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對國畫大師齊白石作品“不似為欺世,太似為媚俗,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理解?

對國畫大師齊白石作品“不似為欺世,太似為媚俗,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理解?

齊白石在秦牧《藝海拾貝·酷肖》說過:“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

“作畫在似與不似之間為妙,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這是齊白石的名言,也是齊白石對中國畫審美最精辟的定位。他以壹個出色藝術家的敏銳眼光和哲學思維,把“似”與“不似”這兩個原本對立的哲學概念加以融合,給什麽是中國畫的最高審美境界做了壹個完美註釋。

齊白石早年隨當地文化人胡沁園、陳少蕃(又名陳作塤)習畫,後師法徐渭、朱耷、石濤、吳昌碩四大家,形成獨特的大寫意風格,開紅花墨葉壹派,尤善瓜果菜蔬花鳥蟲魚,兼及人物、山水,以其純樸的民間藝術風格與傳統文人畫風相融合。

不僅擴展了文人畫的表現題材,而且壹掃文人畫“不接地氣”的舊習氣,開創了具有時代精神和生活氣息的寫意花鳥畫新篇章。

繪畫是視覺藝術,它只能依靠形象來傳達信息,這壹點西方畫家做得極為出色。中國畫家另辟蹊徑,借助中國特有的書法,別出心裁地把有聲的詩歌融入無聲的繪畫,給靜態的畫面開辟了暢想的空間,把原本有限的主題作了無限的擴展,在“形象”“筆墨”基礎上,衍生出“意向”的新境界,把“似與不似”理論有效地推向了壹個新的高度。

《蛙聲十裏出山泉》便是“形”與“意”相互映襯的絕妙例證。這幅畫是1951年91歲高齡的齊白石應著名作家老舍“蛙聲十裏出山泉”的命題所作的壹張水墨寫意,老人只在紙上畫了六個帶尾巴的靈動墨點,便勾勒出小蝌蚪在山澗遊動的活潑形態。

雖然沒有畫壹只青蛙,卻把“蛙聲”這壹可聞而不可視的特定信息,成功地從紙的“背後”傳達到每個讀畫人的腦海中。他以詩人的素養、畫家的敏銳、文人的儒雅,出人意料地創造出“未見其形,已聞其聲”的特殊意境,使壹幅“應景之作”成為永載史冊的鴻篇巨制。

擴展資料

齊白石主張藝術“妙在似與不似之間”,衰年變法,形成獨特的大寫意國畫風格,開紅花墨葉壹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鳥蟲魚為工絕,兼及人物、山水,名重壹時,與吳昌碩***享“南吳北齊”之譽;以齊白石純樸的民間藝術風格與傳統的文人畫風相融合,達到了中國現代花鳥畫最高峰。

篆刻初學丁敬、黃小松,後仿趙撝叔,並取法漢印;見《祀三公山碑》、《天發神讖碑》,篆法壹變再變,印風雄奇恣肆,為近現代印風嬗變期代表人物。其書法廣臨碑帖,歷宗何紹基、李北海、金冬心、鄭板橋諸家,尤以篆、行書見長。

詩不求工,無意唐宋,師法自然,書寫性靈,別具壹格。其畫印書詩人稱四絕。壹生勤奮,硯耕不輟,自食其力,品行高潔,尤具民族氣節。留下畫作三萬余幅、詩詞三千余首、自述及齊白石文稿並手跡多卷。齊白石的作品以多種形式壹再印制行世。

特點

齊白石在繪畫藝術上受陳師曾影響甚大,齊白石同時吸取吳昌碩之長。齊白石專長花鳥,筆酣墨飽,力健有鋒。但畫蟲則壹絲不茍,極為精細。齊白石還推崇徐渭、朱耷、石濤、金農。尤工蝦蟹、蟬、蝶、魚、鳥、水墨淋漓,洋溢著自然界生氣勃勃的氣息。

山水構圖奇異不落舊蹊,極富創造精神,篆刻獨出手眼,書法卓然不群,蔚為大家。齊白石的畫,反對不切實際的空想,齊白石經常註意花、鳥、蟲、魚的特點,揣摩它們的精神。齊白石曾說:為萬蟲寫照,為百鳥張神,要自己畫出自己的面目。

齊白石的題句非常詼諧巧妙,齊白石畫的兩只小雞爭奪壹條小蟲,題曰;“齊白石日相呼”。壹幅《棉花圖》題曰:“花開天下暖,花落天下寒”。《不倒翁圖》題“秋扇搖搖兩面白,官袍楚楚通身黑。”

百度百科-齊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