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如何回答地理主觀題?。。?

如何回答地理主觀題?。。?

回答主觀題的方法和技巧

近幾年的高考文綜地理試題中,主觀題基本穩定在三類題型中。第壹種:選擇性主觀題。答題的過程和選擇題是壹樣的,只不過不壹定是單選,而是妳選了幾個。第二種:填空主觀題。第三種:簡答主觀題。這兩類主觀題對答題方法和技巧的要求較高:考生不僅需要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還要有良好的書面表達能力。但很多考生的回答存在句子不完整、語言不規範、非術語化嚴重、缺少關鍵詞、組織不清晰、廢話較多甚至跑題等特點,使得回答不準確、不完整,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壹、回答主觀題的步驟

1,仔細審題

審題是答題的前提和基礎。只有正確理解題意,把握命題方向,才能有的放矢。壹個問答由話題標題詞、條件詞、內容答案詞和解決方法詞組成。題頭詞是答案討論的直接對象,條件詞壹般是地理事物答案的範圍、時間或性質。內容回答詞是問題必須回答的內容,回答方式詞是回答方式。比如題目要求:簡述小區域水電開發的有利因素。題目的中心詞是“水電開發”;條件詞是“呈小面積”、“有利”;內容回答詞是“因素”;解決方案的詞是“簡要解釋”。在審題的過程中,首先要考察中心詞,明確要討論的對象是什麽。我們可以在中心詞上加子彈或圈圈,提醒自己聚焦中心,不要偏離主題。其次,考察條件限制詞。根據條件限制性詞語的內容和性質,轉移、篩選相關知識,確定答案範圍,列出答案要點。然後結合答案詞和內容答案詞,進壹步提煉,形成最終符合問題含義的簡潔答案。

2.解讀圖像,提取有用信息。

對於不同類型的地理圖像,只要我們深刻理解其閱讀方法和要領,就不難解讀。為了節省時間,最好開門見山,根據題目要求提取有用信息。比如題目要求:簡述小區域水電開發的有利因素。這裏必須提取的有用信息是:小面積在哪裏?

3.對接遷移

非選擇題的答題過程,往往是壹個對地理概念、原理、規律進行自我加工、再表達、再生產的過程。無論是不熟悉的地理知識,還是已有的地理知識,都需要學生回歸課本,進行知識的聯想和遷移,實現與新題型的對接,從而找到準確答題的切入點。比如“簡述小區域水電開發的有利因素”,我們首先可以聯想到影響水電開發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自然因素中,河流落差大,徑流量大,口袋狀地形,地質條件好,有利於開發;在社會經濟因素中,經濟發達、資金充足、技術先進、能源市場需求大是有利條件。然後根據圖示小區域的位置,地形、氣候、人口、經濟等相關特征。被遷移,不符合題目要求的因素被剔除。

4.書面表達

書面表達是非選擇題的最終結果,也是高考評分的直接依據。書面表達的水平直接影響高考的成敗,所以書面表達是回答非選擇題最重要也是最後壹個環節。在寫作中,除了避免上述問題外,學生應盡量做到:壹是構思或擬寫答案,尤其是答案的重點,選擇關鍵詞寫在草稿紙上,並附上小序號,便於理清思路,區分層次,有利於通過對比圖像信息增刪答案的重點;二是要認真審題,避免錯別字、不清楚、不嚴謹、口語化或違背已知原理和規律,提高得分率;三、保證字跡工整,紙面幹凈是給閱卷人的第壹印象,也是壹個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體現之壹。壹卷好的面條必然有利於得分;反之,就會有害。再好的答案,其模糊的字跡和歪歪扭扭的排版讓閱卷者看起來吃力,找評分點也費時,自然會讓學生錯過壹些評分機會。

二、回答主觀題的原則

(壹)言簡意賅,不廢話

高考閱卷是壹項繁重的工作,每個人的腦力和體力消耗都很大。閱卷老師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試卷上最準確的信息,從而給出客觀公正的分數。這個時候,簡潔的表達意義重大。能不能做到,壹定要註意兩點:壹是語言簡練,言簡意賅,貼近中心,開門見山,不廢話,不拐彎抹角,不拐彎抹角,沒有抓人的感覺;第二,思路清晰,重點放在知識上,盡量列舉12344。閱卷老師自然會壹目了然的減少閱卷中的信息損失,保證妳應得的分數。

(二)準確,無偏差和歧義。

1,明確地理概念,明確考試內容,把握答題方向。

明確地理概念和考題內容,是避免答題方向出錯,避免跑題甚至跑題的前提。註意以下易混淆的概念和內容:

考試內容被誤解為

地形區域的地形類型

地形要素

根源直接原因

自然帶型植被類型

經濟發展特征

水資源

2、語言規範,註意專業術語的使用。

很多考生在答題時,明明知道答題方向和答案,但表達不規範,淺顯易懂,使用非專業術語,導致語言表達不夠準確。

例子說明了中國現階段大規模人口流動的主要原因。

這個問題應該從流入地經濟收入高、就業機會多、生活環境好等方面來回答,但有考生回答“由於我國農村人口多,生活差,農民不得不進城打工,出賣勞動力養家糊口”——這種絮絮叨叨的表述讓閱卷老師哭笑不得,雖然不算跑題,但也不準確。

3.應該有關鍵術語來保證陳述的科學性。

關鍵術語的定性和定位功能決定了它們的點睛之筆,使陳述更加準確、專業和科學。至少是空洞無聊,缺乏說服力。

阿塔卡馬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有:① _ _ _ _ _ ② _ _ _ _ _ _ _ _ _ _。

大部分考生都知道要分析大氣環流和洋流,能正確回答首要原因是“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但在回答第二個原因時,出現了以下四種說法:(1)洋流的影響;(2)寒流的影響;(3)秘魯寒流的影響;(4)秘魯寒流的除濕作用。顯然,最好的表達方式是(4)。缺少“秘魯寒流”和“除濕”這兩個關鍵詞中的任何壹個,內容表達都會不準確。

(二)全面,無信息丟失。

1,認清能力測試類型,從宏觀角度把握答案重點。

(1)分析問題

在分析地理原因時,要把握兩點:壹是從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兩個方面來看;二、註意答案的排序:答案涉及的重點範圍往往很廣,但紙上可能只有幾個。這時候就要抓住主要矛盾,把答案的重點按重要程度排序,最重要的放在第壹位,次要的放在第二位,以此類推...至於最合適的點,要看題目了。不過這裏有個小技巧:可以參照給定的分數破解,這是因為地理簡單。比如壹個6分的問題,答案的關鍵點可能是1× 6分,或者2× 3分,或者3× 2分,或者6× 1分。當然,這只是壹個參考。

(2)評價問題

評價題要求考生客觀、辯證地看待問題,因此需要分析利弊(優劣、優劣)。如果單獨評價優劣,方法和分析題差不多。

(3)比較題

比較題有兩種:壹種是比較異同,要求考生分別列出異同;二是比較高低(大小)。這類題要求考生分別回答高(大)和低(小)的原因。

(4)描述題目

地理現象的描述需要兩樣東西:客觀性和準確性。客觀描述要求考生不得摻雜任何個人感情隨意增減、誇大和縮小某壹現象,造成失真;準確描述要求考生不是從理論上的刻板印象出發,而是從某壹現象最顯著的特征出發,把握描述的脈絡,清晰準確地展現地理現象的時空分布、構成和演變。

(5)列出問題

列舉典型的地理事物或現象。至於幾項,壹般題目都有要求。

2、善用通式,微觀把握答案要點完整。

在平時的學習中,可以註意總結、歸納、整理出分析解決壹般地理問題的好方法,在考場上直接建模應用。妳會有壹種得心應手的自豪感,方便快捷,能保證答案完整全面。這裏有幾個例子:

(1)河川徑流的季節變化特征:汛期出現在XX季,枯水期出現在XX季。

(2)河流徑流季節性變化的原因:取決於河流水源的補給類型。有雨水補給的河流主要隨降雨量的季節變化而變化;主要由冰雪和冰川融水補給的河流主要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3)應用板塊構造理論解釋某些地理現象的方法:位於××板塊與××板塊碰撞(張裂)帶。

(4)水能豐富河流的分析方法:

看水量是否充足;第二,看差距大不大。

(5)分析海域鹽度的通用公式:

看氣候的影響,洋流的影響,河流的影響。

(6)分析壹個地方人均某種資源量的壹般公式:

看某種資源的總量,看人口。

(7)分析漁場形成原因的壹般公式:

壹是是否位於中緯度淺海大陸架,二是是否有冷暖氣流交匯或上升流,三是是否位於河口。

(8)鹽場原因分析的壹般公式:

看地形,是否有平坦泥濘的沙灘;二看氣候因素,是否有利於曬鹽的晴天。

(9)分析壹個國家耕地規模的壹般公式:

看地形,平原地區是否寬闊;第二,看氣候和水熱條件好不好。

(10)農業區位因子分析通用公式:

1)大多側重於自然因素的分析,先分析自然因素:①氣候;(2)地形、土壤、水體(作為點分析)

2)社會經濟因素再分析:①市場;②交通;3技術;④勞動力;⑤政策

(11)工業區位因子分析通用公式:

重點分析社會經濟因素,壹般按以下順序:①資源條件;②動力條件;③交通狀況;④工業基礎;⑤技術條件;⑥勞動條件;⑦市場情況;(8)農業基礎;⑨保單條件

(12)城市區位因素分析通用公式:

先看城市形成的原因,再看城市發展或衰落的原因。壹般按以下順序分析:①地形;②氣候;3條河流;4資源;⑤交通;6政治;⑦軍事;8宗教;⑨技術;參加旅遊;(11)經濟

(13)旅遊資源遊覽價值評估通用公式:

1)旅遊資源質量壹看:自然景觀主要看審美價值,人文景觀主要看歷史文化價值。

2)二看集群情況:景觀集群越好,遊覽價值越高;孤獨的風景旅遊價值不大

3)第三,看地域組合:景觀特征差異越大,旅遊價值越高;景觀特征相似,遊覽價值較小。

(14)綜合國力基本實體評價通用公式:

土地面積、地理位置、地形、自然資源、人口數量和質量

(15)區域自然特征的通用描述公式:

地形、氣候、河流和湖泊、植被、土壤和礦物

(16)壹個地區人類特征的通用描述公式:

農業、工業、交通、人口和城市

(17)沙漠的四大自然原因:

1)常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氣候幹燥(如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大維多利亞沙漠)。

2)生活在氣候幹旱的內陸地區(如卡拉庫姆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

3)位於西風的背風坡,焚風效應(如巴塔哥尼亞沙漠)。

4)寒流影響(索馬裏半島東南部)

(18)發生淩汛的條件:

1)氣溫零下;

2)河流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

3)南北跨度大。

(19)泥石流形成條件:

1)地形條件:地形崎嶇;

2)地質條件:巖石破碎;

3)氣候條件:集中暴雨或大量冰雪融化;

4)植被狀況:植被覆蓋差。

(20)山脈成為中國重要地理分界線的壹般公式:

1)省界;2)地形區域的邊界線;3)三階梯分割線;

4)溫度區域分界線;5)幹濕區分界線;6)氣候類型的分界線;

7)植被類型的分界線;8)天然帶型分割線;9)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10)內部和外部流動區域之間的邊界;11)農牧區分界線;12)等溫線或等沈澱線經過的地方;

13)四個劃分界限;14)三個自然區的分界線;15)三個經濟區的分界線。

(D)邏輯,因果聯系不存在倒置、分割和矛盾。

知識的因果關系會形成知識鏈。這個鏈條的起點是根本原因,終點是妳要回答的問題。中間的任何壹個環節,既是前壹個環節的結果,也是後壹個環節的直接原因。每個環節都要環環相扣,循序漸進。在思考答案的時候,首先要根據妳要回答的問題找出它的直接原因,然後壹層壹層的向後推,循著痕跡再去尋根;組織寫答案的時候,從根開始,摸瓜。這裏有三點需要註意:

1,不可逆轉

黑龍江省復種指數低的主要自然原因。

該題答案的知識鏈是“高緯度-熱量不足-復種指數低”,但也有考生錯答了“熱量不足,所以緯度高復種指數低”——顯然因果關系顛倒了。

2、不能相互分離

長江入海口江心洲的面積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迅速擴大的原因。

這個問題答案的思維過程應該是“江心洲擴張速度加快——河流淤積速度加快——近年來河流含沙量增加——水土流失加劇——中上遊植被嚴重破壞”,所以答案的寫法順序是相反的,但有考生回答“中上遊植被嚴重破壞,河流含沙量增加,水土流失加劇,泥沙淤積加快”——顯然因果關系是分裂的。

3、不能矛盾

超采地下水的危害。

該題答案的知識鏈為“超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形成漏鬥區——地面沈降和建築物倒塌”,但也有考生錯誤回答“超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導致土地次生鹽漬化”。事實上,即使是土地的次生鹽堿化,也是由於地下水位上升和地表鹽分積累的過程——顯然,因果關系是矛盾的。

要想答好高考地理簡答題,除了遵循以上步驟外,根據現行高考試卷的評分標準,還應掌握以下技巧:

首先是防漏答的技巧。地理短題盡量少答,不要重復。但是如果不確定,又怕錯過知識點的答案。按照現行的高考簡答題評分標準,多答不如少答,把確定性較大的知識點放在前面,確定性較小的知識點放在後面。

二是模糊技能。盡可能詳細地回答地理簡答題,以便提高得分率。但如果不是完全確定,可以適當模糊。雖然配樂不全,但是不配樂是不可能的。比如5438年6月+2004年2月,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發生強烈地震,並引發巨大海嘯。這次地震的原因是什麽?如果不知道蘇門答臘島位於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碰撞帶,可以含糊回答:蘇門答臘島位於板塊交界處,地殼不穩定,容易發生地震。千萬不要回答:蘇門答臘島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不穩定,容易發生地震。這樣會原形畢露,影響得分率。

第三是應用教材的技巧。很多時候簡答題的答案都可以在課本上找到。這時候妳要盡量套用課本上的單詞來回答,得分率往往很高。比如青藏鐵路的區位因素是什麽?只要想想高壹地理第二冊京九鐵路的區位分析,然後稍微靈活運用壹下課本上的壹些點,基本上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