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什剎海旅遊指南什剎海線路景點推薦

什剎海旅遊指南什剎海線路景點推薦

北京著名的什剎海胡同,相比很多人都有所耳聞。這壹帶是老北京人最熟悉的地界。它保留了許多古建築和四合院,以及許多傳統文化元素。也是壹個充滿人情味的地方。給大家分享壹下什剎海旅遊有意思的線路。

什剎海包括前海、後海、西海(又稱積水潭)三個水域及其周邊地區,俗稱三後湖。還有壹種叫“什剎海”,因周圍有十座寺廟而得名。自清代以來,它壹直是著名的娛樂和避暑勝地,也是燕京的風景名勝之壹。

下面介紹壹條遠離人群的深度徒步路線。從地安門西街出發,經過花棉胡同、護國寺街、三不老胡同、正覺胡同,過德勝橋到西海,去西海南、新街口東街、德勝門西街看壹看。

在這裏,我們會看到寺廟、紀念館以及更多名人故居。

地安門西街地安門西街東起地安門外大街,西至西四北街。明清時期是皇城北墻的外側,所以當時也叫皇城北街。清光緒順天府之稱他為地安門外城之根。地安門的西端,明代是太平倉,清代是莊王府。

除了北海公園和什剎海,地安門西街兩側還有幾個值得駐足的地方:

賢良寺位於地安門西街103號側門。建於清雍正八年(1730)。它最初是壹個專門供奉王公大臣和那些為國家建功立業的人的神社。寺內有雍正帝賜的賢良殿碑,禦書“忠義懷古”。名人堂第壹名是易雲祥太子,其他還有範文程、於成龍、圖海、萊塔、李煜等。,到張之洞和戴宏慈為止,王朝,還有99人,包括王和龔。

景永廟從名人堂往西,離現在的北海賓館不遠。景永寺建於乾隆三年(1768),是為了紀念雲貴總督明瑞而建。雲貴總督明瑞率軍在緬甸作戰兩年,戰功卓著。後來由於援軍遲遲未到,全軍潰敗,自殺身亡。

為表彰明瑞,乾隆在原嘉興寺(即北海賓館所在地)東側修建了雍寺,杜通及其隨行人員等多人壹同祭祀。每年春天和秋天都有節日。後來,在20世紀30年代,它也被用作東北抗日戰爭中犧牲的士兵的趙衷廟。

景永廟以西是153號院,相傳為民國總統徐世昌的弟弟所有。

花棉胡同花棉胡同位於西城區東北部,北起羅爾胡同,南至護國寺街。明代,在《史靜五成坊巷胡同集》和《萬書雜記》中,被記載為“棉花胡同”。為了區別它,南鑼鼓裏的棉花胡同就叫東棉花胡同。

明末著名的女將軍秦良玉率領白衛軍,北上王琴、花棉胡同、四川大營,都是駐軍的地方。

從1913到1915,雲南軍政府總司令蔡鍔曾住在花棉胡同66號。當年的故居是西室,由正門和三間臥室組成,北室三間,南室三間。前院和後院被壹道走廊墻隔開,後院有三間房,分別是北房、南房和東房。整體格局很不符合老北京四合院的規定,人工和材料也很單薄。

此外,巷子裏還有壹家老店的舊址,老店“香油坊”、“龍居勇”、“南醬園”的牌匾還依稀在那裏。

正覺胡同花棉胡同就在正覺胡同的東面。因此處有正覺寺,故名正覺寺胡同。

如今,胡同中間的甲9號是正覺寺舊址。雖已廢棄,但仍保留著正殿的輪廓,依稀能看到當年的氣息。民國時期,廟裏開了壹所私立小學,住在不遠處小楊胡同的老舍也在這裏讀書。

胡同東端的3號院,也是保存完好的四合院。門樓磚雕基本完好,院內倒屋有壹個馬洞。此外,西邊的23號院也有壹個宏偉的大門。乍壹看,當年住的人非富即貴,院子裏還有保存完好的吊花門。

護國寺街護國寺街也是我最喜歡的壹條街。這條位於德勝門內大街和新街口南大街之間的街道,因建於元代的護國寺而得名於胡同裏。

護國寺是北京八大寺廟之壹,始建於元代。據說護國寺建在托克托總理的官邸。後來經過元明清的不斷修繕,成為北京最熱鬧的地方。護國寺廟會也與東方的龍符廟會遙相呼應,互稱東西寺。如今,護國寺內的金剛殿依然保留,單檐歇山式,黑色琉璃瓦,綠色鑲邊。其余為後寢殿、藏經樓、西殿和東西配樓。

胡同東側9號原是清末義親王宮的馬廄,後被改建為住宅。1951京劇大師梅蘭芳於1961年遷入此處,直至逝世。後來1987,梅蘭芳紀念館在這裏開館,通過實物和圖片講述梅蘭芳大師的藝術生涯。同時,紀念館內還有吳昌碩、、陳、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的書畫作品。

三不老胡同三不老胡同東起德勝門內大街,與紅山胡同相連。西至花棉胡同,與航空胡同相連;南側與華智胡同相連。胡同之所以叫三不老胡同,是因為和明朝最著名的太監鄭和有關。

現在的三不老胡同6號院,據說曾經是鄭和故居的主院。鄭和下西洋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現在院子裏還存在著規模和格局。木門很重,兩邊破損的橋墩顯示出它經歷過的滄桑。

此外,三步老胡同路東段北有壹座紅磚樓,曾是政協宿舍。徐瑩、子岡、馮、黃宗英、北島等都先後在此居住,是壹個非常繁榮的時代。

德勝橋離開三步老胡同,來到德勝門內大街。我們將經過壹座橋,然後到達西海。這座橋是明朝初年修建的德勝橋。

德勝橋把積水潭分成兩部分,西邊是積水潭,東邊是什剎海。橋面原本是拱形的,但在1919改成了平緩的橋面,並增加了走道。1943,石圍欄改為城磚砌成的圍墻。德勝門和前門箭樓是僅有的兩處研究古代城市布局和城防設施的實物資料。

德勝橋上有壹只原始的水獸,名叫“鎮海神牛”。高約2尺,探出橋口,頭如麥鬥,眼闊,角如鐵塔,牙如刀,鼻竇深,有吸盡海水之勢。舊時,這“鎮海神牛”、匯通寺下的“鎮海石首”、崇文區鎮海寺的“鎮海鐵龜”並稱為北京“鎮海三寶”。1952月牙河改造工程剛開始的時候,“鎮海神牛”還存在。工程進入築堤階段後,就銷聲匿跡了。

西海濕地公園德勝橋西側是元代大運河的水運碼頭積水潭(有機會先單獨說說北京的大運河遺跡)。現在已經建成了蘆葦蕩漾的濕地公園。西海周邊有匯通寺、三關寺、靜宜寺、福賽吉等古跡。

匯通寺(郭守敬紀念館)位於什剎海西海西北的壹個島上。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乾隆二十六年重修,改名匯通寺。

由乾隆題寫的匯通寺碑仍保存在匯通寺,但匯通寺已改建為郭守敬紀念館,讓更多路過的遊客熟悉這位對北京水系建設最為重要的關鍵人物。

三官廟位於西海北緣西側。所謂三官,是指天官、地官、水官。他們是道教最早崇拜的三位神靈,也被稱為“三官帝”和“三元帝”。

天佑百姓,地方官赦罪過,水利官救濟厄立特裏亞。西海三關寺建於清代,重建於1924。今天整體格局還在,雖然已經失去了三官殿的作用。

葉靜寺建於明朝嘉靖三十七年(1558),位於西海北緣西側。它是由負責內部官員監督的太監和負責儀式的太監捐款建造的,被命名為廣智寺。

清初重修,改名葉靜寺。因為西海靠近葉靜廟,它也被稱為葉靜湖。現在只剩下前廳和後廳了。原來的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制作的銅鐘和清道光十九年(1839)制作的鐵鍋已經不存在了。

扶塞吉位於海南西海岸。它的具體建造日期不詳,只知道它是在明鄭德十四年重建的。因其地勢較高,故俗稱高廟和關帝高廟,又稱華佗廟。清朝康熙年間,這裏曾是大學士的珍珠殿。清鹹豐十年(1860)

恭親王壹心要把關押在司法部監獄的英法聯軍代表巴夏禮等人關在這裏。

原為道觀,民國時期改為佛寺。原寺北什剎海海邊梁漱溟父親梁居川玩世不恭溺水紀念碑,1966後被毀。現存文物建築26座,建築面積453平方米。西城區文物保護單位。

此外,在西海濕地公園還可以看到積水潭醫院,這裏在嘉慶年間曾有四象莊經,又稱四象府。後來在光緒六年,莊敬的曾孫布紮貝攻打貝子爵,成為這座俗稱邦貝子府的宅院的最後壹任屋主,直到清朝滅亡。嘉慶年間,雨荷河入府,積水潭南岸、西岸有花廳,潭潭以東有土。積水潭醫院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