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山西景點導遊詞五選

山西景點導遊詞五選

走壹走,看看沿途的風景!美如畫,笑壹笑,笑盡人間浮華!以下是我為妳精心整理的山西景點導遊詞。歡迎參考他們,希望能幫到妳!

山西景區導遊詞1

北武當山,位於陜西省呂梁地區方山縣,古稱王龍,又名真武山。明代田璇寺修復後,因地處北方,改名為武當山。這裏既有令人賞心悅目的自然景觀,也有源遠流長的人文景觀,是中國北方著名的道教聖地。1990經山西省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務局批準為道教活動場所,10月國務院公布1994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北武當山曾是“五裏土路五裏沙,五裏石階登高”。現在高速公路已經開通,坐公交車就可以到達萬神殿。上山的石階是1455,陡峭的地方都裝了鐵扶手。此山四面環山,自然景觀奇幻秀麗,素有“春粉紅,夏綠,秋紅,

“白冬”的美譽,加上陡峭的石階和古老宏偉的寺廟,可謂“雄、奇、險、美”於壹身。

令人驚嘆的是,形態各異的古松和大自然雕刻的奇形怪狀的巖石,如:仙人指路松、巨海松、鴛鴦松、龜蛇首智、猿猴望日、石豬受難等,都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山頂上有壹座真武廟。據古碑記載,始建於唐代,重建於明代。我在山上的寺廟裏有道教活動。高峰期在明清時期。農歷三月初壹至初三的每壹天,都是壹個古老的廟會時期。那時,香煙繚繞,遊客雲集。

北武當山道觀現有道士10余人,道觀內有泥塑、壁畫、石碑等文物,具有珍貴的歷史研究價值。當代文人學者登上這座山,都是題字作畫;朝聖者和遊客參觀這座山,他們都流連忘返。

山西景點導遊詞2

壺口瀑布,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旅遊景點和國家地質公園。東與山西省臨汾市薊縣壺口鎮接壤,西與陜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鄉接壤,是兩省的旅遊勝地。山西太原以北387公裏;它位於陜西Xi以南449公裏處。

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在水多的夏天,壺口瀑布非常壯觀。冬天整個水面結冰,形成罕見的巨大冰瀑。

65438+20 _年2月6日前後,由於持續的降溫天氣,黃河壺口瀑布出現了流淌、掛冰的景觀。

2000年7月30日,受陜西省雲巖河流域強降雨影響,黃河壺口瀑布呈現出西起濁浪翻滾,東起白浪湧動的奇特景觀。

山西景點導遊詞3

位於山西省永吉縣城東20公裏,以五老峰、漵浦縣為中心,包括黃河灘、王關谷、龍頭山、雲仙閣等六個景區。最高點是嶽平梁,海拔2100米,總面積300平方公裏。這裏山多、崖多、洞奇、奇花異木、珍禽異獸,清幽潤澤的山泉和流水,山上洞穴幽深,寺廟眾多,雙瀑縱橫,成為旅遊勝地。

五老峰,歷史上稱為東華山,是北方著名的道教名山,海拔1809.3米。奇峰險峻,需要爬鏈,屬於丹霞地貌。這裏有層層疊疊的山峰、森林和古樹,各種生物覆蓋了整個山野。花是紅的,草是綠的,山是亮的,水是美的,所以有“北有五倉,南有五老人看風景”的說法。遊客向縣城西南方向望去,只見東金平峰、習近平峰、太乙平峰、潘琪峰四座山峰在雲霧中若隱若現,被1809.3米的玉珠峰所環繞,猶如五位老人用拳頭鞠躬歡迎尊貴的客人。

主峰玉珠峰,石壁尖銳,形似玉柱,直插雲霄,又名“雲峰”、“靈峰”。遊客需要爬上鏈條。山頂有3000平方米的土地,北高南低。有七大文化景點:南天門、靈官廟、菩薩殿、石秀殿、千姿堂、祖師廟和其他建築遺址。以玉珠峰為中心,左側有東津坪峰,峰腰處建有藥師洞;右邊是西金平峰,峰下是雷公洞;北有太乙峰,有五老殿和玉皇殿;南面是棋盤峰。“四峰不敢前立,猶如尚皓追隨帝子”。還有365、438+0峰,如吳誌鋒、筆架峰等,由仙女下凡,或形似猿猴,或高聳如筆,或筆桿壹字排開,映珠映玉,惟妙惟肖,* * *面積50平方公裏。在此期間,有64座寺廟,12個洞穴和9個噴泉。馬蹄印仙人洞、雷公洞、洞、張洞幽深,形態各異,對地質、成因、氣象、水文、生物、考古等都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泉水純凈甘甜,流淌不息,如嚴明泉、芙蓉泉,還有神奇的碗泉,只有碗大小,卻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裏山奇水美,處處是綠,還有松濤、雲海、怪石、怪崖、松樹、流泉、瀑布等景觀,呈現出多樣的自然風光。遊客來到這裏,仿佛置身於壹幅神奇的圖畫中。

據史料記載,早在晉代,張僧繇的《潯陽紀》就記載“五老峰隱於天,其勢如河中央玉祥縣五老山”。北魏李道元《水經註》中有“奇峰起夏,孤峰起,泉面遮,柏峰蔭,泉灌”的描述。歷代文人騷客都寫過文章和詩詞來贊美和描寫。比如碑文上寫著“山色秀美,五老峰更美”,被譽為三晉第壹勝景。據調查,山上的古建築遺址中,有南北朝時期的佛像石像、唐代的細繩磚、宋代的方瓦、明代的彩繪畫像,還有大量的石刻,說明古五峰山早已成為遊客流連忘返的地方,也是佛教徒修行、打坐、生活的地方。道教位列“第五十二福地”。

從眾多的石碑中可以看出,五老峰曾經有過千年的繁榮歷史,民間傳說的軼事也不少。宋代楊業在此駐軍練武,包圍普救寺的孫飛虎在此紮營。張、、等道教人物都有許多傳奇軼事,更增添了五老峰的神秘色彩。每年七月初壹至十五是朝鳳廟會,南北客商、官員數萬人。現存的明代萬歷年間的木刻《玉柱清峰圖》和民國初年印制的《山西省榆鄉縣西南五老峰風光新圖》,生動地描繪了當時的繁華。直到日軍入侵,從山下的玉香鄉西關到山下的玉竹峰,沿途有40多家茶館和飯店。山口的寺廟和梨園社戲輪番上演,余音繞梁。民間娛樂活動和迎神遊戲非常熱鬧。之後因為種種原因,五老峰逐漸沒落,鮮為人知。

山西景點導遊詞4

說起來山西的吳冶寺,也就是現在的萬佛閣,在明朝萬歷年間,位於陜西太淮鎮塔院寺東南40年。主要由五龍五殿和文殊殿組成。五龍五殿內塑有五尊龍王像,五主頗有名氣,故當地人將萬佛閣稱為“吳冶廟”。山西吳冶寺的寺廟呈南北走向,占地2040平方米,包括大殿、樓層、僧舍、臺省省臺、寶塔臺和明碑。

首先,談談山西吳冶寺的建設:

陜西吳冶寺的五龍王廟曾經是壹個滾動棚的屋頂。1920_,重修時改為單檐歇山頂,四廊五脊六獸,右脊有青銅殿。前面有壹個抱廈的滾棚,雕梁畫棟,五顏六色。除了金面龍學士,身後還有爺爺、二爺、龍母、二爺、余的雕像。民間傳說,五爺本來是黑臉,但文殊菩薩為了利益眾生,化為五龍王,於是黑臉變成了金臉。文殊菩薩的五龍王很喜歡看戲,於是在五龍寺對面建了壹個古戲臺,專門給五爺演戲。正因為如此,直到今天,五臺山六月法會期間,都要安排著名演員、劇目在萬佛閣演出,意思是為五龍五龍唱歌。

除了龍王殿,還有陜西吳冶寺的文殊殿,它是壹座三層、三檐、四出的山,上層供奉菩薩,下層供奉明代的三尊塑像。文殊坐獅,普賢坐像,觀音坐天,每個新月像都被美度高度克制。上層藏王菩薩左右各有五尊。分別是秦廣王、楚江王、宋帝、關、、華王、泰山王、平王、杜世王、十死堂,構成了“十死堂”的布局。藏王菩薩左右兩邊的雕像原來是龔敏和他的兒子。相傳九華山原屬龔敏,但地藏王菩薩開辦九華山道場時,欲占此地,遂化為僧問龔敏,曰:“今若來寶地,不換布施,不換飲食,只求壹處修行之地,還望施主成全。”龔敏笑著說:“這周圍幾英裏都是我的。我怎麽會在乎妳占據壹個水漲船高的地方?”?師傅,哪裏的山好,妳就在哪裏練。那“和尚”聽了,便將袈裟壹展,九華山全被遮住了,龔敏只得舍身供養。殿宇檐梁間,有壹口明代大銅鐘,重油000斤。寺內木亭上下兩層為3寸高的泥塑,上有各種形狀的鍍金小佛像。雖然有壹萬尊之多,但沒有壹尊是壹樣的,令人嘆為觀止,所以文殊殿也被稱為萬佛閣。

接下來說說陜西吳冶寺的佛像。

吳冶寺供奉的吳冶是廣濟龍王文殊菩薩的尊稱,也是五臺山五大文殊菩薩的化身。所以是五臺山最香的寺廟。事實上,應該說吳冶實際上是文殊菩薩在臺灣本土化和世俗化的產物。它承擔了民間神的功能,並賦予當地人民風調雨順、平安吉祥的願望。也許正是因為吳冶比其他各大寺院的莊嚴菩薩更貼近群眾,更符合壹切急功近利的眾生的願望。在善良男女的眼裏,小小的吳冶廟幾乎成了有求必應的象征,去五臺山燒香的人大多去吳冶廟。在群眾眼裏,他們對佛教壹無所知,甚至對文殊菩薩也壹無所知,但只要提起吳冶寺,就家喻戶曉,幾乎成為五臺山的壹張名片。

山西景點導遊詞5

蒙山大佛:蒙山在太原西南約20公裏,寺底村,晉祠以北,主峰1.325米高。蒙山曉月是老太原八景之壹。天寶二年(551),北齊高陽皇帝將東魏的大莊妍寺擴建為開化寺,並開鑿了壹座高200尺的摩崖大佛,稱為西山大佛,略高於樂山大佛,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佛像。隋文帝年間,新建了毗蓋佛亭。唐高宗和武則天來這裏拜佛,並在宮中賜袍。由於寺廟倒塌,大佛被淹沒在廢墟中,只看到胸部和頸部,胸寬25米,高17.5米,頸徑5米。目前正作為旅遊資源進行規劃開發。

蒙山大佛,又名晉陽西山大佛,是壹座摩崖大佛,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寺底村西北的蒙山。現為太原市文物保護單位。蒙山大佛發掘於北齊天寶年間。原來是蒙山開化寺後面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淵、唐高宗李治、武則天、後唐皇帝李克用、後漢高祖劉知遠都曾來此拜佛。元末,蒙山大佛被毀。在65438年至0980年太原地名普查中,重新發現了蒙山大佛。發現時,佛頭已不見,佛身被土石掩埋,風化嚴重。據古代記載,蒙山大佛高200英尺(現代為59米)。據實測,蒙山大佛從腿底到頸部的高度約為30米。據估計,原來的佛首比例約為10米,後期重建建造的基座高6米。蒙山大佛原高約46米。20_以來,太原對蒙山大佛進行了保護和開發,加固了佛身,並參照太原出土的北齊佛頭,新建了高度為12米的佛頭。5438年6月+20 _,蒙山大佛景區對外開放。

蒙山大佛原是開化寺後面的佛像。開化寺建於北齊天寶二年(公元559年),被北齊文宣帝高陽授予“開化寺”。寺後鑿石築路,寺後壹裏鑿佛像,即蒙山大佛。當時太原叫晉陽,是北齊的首都。北齊開國皇帝高歡在這裏創業,打敗了爾朱榮。後來實際控制了東魏的政治事務,為北齊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此後,北齊皇帝經常往來於都城鄴城和都城晉陽之間,非常重視晉陽的建設。據五代蘇玉貴《重修蒙山開化寺莊嚴亭》記載,北齊大師高緯在《北齊書》中說“晉陽西山雕成巨佛像,壹夜滿油,照宮”。因此,蒙山大佛有時也被稱為“晉陽西山大佛”。

蒙山大佛的發掘年代有爭議。壹種觀點認為,根據《太原誌》和《永樂大典》太原郡的記載,蒙山大佛的發掘始於北齊天寶二年。另壹種觀點認為,根據明嘉靖《太原縣誌》和明成化《山西通誌》的記載,蒙山大佛的發掘是在開化寺建成之後,也就是比天寶晚兩年。據五代蘇玉貴《重修蒙山開化寺莊嚴亭》記載,“北齊文宣帝天寶末年,鑿石鑿山”,認為蒙山大佛的發掘始於天寶十年(公元559年)。據《晉陽西山雕成大佛像》記載,發現蒙山大佛是在北方歷史上已故大師所處的高緯度完成的。據宋史記載,《蒙山碑》、《北史》成書於北齊五年三月。北齊五年三四月間,主體在晉陽,舉行重要的佛教儀式。推測蒙山大佛完成時間為北齊五年(公元569年)。

蒙山大佛是從陡峭的懸崖上挖掘出來的,位於蒙山山頂附近。壁龕為開崖式,寬29.60米,深17米,平面近似半橢圓形。佛像頭部已失,山與頸平齊。研究人員推測,當時這裏很可能有壹塊自然凸出的巖石,在挖掘時被雕刻成了壹個佛頭。佛像後面的懸崖上有大面積的平地,有寺廟遺址,散落著碎磚瓦,還有壹個破土堆,上面刻著“杭州天目山峰車禪師”四個字。蒙山大佛為單體佛像,龕內外無威脅造像遺跡。

大佛掉了頭。頸部直徑5米,高2米多,有三條凹紋。從脖子到腹部的高度是22米,肘部之間的距離是22.70米。肩部平坦寬闊,肩胛骨厚實,身材結實。由於大佛的巖體為松散的砂巖,風化崩塌相當嚴重,佛像的服裝圖案已無法辨認。佛像胸部有幾排小方孔,推測是大佛重建留下的遺跡。佛像前臂長12米,寬2.80米,保存完好。佛像被禪宗封印。右手長3.10米,手掌和小指還存在;左手殘廢了。雙手下腿用石頭鋪成,3米高,蹲著坐。腿下有石臺基礎。佛像的腿和橋臺都是重建時建造的。研究人員認為,雖然佛像原來的坐姿可能不是重建時的坐姿,但很可能是雙手禪定印判斷的坐姿。蘇白根據清凈前的舍利子斷定蒙山大佛是臥佛彌勒佛。但經過清理,佛像被禪定封印,並不是臥佛像。後來的研究者認為,蒙山大佛可能是釋迦牟尼佛。其中壹個原因是《重修蒙山開化寺莊嚴亭》中提到“致勝因是釋迦牟尼的真理”;另壹個原因是,北魏發掘的雲岡石窟第20窟釋迦牟尼佛也是修習禪定的,與蒙山大佛相同。

蒙山大佛從腿下部到脖子高約30米。根據肩寬18m,研究者估算佛像頭部高度約為10m,即蒙山大佛高度為40m,後期重建增加的6米高基座使總高度約為46m。這與歷史記載不同。唐代的《明報姬叔》記載,蒙山開化寺的佛像高200英尺。按照唐代壹尺,現代0.295米計算,唐代記載的蒙山大佛高度為59米,比蒙山大佛實際高度高出十幾米。有媒體按照現代壹尺0.33米計算出蒙山大佛的高度是66米。也有媒體計算63米;還有媒體報道稱,蒙山大佛“高66米(大佛站立高度)”。這些媒體由此認定蒙山大佛比阿富汗55米高的巴米揚大佛還要高。有媒體甚至宣稱蒙山大佛與樂山大佛、巴米揚大佛齊名,並根據二者的高度關系(蒙山大佛高度為66米)稱其為“世界第二大石佛”。

大佛前的平臺上有三處建築遺跡(約15米),門檻和土堆還在。研究者判斷建築年代可能晚於五代。建築遺跡北面有壹只烏龜,碑已失傳。佛龕西側墻上有多個小石洞,用於修建佛堂時嵌入橫梁和檁條。在大佛龕的東側,還有壹塊摩崖碑和崖面兩個洞窟的遺跡。摩崖石刻大概有佛胸那麽高。呈長方形,高2.50米,寬1.85米。這是事先刻好的,嵌在懸崖上的。字模糊,只能判斷是佛經,無法知道是哪壹本。摩崖石刻東側的洞穴,高、寬約1米,因巖石崩塌已被破壞。石窟東面是壹個正方形石窟,寬2.97米,深2.99米,高2.94米,四角金字塔形屋頂。長方形洞門高1.74米,寬0.97米,深0.52米。門兩邊雕有石柱,上面雕有水桶。在桶的上方,有壹個雕刻的隔膜。橫膈膜的桶是三升的桶,柱間的桶是人字形的。叉手呈弧形,向外甩,尾端略上翹。根據四角金字塔形屋頂和人字形叉尾上翹的特征,研究者認為這個洞穴可能是北齊時期開鑿的。這個洞穴有壹面素面墻,沒有壁龕。屬於禪洞,洞內還留有清康熙四十六年的碑文。

據《嘉靖太原縣誌》記載,“北齊天寶二年(551),在縣城西北十五裏處建霍克基,額開化。寺後鑿石,山上雕佛像。隋仁壽初(620_)建佛閣,額改為凈明。唐武德三年(620_),李淵自河東來遊禪,後改開化寺。會昌甲子年間(844),甘寧二年(895)毀佛閣,重建。宋春華元年(990),建造了兩座尼古美佛塔,高兩尺。元末(1368)被毀,只剩下僧房佛塔。明洪武十八年(1385),公瑾王重修。”

五代漢高祖劉知遠稱帝前,於金代二年(945年)在此建了壹座佛閣,名為“莊嚴閣”,共五層,每層十三塔。裏面蓋了200尺高的雕佛,同時還建了“雁塔蜂臺”和“鹿苑雞園”。亭臺淩雲,氣勢非凡,極盡奢華。元二十八年(1368),“莊嚴亭”等建築倒塌。此後,大佛被埋在巖石、殘磚、碎石和泥沙中。明清兩朝,朱王鎮守太原,重修開化寺。實際上只修建了前寺,即現在的開化寺,後寺沒有修建,大佛也因隨葬而不為後人所知。

1980,太原市南郊區地名辦在地名普查時發現大佛遺跡。在1982探討“大渡巖”這個名字的由來時,實地勘測其實是大佛的胸部,高50余尺,寬約8尺。頭部還沒有找到,現在找到的只有頸部高達五尺,胸部以下的部分還埋在破巖破瓦的斜坡裏。整個大佛還有待挖掘,周圍發現的建築遺跡與歷史記載壹致。目前已引起國內史學界的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