子女皆躋高峰,壹齊蹙下,其沙吼聲如雷?。

敦煌鳴沙山因沙動有聲而得名,古稱?沙角山?神沙山?。與寧夏中衛市的沙坡頭、內蒙古達拉特旗的響沙灣和新疆巴裏坤哈薩克自治縣境內的巴裏坤鳴沙山同為我國四大鳴沙山之壹。它位於甘肅省敦煌市南5千米處,巴丹吉林沙漠和塔克拉瑪幹沙漠的過渡地帶,東起莫髙窟崖頂,西接黨河水庫,整個山體由紅、黃、綠、黑、白細米粒狀沙粒積聚而成。五色沙粒晶瑩透亮,壹塵不染,細軟滑圓,隨足頹落,經宿風吹,輒復如舊。沙峰起伏,遠看連綿起伏,如虬龍蜿蜒。它像金子壹樣燦黃,綢緞壹樣柔軟,少女壹樣嫻靜。在陽光下,壹道道沙脊呈波紋狀,黃濤翻滾,明暗相間,層次分明;人們順坡滑落,沙子便會發出轟鳴聲,猶如鼓鳴,又似雷聲,鳴沙山因此而得名。難怪清代詩人蘇履吉稱:?雷送余音聲裊裊,風生細響語喁喁。?據史書記載,在晴朗的天氣,即使風停沙靜,也會發出絲竹管弦之音,因而此景也被人稱為?沙嶺睛鳴?。清代《敦煌縣誌》將?沙嶺睛鳴?列為敦煌八景之壹。

鳴沙山由流沙積聚而成,它雖然不高,但要登上山頂卻不容易。綿綿細沙,進壹步,退半步,只好手腳並用往上爬。登上山頂,那壹道道沙峰如大海中的金色波浪,氣勢磅礴,洶湧澎湃。細看山坡上的沙浪,如輕波蕩漾的漣漪,時而湍急,時而潺緩,時而縈回渦旋,真是跌宕有致,妙趣橫生。還有那沙山下的壹泓清泉,讓人賞心悅目,心境自明。極目遠眺,天地豁然開朗,心胸頓時開闊,童心不由萌發!下山最為有趣,順坡而下,只覺兩肋生風,壹跳十步,駕空馭虛,有羽化成仙飄飄然的感覺。

鳴沙山已經形成3000多年,而鳴沙的記載也由來已久。最早見於東漢

(辛氏三秦記》:?河西有沙角山,峰愕危峻,逾於石山,其沙粒粗色黃,有如幹躇。?這裏的沙角山即為敦煌鳴沙山。

魏晉《西河舊事》中記載:?沙州,天氣晴明,即有沙鳴,聞於城內人遊沙山,結侶少,或未遊即生怖懼,莫敢前。?

唐朝由於民族間的進壹步融合,文字記載已經大量出現。《沙州圖經中說:?流動無定,俄然深谷為陵,高巖為谷,峰危似削,孤煙如畫,夕疑無地。?《元和郡縣誌》中記載:?鳴沙山壹名神山,在縣南七裏,其山積沙為之,峰巒危峭,逾於石山,四周皆為沙壟,背有如刀刃,人登之即鳴,隨足頹落,經宿吹風,輒復如舊。?五代的《敦煌錄》記載:?鳴沙山去州十裏。其山東西八十裏,南北四十裏,高處五百尺,悉純沙聚起。此山神異,峰如削成。?

由此可以看出,鳴沙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而這些歷史、文化,只有親自體驗,才會獲得更多的體會。所以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走出城市,踏沙而行,自然會在體驗的過程中感受到鳴沙山的奇特和魅力。

由於古代科學不發達,人們不能對鳴沙山的鳴響做出解釋,因此,人們只好用傳說故事來解釋。相傳,這裏原是壹塊水草豐美的綠洲,漢代壹位將軍率領大軍西征,夜間遭敵軍的偷襲,正當兩軍廝殺之際,大風突起,漫天黃沙將兩軍人馬全部埋入沙中,於是這裏就有了鳴沙山。而鳴沙山的沙鳴,也是來自他們的廝殺之聲。

當然,這種解釋並不能作準,不過,父母可以將其作為小故事講給孩子聽,也增加孩子對鳴沙山人文地理的了解。

到了科學發達的現代,人們對此鳴沙之謎進行了科學的探究和推測,因此有了三種主要的解釋為靜電發聲。鳴沙山沙粒在人力或風力的推動下向下流瀉,含有石英晶體的沙粒互相摩擦產生靜電。靜電放電即發出聲響,響聲匯集,聲大如雷而為摩擦發聲。天氣炎熱時,沙粒特別幹燥而且溫度増高。稍有摩擦即可發出爆裂聲,眾聲匯合在壹起便轟轟隆隆地鳴響。

三為***鳴放大。沙山群峰之間形成了壑谷,是天然的***鳴箱。流沙下瀉時發出的摩擦聲或放電聲引起***振,經過天然***鳴箱的***鳴,放大了音量,形成巨大的回響聲。

其實,不管答案如何,都不妨礙人們親身體驗?沙嶺晴鳴?的神奇和美麗。鳴沙山、月牙泉,絲綢之路上的敦煌,壹切都充滿傳奇的色彩,在傳奇底下又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來到這裏,不僅能夠觀賞到黃沙與清泉相伴為鄰的奇景,更能領略不壹般的西北大漠文化。

這裏風景獨好

1、月牙泉

月牙泉位於甘肅省敦煌市境內,與莫高窟藝術景觀融為壹體,是敦煌城南壹脈相連的?二絕?,成為國內外遊人向往的旅遊勝地。古往今來,以

山泉***處,沙水***生?的奇妙景觀著稱於世,被譽為?塞外風光之壹絕1994年被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月牙泉處於鳴沙山環抱之中,長360米,寬30~40米,因其形酷似彎新月而得名。古稱?沙井?,又名?藥泉?,壹度訛傳?渥窪池?,清代正名?月牙泉?。千百年來,沙山環泉而不被掩埋,地處幹旱沙漠而泉水不濁不涸,實屬罕見。泉內星草含芒、鐵魚鼓浪,山色水光相映成趣,風光十分優美。

月牙泉其源頭是黨河,依靠河水的不斷充盈,在四面黃沙的包圍中,泉水清澈明麗,且千年不涸,令人稱奇。可惜的是,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黨河和月牙泉之間已經斷流,只能用人工方法來保持泉水的現狀。由於月牙泉邊已建起了亭臺樓榭,再加上起伏的沙山,清澈的泉水,燦爛的夕陽,景致還不錯。

鳴沙山、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壹對孿生姐妹,?山以靈而故鳴,水以神而益秀。?遊人至此,無論從山頂鳥瞰,還是來泉邊漫步,都會馳懷神往,遐思萬千,確有?鳴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關於月牙泉、鳴沙山的形成,當地有壹個故事從前,這裏既沒有鳴沙山也沒有月牙泉,而有壹座雷音寺。有壹年四月初八,寺裏舉行壹年壹度的浴佛節,善男信女都在寺裏燒香敬佛、頂禮膜拜。當佛事活動進行到?灑聖水?時,住持方丈端出壹碗雷音寺祖傳聖水,放在寺廟門前。忽聽壹位外道術士大聲挑戰,要與住持方丈鬥法比高低。只見術士揮劍作法,口中念念有詞。霎時間,天昏地暗,狂風大作,黃沙鋪天蓋地而來,把雷音寺埋在沙底。

奇怪的是,寺廟門前那碗聖水卻安然無,恙,還放在原地。術士又使出渾身法術往碗內填沙,但任憑妖術多大,碗內始終不進壹顆沙粒。直至碗周圍形成壹座沙山,聖水碗還是安然如故。術士無奈,只好悻悻離去。剛走了幾步,忽聽轟隆壹聲,那碗聖水半邊傾斜,變化成壹灣清泉,術士變成壹塊黑色的頑石。原來這碗聖水本是佛祖釋迦牟尼賜予雷音寺住持的,世代相傳,專為人們消病除災,故稱?聖水?。由於外道術士作孽殘害生靈,佛祖便顯靈懲罰,使碗傾泉湧,形成了月牙泉。

這當然只是壹個傳說故事,說到真正月牙泉的形成原因,其實主要取決於月牙泉本身的地質結構、低窪地的地形條件和高定位的區域性地下水位等三個方面的因素。歷史上的月牙泉不僅?千古不涸?,而且水面、水深皆極大。有文獻記載,清朝時這裏還能跑大船。20世紀初有人來此垂釣,其遊記稱:?池水極深,其底為沙,深陷不可測。?月牙泉在有限的史料記載和詩詞歌賦中,壹直是碧波蕩漾、魚翔淺底、水草豐茂,與鳴沙山相映成趣,在當地老百姓中有鐵背魚、七星草和五色沙三件寶的說法。直到1960年前,泉水沒有大的變化。不過,現在的月牙泉卻面臨著日漸幹涸的局面。

2、鳴沙

沙漠或沙丘中,由於各種氣候和地理因素的影響,生成以石英為主的細沙粒,因風吹震動,沙滑落或相互運動,眾多沙粒在氣流中旋轉,表面空洞造成?空竹?效應,發生嗡嗡響聲,這種地方稱為鳴沙地。在中國西部地區,主要是沙漠,這些沙丘堆成山狀,因此又稱為鳴沙山。人們平時指的鳴沙山壹般是位於甘肅敦煌的鳴沙山,另外新疆木壘鳴沙山和壹八五團的鳴沙山等也很有名。

鳴沙又叫響沙、哨沙或音樂沙,它是壹種奇特的卻在世界上普遍存在的自然現象。美國、英國、丹麥、波蘭、蒙古、智利、沙特阿拉伯等地的壹些沙灘和沙漠,都會發出奇特的聲響。據說,世界上已經發現了100多種類似的沙灘和沙漠。

鳴沙這種自然現象在世界上不僅分布廣,而且沙子發出來聲音也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說,在美國夏威夷群島的壹座島上的沙子,會發出壹陣陣好像狗叫壹樣的聲音,所以人們稱它是?犬吠沙?。蘇格蘭壹座小島上的沙子,卻能發出壹種尖銳響亮的聲音,就好像食指在拉緊的絲弦上彈了壹下。在中國的鳴沙山滾下來,那沙子就會像竺可楨描述的那樣?發岀轟隆的巨響,像打雷壹樣?。

夏季黃昏,鳴沙山的日落景觀非常漂亮,這是來到鳴沙山不可錯過的景致。外出遊玩,要想觀賞到最美麗的景色,就要學會找到最佳的觀景時間。

如此,才能看到最悅心的美麗,也才能更加合理地利用時間。對於初次到這裏的人來說,這壹點很難辦成。不過,不要緊,勤快壹點,可以事先搜集各種資料,找到相對時間。然後,到了當地,嘴甜壹些,多向當地人打聽,就可以找到最佳的觀景時間了。

在這個過程中,相信妳的收獲也會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