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秦之島旅遊開發

秦之島旅遊開發

秦之道遺址及沿線古城遺址,對於研究北秦漢歷史,尤其是匈奴的戰爭、交通、交往、民族關系史,具有重要的人文和歷史信息價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在前面。當地旅遊局官員表示,從旅遊價值的角度來看,秦之島屬於壟斷性旅遊資源。“秦之道是2000多年前唯壹有歷史記載的海內外大道。也是世界上最早、最直、最長、最寬的歷史大道。它具有世界性、歷史性、文化性和獨特性,從旅遊資源的角度來看,它具有壟斷性。”

據《史記》記載,秦直路的三大特點是:“山陡谷直”。如果開發成旅遊線路,會更加壹目了然,重現歷史原貌。同時,秦致路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是獨壹無二的。秦之道有秦漢以來中原農耕歷史文化的線路,也有匈奴遊牧歷史文化的線路,旅遊潛力巨大。秦之道遺址的內容、層次和獨特性決定了其作為文化產業品牌的價值。在這方面,秦之道是不可替代的。秦之道文化不僅是壹種文化形態,更是壹種資源。

有研究者說,文化只有植根於市場,才能不斷發展,煥發出勃勃生機。琴之島的保護規劃和未來發展空間如何?為此,北工大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常務副院長戴劍博士認為,秦致路文化價值的開發利用,必須遠離秦致路原址。古代文明的發生、成長和積累,以及重大歷史時刻和事件的見證,促成了文化的影響力。既要保證遺址的保護,又要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使兩者成為齊頭並進、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使保護與發展最終達到合理結合。秦之道的起點——甘泉宮那裏是秦漢時期雲陽縣的甘泉山,因泉水甘甜而得名。秦時的廣林宮和漢時的甘泉宮是秦漢帝王的避暑勝地。每年夏秋之際,秦漢時期的國王經常到甘泉宮避暑,處理軍政事務,使甘泉宮成為京都除鹹陽(秦)、長安(漢)之外的又壹政治軍事中心。所以自秦趙浩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尚軍建立以來,就有了壹條從甘泉宮沿子午嶺北上,連接京都與郡縣的通道。

秦漢時期的直路之所以在子午嶺上運行,與其山體結構和土質密切相關。子午嶺的主脈和眾多分支,像手掌和手指壹樣,在陜北高原呈南北向垂直走向,具有主脈和分支連續、大體平行、山體平坦、化石構造風化等特點,為選線和築路準備了良好的條件。

古甘泉山現在叫華夷峪。華夷邑(□ =山+幽)往南約7公裏,有梁武帝(梁)的村落。秦漢磚瓦遍地,發現宮城遺址。場地內有兩個高大的土平臺。東土臺殘高16米,底圍225米,稱“王牧臺”。西土臺殘高15米,底圍200米,稱“承臺”。在王牧臺地的東北面有壹個略低的臺地,叫做馬良臺地。《聖黃府圖》和《韓曙》中均有記載,田童臺地建於甘泉,其承水臺地可能是田童臺地或銅陵臺地的遺跡。瞭望塔下有壹個高度超過1米的石鼓。在石鼓旁邊,有壹尊造型古樸的漢代石雕,形似“臥豬”和“臥牛”。人們認為這些高大的土臺是部隊出征前宣誓祭祀的地方。

秦致路出甘泉宮北門,經英烈山東側壹緩坡到達華夷□ (□ =山+碧),攀上梁王望南。直的趨勢依然清晰可見。由於甘泉山比甘泉宮城高出約500米,甘泉山的雨水常年流入秦致路路基南側,導致這條筆直的路基被沖刷成壹條殘留寬度約20米的深溝。

從英烈山向北直行,穿過馬槽梁,先往昊華壹□ (□ =山+妳)西側走幾十米,再向東北拐壹個大彎到昊華壹□ (□ =山+妳)後面的鬼門關。也就是直路是從甘泉山邊折起來的。鬼門關以前是個小山頭,直通槽裏。鬼門關以北是蒿灣,是壹個殘寬30多米的山脊。離蒿灣北行方向不遠,就是旁邊那條長長的緩坡,叫“牛飛坡”。向北,經蠍掌至旬邑縣七裏川,下至坡底。

旬邑縣蠍子掌與旬邑縣(原昌邑縣)石門關南側廟溝口相對。過七裏川,沿廟溝緩坡向北,約4公裏到石門關。石門關是壹個天然的崖口,東西峭壁聳立於壁上,高達壹兩百米。西崖下有兩座天然拱形石門,可能與石門的名稱有關。石門口寬200多米,直通石門向北。

從石門關西側沿子午嶺主幹線向北,經碾子園、臥牛石、大店等地至馬欄河(又稱三水河)。這壹段山統稱為“楓樹梁”(又名楓樹梁)。夏風梁過馬欄河,過楊家胡同梁,到甘肅省正寧縣劉家店子林場。劉家店子往西幾裏,有個古跡叫“二女冢”。據甘龍《茍邑縣誌》記載,秦始皇長子傅肅赴尚軍蒙恬屯軍視察時,戰死,葬於此處。至今墓體高大,墓周圍隨處可見秦漢磚。

劉家店子位於秦嶺主脊,向北至黑馬(馬)灣。筆直的遺跡寬度超過30米。再往北到雕嶺關,缺口有30-40米寬。在雕嶺關以南65,438+0,600-2000米的山脊上,當地人稱之為“四十畝梯田”,65,438+0,986年發現了壹處秦代兵站大遺址,已被命名為秦代壹號兵站遺址[65,438+0]。

從吊嶺關北行到黃陵縣蒿店。

從直道北上至聚源關的吊嶺關、艾蒿、五裏墩、聚源關等地名,均位於子午嶺主嶺,直道路基寬三四十米。康熙的《漳州實錄》記載,這條路清朝時還在使用。甘龍的《正寧縣誌》記載:“此路——至康莊,整修必致車轍。在明朝,商人通過這種貿易,因為它可以直接到達尹霞。今池塘荒廢,通途化為蠍。”

從子午嶺到聚源關,東北方向有壹條岔路,名叫“吳燕玲”,又名“古道嶺”。筆直的道路從古道嶺向東北方向彎曲。據富縣文化館幹部陳耀邦介紹,地名普查時,在古道嶺以北槐樹莊西側山上下約3裏處,有壹個叫“白馬崗”的地方。清嘉慶年間所立“洪詩廟修繕序”碑文,亦稱“西至白馬崗”。白馬驛,壹個傳世地名,大概是漢代聚源關與陸贄縣(今富縣直羅鎮)之間的驛站。漢代的“陸贄郡”位於子午嶺主脈的東側,表明因靠近直道而得名的縣衙不會離直道太遠。也就是說,從直路到聚源關,順著東北方向的支路,進入濠州西部邊境。

從聚源關沿著子午嶺西側向北,還有壹條古道,也就是前壹種觀點認定的直路。後壹種觀點認為,子午嶺西側的古道路基非常狹窄,宋代遺跡較多,應該是北宋與西夏長期鬥爭中修建的軍事通道。據調查,子午嶺東側直線路基壹般寬30-40米,比子午嶺西側古道路基寬1-3倍。因此,筆者贊同後壹種觀點的判斷,直路是沿著子午嶺東側的壹些分支向北,而不是從子午嶺西側經吳起、定邊繞壹個大彎。

保存完好的富縣直道遺址清代康熙《漳州誌》記載:“漳州西百余裏有聖人。”古人稱皇帝為“聖人”,少數民族稱道為“條”。“聖人篇”是皇帝修建和使用的道路。所以《漳州實錄》的編纂者在註釋中“疑是(開悟者)”。

從富縣槐樹莊西側白馬驛上梁,有許多溝形缺口(隘口),古削如斧,路線走向十分清晰。上梁北上後,經過白家店、大麥稭、蘆茅坪、螞蝗溝、後上元(院)、黨家渠、水磨坪、八卦廟百余裏。有許多“直路”路基遺跡,都有30米到50米寬,規模宏偉。

在富縣張家灣鄉大麥稭稈村,村民周在1958直線路基取土時,挖出壹把殘重8斤的古鐵鍬,可惜當“廢鐵”賣了。該村村民何還在直路旁挖出壹塊長35cm× 35cm× 5cm的秦漢方磚,至今仍收藏在家中。據張家灣鄉原鄉長張德才介紹,幾年前村裏出土了壹個古銅壺,好像是秦漢時期的軍壺。

在螞蝗溝附近的山上,有壹個隘口(直梁挖成的槽形道路,全寬約50米),與路梁上的幾個隘口相對,蔚為奇觀。

保存最完好的直路遺存是張家灣鄉後上元(院落)至王火樓的路基。這座山叫“車路梁”。藍宜公路175公裏處五裏鋪山至王豁樓約8公裏,路基剩余寬度在30米至45米之間。幾道的寬度都在50米左右。旺火樓附近的馬路寬約60米,可能是郵局所在地。這8公裏的路段沒有壹棵大樹,只有20厘米高的茅草和艾蒿。路基寬闊平坦,直線型,曲率半徑大,最大坡度在10%以下。山上稍微改善壹下,汽車就可以通過了。旺火樓向北是下坡,寬度壹樣,但是很多路基被山川沖走了。

從王火樓到水磨坪、八卦廟,黃陵縣文化局副局長曹蘭參觀了60年代初的“直路”壹段。他說:這條直路兩邊幾十裏的人很少,路基都保留下來了。水磨坪附近有座廟叫“王昌寺”,位置叫和尚院。據北宋碑文記載,唐武德四年(621),秦王李世民奉命率部沿直路北上。途經直羅縣(漢直路縣)王昌寺時,因病到寺裏燒香求藥。說明唐初直路仍可使用,稱為“聖道”。

曹蘭還說,八卦廟附近有壹個“剁兵村”。至今仍有許多小石碑露在地上,碑文被風雨弄得模糊不清。但在陪葬部分也能看到“刑”“之”“墓”等字樣。據當地人說,這是修直路時,壹些試圖逃跑的軍人和民工被斬首的地方。下葬的時候,隨便挑壹塊石頭,刻上我的名字和我所犯下的懲罰,站在墓前。

甘泉縣洛河上的“麻生橋”自富縣八卦廟沿子午嶺支向東北,至富縣、誌丹、甘泉三縣交界處的墩梁。從墩梁向北,到巡杭鋪、趙家畔、萬學,從高山轎子下山到安家溝村,過洛河“麻生橋”,到甘泉縣橋鎮鄉方家河村。洛河河床很寬,是壹條跨越直路的大河,需要建橋。這座橋已經被毀,但漯河北側的“引橋”還在。引橋高出地面20多米,夯土層清晰可見,厚度為10 cm至12 cm。橋頭引道面剩余寬度30多米,類似於山梁上筆直的路基。洛河南側地勢平坦,引橋已被沖毀。但站在洛河北側的引橋上,可以看到洛河南側山梁上“直路”的走向,像壹條巨蟒直奔引橋而來,壹眼就能確定洛河上“麻生橋”的位置。這座橋名叫“麻生”,指的是秦始皇的戰車和戰馬。

據甘泉縣文物草稿記載,方家河村民張於1947年春在聖馬橋引橋附近耕地時,挖出壹個鐵夯。它的底部很厚,呈圓形,高23厘米,直徑33厘米,上面有壹個穿孔的把手,應該是當時用來夯實引橋的。

從引橋上山,筆直的路基已經變成了農田,但透過“削山”壹側的切墻,可以清晰地看到筆直路基的走向、路基寬度、坡度、曲率。路基剩余寬度30米至45米,坡度7%,轉彎半徑不小於40米。路線呈南北走向,指向誌丹縣“安條林場”。

誌丹縣的“聖人篇”在甘泉縣與誌丹縣交界處附近,“雲山寺”建於明代。殿內——石碑《雲山殿的故事》說雲山殿“東有聖人”。《保安縣誌》和《漳州縣誌》都記載了保安縣(今誌丹縣)東約70裏的“聖人筆記”。據《慶陽縣誌》記載:“秦之道俗名聖文。秦為天子所聖,故名。”由於賢者條貫穿誌丹縣東部邊境,沿途以“條”命名的村落比比皆是,安條、楊條、李窯、河子、周條、柳條、新勝條、焦泥條等,都是直路旁的居民區。

在安條林場和土門之間,有很多路基遺跡。牛棚格(土+人工)直路基寬40米,草盤地區殘留路基寬30米。誌丹縣城東35公裏處的土門是壹個關隘,其東、西崖壁寬50m,與富縣車路梁上的關隘相等。當已知直路的標準寬度為50米時。

“賢者條”從圖們向北,經新角峴、大莊科、白羊灣、花園廟等地至新勝條,路基寬45米。再往北,李條、河條、周條、柳條路基殘留寬度超過30米。再往北,鄉民政幹事田茂春拿出壹面直徑為14.4厘米的漢代銅鏡,說是村民侯勝全在1983修建簡易公路時,在村前挖出的。據文物管理部門介紹,直路沿線出土的秦半良幣、漢武鑄幣、漢銅鏡等有很多,都是秦漢時期出入直路的士兵留下的。

“聖人篇”到達後石鄉後,轉向東北,經過膠泥篇、劉辯、陸川等安塞縣境內。安塞縣鐮刀灣地區也有明顯的古道痕跡。

根據讀史書的記載,誌丹縣“聖人篇”所經過的山梁叫“艾蒿嶺”,是子午嶺的別稱。因此,秦致路南起淳化縣甘泉宮遺址,北至誌丹縣和安塞縣交界處,均屬子午嶺山系範圍。以秦文化為主體的秦之道文化產業示範園整體建設已初具規模,並於2009年國慶期間投入運營。該園區位於鄂爾多斯市東勝區漢臺鎮,占地面積10平方公裏,總投資10億元。分為入口引導區、草原文化主題區、秦之道文化主題區、秦文化主題區、文化產業動漫數字產業制作區五個區域。工業示範園主園以歷史事實為基礎,深入挖掘各國民間軼事、建築特色和文化風貌,結合現代文化產業園的需求,既滿足人們對民俗文化和歷史文化的需求,又是旅遊休閑的好去處。

園區分為三期,壹期為路文化基地,二期為草原特色文化基地,三期為中原文化基地。壹期工程於2007年6月8日開工建設,主要以秦之道歷史文化背景為依托,分為古代戰車模擬體驗、北方遊牧民族匈奴文化、蒙元文化展示、秦始皇閱兵及禮儀展示、秦七國風俗展示、秦都文化展示。

為公園成為秦文化與草原文化融合的特色旅遊精品景區、中國西部影視基地、國防教育基地、藝術院校實習實訓基地、旅遊基地奠定了基礎。此外,在短時間內,公園將與成吉思汗陵、響沙灣等景區對接,共同打造內蒙古西部黃金文化旅遊體系。

8月5日,2010,中宣部副部長孫誌軍在東勝秦之道文化產業示範園區考察。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蘭,市委常委、區委書記,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蘇,區委常委、辦公室主任王兵,高占生陪同。孫誌軍先後參觀了秦致路文化產業示範園的甘泉宮會館、九原縣城樓、模擬秦致路等地,聽取了詳細介紹。秦之道文化產業示範園位於漢臺鎮,占地10平方公裏,總投資10億元。它將分三個階段建造。該景區是國內外唯壹以秦之道文化為主題,以秦漢邊塞文化和匈奴故土文化為特色的景區。園區總體布局為“壹路兩層三區”,壹層模擬秦致路,二層為甘泉宮殿、九原縣塔,三區為秦漢邊塞文化區、匈奴故裏文化區、知止演藝廣場區。

考察中,孫誌軍表示,秦之道文化產業示範園定位準確,發展前景良好。孫誌軍指出,東勝第三產業發展潛力巨大,符合科學發展觀和轉變發展方式的要求。秦之道文化產業示範園是朝陽產業。同時,企業要註意與當地文化的結合,產業鏈的延伸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市、區兩級相關部門要重視和支持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更多優惠政策,促進區域文化產業和地方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