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國內旅遊如何促進內需?

國內旅遊如何促進內需?

在最近結束的2009中國國內旅遊交易會上,國家旅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仍在擴散和蔓延,中國旅遊業外部環境嚴峻,發展國內旅遊的重要性凸顯。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居民年人均出遊次數僅為1次以上,國內旅遊消費增長潛力巨大。

以內需拉動經濟發展壹直是經濟界的期望,尤其是在世界經濟面臨衰退的前提下。對國民經濟來說,促進內需是壹劑見效快、後勁足、無副作用的良藥。如果要裝壹個撬動內需的杠桿,這個“支點”應該在哪裏?或許旅遊業是個不錯的選擇。由於旅遊業具有很強的延伸效應,其對相關產業的帶動比為19。

國內旅遊“帶頭”拉動內需還缺什麽?

內需“支點”

長期以來,中國致力於發展入境旅遊。但今年以來,國家旅遊局對三大市場的定位進行了新的調整:壹是大力發展國內旅遊,二是積極發展入境旅遊,有序發展出境旅遊。

因為集旅遊、飲食、生活、購物、娛樂等多項活動於壹體,旅遊業具有“壹業帶萬業”的輻射功能根據法國旅遊協會主席菲利普·邦貝爾的壹項研究,43%的酒店、咖啡店、餐廳與旅遊業直接相關。航空運輸收入的42%與旅遊業相關,鐵路運輸收入的23%,汽車的12%,農業的8%,建築業的6%與旅遊業相關。國家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金融危機下,國內旅遊市場帶動面廣,吸納就業能力強,城鄉互動帶動力強,擴大內需綜合效應明顯。目前,中國居民年人均旅遊次數僅為1次以上,國內旅遊的增長潛力仍然很大。

同時,國內旅遊市場是壹個非常有韌性的消費市場,在受到各種突發事件和自然災害的打擊後,壹般都能在短時間內恢復。中國旅遊業遭遇了很多突發事件,比如90年代末的亞洲金融危機、2003年的非典疫情、去年的四川“512”汶川大地震,都是在事件發生後以較快的速度恢復過來的。世界經濟明顯放緩,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對旅遊業造成壹定不利影響。國家旅遊局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壹季度,我國入境旅遊人數同比下降7.2%,旅遊外匯收入同比下降15.4%。但與此同時,中國國內旅遊達到5.6億人次,同比增長9.4%,國內旅遊收入達到2834億元,同比增長12.9%。

根據中國國家旅遊局的調查,即使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高達92%的中國居民願意在2009年安排旅遊活動。這說明休閑旅遊已經成為中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而國內遊可以成為金融危機下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的最佳“支點”。

“代金券”如潮水般湧來。

為了刺激國內旅遊市場,各地旅遊部門也紛紛出臺獎勵政策和惠民政策,其內容主要集中在發放旅遊券和門票上。僅長三角地區,就有杭州、寧波、紹興、南京、蘇州、無錫、常州等大量城市發放了旅遊消費券。近日,上海浦東新區旅遊主管部門推出了價值高達9億元的“迎世博”旅遊券,送達江浙地區。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全國發行各類旅遊消費券和旅遊卡的市、區、縣有50多個。

各城市發行的旅遊消費券種類繁多,頗有點“八仙過海”的味道。如杭州市發放的“1+7”旅遊消費抵扣券,包含杭州市區及周邊7個縣市。使用方法是40元內消費10元;湖州安吉旅遊局推出3000萬元* * *券,更是讓人耳目壹新。可在36家景區、酒店、農家樂、商店、會所直接作為現金使用。

旅遊消費券的發放,旨在通過旅遊業固有的“乘數效應”,激發消費者潛在的旅遊熱情,撬動市場。日前,記者在安吉各旅遊景點看到,周末持消費券的遊客絡繹不絕,景點停車場爆滿,酒店餐廳如黃金周般熱鬧。據安吉旅遊部門介紹,目前已收回價值近百萬元的* *消費券,遊客通常在安吉停留兩天左右,帶動了酒店、餐飲、購物、交通等各方面的經營,旅遊消費券拉動消費的效果很好。來自攜程的統計。com顯示,來杭旅遊人數比去年增長50%,千島湖、臨安等景區遊客人數也大幅增長,最高同比增長100%。上海浦東新區旅遊部門也樂觀地認為,9億元的旅遊消費券有望拉動該地區的社會消費超過50億元。

雖然有專家學者對各地發放旅遊消費券的渠道和模式提出了質疑,人們領到消費券後也不壹定100%出行,但不可否認的是,發放旅遊消費券作為壹種嘗試,在激發旅遊熱情、促進消費方面表現出了巨大的動力。在國內旅遊交易會上,旅遊消費券的積極作用得到了國家旅遊局的認可。

壹份“閑情”難求。

雖然旅遊券激發了人們的旅遊熱情,但許多人擔心沒有假期。最近,Ctrip.com發布了五壹假期旅遊問卷調查結果。近3000名網友參與調查,其中80%的受訪者表示將在五壹假期出遊,出遊意願較高。然而,只有10%的網民計劃額外使用年假。在很多旅遊論壇上,網友最常抱怨的就是“沒時間旅遊”。

專家認為,刺激國內旅遊消費最有效的手段是“降價”和“贈送旅遊時間”。旅遊消費券的發放,客觀上產生了“降價”的效果,但仍然缺乏“給旅遊時間”的有力措施。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於去年6月65438+10月1正式生效,但在很多民營企業並沒有得到有效執行。甚至在壹些國有企事業單位中,條例的執行也存在很多問題。在上海壹家事業單位工作的黃嘯告訴記者,《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的實施讓他們的假期大大“縮水”了。他說,在規定實施前,他們單位采取的是“工作前五年無帶薪休假,每年初六到初六10天帶薪休假”的政策;條例實施後,事業單位將執行“工作滿1年以上不滿10年的職工,每年休假5天”的規定。黃嘯於2002年加入該機構。經過5年的“無假期”,她終於在前年享受了10天的年假。條例實施後,他的帶薪休假馬上減為5天,短暫的5天假期只能留著應急,不敢用於旅遊。對此,黃嘯有些憤憤不平:政策這麽多變,前五年被“剝奪”的假期誰來補償?

正是因為休閑難求,人們出遊的熱情受到壹定程度的抑制。最近國家旅遊局正在研究論證《國民旅遊休閑規劃》。據透露,落實帶薪休假將是重要內容之壹。有關專家建議,盡快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適當增加休假天數。只有公平、合理、切實、有效地落實帶薪休假制度,讓休假成為勞動者實實在在的福利享受,才能釋放出目前因時間限制而尚未充分轉化的旅遊潛力,從而大幅增加國內旅遊收入,進壹步帶動整體經濟增長。(陶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