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青島民俗的服飾

青島民俗的服飾

服飾民俗是指人們在服裝、鞋帽、佩戴、裝飾方面的風俗習慣。服飾和飲食壹樣,是每個人都離不開的。

時代、氣候以至人的地位、職業、性別、年齡都對服飾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服飾民俗也有著十分廣泛的內容。人們為了適應季節變化,制作出了單衣、夾衣、棉衣、皮衣等各類服裝;為了裝飾和美化生活,按照不同性別、年齡,創造了各個時期不同的發型、首飾和佩戴方式;為了區別不同的職業分工,又出現了樣式各異的職業服裝,使人們可以明顯地看出穿著者的身份和職業。

生活水平的高低對服飾民俗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舊時,青島地區農民大都壹年只有兩套服裝(壹套單衣和壹套棉衣),還要“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並不是為了節儉,而是貧窮所致。穿衣只是為了遮蔽身體、抵禦風寒,根本談不上裝飾和審美功能。50年代以後農民開始穿針織或細布內衣,服裝布料不斷更新。改革開放以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類款式的服裝爭奇鬥艷,人們的服飾再不是單純為了蔽體禦寒,而更多的則是為了美化生活而從款式、用料、色彩等多方面進行選擇和穿戴。

帽子 辛亥革命前,男子多戴瓜皮帽,俗稱“半帽”或“瓜皮子”,因其形狀象半個西瓜而得名。瓜皮帽是用上尖下寬的多塊綢布做成,用琉璃蛋或絨布結為頂飾(叫“帽葫蘆”)。紅色頂飾為青年人所戴;中老年戴的頂飾為藍色;家中遇有喪事,則頂飾用白布包住。

氈帽,又稱“氈帽頭”,農民和商販多在天冷時戴用。帽分左、右、後3塊,翻上去是壹圓形帽頭,折下來可蓋住面頰和後頸,多為褐色。

“老頭樂”是老年人冬季愛戴的壹種帽子,也叫“擼頭帽”或“滿頭擼”。帽子為圓筒形,卷上去是壹軟胎絨線帽;擼下來,則臉和後頸全可遮掩,僅露出雙眼,由於寒效果甚佳,青年人也多戴用。

為防嚴寒,男子出門多戴“耳捂”。耳捂是用藍黑綢布作面料,裏絮棉花,邊緣縫上兔毛,中系壹繩,掛兩耳上。也有人叫其為“耳套”。

20年代起,禮帽在民間流行,多與長衫配合穿用。

葦笠為農民和市販勞動者夏季戴用,呈六角形,由葦篾或高梁千篾編制而成,布帶系頦下,用以遮陽和避雨。城鎮男人夏季則多戴草辮編的形同禮帽的草帽或圓頂草帽。

中青年婦女多不戴帽,有的老年婦女戴壹種叫頭箍的“箍帽”,是用兩片約6厘米寬的絨布做好後,用兩根小帶箍在頭上。另壹種是用黑色平絨做成的軟帽,帽前飾以綠色琉璃“帽珠”,叫“老婆帽子”。

“虎頭帽”是7歲以下小孩戴的風帽,前短後長,帽頂的兩旁縫壹撮白色兔毛,正中繡壹“王”字。嶗山民間認為,山中野獸很多,易傷孩子,虎為獸中王,戴虎帽可消災避難。

建國後,“幹部帽”流行,“鴨舌帽”卻受人冷落,原因是在戲劇電影以至民間秧歌中,扮演特務者都戴這種帽子,所以人們都叫它“特務帽”。

軍帽在“文革”初期特別受人喜愛,壹些青年人以戴上壹頂綠色軍帽而感榮耀。

進入80年代,隨著人們審美意識的增強,帽子除實用功能外,其裝飾美化生活的功能日顯突出,不同樣式、不同色調的單帽、棉帽、草帽等,爭奇鬥艷,使服飾文化更加豐富多彩。

發型 辛亥革命後,男子剪去長辮子,鄉間人多剃光頭,俗稱“和尚頭”。城鎮人多蓄發,發式有平頭、分頭兩種,分頭又有正分、偏分、背頭等樣式。

女子發型是幼年紮“髻”,即在頭部綰雙髻。長大未婚時梳壹長辮,辮稍紮頭繩,垂背後。結婚後綰壹圓髻,套發網,盤腦後,稱“綰纂”。年老頭發稀疏,纂小,稱“鬏鬏”。

男童發型,有的在前額留片發,其余頭發全部推光,叫“瓦瓦檐檐”。

40年代,中青年婦女多剪短發,俗稱“披毛”。壹種額前頭發隆起的叫做“飛機頭”的發型曾在即墨、嶗山壹帶已婚婦女中盛行壹時。

解放初期,興梳雙辮,有人認為辮子越長越美,最長者幾可垂地。

70年代,留短發者增多,有的在頭兩側各梳壹短辮,叫“紮兩把刷子”。在腦後將頭發攏起,群眾戲稱“鴉鵲尾巴”。

80年代,流行燙發,初傳到農村時,農婦們曾謔稱為“鴉鵲窩”,如今燙發者很普遍,發式越來越多樣化了。

上衣、下衣 清代,豪門富家男子穿長袍馬褂。馬褂是壹個半身小罩褂,馬蹄袖,穿時袖口白野子翻出。女子穿右襟上衣,下系長裙或肥褲。壹般人家,男女都穿粗布短衣,俗稱“更衣”,上衣分單衫(亦叫“小褂”)、夾襖、棉襖3類。男上衣為對襟,下端左右兩邊有兩個長方兜,壹排布制扣子,稱“子母扣”。女上衣都逞大襟,大襟從左到右可把全胸裹住。老年人還喜歡用約10厘米寬的布帶紮腿,布帶稱“腿帶”,多為黑色。

20年代後,馬褂漸被淘汰,但長袍、長衫(亦稱“大褂”)仍很流行,是知識分子、商人、鄉紳們的常用服裝。戴禮帽、穿長衫是會親放友和禮節交往中的最好穿戴。直到50年代長衫才逐漸淘汰,如今,說唱藝人在舞臺上也很少穿用了。

旗袍也從20年代起廣為流行。40年代,壹種仁丹士林布的藍色旗袍很受青年學生青睞。

50年代,男子穿中山服和學生服的居多。冬季穿棉大衣或呢子大衣(鄉間人習慣稱呢子大衣為“大氅”),夏季興穿制服短褲。女子多穿列寧服和連衣裙,但流行時間不長,冬季穿壹種帽子和上衣連在壹起的短大衣,有棉、皮兩種,分別叫“棉猴”和“皮猴”。農民仍多著便衣褲褂,布料有所改善,土布漸汰淘汰,燈芯絨布普遍。春秋衫針織品穿著也很廣泛。

60年代到70年代,化纖、化棉混紡布暢,補丁衣服基本絕跡。80年代,男女穿西服的增多,各類衣服顏色也由灰、黃、藍變為五顏六色。

90年代,服裝樣式更趨多樣化,人們追求款式、追求新潮。西服、夾克服、太空服、T恤衫、獵裝、裘皮服裝等絢多彩。老年人服裝也重視款式,追求鮮艷色調。

除常用服裝外,民間尚有壹些服飾為不同年齡的人專用。

“緊身”,壹種紅色內衣,布扣密密麻麻,穿時緊貼上身,為青年女子婚前必備,婚後也要穿壹段時間。

“肚兜”,也是青年婦女的壹種內衣,正方形,上部成淺半圓,下角圓形,設布帶系腰圍間,兜面多繡石榴、壽桃等吉祥圖案。兒童也在夏季穿戴。

“*褲”,也叫“套褲”,是老年人穿的壹種開襠棉褲。臀部及大腿後上部裸露,穿時套在單褲外。

“百家衣”,亦稱“百納衣”,由百十戶人家討來的各色花布做成,為兒童穿用,舊俗認為穿“百家衣”的孩童好養活。

鞋、襪 布鞋在青島民間已流行100余年,因穿著舒適輕便,至今仍受到人們特別是老年人的喜愛。布鞋壹般為圓頭、圓口、布幫、布底,做時要經過搓麻繩、納鞋底、做鞋幫、緔鞋等多道工序。舊時,新媳婦過門前要給婆家每壹個人做壹雙新鞋,婆家以針線活的好壞,評說媳婦的巧拙。如今,機制商品鞋到處都有,已很少有人自己做鞋穿了。

30年代到40年代,繡花鞋在農婦中曾廣為流行。繡花鞋亦布底、布幫、圓口,只是在鞋頭、鞋幫處用絲線繡上梅花、蘭花、荷花、菊花等花樣,新婚婦女必穿。

過去還有幾種民間自制的、實用而不美觀的靴鞋受到農民的歡迎。

豬皮靴(俗名“豬皮綁”),是用整塊豬皮縫制的,內裝牛、羊毛,既禦寒,又防滑。據傳此靴源於戰國時期,齊國軍師孫臏為保護被削去髕骨的傷腿,用獸皮制成有史以來第壹雙過膝皮靴,供作戰時穿用,齊人盡效仿,流傳下來。

熬皮綁,是用輪胎外帶作鞋底、簾子布作鞋面制成的。因結實耐穿、價格低廉,嶗山、即墨等山區農民多穿用。

夫子履,是在鞋前用較硬皮革做成單條或雙條凸筋,分別叫“單梁夫子履”和“雙梁夫子履”。因其形如抓勾,所以又叫“抓勾鞋”。鞋的前頭堅硬結實,踢到硬物時可保護腳趾,平度壹帶山民穿用者較多。

另有虎頭鞋,為孩童穿用,與虎頭帽相同,意在消災。

如今,農民平時勞動多穿膠鞋,節日和會親訪友時穿皮鞋。在城鎮,皮鞋、皮靴、旅遊鞋都很流行,款式繁多。

襪子,從前農民穿布襪,多用手搖紡車織的“小土布”做成,耐穿,但粗糙厚重。後來,機制線襪傳入,因穿著舒適,很快流行開來。線襪不結實,易破,破時用碎布補綴。如今,人們普遍穿尼龍襪,但精制線襪也很時興。

首飾、佩戴 舊時,婦女的飾物佩戴有耳墜、頭簪、手鐲、項鎖、戒指等多種。耳墜俗稱“墜子”,平時佩戴是壹對圓圈形的小耳環,也叫“圈兒”,節日和禮儀往來則戴長墜。有的男

手鐲在民間也很流行,成年人戴的為平板式,飾有花紋。小孩戴的為圓形,對接處有兩個小圓豆,以避免損傷皮肉。有的在手鐲上系壹對小鈴鐺,小孩搖動小手,嘩嘩作響,饒有情趣。小孩還戴鎖,是鎖住小孩好養的意思。百家鎖(也叫“長命鎖”)是小孩過百日時的必戴飾物。

舊時,除富戶、官宦人家有金鐲、金墜、金戒指外,壹般人家的飾物都是銀制的。近幾年,戴金戒指、金耳環很普遍,金項鏈、金手鏈、金腳鏈也已進入尋常百姓家。

在服飾民俗中,服飾的顏色、樣式、制作方法都有許多禁忌。如子女在服孝期間不能穿紅、黃、綠等鮮艷色彩服裝,只能穿白、灰、黑等素色;婚嫁、生育、過年等喜慶日子則忌穿白、有的禁忌與諧音有關,如做壽衣忌用緞子,“緞”與“斷”同音,恐斷子絕孫。

黑素色,結婚時甚至新郎穿的襯衣也不用白布;衣服的下擺忌有毛邊,帶毛邊的是喪服,穿了不吉利。

在民間,許多習俗中都認為雙數吉利,衣服扣子卻喜單忌雙,說是“四六不成才”,雙數會影響穿衣人事業的成功。

衣服破了或掉了扣子,忌穿在身上縫補。如果必須在身上補,被縫者口中要銜壹根草,說這樣針不紮人。

男人還忌從晾曬的女人褲下走過,說這會妨礙男人運氣,實際上是輕視婦女的壹種表現。

孩只在左耳朵上戴壹只小墜子,說是“曳”著好養活。

結婚後的婦女帶簪,梳頭時插在纂上。簪壹般為平板式,上部微彎,下部尖細。另有壹種針形簪子,簪頭鑲有珠子或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