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疫情對旅遊業產生了哪些實質性的影響?

疫情對旅遊業產生了哪些實質性的影響?

眾所周知,在疫情期間,旅遊業受到的打擊尤為嚴重。我們都能看到這個行業的“創傷”,需求銳減也就很好理解了。

以飛行為例。國際旅行數據提供商OAG做了壹個統計。5月份,全球航班數量比去年下降了70%左右。在疫情較為嚴重的美國和歐洲,5月航班數量同比下降近85%。例如,倫敦希思羅機場去年4月共處理680萬乘客,今年4月只有20萬;美國交通安全部門去年4月處理了7000萬乘客,今年只有320萬。

相比歐美,中國的情況當然要好得多,但從數據來看,復蘇的過程依然任重道遠。根據OAG的統計,截至5月,中國的航班數量仍比去年低30%。

但如果只看需求下降,就不能完全理解這壹事件對旅遊業的影響。旅遊業是壹個非常特殊的行業。其特殊之處在於,這個行業的商業模式決定了它原本就是壹個抗壓能力較弱的行業。需求的急劇下降是旅遊業的創傷;旅遊業本身的脆弱性也在制造“內傷”。

我們以航空業為例。如果妳不了解這個行業,可能會覺得很有錢。畢竟飛壹次那麽貴,飛機上還有各種充電服務。

但事實完全不是這樣。航空業是壹個“薄利多銷”的行業。利潤有多薄?

華爾街日報做了壹個分析,說在國外,如果壹個航班有100個座位,利潤是多少?利潤只有1席。

剩下的99席涵蓋了各種成本,比如燃料費需要29席來覆蓋,人員工資需要20席,政府稅收需要14席,維修費用需要11席等等。反正這樣,這樣壹架100人的飛機,需要99%的上座率才能賺錢。

當然,壹般來說,沒那麽誇張。壹般來說,對於國外航空公司來說,上座率達到2/3就有可能賺錢。

那我們國家的情況是怎樣的?我在微信官方賬號的“藍易說”裏看到壹個分析,壹個國內航班可以從每個乘客身上賺壹兩杯星巴克的錢。

如果把國內三大航空公司的利潤拿出來,除以運送的旅客數量,妳會發現,國航運送壹個普通旅客,賺63元;東航賺了27元;南航賺20塊,這三大航的業績已經很不錯了。

當然,這種計算方法比較粗糙,但是通過這筆賬,我們可以直觀地理解為什麽旅遊業抵禦攻擊的能力不強。

所以妳看,為什麽我說旅遊業可能要做出改變?如果疫情持續,或者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季節反復爆發,旅遊業很難在如此脆弱的商業模式下抵禦這樣的風險和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