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農家美景入畫——我喜歡看汾陽賈家莊村的蝶變之美

農家美景入畫——我喜歡看汾陽賈家莊村的蝶變之美

“杏花村外賈家莊,阜陽紅旗高舉。”這是壹代文豪郭沫若在1965年遊覽賈家莊後寫的壹首贊美詩。

賈家莊村位於呂梁山東麓,汾河西岸,毗鄰酒都杏花村。是個小村莊,沒有礦產資源,也不靠近大城市,擅長集體經濟。

踏上這片總面積4.2平方公裏、居民不足3000人的土地,映入眼簾的是壹條寬闊筆直的起飛大道和壹座氣勢恢宏的起飛門。樹木的枝葉在微風中搖曳,淡淡的花香迎面吹來。文化廣場上不時傳來村民的笑聲,空氣中彌漫著生態新農村的氣息...

很難想象,這裏曾經是民謠裏唱的“有的女人不嫁賈家莊,嫁賈家莊”的“愁村”。

“百鋤革命,治水改堿連根拔起”

在賈家莊村的文體廣場上,“百頭鬧革命”群雕巍然屹立。

賈家莊,新中國成立前,是汾陽縣有名的貧困村。全村4083畝耕地中有2800多畝是濕鹽堿地。當時流傳著“村西濕村東幹,南村北堿荒地;村裏只有三寶,民謠“甜菊苣柳芽葦草”。

“解放前,賈家莊窮得多。那時候村裏有‘三多’:要飯的,賣兒賣女的,打光棍的。”92歲的黨員蔔世雄說。

貧窮導致改變。新中國成立後,賈家莊村組建了汾陽農村第壹個農業生產合作社。帶著農民對黨的深深感激,賈家莊人毅然走上了集體化的道路。

從1954到1965,十幾年間,賈家莊人創造性地采用“開渠截流、開溝梯田、加高降墊、輕澆洗堿、增肥”的方法,逼退堿魔,連根拔起窮根,畫出了壹幅“田為方,樹為行,渠為連,肥為加”的畫卷。

到1965年,賈家莊村平均畝產從合作社成立前的128斤達到816斤,成為北方糧食產量跨長江第壹村,被譽為“北方富庶精致的南疆”。

“不做百萬富翁,建億萬富翁村。”

從65438年到0979年,隨著農村改革浪潮席卷全國,社會上開始出現壹種“放權越徹底越好”的趨勢,不“從眾”的賈家莊陷入了“四水圍村”的局面。

賈家莊人經過壹段時間的思考、分析、比較,創造性地提出了壹套“三田到戶、五統壹、壹集中”的雙層經營方式,既解放了生產力,又穩固了農業基礎。獨特的發展模式使賈家莊村走上了壹條全新的發展道路。

20世紀80年代末,經過十年的改革,中國農村進入了壹個新的發展時期。“當時國家鼓勵先富起來後富起來,但我發現,快速致富的是領導幹部和壹些有能力、有門路的技術人員,大多數村民還在貧困線以下。”時任賈家莊村黨委書記的邢利民意識到,這樣下去,兩極分化只會更嚴重,這不是賈家莊要走的路。

隨後,在村黨員幹部大會上,邢利民大聲提出“我丟了壹個人,全村都富了;不做百萬富翁,建億萬富翁村”。此後,從1983到1993的十年間,賈家莊村先後成立了塑料廠、編織袋廠、醬油廠、醋廠等20多家企業。村集體企業固定資產從最初的50萬元發展到5000多萬元,以集體經濟為主,個體經濟為輔。賈家莊村形成了新的農村經濟格局。

在今天的恒鼎工業文化創意園,可以看到壹個超級水泥廠的舊址。夕陽下,巨大的銹跡斑斑的管道顯得沈甸甸的。當年,就是這個水泥廠,讓賈家莊人“勒緊褲腰帶”,最後壹挺。

1995年,賈家莊村黨總支、村委會決定上馬年產65438+萬噸特種水泥廠,打造賈家莊自己的支柱產業。經過18個月的努力,特種水泥廠順利建成,也使賈家莊順利實現了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的歷史性轉變。

在強勢產業的帶動下,賈家莊村集體經濟迅速壯大,成為老先進、新活力的典型。

“看山,看水,記得想家。”

在那個“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的年代,當大部分農村還在苦苦尋找與第二產業的連接時,賈家莊人已經悄然開始了新的選擇。

1997,占地200多畝的大型農業生態園開工建設。三年後,壹個集生產、休閑、觀光、民俗於壹體的農業生態綜合體,因為燒磚取土,在這片廢棄的土地上拔地而起,賈家莊踏入了鄉村生態旅遊的大門。

四星級的雨荷花園酒店,中國最大的村落歷史展覽館,三晉民俗文化體驗地嘉街...在隨後的十年裏,賈家莊人打出了壹系列耀眼的組合拳,也打出了賈家莊紅色旅遊和文化旅遊的嶄新印記。

2017年底,邢萬裏當選新壹屆村黨委書記,賈家莊開始了新時代嶄新的壹步。

如今,賈家莊村是全國知名的幸福村。近兩年,村裏建起了幸福園小區的10五層住宅樓。拓寬騰飛路、富民路、青年路三條文明街道;通過廁所革命、垃圾分類、環境整治活動,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改善;村裏家家戶戶都免費安裝了清潔環保的天然氣;在老年人日間照料活動中心,老人們圍坐在餐桌旁,享受著熱騰騰的飯菜,幸福之情溢於言表。壹樁樁好事實事,如壹泓清泉,滋潤著群眾的心田...

“讓每壹個來賈家莊的人‘看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真正體會到‘大家都想來,都不想走,走了還想來,永遠牽掛’。””村黨委書記邢萬裏說。

從窯洞到樓房,從靠天吃飯到集體經濟分紅,從傳統農民到同樣是打工種田的新型職業農民,壹代代賈家莊人辛勤耕耘,鍥而不舍,用他們的脊背承載著鄉村振興的生動範例。

呂梁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