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Xi安有哪些景點?

Xi安有哪些景點?

大雁塔;大雁塔

慈恩寺始建於隋開帝九年(公元589年),原名五六寺。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高宗李治為太子時,其母文德皇後早逝。為了報答慈母的恩情,重建了這座寺廟,所以取名大賢寺。據說高宗皇帝每天都從漢元寺看著智恩寺。到了唐代,大濟州非常大,總共有13個院落,1897座房屋。雲歌神廟非常豪華。唐朝滅亡後,貞治逐漸腐朽,滅亡。現在的寺廟建築大多是明代重建的。

為了請當時赫赫有名的玄奘大師主持唐朝大雄寶殿,特地下令在殿內修建祈禱室。玄奘法師於648年至658年致力於翻譯濟安經,創立了中國佛教的壹大教派慈恩派,又稱唯識派或法香宗,並撰寫了不朽名著《大唐西域記》。玄奘在濟安譯經12年。唐太宗和太宗太子為他翻譯佛經題寫了《大唐三藏序碑》和《三藏序碑》,贊揚了他對佛教事業的奉獻。這兩篇文章是唐代大書法家褚遂良所寫,刻成碑文,至今還嵌在大雁塔底部南門西側。

公元652年,玄奘要求在寺廟中建造壹座寶塔,以保存從印度帶回的佛經和雕像。該塔由玄奘親自設計,高五層,高約60米。磚面和土芯高不可攀,後面磚縫長滿植被,塔身坍塌。701-704年,武則天當政時,重修並加高至10層。被戰爭破壞後,再次翻修時於公元930-933年改為7層。現在大雁塔經過這次修整後,還保持著原來的樣子,高64米。

在唐代,大雁塔壹般被稱為慈恩寺塔。大雁塔是後人的習慣稱呼。關於雁塔的名字,眾說紛紜。傳說玄奘在印度求學時曾住過大乘佛教寺廟。印度佛教分為大乘和小乘。大乘是素食者,小乘吃肉。玄奘所在的寺廟附近有壹座小乘殿。有壹天,廟裏的和尚因為吃不到肉而發愁。那天正好是菩薩的布施日,壹個和尚仰望天空,感嘆道:“大慈大慧的菩薩,永遠不會忘記這是什麽日子!”他正說著,壹群鵝飛了進來,第壹只鵝掉在地上死了。眾僧無不驚嘆,以為菩薩顯靈,讓他們吃其肉充饑。從此,全寺僧人不再吃肉,改信大乘佛教。他們還在大雁落地的地方建了壹座塔,取名“雁塔”。大雁塔是玄奘根據印度的“大雁塔”設計建造的。為了頌揚佛教,紀念玄奘,後來人們把慈恩塔稱為“雁塔”。但據學者考證,唐代西域稱佛塔為“艮第”,唐代稱之為“雁塔”,所以雁塔的名稱是由梵文“艮第”音譯而來。半個世紀後,建福寺塔落成,兩塔相對,風格迥異。因建福寺寶塔比大雁塔小,故人們稱之為大雁塔,並將建福寺寶塔改為小雁塔。

大雁塔的名稱始於初唐,並在唐中宗神龍時期成為壹項法規。唐代文人,考上進士後,都要登上雁塔作詩,並在雁塔下留名。大雁塔的稱號被認為是人生的壹大榮譽。白居易考中進士登上大雁塔時寫了壹首詩,說“慈恩塔是十七人中最年輕的”,反映了他少年得誌的喜悅和自豪。

小雁塔

原為唐太宗李世民之女襄城公主的住所,唐睿宗李旦元年(公元684年)改為寺廟。李治在唐高宗死後壹百天,皇族的外戚為祈福而建,故稱祈福殿,後武則天改稱“建福殿”。

建福寺是唐代著名高僧易經的翻譯處。671年,他乘船去印度求法,歷時20余年,遊歷30余國。695年,他帶著400部梵文經書回國。他在建福寺翻譯了56部經書,撰寫了《大唐西域求法大和尚傳》和《南海歸內法傳》。該書可視為玄奘《大唐西域記》的伴本,為後人研究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國的文化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建福寺建於李元年(公元707年),樓高***15,高約45米。是易經大師為了保存從印度帶回來的佛經而修建的,上表請求朝廷出資。塔身自下而上,每層依次收縮,越來越小,是典型的磚塔,屋檐密集。塔內有落地式旋轉樓梯,可以攀爬。塔的造型美觀精致,體現了慈恩寺大雁塔的雄偉精神。因規模小,俗稱小雁塔。

公元1487年,陜西發生6級地震,小雁塔被震碎。時隔34年,即公元1521年,陜西再次發生地震,塔身裂縫閉合,恢復如初。人們百思不得其解,於是把小雁塔的關閉稱為“神合”。1555年9月,壹位名叫王鶴的北京官員在回家的路上住在了小雁塔。他聽了目睹這壹“天盟”的康光和尚講的壹個奇怪的故事後,大為驚異,便將這壹史料刻在了小雁塔的北楣上。建國後修復小雁塔時,才發現原來不是“神盟”,而是“人盟”。原來古代工匠根據Xi安的地質條件,特意用夯土將塔基建成半圓形球體,震後壓力均勻分散,使小雁塔像“不倒翁”壹樣,歷經70余次地震依然巍然屹立,不禁讓人贊嘆中國古代能工巧匠高超的建築技藝。

小雁塔內有壹座金代(公元1192)鑄造的大鐵鐘。鐘高4.5米,口圍7.4米,重10噸。它是清朝康熙年間從武功縣遷入寺內的。鈴聲清脆悅耳,10裏外都能聽得清清楚楚。它被稱為“神鐘”。據說,如果妳想念遠方的親人,妳只需要在壹張黃色的紙條上寫下他們的名字和地點,貼在鈴鐺上,鈴鐺就會把思念之情傳播給千裏之外的親人。在古代,每天早晨,寺廟的僧侶們都會準時敲鐘,鐘聲震驚了整個城市。

清代詩人朱吉宜在題詞中寫道:“霜降曉來,月落晚荒滿,枕醒夢碎,千年奇景常無邊。”這是長安著名八景之壹“雁塔晨鐘”的生動寫照。

鐘樓和鼓樓

位於Xi安繁華的東、西、南、北大街的交匯處,古稱“鐘樓”。自建成以來,鐘樓壹直被視為西方Xi的象征,現在是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鐘樓建於1384,原位於項英寺西街。那時,它是Xi的中心。公元1582年,Xi安城擴建,鐘樓位於城西,於是將原鐘樓拆除,在擴建後的Xi安城中間(即現在的位置)重建。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貧寒,父母早逝,只好替人放羊,後來出家為僧。他當了皇帝後,害怕真正的龍帝在全國範圍內與他競爭,於是下令各地廣泛修建鐘樓,壓制龍神。自古以來,秦國中部的帝國國家都充滿了龍魂,朱元璋當然更害怕。因此,Xi安的鐘樓不僅建得早,而且建得高。

鐘樓底座呈方形,占地1377.4平方米,高8.6米,寬35.5米,全部為青磚砌成。該建築為磚木結構,高36米。外面有三層重檐,裏面只有兩層。建築的屋檐四角覆蓋著屋頂,屋檐上裝飾著彩繪的拱門。“鬥拱”是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築的特征之壹,在世界建築史上也是獨壹無二的。它不僅可以使建築物更加堅固,而且更加美觀。

遠離鐘樓,妳可以看到另壹座宏偉的古建築,鼓樓,位於鐘樓西北半英裏處。它始建於公元1380年,比鐘樓早四年。前樓掛壹面大鼓,晚上敲時與鐘樓上的鐘形成“晨鐘”和“暮鼓”(長安八景之壹的“晨鐘暮鼓”),故稱鼓樓。後來,它不再用來報時,而只在戰爭結束時使用。

鼓樓建築基礎面積1924平方米,地基高34米,基礎為青磚。這座建築是長方形的。外部為三落式,重檐,內有兩層,外檐用鬥拱裝飾。周圍有回廊,內外塗金,金碧輝煌。

花覺巷清真寺

花覺巷清真寺是654.38萬多穆斯林進行宗教生活的主要場所,也是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座清真寺沒有阿拉伯伊斯蘭清真寺那種宏偉的圓頂、高聳的尖塔和耀眼的阿拉伯圖案。這座寺廟到處都是亭臺樓閣、雕梁畫棟。從設計施工到藝術造型,既有中華民族的傳統風格,又有伊斯蘭教寺廟的風格和特色。

花覺巷清真寺是Xi最大的清真寺,也是中國最早、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真寺之壹。根據清真寺的創建碑文,它建於公元742年,但從寺廟的建築風格來看,它可能建於明代。全寺共有四個院落,占地面積1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近4000平方米。前院的木牌樓建於17世紀初,高約9米,琉璃瓦頂,飛檐不同角度。360多年前還保存完好。

我國的伊斯蘭教與世界其他地方的伊斯蘭教有著相同的習俗。他們每天朝拜五次,在黎明、中午、下午、黃昏和晚上。

城墻

早在明朝建立之前,朱元璋攻克徽州的時候,就有壹個叫朱升的隱士告訴他,要“築高墻,廣積糧,緩為王”。朱元璋采納了這些意見。全國統壹後,他下令各州縣普遍建城。朱元璋以為“天下有山河,秦鐘號危。”Xi安古城墻就是在這股造城熱潮中,由巡撫溥瀛主持,在唐故城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

明朝擴建後的Xi安城墻高12米,頂部12-14米寬,底部15-18米寬,周長13.7公裏。城墻每120米築有壹個敵臺,突出於城墻之外。這是專門為射擊爬城的敵人設計的。城墻上有98個敵臺,上面有敵塔駐守。

在城墻的外側,有垛口,也稱為城垛。5984年,這裏有用於射箭和了望的垛口。內側矮墻叫女墻,沒有嬰兒床,防止士兵行走時摔倒。

原來的Xi安城墻完全是用壹層層黃土夯築而成,底層是用土、石灰和糯米糍汁的混合物夯築而成,極其堅硬。後來整個城墻的內外壁和頂部都用青磚砌成。清代陜西巡撫畢元對城墻進行了修繕加固。在城墻的頂部,每隔40-60米就有壹個用青磚制成的水坑,用於排水,這對Xi安古城墻的長期保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Xi安碑林博物館

xi安碑林博物館(原陜西省博物館)是壹座四合院式建築,位於Xi安三學街夫子廟舊址,占地面積30000平方米。展覽內容分為“Xi安碑林”和“石刻藝術”兩部分。. 1950擴建成博物館。

Xi安碑林始建於公元1087年,是中國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古代碑林藝術寶庫,陳列有漢代至清代碑誌1000余件。這裏石碑眾多,故名“碑林”。

Xi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唐代人稱之為《詩經》的有唐玄宗李隆基寫的《石臺教經》和公元873年刻的《開城詩經》。“碑林”的名稱是在清代確定的。碑林現藏漢代至清代碑碣3000余塊,陳列在7個陳列室,墓誌銘6篇,碑碣1塊。

碑林第壹陳列室主要陳列《開城詩經》,包括《周易》、《尚書》、《詩經》、《周立》、《儀禮》、《禮記》、《春秋左氏傳》、《春秋楊公傳》、《春秋谷亮傳》、《論語》、《孝經》等。清代刻本《孟子》17面三萬余字在這裏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合稱為十三經。12儒家經典是封建社會知識分子的必讀書籍。

碑林第二陳列室主要陳列唐代著名書法家書寫的碑文,壹直是人們學習書法的典範,包括初唐書法家歐陽詢書寫的皇甫生日碑、歐陽詢之子歐陽通書寫的道印大師碑,人稱小歐陽,顏真卿書寫的多寶塔碑和偃師寺碑,晚唐柳公權書寫的玄奘。

碑林第三展室保存了漢代至宋代(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279年)各種風格的珍貴碑刻,有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通過這些碑文,我們可以了解漢字的演變。

碑林第四展室保存了宋代至清代書法家的詩詞歌賦原作,以及明清時期具有珍貴史料價值的碑刻,還有壹些宋代至清代的線描。

碑林第五陳列室主要陳列描述宋、元、明、清修廟、記功德、修渠、編城等史實的石碑,是研究當代社會和地方歷史的參考資料。此外,還有清代馬德昭書寫的“虎”、“壽”、“福”等大型題字,氣勢磅礴,氣勢磅礴,給遊人以美的享受。

碑林第六展室陳列的碑帖,多為元明清詩詞碑帖。其中,元代趙萌的《天臺山碑》、明代董其昌的《秣陵旅社張生碑》、清代康熙帝的《密妃致武和書》、林則徐的《華山詩》等都非常珍貴。

北林第七陳列室是1982新建的陳列室,專門保存宋代的春華秘閣貼。碑林長廊上陳列著從魏晉到清代的歷代墓誌。

石雕藝術室建於1963。它收集了從西漢到唐代散落在陜西的70多件石刻,分為墓葬石刻和宗教石刻兩大類,按年代順序陳列在這裏。

陜西歷史博物館

陜西歷史博物館收藏陜西出土文物113000件(組),展覽面積1100平方米。分為陜西古代史展、專題展、臨時展三個部分。

陜西古代史展展示了陜西發現和出土的3000多件珍品,分為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個部分,分三個展廳展出。陜西古代史陳列是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基礎陳列,生動系統地展示了陜西從115000年前到公元1840年的古代史。

半坡遺址博物館

半坡遺址是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於仰韶文化。在黃河流域的關中地區發現了400多處這樣的遺跡,因此黃河流域被稱為中國古代文化的搖籃。

仰韶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分布在黃河中下遊地區。1921最早發現於河南澠池仰韶村,故名。仰韶文化屬於母系氏族公社制度的鼎盛時期。由於仰韶文化遺址中常發現大量彩陶,故又稱彩陶文化。根據碳-14法,整個中原地區的仰韶文化大約是公元前5000-3000年。

半坡遺址是1953年春施工時偶然發現的,現存面積約5萬平方米,分為居住區、制陶區和墓葬區三部分。從1954年秋季到1957年夏季共進行了五次發掘。發掘面積10000平方米,* * *發現房屋遺址46處,圈舍2個,存放物品的地窖200多個,成人墓葬174座,兒童甕棺73具,陶窯遺址6處,以及大量生產工具和家用電器。生動地向我們展示了6000多年前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繁盛時期的半坡先民的生產生活場景。

第壹展廳主要展示半坡遺址發現的生產工具,包括石器、漁具、槽輪、骨針、魚鉤、魚叉等,從中可以了解半坡人生產活動的各種場景。

第二展廳展出的文物反映了半坡人的社會生活、文化藝術和各種發明創造。

秦始皇陵遺址博物館

1974年3月,臨潼區閆寨鄉西楊村村民在秦始皇陵東1.5km處挖井時,意外發現多具碎陶俑。經考古人員檢測,這是壹個長方形的秦兵馬俑坑。通過在1976鉆孔,在該坑以北20米和25米處發現了兩個兵馬俑坑。根據它們被發現的時間,它們被命名為兵馬俑1號坑、2號坑和3號坑。三個坑的總面積為22780平方米。

壹號坑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230m,寬62m,深5m,總面積14260m2。為隧道式民用建築結構,東西兩端各有五個斜門道,隧道內有10寬2.5m的夯土隔墻,上面架有粗梁,鋪有葦席、細泥、土。底部用青磚鋪成。壹號坑的兵馬俑是按照實際戰鬥隊形排列的。坑的東端是壹條長長的走廊,三排武士面朝東,每排70人,***210帶弩。他們是壹號坑軍陣的先頭部隊。長廊南面有壹排朝南的武士,是右翼,北面有壹排朝北的武士,是左翼。西邊有壹列朝西的勇士,是後衛。他們手持弩等遠程武器,擔任全軍的警戒任務。在由10隔墻隔開的10隧道中,有38列朝東,每路中間都有戰車。兵馬俑都穿著盔甲,手持長兵器。他們是壹號坑的主力。壹號坑共有27個勘探點。根據各勘探點排列的兵馬俑密度,全部發掘後可出土6000多件兵馬俑,其中大部分為步兵。

壹號坑東端以北是二號坑,平面呈弧形,占地6000平方米。這是壹支典型的由四個兵種組成的四支部隊。據估計,可以出土350多匹用於駕駛的兵馬俑,100多匹用於騎兵的鞍馬,近1000個武士俑和89輛木制戰車。它是由步兵、騎兵、輕車和混合兵種組成的長方形軍陣。這是由壹小排鉤子組成的。第壹個小方陣是赤兵陣,是俑坑東面大桶突出的部分。有330個赤兵。其中約160鐵甲跪俑在陣中央分成八列,外圍有170站立俑作為掩護。臨陣退縮時,站立和跪姿兩種姿勢可以輪流射擊,使敵人難以靠近。第二小陣,俑坑南半部,包括1至8孔,由64輛戰車組成,每輛戰車有壹名禁軍護衛和兩名士兵,不隸屬於步兵,因此具有較高的運行速度和突擊能力。第三個小陣,兵馬俑坑中部,包括9至11孔,是由戰車、步兵、騎兵組成的縱隊。以19戰車為主,輔以260余名步兵,產生8個騎兵和6個騎兵。第四個小數組,小雕像坑的北半部分,包括12,然後是4個洞。是由6輛戰車,124鞍馬和騎兵俑組成的騎兵陣。四個單元有機連接組成大陣,也可以單獨組成四個獨立的小陣,可攻可守,自保能力強,反應快。二號坑的四個單位中有三個裝備了戰車,戰車占整個軍陣面積的壹半以上,證明了戰車是秦代人工作戰的主力。

三號坑在二號坑以西25米,壹號坑以北25米,平面呈凹形,面積520平方米。只有4匹馬,1輛車,68個泥人。它的東面是壹個傾斜的門口,長11.2m,寬3.7米。與門口相對應的是壹座馬車房,馬車房兩側各有壹座東西向的廂房,即壹座南廂房和壹座北廂房。* * *出土陶俑64件。這些陶俑的排列與1號坑和2號坑不同。1號和2號坑中的兵馬俑都以戰鬥隊形排列,而3號坑中的武士俑則排列在圍繞城墻的相對車道上。3號坑勇士所持武器也與1號坑和2號坑勇士所持武器不同。後者裝備遠程弩、矛、弓、鈸、劍等。在近戰中,在第三個坑中只發現了壹種無刃武器——銅槳。在秦朝,鐵壁是壹種專門用於儀式目的的武器。在北廂房裏,還有壹片殘鹿角和壹堆獸骨。可能是專門進行戰前占蔔或祈禱活動的場所。縱觀三號坑的整體布局,可能是整個地下軍陣的指揮部——軍幕。

陶俑從1.78m到1.97m,重量不壹,從不足110kg到300 kg不等。為了使高大的陶俑重心保持平衡,秦工匠在每個陶俑的腳下加了壹個踏板,使站立的陶俑更加穩定。

最引人註目的武器是壹把青銅劍。2000多年過去了,它的表面並沒有生銹,依然異常鋒利,光亮如新。它壹次可以切透20張紙。它被鑒定為壹種銅錫合金,含有65,438+00多種其他稀有金屬。表面有65,438+00 ~ 65,438+05微米的含鉻化合物氧化層,表明經過鉻酸鹽氧化技術處理。鍍鉻技術是德國人在20世紀30年代發明的,但中國在2000多年前就開始給武器鍍鉻,這真的很神奇。

1980年2月,秦始皇陵以西20米處發掘出兩座大型彩繪青銅車馬。按照發現的先後順序,將棉被編織成1號、2號銅車馬。這兩騎都是單軸四馬,前後縱向排列。第壹輛車應該是古代的“高車”,皇家官員和開車的乘客都站在上面。二號車廂叫“車安”,也叫“騎京”。分為前禦室和後客室,由車墻隔開。司機坐在前面的禦室,車主坐在後面的客室。二號車配有1500多件金銀構件和飾品,看起來華麗而富有。可能是為了秦始皇的靈魂旅行。壹號車配有弩、箭、盾,司機帶官帽,說明這些車是用來保護後面二號車安全的。

銅車馬到處都是按照真車、真馬、真人制作的,除了有真車、真馬、真人壹半左右的尺寸外,其他和真車、真馬、真人沒什麽區別。青銅車馬的大小是由3400個零件組裝而成的。車長3.17m,車高1.06m..青銅馬高65-67厘米,長1.2米,重量不等,從177公斤到212.9公斤不等。車、馬、人的總重量為1243 kg。主體由青銅制成。車馬金銀飾品1720件,總重7公斤。青銅車馬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最高級別、最精美的青銅珍品,也是世界考古發現的最大青銅器。

華清溫泉

華清池位於驪山腳下,自古以來就是浴池。據介紹,“李宮”始建於西周時期。秦朝時,用石頭砌成壹個水池,取名“立山堂”。漢代擴大到“出宮”。唐太宗李世民曾在這裏建了壹座“溫泉宮”。公元747年,唐玄宗下令在山的周圍修建壹座宮殿,宮殿隨城而建,改為“華清宮”,其湯池也叫“華清池”,沿用至今。

華清池水可以治病,這是2000多年前發現的。據說秦始皇在這裏遇到了“女神”,想要無禮。女神生氣了,往他臉上吐口水,壹吐立刻就酸了。起初皇帝很害怕,忙著做懺悔。女神讓他用溫泉水療傷。以前皇帝在這裏建宮殿,宴飲作樂。唐朝時,每年十月,唐玄宗帶著妹妹楊貴妃去華清宮,直到第二年春天才回到長安。

唐代的華清池被“安史之亂”所毀。現在的華清池只是唐代華清宮的壹小部分。我們今天看到的華清池是在清代重建的基礎上改建擴建的,占地85560平方米。

進入華清池西門,可以看到九龍池、荷花湯、飛爽堂,都是按照1959年唐朝的建築風格恢復重建的。

飛爽殿是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寢殿。那時候,在廟前的湯池裏,霧氣升了壹整天。每當冬雪降臨,宮中玉龍飛舞,身裹白霜,霜飛於殿前,化為白霜,故名。

相傳古時候關中大旱,玉帝命老龍帶領八條小龍求雨。旱情剛消除,龍族麻痹松懈,導致旱情再次加劇。玉皇大帝壹怒之下,把所有的小龍都放在玉堤下面,把晨亭和暮亭壓在堤的兩端,讓所有的小龍壹天到晚吐出幹凈的水,為百姓灌溉田地。他還把老龍壓在玉堤頂上的龍隱亭下,這樣他就可以盡職地監視小龍了。九龍池由此得名。

九龍池西側的九曲回廊,就像壹艘漂浮在水面上的石舟。石船上是玄宗皇帝的禦膳湯“九龍湯”。那時候的九龍湯是用白玉做成的,石面上藏著魚龍花鳥的形狀。池中有壹對白玉雕成的蓮花,泉水從甕中湧出,噴在白蓮上,所以禦湯也叫蓮花湯。華清池裏山溫泉水源地和Xi安事件舊址五館位於華清池東部。

乾陵博物館

甘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陵墓。因為在長安西北,所以叫甘陵。唐高宗李治,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出生於公元628年。在他母親的叔叔孫昌無極的幫助下,他被選為王子。唐太宗於公元649年去世後即位。由於體弱多病,他的實權掌握在武則天皇後手中。唐太宗在位34年。公元683年死於洛陽關震堂,葬於甘陵。

武則天,出生於山西文水,壹當上皇後就參與國家事務。公元690年,武則天自稱“聖靈皇帝”,改名叫“周”,成為中國歷史上唯壹的女皇帝。

武則天在位21年,公元705年,生於李習安,是中宗皇帝。他被尊為“澤天皇帝”,不久在洛陽商鞅宮去世,與高宗合葬在甘陵。

幹陵建於684年,是唐代十八座墓葬中保存較為完整的壹座。甘陵的地面設施主要是陵墓石刻,多集中在朱雀門外。從南方的第壹對土爵,到北方的華表壹對,翼馬朱雀壹對,石馬五對,石人十對。內城四門外有石碑壹座,左邊是“聖紀碑”,因有七段,故稱“七段碑”。上層為屋形碑,中間五段為碑體,下層為碑座。紀念碑高6.3米,每邊寬1.86米。題詞八千余字,出自李之手,盛贊李贄的文學武功。右邊是《無字碑》,與《敘聖錄碑》同高,寬1.8m,厚1.3m..碑上刻有八個斷頭頭,兩側線條刻有大龍雲圖案。當初整個碑都沒有刻壹個字,所以叫“無字碑”。原因是武則天的“大功德”取了《論語》中“民除功名”的意思;壹說武則天寬宏大量,立此碑供後人評說自己;還有壹種說法是,這個碑是唐中宗做的,他不滿武則天獨斷專行,不願意違心地恭維她,又不願意批評母親是兒子,所以做了這個碑。無論如何,在皇陵前立壹塊無字碑,在我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永泰公主,名叫李賢慧,是李治和武則天的孫女,也是的第七個女兒,忠的兒子。她嫁給了武則天的侄子武延吉。公元701年卒於洛陽,享年17歲。706年,與吳延吉合葬於贛縣北塬,與甘陵合葬。

張淮王子的陵墓位於甘嶺東南約3公裏處。張淮王子是壹個著名的聖人,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第二個兒子,也是高宗皇帝最有才華的孩子之壹。

依永泰公主墓而建的甘陵博物館,收藏了許多從甘陵墓葬中出土的文物(主要是永泰公主墓、張淮親王墓和懿德親王墓)。這三座墓葬雖然從五代到北宋都有被盜,但仍留下了大量的陶瓷器皿、唐三彩、俑、墓誌等隨葬品。三色馬中,體型最大的是漳漳懷王墓出土的壹匹,高72厘米,長80厘米。各種三彩俑姿態各異,造型生動,其中數十件披甲騎馬俑是文物中的稀世珍品。

法門寺

法門寺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寺廟,釋迦牟尼的舍利子就安放在這裏。佛法是修行者必須進入的門。法門寺建於東漢時期。法門寺塔,又名“真身塔”,因塔而建,因葬有釋迦牟尼指骨的地段而得名。公元前485年,釋迦牟尼死後,印度的摩揭陀孔雀在阿育王那裏皈依了佛教。為了讓佛光偉大,他們把佛骨分成了84000塊埋在世界各地,還建了84000座塔。中國有19座佛塔,法門寺佛塔是其中之壹。因此,法門寺寶塔、寺廟有“關中寶塔寺之祖”的美譽。

1985期間,陜西省政府仿照明代磚塔重建了壹座新塔。在清理塔基時,意外發現了地宮,在地宮中發現了釋迦牟尼的壹根千年手指舍利和大量支撐它的珍貴文物。

法門寺地宮長21.2米,面積31.84平方米。它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寺塔地宮。在地宮中發現的四件佛教遺物是最引人註目的。第壹件舍利藏於後宮八重寶信中,長40.3毫米,中空,穩穩地放在金塔銀柱上。第二件藏於中室漢白玉重檐墓中,形制與第壹件相似。第三個藏在裏屋密龕裏的五封珍貴書信白玉棺材裏。它呈管狀,長37毫米,白中帶黃。第四件遺物藏在阿育王塔裏,是前室的壹尊彩繪菩薩。它的顏色和形狀與第壹和第二件遺物相似。經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副會長周紹良鑒定,第二根為靈骨,即佛祖釋迦牟尼的真指骨,另外三根為“影骨”,是唐朝皇帝為保護真骨而下令仿制的。但在佛教徒眼中,“影骨”也是聖骨,與舍利具有同等的意義。

總共有276個。妳可以自己百度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