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的地理環境

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的地理環境

廬山地質公園及周邊地區的地質地貌類型,包括:侵蝕構造地貌、構造侵蝕剝蝕地貌、巖溶侵蝕構造地貌、冰川地貌、流水侵蝕堆積地貌五種類型。

地質公園內,地貌形態組合特征,由上而下依次為:中山—低丘—崗地—平原,因是斷塊山,所以缺少低山-丘陵單元。地貌成因類型以冰蝕地貌為主體,而且最具特色,其次是構造地貌及流水地貌。其總體特征是冰蝕地貌、構造地貌、流水地貌互相疊加而成的多成因復合地貌景觀。 觀音橋景區

觀音橋景區座落在廬山南麓的國家森林公園之中,東面有廬山第壹奇峰五老峰,西面有廬山主峰漢陽峰,北面有神奇的太乙峰,南面有煙波浩渺的鄱陽湖。景區集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中國自然風景區於壹體。整個景區隱藏在原始叢林之中。  號稱“江南第壹古橋”的千年國寶--觀音橋,橋長19.4米,橋寬4.8米建於公元1014年,它以雄偉的氣勢橫跨在廬山的大峽谷----棲賢大峽谷之中,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唐代著名茶聖陸羽品定的“天下第六泉”;明朝第壹畫家唐伯虎曾在這裏畫出了著名“三峽襇橋圖”(今觀音橋);1961年周恩來總理來到觀音橋與放牛娃小周桂花,留下了壹段感人的故事;國民黨首腦蔣介石夫婦贊嘆觀音橋風水,並在此建立了行宮,現行宮內的展覽館,展示了近代史上的風雲人物圖片資料;行宮前有蔣宋夫婦親手栽培的“夫妻樹”;國民黨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的巨幅石刻—“墨子篇”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地面石刻之壹。別稱“三峽澗”的棲賢大峽谷是產生於幾百萬年前由地質運動形成的第四紀冰川遺跡、大峽谷裏的清泉激流沖成了二十四潭;如玉淵潭、浴仙潭、金井潭等。  觀音橋景區也是佛教聖地,橋的西面有專門供仰觀音菩薩的慈航寺,橋的北面有千年古剎棲賢寺,是廬山佛教的五大叢林之壹。

鐵船峰

鐵船峰俗稱“桅桿石”,與龍首崖隔澗相望。壹天在建康(今南京市)邀請許遜等人,席間讓人釋夢。言昨晚夢壹木破,問是否吉祥。許遜等人知其用心,便釋為“木上破天,乃“未”字,公欲用刀兵,未可輕舉妄動“。王敦聽後不悅,暗起殺心。許遜等人也已料到,遂乘船逃走。船行江中,王敦果然派兵追來,幸好許遜學有法術,呼來二龍挾船開飛,並告誡眾人緊閉雙目,不得窺視。當船飛臨廬山紫霄峰上空時,雲霧迷漫,船底擦著樹梢沙沙作響,舟人奇而竊視,二龍突然離去,船隨即墜於紫霄峰下的石門洞旁,而成為鐵船峰。  1992年在鐵船峰頂建有靜觀亭及近人石刻等。

天橋冰溢口

天橋冰溢口位於西谷U形谷與錦秀谷冰川U形谷之間。西谷中的冰流從天橋冰溢口流入錦秀谷中。冰後期流水再將冰溢口侵蝕威壹個天生石橋,天橋於630年前垮塌。

石門澗冰坎

石門澗,長約3000米,寬200余米,谷地呈槽狀,亦是冰川谷。在其出口處,由基巖及其上覆的冰積物組成壹橫亙於谷中的門檻,形成冰坎地形。石門澗,水系發育豐沛,有急湍奔瀉的石門澗瀑布。

鼻山尾(鞋山)

聳立在鄱陽湖中的孤島,高約90米,由石灰巖構成,東高西低,四周懸崖絕壁。山如鞋行,仿佛是鄱陽仙子失落在湖中的壹只青緞繡花鞋,又宛如仰臥湖面上人的鼻子。地質上把這種特殊的冰川地貌,稱為鼻山尾。

蘆林湖

蘆林湖位於海拔1040米的東谷蘆林盆地,故又稱東湖。四周群山環抱,蒼松翠柏,景致優美。此處原是蘆草叢生、野獸出沒的蘆林谷地,介於玉屏、星洲兩峰之間。1954年在二峰間築壩蓄水,次年建成。大壩高32米,長120米,寬12米,全湖面積約9萬平方米,蓄水120萬立方米。內則分別用作汲水塔和溢洪道。蘆林湖所蓄之水為廬山牯嶺鎮1.3萬居民的主要水源。  從黃龍寺沿石階曲徑上行約20分鐘,便到蘆林大橋。  從蘆林大橋北行不遠,就到廬山中央小盆地,這裏有宮殿式建築廬山博物館,有設備現代化的廬山大廈以及人民劇場等 。

五老峰

五老峰地處廬山東南,因山的絕頂被埡口所斷,分成並列的五個山峰,仰望儼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們便把這原出壹山的五個山峰統稱為“五老峰”。它根連鄱湖,峰尖觸天,海拔1358米。 五老峰陡峭挺拔,其東南面絕壁千仞,陡不可攀,而西北坡地勢較緩,遊人可循小道爬坡登山。唐朝大詩人李白曾在這裏留下壹首千古絕唱: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雲松。

仙人洞

仙人洞是震旦紀砂巖中的壹個潛蝕洞。砂巖層面平緩,傾的劈理面,有壹組陡且有壹條小斷層,流水沿斷層及裂面潛蝕崩塌成洞。洞寬約4米、深12米,是道教活動聖地。 西谷冰川U形谷

廬山上保存較好的冰川U形谷主要有:王家坡U谷、大校場U谷、東谷U谷、西谷U谷、七裏沖U谷、石門澗U谷、長壟澗U谷等。

王家坡U谷:位於廬山NE,大月山刃脊與小天池-大寨山刃脊之間。U谷長達4000米以上,寬約700米,谷底源頭高程約為800~1000米,前緣高程約為200米。橫斷面呈U字形,縱斷面略呈階梯狀,上段相對較窄,下段相對加寬。U形谷內偏NW側的谷側有小型V形谷疊加。谷底有壹個中磧壟,其中有冰磧物殘存。U形谷內,最近又發現有較為典型的冰川條痕石。冰川條痕石的漂礫直徑大於5米,略成五角形,由堅硬致密的石英砂巖構成,其上***發現有5條冰川條痕。冰川條痕長約5~19厘米、寬約0.7~1.5厘米,深達0.5~3厘米,條痕窄而深,痕壁光滑,條痕長軸方向大體壹致但又有所不同,總體方向與U形谷長軸方向壹致。

大校場U谷:位於女兒城刃脊與長埂刃脊之間,谷底源頭高程約為1350m,谷口高程約1100米,長約3000米,寬約170米,殘存深度僅為30~50米。U谷末端接蘆林冰窖,有冰川堆磧物,底部發現有冰川作用擠壓和碾磨而成的巖粉。1986年國際第四紀聯合會秘書長施魯克特博士(蘇黎士理工學院教授),在此也曾發現有炮彈狀和熨鬥狀的礫石及冰川條痕石,他認為與阿爾卑斯地區的冰川沈積的特征是完全壹致的。

石門澗U谷:位於黃龍寺冰窖的下端,盡管該U谷受後期流水破壞較為嚴重,但仍能辨認出冰川U谷的基本特征。谷底介於800~400米之間,U谷長約1200米,縱斷面呈較為典型的階梯狀,冰階、冰盆相間排列。在石門澗瀑布的百丈梯處是壹個冰階,之下是壹個冰盆遺跡,釣魚臺石門銜日處曾是壹個冰階及冰坎遺跡,之下的文竹精舍又是壹個冰盆遺跡,冰盆中心尚有冰磧泥礫堆磧成的底磧小丘,再向下就是著名的石門澗冰坎。冰坎長約320米,寬約80米。冰坎中部的馬鞍形凹地應是冰坎的風口,冰坎的SW端現代河谷處應是冰坎的水口遺跡。冰坎外是壹個冰階,再向下就是學窪盤谷。

冰窖

廬山上的第四紀冰窖遺跡保存較好的有:蘆林冰窖、黃龍寺冰窖、三逸鄉冰窖、窯窪冰窖。構成冰窖的巖石均為南華紀含礫砂巖。

蘆林冰窖:即蘆林湖盆所在地,恰位於大校場U谷的下方。冰窖長約1300米、寬約750米,底部高程約1000米,略向NW傾斜。在改造成人工湖之前的公元初期,還尚是壹個高山天然湖泊,並發現有冰磧紋泥,在蘆林大橋處,尚有冰坎遺跡殘存。

三逸鄉冰窖:即現今的廬山植物園所在地。冰窖長約720米,寬約410米,深約150米,冰窖底的高程約為1000米。出口處向NE微傾,在望鄱亭之下尚有冰坎殘留遺跡。

西谷冰桌  

冰桌又稱為冰臺,是指在U形谷中或山麓地帶聚集的巨大冰川漂礫橫置於其它冰川漂礫之上的現象。西谷冰川U形谷中的冰桌,下部的巨大漂礫長8.9米、寬6.1米、高4.5米;上部的巨大漂礫長5.6米、寬4.5米、高2.9米。

巖溶洞穴

區域內已發現的主要巖溶洞穴有6處。彭澤的龍宮洞與廬山的猴洞為壹類,系由5.6億年前的寒武紀泥質條帶石灰巖被溶蝕而成。已開發的龍宮洞規模巨大,鐘乳石內涵豐富多彩,洞長2.7公裏,是壹條別具特色的地下藝術長廊。猴洞正在開發,洞長近千米,其旅遊價值遠不如龍宮洞。九江縣已開發的獅子洞與龍洞及瑞昌新發現的橫港洞為壹類,系由2.5億年前的早二疊紀厚層石灰巖被後期地下水溶蝕而成。獅子洞分三層,鐘乳石較發育,構成了40多個主要景點。龍洞位於湖口大橋西端,尚未開發。橫港洞規模巨大,有壹定的開發遠景。九江縣已開發的湧泉洞,由中下三疊紀白雲質石灰巖被地下水溶解而成,洞體有三層,石筍、石柱、石幔、石簾樣樣齊全,構成了32個主要景點。

砂巖潛蝕洞府

此類洞府幾乎都位於廬山地區的震旦紀砂巖之中。厚層砂巖的層面常構成洞頂與底。洞壁大多由兩組X形剪切節理面構成。由於地下水的潛蝕作用在幾組剪切面的交匯處或小斷裂帶上使這種長石石英凝灰質砂巖遭到潛蝕而形成規模較小的洞體。例如仙人洞、鬼洞、木瓜洞,均屬此類。鬼洞的洞壁及洞頂還有許多水晶晶簇及單晶。

巖塊堆疊型洞府

此類洞府大多分布在廬山的懸崖陡壁之下,由崩塌的巨大巖塊堆疊而成。例如:淩霄洞、神仙洞、觀音洞、羲之洞、紫煙洞、五老洞、暗龍洞、龍雲洞等。此類洞府大多處於海拔400-800m的峭崖之下,自然環境十分優美,且常有古廟遺址及古樹名木藏於竹林之中,旅遊品位也較高。

溫泉

在廬山、雲山、九宮山、九嶺山腳下均發現有斷層型溫泉,唯以地質公園內黃龍山下的“星子溫泉”醫療價值最高。

星子溫泉早在宋代就已開發,曾稱為黃龍靈湯院。經考察研究,該溫泉中含有30多種微量元素,是壹個典型的硫化氫氡泉,有著較高的醫療價值,與法國的“凡兒德百”溫泉、英國的“拜斯”溫泉屬同壹類型,水質可與西安的華清池媲美。平均水溫62℃,每天可開采水量1063噸。星子溫泉療養院四周環境優美,早已是壹個風景點。

上升泉

地質公園內有不少上升泉,大多是沿斷層帶分布的上升泉,例如:報春泉、甘露泉、養顏泉、桃花泉、清心泉,水質均較好,即有欣賞價值又有飲用價值。有些上升泉日流量達2200噸以上,且水質較好,例如海會的金竹泉,牧馬場的雲會泉及賽陽的冷泉。有些泉水雖流量不大,但水質甚好,例如觀音橋頭的招隱泉(天下第六泉)、五老峰下的白龍泉、齊聖泉、仙人洞中的壹滴泉。東林寺及秀峰的聰明泉,名望較高,但水質不好。

古井

九江市內的浪井深14.7米,井水與長江水相溝通,長江漲水,井中起浪,系公元前201年灌嬰開鑿。

人工湖

永修與武寧縣間巨大的柘林湖水庫,面積約308公裏,與浙江安徽間的千島湖十分相似,湖內的大小島嶼900多個,已初步開發成為水上旅遊區。此外,廬山頂上的蘆林湖、如琴湖,也是兩個重要的風景點。廬山下的石牛山水庫、南城水庫、觀音堂水庫、荊林水庫,規模也較大,對廬山的風景也起到了壹定的襯托點綴作用。

連河湖

全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是贛江的連河湖,湖底有贛江主河道,是壹個典型的過水型湖泊。約在2050年前,由於梅家洲的出水對贛江入長江產生了頂托作用,再加上地殼的下沈,使贛江下段積水成湖,湖中尚有兩個西漢的古縣城遺跡。星子縣之北的鄱陽湖曾是古“彭蠡澤”的壹個組成部分。星子縣之南的鄱陽湖舊稱為落星湖,傳說湖區曾是壹個隕石坑,老爺廟水下“魔鬼三角區”,有人認為與湖底高磁性的隕石有關。

這個面積達5500公裏的連河湖,在冬季湖水面積僅500公裏左右,形成了全國最大的濕地,每年冬季有236種38萬多只候鳥到濕地過冬,全世界最為珍稀的白鶴98%來此地過冬。所以,鄱陽湖在夏季是理想的水上遊樂園,冬季是觀賞候鳥的旅遊勝地。

瀑泉碧潭

區域內有旅遊價值的大瀑布幾乎集中於廬山四周的懸崖地帶,尤以廬山東側更為發育。“匡廬瀑布,山川絕勝”名符其實,僅著名的瀑布就有20多條,集“形體美、空靈美、幻象美、動態美、聲韻美”為壹體。廬山瀑布與雁蕩龍湫、黃山石筍並稱“天下三奇”。廬山的瀑泉碧潭在空間形態結構上幾乎都有壹個***同特點,上端有壹個石門狀裂點,中間是瀑布主體,瀑下有壹碧潭。

廬山多懸崖,植被發育,雨量充沛,溪流成群,瀑布也就特別發育。例如紅山窪壹溝之中在800米溪流內竟有7條瀑布。規模最大的是三疊泉大瀑布,落差達150米。秀峰的黃巖瀑布,也早因李白的詩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而名揚天下。康王谷的谷簾泉瀑布水質最好,唐代的茶博士陸羽命名為天下第壹泉。剪刀峽瀑布旁的巖石也呈剪刀狀褶曲(尖棱褶曲),烏龍瀑布旁的巖石構成壹條天然的石龍狀扭曲,旅遊品位均甚高。

復合地貌

廬山的地貌景觀較為特殊,是壹種多成因復合地貌景觀,依次由斷塊山構造地貌景觀、冰蝕地貌景觀、流水地貌景觀疊加而成。

晚白堊紀在古鄱陽湖形成的同時,形成了廬山斷塊山的雛形,至古近紀、新近紀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中,才形成了雄偉峻峭的廬山斷塊山。

300萬年之後的第四紀大冰期來臨之時,廬山曾產生過4次冰期,此種海洋性山麓冰川的刨蝕作用特別強烈,在高大的斷塊山基礎上,形成了壹系列冰蝕地貌景觀,刃脊、冰鬥、冰窖、U谷、角峰等。

1萬年以來的冰後期,由於廬山雨量充沛,水系發育,在流水強烈侵蝕作用下,對斷塊山構造地貌及冰蝕地貌進行著強烈改造,形成了壹系列獨特的流水地貌景觀,斷層崖,冰川刃脊變成了險峻的奇峰巉巖,U谷形成新的峰谷與峽谷,懸崖峭壁林立,異常雄偉壯觀,為大量瀑布形成奠定了基礎。

構造剝蝕與堆積地貌

廬山西部外緣的株嶺壹帶的地貌,幾乎都是背斜處形成窪地、向斜處卻成為高山峻嶺。堅硬的泥盆紀砂礫巖構成山嶺主峰,與湘西的張家界較為相似,但遠沒有張家界奇峭陡峻,所以其旅遊價值也遠不如張家界。

沿鄱陽湖濱及長江南岸有壹系列晚更新世的沙山,例如:松門山、沙嶺山、老爺廟、梅家洲等地的沙山,是古贛江晚更新世的河床沈積物,後又經幹旱期的狂風吹揚到江岸的低丘山坡上堆積而成沙山,沙層厚達20米以上,形成了湖濱地帶特有的沙漠旅遊景觀,以沙嶺山、老爺廟兩地最為典型。

地質博物館

在蘆林湖畔,有壹棟中西合璧的別墅式建築。那是毛澤東在廬山期間曾住過的地方,人稱蘆林別墅。因房號是1號,故亦稱“蘆林壹號”。別墅系1961年興建,單層平頂,中有內院,總面積2700平方米。1984年改成博物館館址。在廬山博物館內專門布設了第四紀冰川陳列室,收集陳列了大量的有關實物標本和圖片、文獻資料。1988年和1996年先後兩次改版,充實新內容。多年來,為來山地質科學家、大中專院校師生和廣大遊客提供了壹個良好的科研、教學與了解地學知識的場所。廬山國家地質公園和世界地質公園開園後,為向中外遊客全面介紹地質公園的地質景觀、地質科學史和其他景觀,進行地質科學和環保知識的教育,傳播地球科學知識,廬山世界地質公園管理委員會在原“第四紀冰川陳列室”基礎上建立廬山地質博物館,進壹步充實展覽內容,增加了“廬山地區地質歷史展”、“廬山復合地貌景觀陳列室”和“廬山國家(世界)地質公園多媒體光盤演示”等。廬山地質博物館現陳列有4個展室,其中《廬山地質演化史》展室52.7平方米,展線18.6米,《變質核雜巖與斷塊山的形成》和《復合地貌景觀》兩間展室,面積都是30.36平方米,展線前者是15.7米,後者為12.8米,《廬山第四紀冰川遺跡》展室50.49平方米,展線24.56米。“廬山地質博物館”展標、“廬山世界地質公園”展標及中英文前言都在《廬山地質演化史》展室外走廊墻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