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茂名歷史

茂名歷史

1.關於茂名市文化歷史背景

據歷史記載,茂名秦朝時分屬象郡和南海郡,隋朝時設置茂名縣。1959年設立茂名市,1983年實行市管縣體制,現轄茂南區、茂港區和電白縣,並代管高州市、化州市和信宜市。

茂名在距今45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就有土著民族在繁衍生息。夏商時期始稱百越族。茂名大地歷經千年的風雨剝蝕,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跡。高州的冼太廟、觀山寺、寶光塔、長坡舊城、信宜的鎮隆古書院群、化州的孔廟、電白的鐘鼓樓、冼太故裏、茂南的恐龍蛋化石等人文景觀引人入勝,文化底蘊豐厚。茂名在歷史上出過不少名人,如被周總理稱為“中國巾幗英雄第壹人”的冼太夫人、唐代重臣高力士、嶺南著名才子陳鑒等都是高州人。今天,大部分古跡都被開發成景點,供遊人參觀遊覽。

茂名市名起源於人名,由人名而至縣名,由縣名而至市名。

據明萬歷《高州府誌》記載:西晉末,永嘉年間(307-313年),今高州地內有個潘茂名的人,他入山遇著道士下棋。道士欣賞他的對答和相貌,教他予黃精不死的丹方。他便在東山采藥煉丹,而後升仙於西山(觀山)之上。解放前,高州城文明門外冼太廟門前尚有他用的石船及其丹竈古跡,今該廟內還有壹塊生長著少許苔蘚的石船破石存在,作為傳說中的潘仙遺跡的歷史見證(又壹說是冼夫人遺物)。

後人為了紀念潘茂名為民滅病除害和用石船救水災居民的歷史功績,就把他住過的山叫做潘山,把他煉丹所在地叫潘仙坡,把潘仙坡附近壹帶地方稱作茂名。傳說鎮南大將軍馮遊後來來到兩山間築城,取潘道士的名字,建了潘州的茂名縣。有些史書記載:隋始置茂名縣。其實東晉就已置茂名縣,後廢,南朝梁復置,“隋唐因之”。宋開寶五年(972年),廢潘州為高州,茂名改屬高州。明清的茂名縣,仍為高州府治。中華民國期間,廢高州府,茂名縣先後屬高雷綏靖處督辦、南路行署第七專區所治。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茂名縣先後屬南路、高雷、粵西、湛江專區(行政區)所轄。

2.茂名的歷史

茂名市秦朝時分屬象郡和南海郡,隋朝開皇18年(公元598),先用潘茂名其名命名茂名縣,唐太宗貞觀18年(公元644年)又把南宕州以潘茂名的姓命名潘州。中國以道士之姓設州,以名設縣,唯有潘茂名壹個。唐初屬高州,貞觀八年(634年)分置潘州治茂名,二十二年(648年)又陡置高州始治高涼移治良德。天寶初(742年)改

高州曰高涼郡,潘州曰南潘郡,五代屬南漢。宋開寶五年(972年)省潘州入高州仍曰高涼郡,屬廣南西路。景德元年(1004年)州廢屬竇州,三年(1006年)復置。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高州路安撫司。十九年(1282年)改總管府屬湖廣行中書省。明曰高州府屬廣東布政使司。清朝高州府因之,屬廣東省,領州壹(化州)縣五(茂名、電白、信宜、吳川、石城) 。中華民國期間,廢高州府,茂名縣先後屬高雷綏靖處督辦、南路行署第七專區所治。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茂名縣先後屬南路、高雷、粵西、湛江專區(行政區)所轄。1958年5月12日,成立茂名市政籌備處,同年5月23日改為茂名工礦區城市籌備處,同年8月26日成立茂名工礦區市,以後陸續將茂名縣衛星公社全部和火箭公社大部(今金塘、公館、新坡、高山、鎮盛、鰲頭、袂花)等7個鎮,茂南城郊經濟開發試驗區和河東、河西、紅旗、新華、露天礦、官渡、站前等7個街道辦事處劃歸茂名工礦區市;火箭公社的小良(舊作“肇梁”,小良鎮)劃給電白縣,火箭公社的蘭石、龍首、高棧和超英公社的南盛(今化州市南盛街道局部,本自然段同)等劃給化縣。1959年3月22日, 國務院決定設立茂名市(縣級)。1961年化州、吳川分縣後,蘭石、龍首、高棧等劃給吳川縣,南盛劃給化州縣。原屬茂名縣的其余地區和原信宜縣的古丁、馬貴、深鎮為高州縣(茂名縣先與信宜縣合並,之後才分為高州縣、信宜縣)。

1975年升格為地級市,1983年實行市管縣體制,轄電白、高州、信宜、化州四縣。1985年,成立茂名市茂南區(茂南,因地處原茂名縣之南而得名)。1987年,根據群眾的要求和上級批準,將分界公社的山閣、燒酒、霞池、黃傑、祿村、合益、金塘嶺、福居等八個大隊劃歸茂名市茂南區,成立山閣公社,現為茂名市茂南區山閣鎮。

1992年10月在原電白縣南海鎮的基礎上,經省人民 *** 批準正式設立茂名市水東經濟開發試驗區。

1993年至1995年三年中,高州、化州、信宜三縣先後撤縣建市,三市皆為縣級市,由茂名市代管。

2001年1月,以茂名市水東經濟開發試驗區為基礎,從電白縣劃出羊角、坡心、七逕、沙院、小良五鎮連同南海鎮,經國務院批準設置茂港區。2002年8月,經省民政廳批準,同意茂港區撤消南海鎮,設立南海、高地兩個街道辦事處。

2002年,茂名市轄2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18個街道、102個鎮。

2005年,茂名市轄2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20個街道、87個鎮。

2014年,國務院批準同意廣東省調整茂名市部分行政區劃,撤銷茂港區和電白縣合並設立電白區。至此,茂名市轄茂南、電白兩區,代管高州、信宜、化州三個縣級市。

3.廣東茂名市有多少歷史

茂名市名起源於人名,由人名而至縣名,由縣名而至市名。

據明萬歷《高州府誌》記載:西晉末,永嘉年間(307-313年),今高州地內有個潘茂名的人,他入山遇著道士下棋。道士欣賞他的對答和相貌,教他予黃精不死的丹方。他便在東山采藥煉丹,而後升仙於西山(觀山)之上。解放前,高州城文明門外洗太廟門前尚有他用的石船及其丹竈古跡,今該廟內還有壹塊生長著少許苔蘚的石船破石存在,作為傳說中的潘仙遺跡的歷史見證(又壹說是冼夫人遺物)。

後人為了紀念潘茂名為民滅病除害和用石船救水災居民的歷史功績,就把他住過的山叫做潘山,把他煉丹所在地叫潘仙坡,把潘仙坡附近壹帶地方稱作茂名。傳說鎮南大將軍馮遊後來來到兩山間築城,取潘道士的名字,建了潘州的茂名縣。有些史書記載:隋始置茂名縣。其實東晉就已置茂名縣,後廢,南朝梁復置,“隋唐因之”。宋開寶五年(972年),廢潘州為高州,茂名改屬高州。明清的茂名縣,仍為高州府治。中華民國期間,廢高州府,茂名縣先後屬高雷綏靖處督辦、南路行署第七專區所治。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茂名縣先後屬南路、高雷、粵西、湛江專區(行政區)所轄。

1954年開始,中央有關部門派來地質勘測隊,在茂名縣南部和電白縣西部壹帶進行勘探,並成立了勘探石油工區。1955年,國家批準了在茂名縣南部壹帶開采石油。1958年,成立了茂名工礦區城市籌建處,並將茂名縣南部的金塘、公館,袂花、鎮盛、鰲頭等地區總***418平方公裏的土地劃出,正式以“茂名”的名字建立了茂名市,將原來的茂名縣改稱高州縣。

茂名市初建時,因未定市名,而暫叫茂名工礦區。當時成立的壹些屬於市籌建處的直屬單位,叫茂名工礦區城建局、茂名工礦區財政局等等。這個市叫什麽名稱,省委要市籌建處提出意見上報。有人建議,就叫“茂名市”。“茂名”是茂名縣的縣名,覺得奪去縣名不妥,再加上“茂名”是紀念傳說中的仙人潘茂名的,有封建色彩。又有人建議叫“公館市”而公館又帶有莊園氣味。還有人建議叫“金塘市”,又嫌其未能概括幾個礦區的特點。最後有的領導提出從金塘、羊角、石鼓、低山幾個礦區的名稱串成壹個市名,從“金塘”中取“金”、從“羊角”中取“羊”,以同音取“陽”,叫“金陽市”,意思是在金色的太陽照耀下,創建美麗的城市(後來有條馬路叫金陽大道,有的商店叫金陽商店,緣由就是從這裏來的)。茂名工礦區城市籌建處對這四個市名都分別陳述理由,以正式文件向省委推薦,由省委作決定。省委考慮茂名工礦區在世界上都出了名,再改用別的名稱,容易引起錯覺,為了連貫性起見,決定叫“茂名市”,將茂名縣改為高州縣,報國務院批準,1958年8月26日將茂名工礦區正式定名為茂名市。

4.湛江與茂名的歷史

湛江歷史概要: 清光緒二十五年十月(1899年11月)法國脅迫清 *** 簽訂《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將遂溪、吳川兩縣屬部分陸地、島嶼以及兩縣間的麻斜海灣(今湛江港灣)劃為法國租界, 統稱“廣州灣”,劃入法屬印度支那聯邦範圍,設廣州灣行政總公使署,受安南總督管轄。

民國32年(1943年)2月,復為日本侵略軍所占,曾建立極為短暫的日偽政權。 民國34年(1945年)9月21日,由我國收回,以廣州灣範圍劃設市治,定名“湛江市”。

1946年1月15日成立湛江市 *** ,為省轄市,並隸屬廣東省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民國37年(1948年)3月改隸屬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民國38年(1949年)5月,改隸十四區行政督 察專員署;公署設於湛江。 1949年12月19日,湛江解放仍為省轄市。

1952年11月起,先後歸屬粵西區行政公署、湛江專區專員公署、湛江地區行政專員公署。 1983年9月地區與市合並為湛江市,為省直轄市。

現湛江市***轄五區:赤坎區、霞山區、麻章區、坡頭區、開發區,代管三個縣級市:吳川市、廉江市、雷州市,二縣:遂溪縣、徐聞縣。 茂名歷史概要: 據明萬歷《高州府誌》記載:西晉末,永嘉年間(307-313年),今高州地內有個潘茂名的人,他入山遇著道士下棋。

道士欣賞他的對答和相貌,教他予黃精不死的丹方。他便在東山采藥煉丹,而後升仙於西山(觀山)之上。

解放前,高州城文明門外冼太廟門前尚有他用的石船及其丹竈古跡,今該廟內還有壹塊生長著少許苔蘚的石船破石存在,作為傳說中的潘仙遺跡的歷史見證(又壹說是冼夫人遺物)。 後人為了紀念潘茂名為民滅病除害和用石船救水災居民的歷史功績,就把他住過的山叫做潘山,把他煉丹所在地叫潘仙坡,把潘仙坡附近壹帶地方稱作茂名。

傳說鎮南大將軍馮遊後來來到兩山間築城,取潘道士的名字,建了潘州的茂名縣。有些史書記載:隋始置茂名縣。

其實東晉就已置茂名縣,後廢,南朝梁復置,“隋唐因之”。宋開寶五年(972年),廢潘州為高州,茂名改屬高州。

明清的茂名縣,仍為高州府治。中華民國期間,廢高州府,茂名縣先後屬高雷綏靖處督辦、南路行署第七專區所治。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茂名縣先後屬南路、高雷、粵西、湛江專區(行政區)所轄。 1954年開始,中央有關部門派來地質勘測隊,在茂名縣南部和電白縣西部壹帶進行勘探,並成立了勘探石油工區。

1955年,國家批準了在茂名縣南部壹帶開采石油。1958年,成立了茂名工礦區城市籌建處,並將茂名縣南部的金塘、公館,袂花、鎮盛、鰲頭等地區總***418平方公裏的土地劃出,正式以“茂名”的名字建立了茂名市,將原來的茂名縣改稱高州縣。

茂名市初建時,因未定市名,而暫叫茂名工礦區。當時成立的壹些屬於市籌建處的直屬單位,叫茂名工礦區城建局、茂名工礦區財政局等等。

這個市叫什麽名稱,省委要市籌建處提出意見上報。有人建議,就叫“茂名市”。

“茂名”是茂名縣的縣名,覺得奪去縣名不妥,再加上“茂名”是紀念傳說中的仙人潘茂名的,有封建色彩。又有人建議叫“公館市”而公館又帶有莊園氣味。

還有人建議叫“金塘市”,又嫌其未能概括幾個礦區的特點。最後有的領導提出從金塘、羊角、石鼓、低山幾個礦區的名稱串成壹個市名,從“金塘”中取“金”、從“羊角”中取“羊”,以同音取“陽”,叫“金陽市”,意思是在金色的太陽照耀下,創建美麗的城市(後來有條馬路叫金陽大道,有的商店叫金陽商店,緣由就是從這裏來的)。

茂名工礦區城市籌建處對這四個市名都分別陳述理由,以正式文件向省委推薦,由省委作決定。省委考慮茂名工礦區在世界上都出了名,再改用別的名稱,容易引起錯覺,為了連貫性起見,決定叫“茂名市”,將茂名縣改為高州縣,報國務院批準,1958年8月26日將茂名工礦區正式定名為茂名市。

現茂名茂名市轄2個市轄區(茂南區、茂港區),1個縣(電白縣),代管3個縣級市(化州市、信宜市、高州市)。 湛江是全國優秀旅遊城市、粵西第壹城市,粵西經濟中心城市,號稱”花園港城”。

原茂名市屬於湛江市的壹個縣級市,後由於政治管轄需要,將茂名從湛江分離出來並成立成地級市。兩市沒分離時叫“雷高市” 湛江離茂名最近的地方時吳川的潛水鎮。

5.茂名有多少年歷史

茂名市名起源於人名,由人名而至縣名,由縣名而至市名。

據明萬歷《高州府誌》記載:西晉末,永嘉年間(307-313年),今高州地內有個潘茂名的人,他入山遇著道士下棋。道士欣賞他的對答和相貌,教他予黃精不死的丹方。

他便在東山采藥煉丹,而後升仙於西山(觀山)之上。解放前,高州城文明門外洗太廟門前尚有他用的石船及其丹竈古跡,今該廟內還有壹塊生長著少許苔蘚的石船破石存在,作為傳說中的潘仙遺跡的歷史見證(又壹說是冼夫人遺物)。

後人為了紀念潘茂名為民滅病除害和用石船救水災居民的歷史功績,就把他住過的山叫做潘山,把他煉丹所在地叫潘仙坡,把潘仙坡附近壹帶地方稱作茂名。傳說鎮南大將軍馮遊後來來到兩山間築城,取潘道士的名字,建了潘州的茂名縣。

有些史書記載:隋始置茂名縣。其實東晉就已置茂名縣,後廢,南朝梁復置,“隋唐因之”。

宋開寶五年(972年),廢潘州為高州,茂名改屬高州。明清的茂名縣,仍為高州府治。

中華民國期間,廢高州府,茂名縣先後屬高雷綏靖處督辦、南路行署第七專區所治。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茂名縣先後屬南路、高雷、粵西、湛江專區(行政區)所轄。

1954年開始,中央有關部門派來地質勘測隊,在茂名縣南部和電白縣西部壹帶進行勘探,並成立了勘探石油工區。1955年,國家批準了在茂名縣南部壹帶開采石油。

1958年,成立了茂名工礦區城市籌建處,並將茂名縣南部的金塘、公館,袂花、鎮盛、鰲頭等地區總***418平方公裏的土地劃出,正式以“茂名”的名字建立了茂名市,將原來的茂名縣改稱高州縣。 茂名市初建時,因未定市名,而暫叫茂名工礦區。

當時成立的壹些屬於市籌建處的直屬單位,叫茂名工礦區城建局、茂名工礦區財政局等等。這個市叫什麽名稱,省委要市籌建處提出意見上報。

有人建議,就叫“茂名市”。“茂名”是茂名縣的縣名,覺得奪去縣名不妥,再加上“茂名”是紀念傳說中的仙人潘茂名的,有封建色彩。

又有人建議叫“公館市”而公館又帶有莊園氣味。還有人建議叫“金塘市”,又嫌其未能概括幾個礦區的特點。

最後有的領導提出從金塘、羊角、石鼓、低山幾個礦區的名稱串成壹個市名,從“金塘”中取“金”、從“羊角”中取“羊”,以同音取“陽”,叫“金陽市”,意思是在金色的太陽照耀下,創建美麗的城市(後來有條馬路叫金陽大道,有的商店叫金陽商店,緣由就是從這裏來的)。茂名工礦區城市籌建處對這四個市名都分別陳述理由,以正式文件向省委推薦,由省委作決定。

省委考慮茂名工礦區在世界上都出了名,再改用別的名稱,容易引起錯覺,為了連貫性起見,決定叫“茂名市”,將茂名縣改為高州縣,報國務院批準,1958年8月26日將茂名工礦區正式定名為茂名市。

6.茂名革命的歷史和成就

道光二十壹年(1841)五月,電白縣下暴雨,石壁嶺開裂口數十米長,從中流出古木1根,粗數圍。

道光二十二年(1842)茂名縣大旱,失收,饑民四起索奪富戶糧物,知府馬麗文令各地團練武裝鎮壓。 道光二十三年(1843)信宜縣流行鼠疫。

道光二十五年(1845)二月,化州降大冰雹。四月,電白連降大雨,石壁嶺開裂數十丈,地下深處流出古樹1株,樹幹大數圍。

道光三十年(1850)夏,電白竹開花結籽。七八月,信宜縣淩十八率拜上帝會會眾數千人(含淩十八父子兄弟4人)在大寮拜旗聚義,多次挫敗信宜練勇的進攻,致信宜知縣宮步霄被撤職。

又用妙計扣押前來“招撫”的茂名知縣胡宗政。鹹豐元年(1851)正月,淩十八起義軍擬赴金田與洪秀全軍會師,進軍廣西,圍困玉林州城(今玉林市)36天,先後擊敗北流、博白、貴縣、廉州的援兵,殺死興業團總生員梁拱辰。

欽差大臣李星沅奉旨調動滇桂黔3省清兵與地方練勇萬余人進行反包圍。淩軍寡不敵眾,於四月初主動撤離玉林,回師信宜。

途經化州平定時,擴充吳三率領的拜上帝會眾和饑民 3000人。七月十壹日,占領羅定州的羅鏡圩,憑險布防,與前來圍攻的萬余官軍展開搏鬥,堅守1年多,最後彈盡糧絕,於翌年七月二十八日,淩壯烈犧牲,全軍覆沒。

十壹月,信宜縣天地會首領何名科在安莪集眾1000多人,活動於信宜、茂名、陽春、廣西容縣、岑溪、北流等地,劫富濟貧, 打擊清軍。翌年九月,何在廣西貴縣被捕犧牲。

三合會李英於信宜大沙起義。 鹹豐元年(1851)正月初壹,化州地震,房屋顛簸。

鹹豐三年(1853)廣西謝八、羅四率領起義軍進入化州壹帶。 信宜縣建懷新書院。

鹹豐四年(1854)開征厘金稅,值百抽壹。 夏秋茂名、信宜等地先後遭蝗災,飛蝗蔽天。

鹹豐五年(1855)羅定縣張觀年率眾數千,廣西劉亞蒂率眾近萬,先後進入信宜縣;廣西余其璽率義軍進入化州劫富濟貧,後受清軍襲擊,撤往廣西。 夏洪水暴漲,高州城水深丈余,城內外房屋倒塌2000余間。

鹹豐六年(1856)信宜縣德亮圍(今金垌)暴雨,山崩沖出玉石,當地群眾用以雕制玉器出售。 電白水東設抽厘局,征收出入口貨物厘金。

鹹豐七年(1857)四月,茂名、信宜、電白、化州等地大饑荒,鬥米千錢。 鹹豐十年(1860)正月電白地震。

鹹豐十壹年(1861)壹月壹日,化州地震。二十日復大震。

二月廣東天地會首領陳金(三水縣人)率起義軍進茂名、信宜、化州,在信宜縣城建立“大洪國”首府。同治二年(1863),陳金被誘殺。

其部將鄭金獻出信宜縣城,投降清軍。 同治元年(1862)電白縣鼠疫流行,降紅雨,民眾稱血雨。

同治三年(1864)信宜縣水口橫茶村開始生產青瓷器。 同治十二年(1873)電白知縣於沆在電城興辦東西義學。

同治十三年(1874)壹月,信宜縣特大洪災,淹沒民房數百間, 溺死村民數十人。 光緒元年至六年(1875~1880)信宜縣連續6年流行鼠疫。

光緒二年至十四年(1876~1888)信宜縣山區連續12年老虎傷人。 光緒三年(1877)設電白水東厘廠,轄兩家灘、黃坡、石門(吳川縣)、安鋪(廉江縣)4個分卡,稽征出入口商貨稅。

光緒七年(1881)三月二日,茂名縣降冰雹大如碗。 三月法、美天主教傳教士在化州縣寶圩陵江東畔贈醫,開用西藥在當地治病先例。

光緒八年(1882)彗星現,亮光成片。 電白縣出土銅鼓1只,高1.9尺,直徑2.4尺,鼓面周邊鑄有蛤蟆4只。

光緒九年(1883)十月,電白荔枝開花結實。 光緒八年至十三年(1882~1887)電白縣、化州和茂名縣先後出土銅鼓各1只。

光緒十壹年(1885)冬,茂名縣流 行牛瘟。 六月電白降冰雹。

十月信宜某地星隕如雨。十壹月二十壹日晚始,電白縣某地連續三晚降隕石,密如降雨。

光緒十三年(1887)七月十三日,高州巡道王之春首次在府城設電報局,開通由岸步(安鋪)經石城(廉江)、化州至茂名電報線路。使用15瓦手搖電報機。

光緒十四年(1888)茂名、電白流行鼠疫。 光緒十五年(1889)七月十五日,茂名縣地震,房屋顛簸,牲畜狂奔,池魚躍岸。

在茂名縣城北門外建立育嬰堂。 光緒十六年(1890)秋,四縣多次發生地震,化州多處地陷。

高、雷、廉各城鎮流行鼠疫。 法國傳教士先後在信宜縣東鎮、電白縣電城和水東等地建天主教堂。

光緒十七年(1891)從順治十五年開始到是年,先後六修《高州府誌》***96卷,五修《茂名縣誌》***43卷,六修《信宜縣誌》***50卷,四修《電白縣誌》8冊30卷,四修《化州誌》。 光緒十七年至宣統二年(1891~1910)茂名、信宜、化州等地連年流行鼠疫,有些地方1/3人死亡。

高州知府英麟死於鼠疫。 光緒十八年(1892)冬,茂名、信宜嚴寒,樹木、屋瓦結冰,屋檐冰淩盈尺,禽畜、河魚、草木凍死。

四縣有集市130個。 信宜知縣敖式設中義學堂。

光緒二十年(1894)水東港復航,有定期客、貨輪直通江門、廣州等地。 光緒二十四年(1898)五月,廣西北流農民李兆光、李玲堂率天地會會眾數千人進攻信宜、茂名兩地,後被清兵擊退。

光緒二十六年(1900)夏,茂名縣連續7晝夜降大雨,曹江壹帶洪水泛濫,民舍沒頂,人登山,不能熟食。 法國神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