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蘇軾有沒有關於旅遊結束的詩句(蘇軾遊覽過廬山後寫了什麽詩)

蘇軾有沒有關於旅遊結束的詩句(蘇軾遊覽過廬山後寫了什麽詩)

1.蘇軾遊覽過廬山後寫了什麽詩

1,《題西林壁》宋代:蘇軾 原文: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白話文釋義: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

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2,《廬山煙雨浙江潮》宋代:蘇軾 原文: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白話文釋義:廬山美麗神秘的煙雨,錢塘江宏偉壯觀的潮汐,很值得去觀賞壹番。

無緣去觀賞廬山的煙雨和錢塘江的潮汐,是會遺憾終身的。終於親臨廬山、浙江,看到了蒙蒙煙雨、澎湃潮水,卻發現過去的沖動妄念不過如此、並無驚奇,只覺廬山煙雨就是廬山煙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3,《登廬山》宋代:蘇軾 原文:讀書廬山中,作郡廬山下。 平湖浸山腳,雲峰對虛榭。

紅蕖紛欲落,白鳥時來下。 猶思隱居勝,亂石驚湍瀉。

白話文釋義:在廬山中讀書,並做這裏的郡長官。山峰好像在雲端壹樣,伴著虛無縹緲的亭臺,紅色的荷花即將雕零,白色的大鳥時時飛過。

還在想著如果隱居在這裏多好的時候,亂石掉落到水流裏驚起波瀾。 4,《圓通禪院先君舊遊也四月二十四日晚至宿焉明》宋代:蘇軾 原文:石耳峰頭路接天,梵音堂下月臨泉。

此生初飲盧山水,他日徒參雪竇禪。袖裏寶書猶未出,夢中飛蓋已先傳。

何人更識嵇中散,野鶴昂藏未是仙。 白話文釋義:石耳峰的山頂上山路好像接入到天空壹樣,梵音堂那裏每晚月亮照耀著好像到泉水中去,這是我此生第壹次來廬山,喝到廬山的泉水,來日我要再去雪竇山聽禪。

我衣袖裏的禪書雖然還沒有拿出來但夢中已經先去那裏了。何人還記得嵇康因曾作過中散大夫呢,他已像閑雲野鶴壹樣雄偉地飛翔在天空。

5,《歸朝歡·我夢扁舟浮震澤》宋代:蘇軾 原文:我夢扁舟浮震澤。雪浪搖空千頃白。

覺來滿眼是廬山,倚天無數開青壁。此生長接淅。

與君同是江南客。夢中遊,覺來清賞,同作飛梭擲。

白話文釋義:我曾夢見與妳***同乘舟於太湖,雪白的浪花壹望無際。夢醒之後滿眼是廬山的倚天之峰。

咱倆壹生行色匆匆,都是江南的過客。迷離幻象、湖山清景,俱如飛梭過眼,轉瞬即逝了。

2.關於旅遊的詩句有哪些

1. 《郊行即事》程顥(宋代)

芳原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圍。

譯文:我在長滿芳草花卉的原野盡情地遊玩,目睹春色已到遠山,四周壹片碧綠。

2. 《春遊湖》徐俯(宋代)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譯文:下了幾天雨,河水漲起來淹沒了小橋,人不能過河,正在這時候,壹葉小舟從柳陰下緩緩駛出。

3. 《玉樓春·春景》宋祁(宋代)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譯文信步東城感到春光越來越好,皺紗般的水波上船兒慢搖。條條綠柳在霞光晨霧中輕擺曼舞,粉紅的杏花開滿枝頭春意妖嬈。

4. 《琵琶仙·雙槳來時》姜夔(宋代)

春遊之盛,西湖未能過也。

譯文:吳興春遊的壯觀場面,西湖也不能相比。

5. 《遊園不值》宋代(葉紹翁)

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譯文:可是這滿園的春色畢竟是關不住的,妳看,那兒有壹枝粉紅色的杏花伸出墻頭來。

6. 《湖上》徐元傑(宋代)

風日晴和人意好,夕陽簫鼓幾船歸。

譯文:暖風晴和的天氣,人的心情也很好,趁著夕陽余暉,伴著陣陣的鼓聲簫韻,人們劃著壹只只船兒盡興而歸。

7. 《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歐陽修(宋代)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

譯文:在南郊的園林中遊春,和暖的春風中,時時聽到馬的嘶鳴。

8. 《後庭花·壹春不識西湖面》許棐(宋代)

東風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譯文:東風哪會曉得我琵琶聲中的憂怨,刮來刮去又把花兒吹落壹片。

9. 《琵琶仙·雙槳來時》姜夔(宋代)

雙槳來時,有人似、舊曲桃根桃葉。

譯文:江面上蕩著雙槳劃來壹只小船,我忽然發現,船上的人好像是我昔日戀人。

10. 《思帝鄉·春日遊》韋莊(唐代)

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

譯文:春日踏青郊遊,風吹杏花滿頭。田間路上是誰家少年,青春如花真風流。

3.關於旅行的詩句

泊舟水心巖望漁網溪,異綠染人,雖荷田柳汁不足以寫其殊艷也。《漁網溪》

步步尋往跡,有處特依依。 ——陶淵明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孔丘

壹個人在旅遊時必須帶上知識,如果他想帶回知識的話。 ——約翰遜

沒有知識的旅遊者是壹只沒有翅膀的鳥。 ——薩阿迪

旅行對我來說,是恢復青春活力的源泉。——安徒生

旅行教給人們寬容之美德。 ——愛利克

旅遊使智者更智,愚者更昧。 ——托·富勒

旅行是真正的知識最偉大的發源地。 ——杜南

壹個人抱著什麽目的去遊歷,他在遊歷中,就只知道獲取同他的目的有關的知識。 ——盧梭

旅遊的作用就是用現實來約束想像:不是去想事情會是怎樣的,而是去看它們實際上是怎樣的。 ——約翰遜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暢懷,足以極視聽之娛。 ——王羲之

在遠天底下,有許多我遲早要去,也終必能去的地方——我擺脫不了在心靈中流浪,又要在天地間流浪的命運的誘惑。

——余純順

乘興而行,興盡而返。 ——劉義慶

行路多者見識多。 ——托·富勒

旅遊是獲得愉悅感和浪漫性的最好媒介。 ——麥金托什

臨清風,對朗月,登山泛水,意酣歌。 ——《南。泊舟水心巖望漁網溪,異綠染人,雖荷田柳汁不足以寫其殊艷也。《漁網溪》

步步尋往跡,有處特依依。 ——陶淵明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孔丘

壹個人在旅遊時必須帶上知識,如果他想帶回知識的話。 ——約翰遜

沒有知識的旅遊者是壹只沒有翅膀的鳥。 ——薩阿迪

旅行對我來說,是恢復青春活力的源泉。——安徒生

旅行教給人們寬容之美德。 ——愛利克

旅遊使智者更智,愚者更昧。 ——托·富勒

旅行是真正的知識最偉大的發源地。 ——杜南

壹個人抱著什麽目的去遊歷,他在遊歷中,就只知道獲取同他的目的有關的知識。 ——盧梭

旅遊的作用就是用現實來約束想像:不是去想事情會是怎樣的,而是去看它們實際上是怎樣的。 ——約翰遜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暢懷,足以極視聽之娛。 ——王羲之

在遠天底下,有許多我遲早要去,也終必能去的地方——我擺脫不了在心靈中流浪,又要在天地間流浪的命運的誘惑。

——余純順

乘興而行,興盡而返。 ——劉義慶

行路多者見識多。 ——托·富勒

旅遊是獲得愉悅感和浪漫性的最好媒介。 ——麥金托什

臨清風,對朗月,登山泛水,意酣歌。 ——《南史·梁宗室蕭恭傳》

壹個真正的旅行家必是壹個流浪者,經歷者流浪者的快樂、誘惑和探險意誌。旅行必須流浪式,否則便不成其為旅行。

——林語堂

對青年人來

4.蘇軾遊西湖的詩句

根據妳的要求,應該是: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參考資料: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壹)

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註釋]

①瀲灩----形容水波相連,蕩漾閃光。

②方好----正顯得美好。

③空蒙----形容雲霧迷茫,似有若無。

④西子----西施,春秋時代越國的美女,姓施,家住浣紗溪村(在今浙江諸暨縣)西,所以稱為西施。

[解說]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大文學家、大藝術家,在詩詞、散文、書法、繪畫等方面都有傑出的成就,對後世影響很深。他的詩詞,揮灑自如,明快豪放,善於運用新鮮的比喻描寫山水景物,善於從常見的事物中揭示深刻的哲理。

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為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則是從這首小詩而來。

壹天,蘇軾和朋友在西湖邊上飲酒。開始天氣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陰了天,下起雨來。這樣,飲酒未盡,詩人便飽覽了西湖上晴和雨兩種截然不同的風光。於是詩人贊嘆說: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蕩漾,閃爍耀眼,正好展示著那美麗的風貌;雨天的西湖,山中雲霧朦朧,縹縹渺渺,又顯出別壹番奇妙景致。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妝飾,瀲灩水光是她濃艷的粉脂,不管她怎樣打扮,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麗質和迷人的神韻。

這首小詩前兩句是描寫:寫晴天的水、雨天的山,從兩種地貌、兩種天氣表現西湖山水風光之美和晴雨多變的特征,寫得具體、傳神,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性,以致有人評論說,古來多少西湖詩全被這兩句掃盡了。後兩句是比喻:天地之間,人類最靈;人類之中,西子最美。在前兩句描寫的基礎上,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說它和西施壹樣同為天下靈與美的極至,何況又經過或淡妝或濃抹的精心打扮呢!

然而,極寫西湖之美還不是這個比喻的全部奧妙。歷史上有些女子,美名和西子不相上下,詩人何以偏偏要拿西子來和西湖相比呢?這是因為,西子除了她靈秀美麗,她和西湖還有兩點獨特的契合:壹是西子家鄉離西湖不遠,同屬古越之地;二是西子、西湖,頭上都有“西”字,叫起來自然天成。由於這種種原因,蘇軾這個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後人的稱道,西湖也就被稱作西子湖了。

5.有誰知道關於旅遊的詩句

黃河: 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 壹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使至塞上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 將進酒 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壹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壹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黃河,妳是民族的搖籃,五千年古國文化, 從妳這兒發源,多少英雄故事在妳周圍扮演……”。 《黃河頌》的歌詞,道出了黃河的悠久歷史,唱出了黃河的不朽功績。

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也是世界聞名的巨川。 ——摘自《黃河頌》 長江: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大江東去浪淘盡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飲長江水。

但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君之意。 西湖: 詠西湖詩句: 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三秋桂子,十裏荷花(柳永)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吹來忽不見,望湖樓下水如天(蘇東坡)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東坡) 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王瀛) 西湖風景六條橋,壹株楊柳壹株桃。

王瀛) 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

(張寧)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裏)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 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 長憶西湖,盡日憑欄樓上望。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

笛聲依約蘆花裏,白鳥成行忽驚起。別來閑整釣魚竿,思入水雲寒。

(潘閬) 平 湖 秋 月 (孫銳) 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處泛歸舟。 白蘋紅蓼西風裏, 壹色湖光萬頃秋。

和友人招遊西湖 [明] 鐘禧 萬頃西湖水貼天,芙蓉楊柳亂秋煙。 湖邊為問山多少?每個峰頭住壹年。

夜泛西湖 [明] 董斯張 放棹西湖月滿衣,千山暈碧秋煙微。 二更水鳥不知宿,還向望湖亭上飛 西湖柳枝詞 [清] 田庶 短長條拂短長堤,上有黃鶯恰恰啼 翠幕煙綃藏不得,壹聲聲在畫橋西 院 風 荷 [清] 許承祖 綠蓋紅妝錦繡鄉, 虛亭面面納湖光。

白雲壹片忽釀雨, 瀉入波心水亦香。 和友人招遊西湖 [明] 楊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霧散分林沙。

何處黃鶴破瞑煙,壹聲啼過蘇堤曉。 寄杭州友人 [明] 鐘禧 萬頃西湖水貼天,芙蓉楊柳亂秋煙。

湖邊為問山多少?每個峰頭住壹年。 夜泛西湖 [明]史鑒 西湖湖上水初生,重疊春山接郡城。

記得扁舟載春酒,滿身花影聽啼鶯。 西湖柳枝詞 [明] 董斯張 放棹西湖月滿衣,千山暈碧秋煙微。

二更水鳥不知宿,還向望湖亭上飛 湖心亭 [清] 田庶 短長條拂短長堤,上有黃鶯恰恰啼 翠幕煙綃藏不得,壹聲聲在畫橋西。 飲龍井 [清] 許承祖 百遍清遊未擬還,孤亭好在水雲間。

停闌四面空明裏,壹面城頭三面山。 詠西湖的詩句作者: 宋鄭清之有詩句雲:“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

六和塔蘇東坡曾有“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的詩句。宋代大詩人蘇東坡的佳作更具神韻和特色。

他寫道:“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的這首七絕,“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山影送斜輝/波光迎素月”“市聲到海迷紅霧,花氣漲天成彩雲。壹代繁華如昨日,禦街燈火月紛紛。”

元代詩人薩都刺描寫杭州清河坊的詩句,杭州樓外樓菜館“西湖醋魚何時美,獨數杭州樓外樓”。有詩人留下詩句:“西湖西畔天外天,野味珍饈裏鮮,他日腰纏三萬貫,看舞越姬學醉仙。”

孟浩然有 《 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 》 壹首詩:百裏聞雷震,鳴弦暫輟彈。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寬。驚濤來似雪,壹座凜生寒。

南宋楊萬裏曾留下:“海潮也怯桐紅凈,不遣潮頭過富春”的詩句。宋代曾在富陽石頭山(今鸛山)設觀濤所;而元代楊維楨“風送江聲萬裏潮”正是在這壹帶的記載;清代陳子瀾 《 恩波橋詩 》 又有“山水繞城春作漲,江濤入海夜通潮”之作。

北宋劉克莊有“惟有浙江潮事好,肯隨逐客到嚴州”;南宋謝翺又有“潮信到嚴灘”的詩句(這裏所指的嚴灘即嚴子陵釣臺壹帶的急流險灘);元代仇遠有“直上嚴灘勢始平”;而清代黃仲則更有“海潮連日大,直過子陵灘”的詩句。飛來峰,是靈隱地區的主要風景點。

蘇東坡曾有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的詩句。蘇東坡曾。

6.寫壹句和“旅行”有關的詩句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謝靈運

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

清暉能娛人,遊子憺忘歸。

出谷日尚早,入舟陽已微。

林壑斂暝色,雲霞收夕霏。

芰荷叠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趨南徑,愉悅偃東扉。

慮淡物自輕,意愜理無違。

寄言攝生客,試用此道推。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7.蘇軾寫離別的詩 有沒啊

江城子 別徐州 (蘇軾) 天涯流落思無窮。

既相逢,卻匆匆。 攜手佳人,和淚折殘紅。

為問東風余如許?春縱在,與誰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歸鴻,去吳中。

回首彭城,清泗與淮通。 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

蘇軾念奴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壹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壹尊還酹江月. 汲江煎茶 蘇軾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

北宋哲宗元符三年(壹壹OO),作者還被貶在儋州(今海南島儋縣);這首詩就是這壹年的春天在儋州作的,詩中描寫了作者月夜江邊汲水煎茶的細節,具體地反映了被貶遠方的寂寞心情。 第壹句說,煮茶最好用流動的江水(活水),並用猛火(活水)來煎。

唐朝人論煮茶就有所謂“茶須緩火炙,活火烹”的說法,緩火就是炆火(微火),活火是指猛火。這裏說應當用猛火烹,用活水煮。

因為煎茶要用活水,只好到江邊去汲取,所以第二句說,自己提著水桶,帶著水瓢,到江邊釣魚石上汲取深江的清水。 他去汲水的時候,正當夜晚,天上懸掛著壹輪明月,月影倒映在江水之中。

第三句寫月夜汲水的情景,說用大瓢舀水,好象把水中的明月也貯藏到瓢裏了,壹起提著回來倒在水缸(甕)裏;第四句說,再用小水杓將江水(江)舀入煎茶的陶瓶裏。這是煎茶前的準備動作,寫得很細致、很形象,很有韻味。

第五句寫煎茶:煮開了,雪白的茶乳(白沫)隨著煎得翻轉的茶腳漂了上來。據會品茶的人說,好茶沏了呈白色,這裏翻“雪乳”,說明他沏的是好茶。

茶煎好了,就開始斟茶。第六句說,斟茶時,茶水瀉到茶碗裏,颼颼作響,象風吹過松林所發出的松濤聲。

他在《試院煎茶》詩裏說“颼颼欲作松風聲”,也是用“松風”來形容茶聲。這雖然帶點誇張,卻十分形象、逼真地說明,他在貶所的小屋裏,夜間十分孤獨、寂靜,所以斟茶的聲音也顯得特別響。

第七句寫喝茶,說要搜“枯腸”只限雖三碗恐怕不易做到。這句話是有來歷的。

唐代詩人盧仝《謝孟諫議寄新茶》詩說:“壹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七碗吃不得,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寫詩文思路不靈,常用“枯腸”來比喻。

搜索枯腸,就是冥思苦索。盧仝詩說喝三碗可以治“枯腸”,作者表示懷疑,說只限三碗,未必能治“枯腸”,使文思流暢。

看來他的茶量要超過“三碗”,或許喝到盧仝詩中所說的“七碗”。他在另壹首詩中就說,“且盡盧仝七碗茶”。

喝完茶幹什麽?沒事。所以最後壹句說,喝完茶,就在這春夜裏,靜坐著挨時光,只聽海南島邊荒城裏傳來那報更(夜間報時)的長短不齊的鼓聲。

這首詩的特點是描寫細膩生動。從汲水、舀水、煮茶、斟茶、喝茶到聽更,全部過程仔仔細細、繪影繪聲。

通過這些細節的描寫,詩人被貶後寂寞無聊的心理,很生動地表現出來了。昭君怨⑴ 蘇軾 誰作桓伊三弄⑵,驚破綠窗⑶幽夢? 新月與愁煙,滿江天⑷。

欲去又還不去,明日落花飛絮⑸。 飛絮送行舟,水東流⑹ 註釋 ⑴ 壹本題《金山送柳子玉(瑾)》。

⑵ 桓伊三弄: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東晉時音樂家,善箏笛。

《世說新語·任誕》載:“王子猷(徽之)出都,尚在渚下。舊聞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識。

遇桓於岸上過,王在船中,客有識之者雲:“是桓子野。”王便令人與相聞雲:“聞君善吹笛,試為我壹奏。”

桓時已貴顯,素聞王名,即便回,下車,踞胡床,為作三調。弄畢,便上車去,客主不交壹言。”

⑶ “綠窗”,碧紗窗。 ⑷ 客將遠行,故如此說。

張繼《楓橋夜泊》:“月落鳥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⑸ 欲去還留戀,終於不得不去。

⑹ 上片平穩。下片首句壹頓,以下便順流而下。

疊用“飛絮”接上“落花飛絮”句,頂針接麻格,更顯得生動。“落花飛絮送行舟”,以為調所限,只用了“飛絮”二字。

賞析 熙寧六年(1073)十壹月,在杭州任通判的蘇軾往常州、潤州壹帶賑饑,恰好柳子玉要到舒州(今安徽安慶)靈仙觀,二人便結伴而行。第二年二月,蘇軾在金山送別柳子玉,遂作此詞以贈。

子玉名瑾,潤州丹徒(今江蘇鎮江)人,其子仲遠為蘇軾親堂妹婿,兩人是誼兼戚友的。 詞的上片寫離別前的晚上。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不知是誰吹起了優美的笛曲,將人從夢中驚醒。是什麽樣的夢呢?從“驚破”壹詞來看,似有怨恨之意。

夜聽名曲,本是賞心樂事,卻引起了怨恨;而壹旦夢醒,離愁就隨之襲來,可見是個好夢。大概是夢見和朋友壹起飲酒賦詩吧!歡聚的日子馬上就要結束,怎不使人懊惱、愁悶?推開窗戶,不知是要追尋那悠揚的笛聲,還是要尋回夢中的歡愉,只見江天茫茫,空蕩蕩的天上,掛著壹彎孤單的新月,淒冷地望著人間。

江天之際,迷迷蒙蒙、混混沌沌,那是被愁悶化作的煙霧塞滿了。 上片寫夜愁。

融情入景,笛聲,綠窗,新月,煙雲,天空,江面,織成了壹幅有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