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主要旅遊方式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主要旅遊方式

魏晉南北朝旅遊的種類

在魏晉時期,上自帝王將相,下至寒族士子,都可以在山水中找到自己的“道”。在他們看來,山水有儒家的“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道德觀,又有“歸隱山林,回歸自然,獨善其身”的道家道德觀,還有“居靜修行,無非般若”的佛家道德觀,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旅遊形式,也具備多樣化的旅遊文化特點。

1、帝王將相的旅遊活動

如果在魏晉時期的帝王中尋找壹位旅遊發燒友,曹操必然是第壹名。他的足跡幾乎遍布了全國,雖然多數時候帶有作戰任務,但面對大好河山時,他的心靈深處其實是壹位遊者。當他面對大海的時候,他才會寫下“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詩句,才會在赤壁的戰船上發出“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的感嘆。

東臨碣石的曹操

南齊皇帝蕭寶卷也是個旅遊愛好者,可是他的旅遊是個勞民傷財的舉措。因為他每次出遊,總要將沿途的百姓趕走,壹路懸掛幔賬,並派重兵把守,“東西南北,無處不驅人”。他每到壹地,喜歡帶著自己寵愛的潘貴妃,與她壹起乘坐在巨大的臥輿之中,即使是風雪交加,臥輿中也溫暖如春。他每次出遊,總會讓無數百姓家破人亡,這樣的帝王旅遊,不要也罷。

2、宗教人士的旅遊活動

魏晉時期,是佛教在中國傳播速度最快的時期之壹。而在古代傳播宗教,主要是以僧侶傳經為主。僧侶們在傳經的同時,也是壹種宗教旅遊活動。魏晉時期的著名高僧鳩摩羅什從西域來到長安後,依靠精湛的佛學修為,成為傳播佛法的主力軍。他在中國十二年,遊遍中國的山水水,將西域佛教教旨與中國文化巧妙的結合起來,他遊歷的足跡就是佛法傳播的足跡,他也是當時宗教旅遊的帶路人,引領了無數僧人的效仿。

鳩摩羅什傳經

道教中也不乏傑出的旅行家。由於道教相信長生,相信神仙的存在,有許多道教信徒紛紛親赴名山大川,尋找仙人。寫下《抱樸子》的葛洪就是這樣壹位傑出的旅行家。他壹生遊遍江南,以行醫治病和搜集民間傳說為已任,邊旅行邊修道、行醫,並結合壹路見聞,寫出了《抱樸子》這樣對道教產生深遠意義的著作。他在全國許多地方留下了自己的足跡,也成為眾多傳說的發源,不少地方還成為今天的旅遊熱點。

3、帶有特殊使命的旅遊

魏晉時期,是文化和科技取得較快發展的時期,也產生了以考察自然、摸索自然規律,更好為人類服務為目的的考察型旅遊。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就是其中傑出的代表。

考察水系的酈道元

酈道元出身在壹個官宦之家,自幼熱愛山水。他曾陪著北魏孝文帝出巡,發現當時很多地理記載與現實不符,於是產生了親自考察、糾正謬誤的想法。他自費親赴全國各地,對山川河流和購物名勝進行考證,寫出了《不經註》,記錄了壹千多條河流的源頭、支流以及流經的地區,對沿崖的風土人情和地貌變遷進行了記錄,是壹部地理學上的偉大著作,同時又是壹篇非常詳盡的遊記,是後來文人墨客山水遊記的開篇巨著。

4、自然風光休閑遊

魏晉時期的文人中,很多人為了遠離政治,尋找精神支柱,抱著逃避現實,寄情山水的方式來避免災禍。《晉書》就記載了阮籍“本有濟世誌,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由是不與世事”的經歷,所以阮籍才會“登臨山水,經日忘歸”。與他同樣想法和遭遇的士人非常多,包括陶淵明、劉伶、向秀在內的壹大批讀書人,都想在山靜谷深處尋找自然之道,在山水中領略精神與道的重合。這也是當時最為流行的壹種旅遊方式。

蘭亭會

東晉偏安江南,江南在得到開發後,山水更加秀美,更加適合文人雅士的遊覽。王羲之為首的蘭亭集會,可以看成壹個士族中的定期旅遊項目,他們選中的蘭這是壹個“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有清流急湍映帶左右”的風景秀麗之處,所以在王羲之等人看來,此處“所以遊目騁懷,足以及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5、普通百姓的旅遊

魏晉時期的旅遊主要是發生在上層集團之中,但普通百姓也有旅遊的需求。他們雖然被束縛在土地之上,沒有長途遊玩的經濟基礎,但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他們會借著壹切可以利用的機會,親近自然,放松身心。他們雖然只能進行小範圍的短途遊玩,但也算是參予到自然山水之中,也算是壹種時代的進步。

三月三出遊的女子

普通百姓最盼望的是壹些特殊的節日,在這些節日中,王公貴族會與民同樂,壹起在壹些特定的場所舉辦壹些祈福活動,這是普通百姓們的狂歡。比如據《晉書》記載,每年三月初三,“朝中公卿以下至於庶人,皆禊洛水之側”,大家不分身份,壹起跳舞進河水中洗滌,以求驅災辟邪。這種盛會對老百姓來說是難得的放松機會,許多百姓家的少年“嬉遊河曲,或渙纖手,或濯素足。”他們也在河邊嬉戲打鬧,也在河邊飲下自帶的酒水,享受難得的休閑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