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心理解析:現代人為何普遍都有出遊欲望?

?心理解析:現代人為何普遍都有出遊欲望?

“放假出去旅遊麽?”如今很多同事用這樣的方式和妳打招呼。如果只是在家度過了平淡的假期,自己心中不免悻悻然。如此看來,旅遊真是在我們的生活裏有了實實在在的壹席之地。從前西方中產階級在緊張工作之後遊歷世界的生活方式,已經為許多中國人所熟悉。

那些節儉壹生的老人為什麽會舍得動用自己的積蓄,到人地兩生的世界瀟灑走壹回?每日深陷工作的中年人,為什麽會花費大塊的時間出遊,卻不在家享受難得的輕松呢?金發碧眼的外國遊客,為什麽偏偏要來中國鄉下或偏遠地區去看壹些古跡,或是真山真水呢?

在信息發達的現代社會,我們完全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景。電視裏面的旅遊節目鋪天蓋地,透過精致的畫面妳甚至可以比身臨其境看得更清楚。然而,人們還是壹定要親自踏上那片土地。對於壹些人來說,可能是為了了卻壹樁心事,盡了責任,兌現了承諾,還有些人或是啟動了或是完成了壹次社會交換的過程,類似送禮與還禮。旅遊有許多顯而易見的功能,不過,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我們還能夠得到壹些新的解釋。

人在旅途,新的感官 *** 充斥在大腦中,工作生活焦慮被暫時抑制和區隔開

從人類進化史來看,移動對於提高人類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具有無法替代的作用。移動的感受可以來自三種情況,壹種是我們不動,而外界在動。地球每天帶著我們“坐地日行八萬裏”。另壹種是我們動,而外界相對不動。還有壹種是我們和外界同時發生移動,如果速度相同,就不易感受到這種移動。

認知心理學發現,人的註意力最容易被移動的景物所喚醒。我們在城市中生活盡管不是躺在床上壹動不動,可是那些在職業化的現代社會裏形成的動感,由於大都來自比較固定的生活方式和相對固定的空間範圍,所以被淡化了。久居城市生活會讓人感到熟視無睹、平淡無味。

旅遊作為壹種方式的移動,與被迫出行、疲於奔命不同。它是壹種主動的移動,且旅且遊,它給我們帶來完全不同於偏於壹隅的全新感受。景隨步移,人因境遷,令人心曠神怡。這種舒適感受還來源於這種主動的移動將面臨未知的環境,這種未知的環境經過各種信息媒體,已經在人腦海中形成了適度的焦慮,想像力勾畫出了美好預期。走上旅途,身臨其境,所有感官就會全面啟動,新的感官 *** 充斥在大腦中,以往的工作生活焦慮被暫時抑制和區隔開了,因此人們就會感到分外愉快。

其實,打破熟悉的認知環境,壹般會給人帶來不安全感,但現代的旅遊服務打消了人們的顧慮,保持了移動帶來的新鮮 *** 。

異地風情是壹面自我了解的鏡子,也有利於建立兼容並包的世界觀

新異的 *** 還給我們帶來了壹些新的收獲。身臨其境會促使人們下意識地加工這些新的信息,與自己的原有信息進行對比,滿足自己的自我價值定位。通過與異地他鄉人的比較,我們會更加了解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處境,自己的價值。如果與他人相同,我們會得到認同感,如果與他人不同,我們會得到獨特感。通過比較,我們還會對自我的狀況進行反省,把別人的經驗轉化為自己的。

旅遊讓我們更感性地體會到不同生活方式和觀念的合理性。並且有機會在壹定程度上體驗異國風情。在當地體驗壹下當地人的生活方式:語言、習俗、氣候、地理。當我們用身體接近當時當地,就會自然而然地形成壹種多元和寬容的價值觀念。妳不大容易變成他,他也不大容易變成妳,但是妳與他可以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這樣就避免了井底之蛙的偏狹和固執,人心就會自然開朗起來。

旅遊滿足人們追求自我延伸與超越的需要

追求自我的伸展與超越是人的本能。旅遊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這種需要。當我們從自己的家鄉驅車千裏百裏,或遠渡重洋,來到異地他鄉,或登高山或潛水底,眼界超出以往的範圍,我們占有的空間就大大擴展了。走的地方越多,空間的擴大,人的心胸也在擴大,壹直達到天涯海角。

當我們走進更加發達的歐美國家,就好像走進了明天的世界;而當我們走到古代文明燦爛的國家,註視那些飽經滄桑的歷史遺跡,又好像回到了昨天的世界。旅遊讓我們在用無聲的語言與過去和未來交談,用心去撫摸那些不能用手撫摸的時間。

這樣,壹個人現實所占有的時間與空間就通過旅遊大大拓展了。從這壹點,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麽外國人希望到北京看四合院,而不願意看摩天大樓;城市人到九寨溝希望看到藏式小樓,而不願意住外墻貼滿瓷磚的賓館。

為了記錄這種拓展,為了表示自己被拓展的幸運,遊人總是喜歡買壹些旅遊紀念品,或壹到某壹景點的第壹件事情就要拍照留念。有些人還擔心自己的到來被人忘記或被淹沒在千百萬遊客的足跡之中,於是留下壹些印記,如記號、姓名,或者直接說“XX到此壹遊”。大多數人則拍壹些照片,當成這壹拓展的記錄。這種願望有時候會發展到極端,替代了旅遊作為體驗的目的。旅遊成為給別人看的壹幕戲劇,自己倒成了劇中的演員。遊客“上車睡覺,下車尿尿,到景點拍照,壹問什麽也不知道”,旅行社也以景點多的營銷策略來設計旅遊線路,使很多遊客變成了疲於奔命的匆匆過客。

旅遊畢竟只是壹種遊歷,不是人們常態的生活方式。現代旅遊會讓人們更加愛家,也愛家園,也會讓人們心更“野”壹點,腳也更“野”壹點。

動與靜、同與異、伸展與縮小,旅遊給我們提供了壹種身處變與不變的機會。所以,旅遊還會升溫。(來源:39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