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賴冠洋是做什麽的?

賴冠洋是做什麽的?

賴冠洋

賴冠陽是江西省龍南縣市楊村鎮楊臺尾人。賴冠洋從小就接觸到農村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潛移默化地受到客家文化的熏陶,為他日後走上客家文化傳播之路積累了豐厚的文化底蘊。

中文名:賴冠洋

國籍:中國。

出生地:江西龍南

職業:教師

畢業學校:隴南師範學校

主要成果:宣傳隴南客家文化。

代表作品:客家圍屋伊彥圍屋

籍貫:江西省龍南縣楊村鎮楊臺尾。

介紹

例子

從隴南師範學校畢業後,賴冠洋回到家鄉從事教師工作。賴冠洋壹開始並沒有仔細欣賞和琢磨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直到有壹次因為編家譜,才發現客家歷史文化的巨大價值和意義。1985年,縣裏編《龍南縣誌》,賴官陽接到搜集賴興史料的任務,於是接觸了家譜。翻開幾十年不見的家譜,賴冠洋大開眼界。原來,祖先和先賢們不畏強暴、樂善好施、巧用心思、團結互助的族譜記載的奇聞軼事,以及凝練精深的家訓,都顯示了“勤勞、開拓、進取、崇報為先、和為貴”的客家精神賴冠陽把這些事跡記在心裏,開始喜歡上家譜這件事。

如果說族譜編纂讓賴冠洋認識到了客家傳統文化的價值,那麽壹次偶然的機會讓賴冠洋找到了弘揚客家傳統文化的“金鑰匙”。上世紀90年代初,隴南客家圍屋開始為人所知,但沒有系統具體的宣傳資料。有壹次,壹批美、法等地的教授、專家來到楊村,參觀高大雄偉的伊彥圓形住宅,但當時誰也說不出個所以然,這讓喜歡刨根問底的專家學者們後悔不已。這件事對賴冠洋觸動很大。他想:客家圍場不就是客家歷史文化的具體體現嗎?為什麽不先做壹個客家圍屋的研究?在他的積極主動下,鎮上很快就讓賴冠洋全面了解和整理了伊彥環房的相關資料。

整個暑假,賴冠洋在伊彥圈舍裏來回穿梭,從用尺子測量圈舍的高度和厚度,到反復繪制圈舍結構圖,從收集圈舍傳說和故事,到寫出圈舍建築價值和防禦功能,等等,都是他自己毫不含糊地完成的。賴冠洋在清理圍墻房子的過程中再次被震驚。他從來沒有發現客家圍屋如此神奇和偉大。這是最能體現客家文化的載體。他認為,要弘揚客家文化,應該從圍屋開始。

伊彥圍屋是繼賴冠洋學習伊彥圍屋之後,推廣客家圍屋的第壹部作品。文章詳細介紹了伊彥圍屋的歷史背景、由來、結構和功能,並刊登在《贛南師範學院學報》上,作為《伊彥圍屋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信息》進行了報道。2001年7月,伊彥圍屋從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直接升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隴南客家圍屋開始遠播,引人註目。

賴冠洋初嘗成果時十分興奮,隨後便潛心編撰其他客家圍屋。他以出生地楊太尉為例,撰寫了《隴南客家民居——圍屋》壹文,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隴南客家圍屋的歷史背景、特點和作用,並發表在建設部出版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宅保護研究》雜誌上。此後,賴冠陽先後考察整理了五孔船形圍場、太平橋、關西新圍場,使隴南客家圍場為世人所知,賴冠陽本人也成為全縣知名的客家圍場研究專家。

成就

2000年底,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直播中國》的壹個劇組來到隴南,想在楊村的五十圩上直播。當時對於壹個山區縣來說,上央視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 *席間,導演Yan _建議盡快寫壹份詳細生動的背景材料,如果達不到要求,取消對武士威的直播計劃。重擔又落在了賴冠洋的肩上。這是宣傳隴南外府成敗的事。他壓力很大。他在五十圩堵了壹個星期,晚上把自己鎖在房間裏拼命幹活。最後,他拿出了壹份完整的文字材料,得到了嚴的充分肯定和贊揚。2001年2月4日,武士威通過央視《東方時空·直播中國》的鏡頭走向世界,走進了全世界人民的眼睛和心靈。

從此,隴南客家圍屋名聲大振,海內外遊客絡繹不絕前來參觀圍屋。當時賴冠洋退休了,但客家文化的傳播之旅並沒有結束。之後,各地媒體蜂擁而至,聚焦隴南外府。賴冠洋頻頻以嘉賓身份出現在鏡頭中,成為客家圍屋傳播的先鋒。每年都有大量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和學生來到隴南參觀圍合的房屋。當他們找到賴冠陽時,他熱情地為他們引路和介紹。來自北京研究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山大學、廈門大學等多所院校的教授和學生與賴冠洋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文化的積澱,賴冠洋已經不僅僅滿足於對客家民居和客家文化的收集和整理,而是把目光和精力投入到了更有意義的論文的寫作上。九連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專家們對其中的動植物知識進行了探索,但對人類歷史卻從未進行過研究和整理。賴冠洋決定填補這個空白。

為了真實細致,他不顧年齡,花了壹年時間走遍九連山,跋山涉水,風雨無阻。有時候,為了驗證壹個數據,壹個細節,他要走訪幾個村,翻幾座山。最後,他采訪研究了與九連山有關的歷史傳說、人文風情和近代史實,撰寫了專著《客家聖山九連山》,使山川秀美,人傑地靈。他的論文《贛南最早的客家人》和《從桃川賴的發展看宗族與農民的關系》從客家人獨特的視角探討了客家先民的起源和農民宗族的意義,為普及客家文化知識、構建農村和諧社會提供了理論依據和理性認識。

報告

如壹壇輕輕打開的陳年窖藏酒,濃郁而持久的香味令人陶醉。經過不斷的宣傳和推廣,龍南客家圍屋和客家文化從默默無聞到享譽全球,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著迷和驚嘆。賴冠陽是該縣早期的客家文化傳播者。他出生在隴南的壹個客家圍場,對客家文化充滿濃厚的興趣和深厚的感情,並致力於推廣家鄉文化。

68歲的賴冠陽出生在龍南縣楊村鎮楊臺尾,這裏有著濃郁的客家風味。賴冠洋從小就接觸到農村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潛移默化地受到客家文化的熏陶,為他日後走上客家文化傳播之路積累了豐厚的文化底蘊。

後來,賴冠洋意識到,與客家圍屋密切相關的客家文化更加博大精深,有必要將客家文化發揚光大,與客家圍屋壹起推向世界。太平龍舟節是楊村特有的客家民俗活動,從明代弘治年間延續至今已有數百年。為了給民俗活動註入更多的文化元素,賴官陽提出民俗娛樂要與時局相結合,賽龍舟要與文化品位相結合。在他的參與策劃下,壹年壹度的太平龍舟節日益凸顯客家文化特色,成為贛粵邊緣地區客家人的盛大節日。賴冠陽連續10多年擔任楊村龍舟賽組委會秘書長,堅持不懈地開展這項民俗文化活動,使之經久不衰,豐富了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2008年,在賴冠洋的熱情呼籲下,當地政府籌集了數萬元改善太平龍舟賽的相關設施,現在正在申請將太平龍舟賽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08年,龍南縣被定為客家文化年,並舉辦首屆中國龍南客家圍地文化旅遊節。眾多新聞媒體雲集隴南,圈地研究、保護、開發、利用的熱潮再次升溫。關西新區創建國家級4A風景區的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我非常自豪地看到我家鄉的封閉房屋和文化展示給全世界。用自己微薄的方式為家鄉做點貢獻,是客家人的責任和義務。客家文化的傳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是壹次沒有終點的旅行。希望年輕壹代能繼續傳承客家傳統文化,發揚客家進取精神,把客家龍南建設得更好!”賴冠洋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壹個客家老人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