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2018上海自行車展什麽時候結束?

2018上海自行車展什麽時候結束?

說起自行車,相信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中國曾經是自行車大國,現在也是自行車大國。這個小編就給妳講講上海的自行車展。過來看壹看。

2018上海自行車展什麽時候結束?

將於2018年5月9日結束。

5月6日上午,壹年壹度的中國國際自行車展覽會登陸國家會展中心(上海)。5月6日至9日,來自世界各地的7500個自行車品牌將在這裏同臺,展示自行車行業的前沿科技水平和產品。

6個展廳,654.38+0.8萬平方米,20%的觀眾來自海外。中國的展覽規模和數量都是前所未有的。在經歷了去年的“自行車享受”熱潮後,今年的自行車展回歸了本色,回歸了“品牌”的主題。發現在7500個展位中,既有平時很少見到的國內自主品牌和外企,也有上海本地的老字號,展示的不僅是產品,還有鳳凰聶的品牌故事。

大力投資創新,“老鳳凰”起飛了。

上海自行車界的“老大哥”鳳凰自行車的展臺與往年風格迥異。壹座青磚紅瓦的石庫門矗立在展廳中央,入口處有壹座牌樓,上面寫著“鳳凰”四個字。在裝飾成上海老弄堂的展臺裏,那些復古風格的創新自行車讓人駐足觀看。"這壹變化歸功於集團去年成立的研發中心和品牌中心."鳳凰集團副總裁季向記者透露了這個秘密。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國家大力發展自行車產業,永久、鳳凰、飛鴿、五羊等壹系列品牌奠定了中國民族自行車產業的基礎。從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初的30年間,自行車成為人們出行不可或缺的工具。“鳳凰從壹開始就是作為壹種交通工具走進人們的生活,但在交通工具發展的今天,自行車的功能正在下降。如果還作為交通工具,那就過時了。”正因如此,鳳凰單車開始了艱難的轉型之路,從交通屬性到“運動、健康、休閑、城市行走”等新詞。

去年,鳳凰與OFO合作推出“小黃車”,進入自行車享受領域;在地鐵站等城市節點引入智能充電樁,參與城市生活的規範和管理;線上APP“鳳凰知行”,加入新零售大軍“壹個品牌的歷史和品牌記憶越深,創新的難度就越大,轉型的成本就越大。”季坦言,鳳凰單車從交通工具到運動休閑的功能轉型,刺激了這個老字號品牌從產品、商業模式、渠道到營銷方式的連鎖變化。“這種轉變是360度的,至少壹次都做不到。”

2017年,“老鳳凰”做了壹件在業界引起波瀾的事。公司投入年利潤的30%建立全新的品牌中心和研發中心。“對於自行車這樣的低利潤行業來說,這樣的投資是巨大的投資。”除了投資,鳳凰還通過獵頭公司在全行業“挖人才”,註入兩個中心,給他們開出這個行業不可能的薪資。“我自己面試了100多人,最後兩個中心的主任都是行業內的精英,年薪50萬,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不計投資成本,徹底改革,換來老鳳凰的新生。壹輛鳳凰最經典的“二八杠”自行車,外觀壹樣,內飾卻完全不同。“鈦合金,新材料,比老爺車輕2公斤。安裝了鋰離子增壓裝置,平時不會主動放電,但在騎行過程中可以將動力轉化為電能,產生騎行動力。”鳳凰路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款“城市概念車”風靡歐洲,適應都市人休閑騎行的生活節奏。

隨著上海黃浦江項目的完工,鳳凰正積極配合旅遊局將“城市概念車”投入濱江自行車道,完成從交通工具到城市慢行車的轉變。“如果有壹樣東西保持不變,那就是老品牌的匠心。鳳凰壹直是國家自行車行業標準的制定單位之壹,所以追求高標準也是鳳凰的傳統。”車展開幕第壹天,鳳凰展臺周邊人氣不減。季說,企業不僅要展示產品,還要夢想老鳳凰再次騰飛。

分享浪潮過後,制造業品牌回歸。

中國是世界自行車制造和消費大國。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自行車產量達到8830萬輛,出口量達到5640.4萬輛。這得益於過去壹年自行車行業前所未有的“自行車享受”浪潮。突然,自行車在街上穿梭。忽然間,現代人似乎又回到了由來已久的“自行車時代”。

展會上最引人註目的是“中國周期創新獎”展覽,已經連續舉辦了七年。更大的車輪直徑提供了更低的輪胎壓力,這有助於提高上坡時的抓地力。美利達(中國)開發的中、大輪徑車輛,可以在布滿石塊或樹枝的越野路段快速穿越障礙物。捷安特中國研發中心生產的朗瑪公路車采用獨特的幾何設計,增加了轉彎穩定性和前叉的側向剛度,提高了舒適性和操控性,專為女性騎行者設計。肘軸帶動曲柄做伸縮運動,實現曲柄的自動伸縮運動。50%的功率放大意味著節省50%的勞動力。鳳凰的伸縮曲柄省力自行車,將騎行動力放大50%,讓騎行更輕松。

“年度創新獎評選的產品展現了中國自行車行業在產品設計、制造技術、應用材料等領域的創新能力和rd轉化能力,也代表了中國自行車制造業的品牌。”本次展覽的策展人、上海創意產業中心董事長何曾表示,自行車行業因為“* * *”而打開了新局面,但很多傳統制造企業的弊端逐漸暴露,千篇壹律的外在形式和不斷下降的生產成本經不起長期的審視和考量。“隨著自行車享受的浪潮消退,自行車制造業應該回歸產品本身,創造品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