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南京城南舊城改造規劃

南京城南舊城改造規劃

放棄大規模的拆遷和建設,新版規劃體現了保護和復興的新思路-

老城南是南京歷史最悠久、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地區之壹,其保護和復興工作壹直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註。

昨天,記者在市規劃局組織的新版《南京老城南保護與復興規劃》說明會上獲悉,老城南保護將采取小範圍、逐院、全譜、分步驟的方式,實現全面保護。有關專家認為,逐院復興對城南其他地區的保護具有示範意義。

規劃重點關註

亮點壹:逐院保護,被拆區域的街巷按照老地圖還原。

城南老城區規劃歷史城區面積約6.9平方公裏,北起秦淮河(杜雲)中支,東至秦淮河,南至應天街。與以往的大拆大建不同,新版規劃提出了小範圍、逐院、全譜地保護和整治各個時期的各類歷史文化資源。所謂逐院,就是根據地塊、建築等條件,逐步恢復保護。大門東西兩側已拆除的街區,將按照原有的傳統、真實的街巷進行恢復,並根據全盛時期院落邊界的記錄,如地籍圖1937,邊界圖1951,保留原有的空間尺度和記憶。

比如上世紀城市改造過程中,南北箍鬥巷拓寬到30米左右,破壞了原有風貌。新版規劃提出按原規模將箍胡同恢復至約13米。

亮點2:張騫巷被列入保護名單。

10街道新規劃在梳理原規劃保護方案的基礎上,將老城區南部98條歷史街巷全部列出,其中包括張騫巷、平章巷、新撫河、雷公巷等10條歷史街巷。這些街道將來會受到保護。

同時,規劃還梳理出王伯齡故居、易建堂、應王府、劉知田故居、朱狀元大宅、周處讀書臺等文物古跡145處。整理東市、西施、永安商場等175推薦歷史建築(待保護建築);梳理出南京雲錦木機化妝手工編織技術、金陵雕版印刷技術等33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此外,規劃還列出了42處可定位的歷史文化資源和45處不可定位的歷史文化資源,分別對應不同的街區,同樣受到保護,這是歷史規劃中沒有的。

亮點三:歷史核心區檐口高度禁止超過7米。

新版規劃將老城區南部的建築高度控制分為五類。

其中,歷史核心區、其他未拆除重建區域、中華門外圍檐口高度不得超過7米,並應劃出10米的高度控制區;慶忌路、長樂路以南其他區域高度不超過12m;慶忌路、長樂路、嵊州路、健康路之間的其他區域新建建築高度不得超過18m;並將嵊州路-健康路以北區域的控制高度由35米調整為24米。

亮點四:資金不再就地平衡,保護資金主要由政府投入。

圍繞2007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整體保護、有機更新、政府主導、慎用市場”的16字保護方針,在新壹屆市委市政府“尊重歷史、文化、祖先”的保護理念指導下,新版規劃提出改變就地、分區平衡資金的舊模式,由政府牽頭通過其他方式解決資金缺口。保護城南老城區的資金將主要由政府投入。本報記者、本報通訊員萬老城區南部的建築修復後,主要作為公共設施使用。

市規劃局副局長劉慶義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記者:據報道,在保護老城區的過程中,居民被鼓勵搬回。是這樣嗎?

劉慶浩:舊城南保護和復興的壹個重要目的就是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改善的方式有很多,包括經濟適用房、產權調換房、低價商品房等。其中,在壹些有條件的地區,居民也會嘗試回遷。但有些地區人口密度很高,情況差別很大,搬回來不現實。

記者:城南老城區恢復的建築主要用來做什麽?

劉慶浩:這些建築的功能是混合的,大部分會作為文化展示和演藝中心、博物館、旅遊休閑等公共設施,以及壹些創意產業、商業、住宅等配套設施。

記者:舊城南的復興和保護什麽時候能完成?

劉慶浩:這是壹個漸進的、長期的過程,還很難確定需要多少年才能完成。但“二線三片”即明城墻、內秦淮河風景帶壹線和東、西、南門三個捕獲廳的復興和保護將率先啟動。

記者:原來的街巷比較窄。交通和消防問題怎麽解決?

劉慶浩:新版老城南規劃倡導綠色交通。在未改造街區建立電瓶車和自行車通行系統,在外圍停車場設立換乘中心,鼓勵居民和遊客換乘電瓶車和自行車進入街區,街區內設置便捷的電瓶車站點和自行車停放點。明城墻旁將修建壹條寬約7米的慢行道路,主要供旅遊車輛、出租車和慢行交通使用。消防方面,除了對建築本身進行改造以滿足消防需求外,該街區還將配備壹些方便通行的小型消防車。

記者:老城南的復興和保護對南京的旅遊業會有什麽影響?

劉慶浩:老城南的歷史文化資源非常豐富。新版規劃將使未來的城南老城區形成壹個旅遊、休閑、娛樂的網絡,而不僅僅是夫子廟裏的“單打獨鬥”。將來,遊客會從富友廟轉到老城南。著力打造“兩帶三軸四片四節點”

根據規劃,老城區南部文化資源展的空間結構可以概括為“兩帶三軸四片四節點”。

兩帶:城墻-護城河風光帶和秦淮河傳統風情帶;

三軸:中華路傳統城市中軸線;門東-門西傳統住宅展示軸;嵊州路-健康路歷史文化資源展示軸;

四部電影:夫子廟傳統科舉與商業文化展區;門東傳統生活文化展示區;門西鳳凰臺歷史景觀及傳統生活展示區;南捕堂作坊生活文化展區;

四個節點:夫子廟商業文化的核心節點;水西門-朝天宮西入口節點;中華門的標誌性節點;東水關-白鷺島東入口節點。石平街設計效果圖

南捕堂是老城區南部的重要區域之壹。新版方案否決了之前建別墅的方案。能保留下來的結構好的建築都保留下來,功能按照原來的規模更新。以前南京有“十八坊”的說法。未來,南捕堂將形成以南捕堂巷、大板巷、莊玲巷、石平街為核心,以嵊州路、丁鑫路為支撐的“江南七十二坊”傳統文化街區。72平方主要用於展示織錦等非物質文化。

壹些老工廠也會脫胎換骨。如原南京紡織工貿集團公司、南京貝爾德不銹鋼制品廠占地約0.66公頃。本次更新改造的設計方案是保留7棟廠房,適當改造後使用;利用預留的廠房框架,結合景觀設計,形成文化廣場。

東門地區是老城區南部的另壹個焦點。其中,蔣壽山故居是晚清老城區南部民居建築的典型代表。保存完好,院落格局完整。院內原住戶的違章建築已被拆除。原規劃中,蔣壽山故居被規劃成會展中心,周邊有餐飲服務;在新規劃中,蔣壽山故居定位為故居博物館。同時,旁邊的陽傘廠也作為整治單位納入統壹規劃。重新組合後,蔣壽山故居將被打造成集博物館、故居園林、街區公園為壹體的新型旅遊目的地。

門東建築“七十二坊”傳統文化街區

南部廳蔣壽山故居將成為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