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當前飯店業態創新的關鍵問題並舉例說明

當前飯店業態創新的關鍵問題並舉例說明

問題的提出

在國家政策支持、地方經濟驅動、市場需求拉動的***同作用下,我國飯店業迅猛發展。2011年底全國星級飯店達1.3萬余家、客房147.49萬間,兩項指標相比於1978年均翻了近100倍。現代飯店業的快速發展,飯店市場逐漸趨向“供過於求”,飯店行業競爭日趨激烈。激烈的飯店行業競爭加速了飯店業態的轉型、創新。進入21世紀,在市場需求拉動和市場競爭推動的***同作用下,我國飯店業進入多元業態快速發展時期。現代飯店逐漸由單壹業態向多元業態轉型,經濟飯店、商務飯店、主題飯店、精品飯店、綠色飯店、會議飯店、產權飯店、分時度假飯店、汽車飯店、飯店公寓等新的飯店業態不斷湧現,且數量規模迅速擴大,飯店業態日趨多元化。

另壹方面,雖然我國飯店業初步形成多元業態發展格局,但仍存在著產品同質化、經營方式落後、市場開拓不足、競爭力弱等問題,嚴重制約其健康、可持續發展。因此,研究飯店業態創新模式與路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有利於推動我國飯店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研究概述

目前國內學術界關於飯店業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某壹飯店業態的個體研究。例如有關經濟型飯店的研究成果,通過檢索CNKI期刊數據庫,***檢索到1001篇文獻;有關主題飯店的研究成果,通過檢索CNKI期刊數據庫,***檢索到187篇文獻。然而,直接研究飯店業態的相關成果較少。以“飯店”+“業態”或“酒店”+“業態”關鍵詞組合在CNKI的期刊數據庫中檢索,僅檢索到十余篇相關文獻,而其中涉及飯店業態***性的理論研究的文獻僅有6篇。

其中,陳巖英、謝朝武(2006)分析了酒店業與物管業戰略聯盟的可行性,提出了兩個行業的戰略聯盟形式,及其所帶來的業態創新發展。王建平(2007)回顧了中國飯店業態的發展歷程,基於客源市場、檔次、服務功能、旅遊住宿設施等不同劃分標準對飯店業態進行了分類。沈和江、馮冬明(2007)研究了流動飯店這壹新型餐飲業態的內涵,論述了“流動飯店”的業態類型、特點、流向規律和流向動因,提出了如何建立鄉村“流動飯店”科學發展的保障機制。初曉恒(2009)認為飯店行業業態是飯店投資與經營者關於具體經營場所經營戰略的總和;飯店行業業態要素包括5個主要維度,即飯店產品組合形態、飯店場所空間形態、飯店組織形態、飯店聚集形態、飯店產品自身特征形態。谷慧敏(2011)在介紹國內外特色飯店特點的基礎上,從元素、定位、戰略原則三個方面提出特色飯店建設的建議。在圖書文獻方面,谷慧敏(2011)在《飯店新型業態理論與實踐》中對飯店業態進行了系統的理論研究,提出了飯店新型業態的內涵與特點以及業態發展的動力系統和發展規律。

綜上所述,國內有關飯店業態創新研究嚴重不足,主要表現在研究成果比較零散,沒有形成系統的體系;大多研究停留在淺層次的現象描述與原因解釋,而缺乏從理論層面闡釋現象產生的深層次原因,研究成果的普遍性和應用推廣性不強等。基於國內學界在飯店業態研究上的不足,本文在繼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基於系統視角綜合構建飯店業態創新模型,以期豐富與完善飯店戰略管理理論,為我國飯店企業科學決策提供參考。

飯店業態創新的內涵

“業態”壹詞最初起源於日本,是流通企業經營形態的簡稱。國內外學者從不同學科角度對業態進行了界定(見表1),至今尚未形成統壹的權威定義。綜合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同時結合飯店的服務性特質,本文對飯店業態的概念界定為:針對顧客的住宿、餐飲、商務、會議、娛樂、休閑等基礎及附加需求,動態地選擇飯店的產品形態、組織形式、經營方式、銷售形式、服務特色等等經營手段,提供銷售和服務的類型化服務形態。

飯店業態創新指飯店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術等,對生產要素進行新的組合,更新、改進飯店的產品形式、經營形式、組織方式、銷售形式等,以形成新的經濟能力。飯店業態創新的內涵包括以下三點:第壹,飯店業態創新的手段是通過更新、改變、創造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術等,實現對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以影響和改變飯店業態。第二,飯店業態創新的內容十分廣泛,主要涉及產品創新、經營創新、市場創新、供應鏈創新和組織創新五個方面,而每個方面又涉及若幹個具體表現要素,從而形成系統的飯店業態創新內容體系。第三,飯店業態創新的目的是形成飯店新的生產能力,追逐價值最大化,以獲得比較競爭優勢。

飯店業態創新的動因分析

進入21世紀,在市場競爭推動與市場需求拉動的雙重作用下,現代飯店業態不斷創新,呈現出多元化發展態勢。

(壹)市場競爭推動

飯店的業態創新與市場競爭環境密切相關。飯店企業主要面臨著現有行業內競爭者的競爭、潛在競爭者的競爭、替代競爭對手的競爭等。在行業內競爭者方面,由於飯店的技術與產品差異壁壘低,行業內競爭者趨向同質化競爭,價格戰成為常用的市場競爭手段。在潛在競爭者方面,在全球經濟壹體化背景下,國外飯店加快進入我國市場;傳統產業多元化擴張,多元社會資本進入新興飯店業態。潛在競爭者影響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在替代競爭對手方面,隨著現代飯店的功能拓展與延伸,不同業態的飯店之間相互爭搶客源;社會餐飲、娛樂企業、豪華遊輪等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產品的企業分流飯店客源。對於壹般行業而言,行業競爭強度越大,行業投資收益率下降,直至趨於最低的收益率水平,從而導致部分企業退出該行業。但是飯店業卻是壹個“低進入壁壘、高退出壁壘”的產業,壹旦投資飯店企業,除非出售,否則飯店很難轉作它用,而在行業整體經營業績不佳的情況下,飯店出售又很困難,從而導致飯店企業退出門檻較高。這壹特點就決定了飯店市場競爭強度越大,飯店業態創新的動力就越大。因為任何飯店都不想在市場競爭中被其它對手所擊垮、兼並,在退出成本很高的情況下只有通過業態創新獲得比較競爭優勢。 (二)市場需求拉動

在市場經濟中,顧客通過自己對產品的選擇與購買來選擇和淘汰生產者。隨著旅遊者消費經驗日益豐富、消費觀念不斷提升,對飯店產品的質量和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遊者已經不滿足於標準化、規範化的飯店產品與服務所提供的功能性需求,而追求多樣化、個性化、主題化的旅遊需求。同任何經濟實體壹樣,追求利潤是飯店本性。新的市場機會是利潤的源泉。市場需求的變化為飯店提供了新的市場機會和產品開發的新的思路,引導飯店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創新飯店業態。

飯店業態創新模式構建

1912年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將“創新”引入經濟學,在其代表著作《經濟發展理論》中賦予“創新”以經濟內涵並奠定現代創新理論基礎。此後,熊彼特在《商業周期》(1939)和《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民主》(1942)兩部著作中系統總結了創新理論思想,全面提出創新理論。關於“創新”的概念,熊彼特認為:創新就是建立壹種新的生產函數,是企業家對生產要素的新組合,即把壹種從來沒有過的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體系,從而形成壹種新的生產能力,以獲取潛在利潤。關於“創新”的內容,熊彼特從總體上歸納了五種創新:采用壹種新產品或壹種產品的新特征;采用壹種新的生產方法;開辟壹個新市場;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壹種新的供應來源;實現任何壹種工業的新的組織。

基於熊彼特創新理論,結合飯店企業的特質,可提煉飯店業態創新的五個關鍵要素,即產品創新、經營創新、市場創新、供應鏈創新和組織創新。該五要素是飯店業態創新發展較基本和重要的因素。飯店業態的五個基本要素體現了飯店業態構成的基本特征,但不能說明每壹種飯店業態的個性特征。因此,需要細化飯店業態的基本要素的具體表現載體,即要素的維度(李飛,2006)。根據飯店業態的個性特征,結合飯店業態創新實踐,綜合歸納出飯店業態創新要素的11個維度(見表2)。

飯店業態創新的過程就是飯店業態創新要素的動態組合過程。將飯店業態要素的11個主要維度縱向排列,就可以描繪出飯店業態創新路線圖(見圖1)。從具體維度方面看,主要有11個方面的創新,而每個方面又有若幹表現要素。這樣形成壹個較為完整的飯店業態創新圖譜。飯店在業態創新過程中,可以通過填寫這張圖譜的方式進行決策,填寫的方式是將相關飯店業態11個維度的表現用直線縱向連接起來。在路線圖中,改變11個維度中的任何壹個維度,就會改變飯店原有業態,或是創造出壹種新的飯店業態,或者是對舊的飯店業態的完善與改良。

“錦江之星”業態創新的實踐探索

1997年,錦江之星首創第壹家經濟型飯店——錦江之星上海錦江樂園店。經過十五年的發展,錦江之星成長為國內最大的經濟型飯店品牌之壹。錦江之星在創新經濟型飯店業態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產品創新方面,首先,錦江之星在國內首次推出經濟型飯店產品概念,以經濟的價格、中檔的設施、優質的服務和整潔衛生的環境呈現給消費者的非奢華飯店。經濟型飯店業態的產品特色準確地捕捉住介於中高星級飯店消費群體和低端社會旅館消費群體之間的消費群體的需求,從而迅速贏得市場的認同。在做大錦江之星品牌的同時,錦江之星創新開發“百時快捷”新品牌,以滿足百元消費群體(丁文婧,2011)。其次,錦江之星將飯店品牌形象定位為“品味自然健康、享受簡約舒適”的經濟型酒店產品,為客人提供專業、超值、簡約、安全、舒適的產品與服務。再次,錦江之星進行產品形式創新,在原有經濟型飯店產品的基礎上追求寧靜素雅的氛圍、簡約精致的布局,例如客房色調更加溫馨,標準房中將茶幾的大小和高度進行了改進,提升了圓桌的附加功能;“舒適睡眠計劃”強調保暖、透氣、輕柔、舒適的床上用品;選用環保地板和塗料;白色墻面,白色床上用品和淺黃色家具,給人壹塵不染的視覺效果。不斷的產品創新適應了市場需求變化,體現了錦江之星的獨特產品個性,從而贏得了市場的認同。

在經營創新方面,首先錦江之星實施“直營+加盟”的經營模式。在1997-1999 年的初創階段,錦江之星實行直營經營模式,兩年間僅發展5家連鎖店;2000年以後,錦江之星引入連鎖的概念,經營模式從“自營”擴大到“加盟”和“委托管理”;2007年以後,錦江之星的加盟店數量占所有門店數量的比重在60%以上(謝時莉、毛麗婭,2010)。公司擴張速度加快,市場網絡從上海輻射“長三角”,再逐步擴張至全國。其次,錦江之星創新信息化經營手段,研發了PMS系統,打造可支撐多品牌業務和旗下門店的數據管理中心;開發信息網絡系統,對公司市場、銷售、業務、財務、人事、采購、工程和各連鎖店的日常經營管理實行全方位的網絡化管理(桂琳、陳建,2009);建設並開通了具有中、英、法、日四國語言和實時預訂功能的 “錦江之星”電子商務網站。

在市場創新方面,壹方面,在區域市場擴張方面,錦江之星經歷了地方擴張、區域擴張、跨區域全國擴張、國際化擴張四個階段的飛躍。1997-1999年錦江之星的市場區域局限在上海,門店數量為5家;2000-2003年錦江之星的市場區域逐漸向“長三角”地區輻射,在上海、蘇州、寧波、無錫等地經營10余家門店(安樹偉、張晉晉,2011);2003至今,錦江之星向全國市場全面擴張,公司旗下各飯店數量發展到756家,遍布31個省市的175個城市。2011年錦江之星開始嘗試國際化擴張,分別以品牌輸出、品牌聯盟方式進入菲律賓、法國市場,拉開中國經濟型飯店國際擴張的序幕。另壹方面,錦江之星在深度市場細分的基礎上,針對經濟型飯店消費群體的高端、中端和低端市場需求,通過創新多元品牌,形成高中低完整的經濟型飯店品牌系列,實現經濟型飯店市場的全面覆蓋。

在供應鏈創新方面,錦江之星與美國德爾集團合資成立了錦江德爾互動有限公司,引進先進的GenaRes訂房系統,開發中央預定系統(CRS);與IBM公司合作,建成具備250個座席、擁有精細化運營管理、標準化服務及銷售流程的大型綜合呼叫中心;與攜程、E 龍等專業的旅遊網絡合作,廣泛開展網絡營銷與在線銷售。 在組織創新方面,錦江之星在總部層面實行事業部制組織結構,推行“1111”管理架構,即1個強有力的總部、10個區域公司、100個地區、1000家連鎖店。在門店層面,創新扁平化組織結構。錦江之星門店的組織結構只設經營部和管理部;減少管理層次,部門只設經理和員工兩個級別,去掉了傳統的主管職位,由經理直接面對基層員工;實行崗位復合,壹人橫跨多種崗位,大大節省了人力資本。

參考文獻:

1.陳巖英,謝朝武.酒店業、物管業的管理模式比較及其聯盟業態創新[J].旅遊學刊,2006,21(7)

2.王建平.中國飯店業態問題探討[N].中國旅遊報,2007-10-24

3.沈和江,馮冬明.鄉村“流動飯店”的業態類型、流動規律及流向動因分析[J].旅遊學刊,2007,22(8)

4.初曉恒.飯店行業業態內涵及創新路徑選擇探析[J].旅遊論壇,2009,2(4)

5.谷慧敏.原真性和現代化有機融合—創建特色飯店業態[J].飯店現代化,2011(11)

6.谷慧敏.飯店新型業態理論與實踐[M].中國旅遊出版社,2011

7.W.J.Stanton.Fundamentals of Marketing[M].McGraw Hill,1978

8.鈴木安昭.零售形態的多樣化 [J].消費與流通,1980,2(1)

9.P.Kotler.Principles of Markering[M].Prentice Hall,1980

10.中村孝士.零售商業展望[M].日本零售商業協會,1982

11.向山雅夫.零售商業形態發展的分析框架 [M].武藏大學論集,1986

12.陳曉輝.連鎖經營新詞典[Z].中國連鎖經營年鑒1990-2000

13.蕭桂森.連鎖經營理論與實踐[M].南海出版公司,2004

14.約瑟夫·熊彼特.經濟發展理論[M].商務印書館,1990

15.李飛.零售業態創新的路線圖研究[J].科學學研究,2006(S2)

16.丁文婧.經濟型酒店品牌定位在4P中的實施[J].商業經濟,2011(11)

17.謝時莉,毛麗婭.經濟型酒店“如家”與“錦江之星”比較研究[J].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10,25(10)

18.桂琳,陳建.我國經濟型連鎖酒店成長路徑探索[J].中國集體經濟,2009(8)

19.安樹偉,張晉晉.中國經濟型連鎖酒店區位選擇研究[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