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誰能給我幾篇個關於桂林七星公園的論文阿?

誰能給我幾篇個關於桂林七星公園的論文阿?

位於漓江東岸,占地120多公頃,是桂林市面積最大、景致最集中的綜合性公園。在解放橋向東望去,可見由普陀山四峰與月牙山三峰組成的七座山峰,其排列布局宛若北鬥七星,總稱七星山,公園因此而得名。園內山峰秀麗、流水清澈、石林奇峻、洞穴幽深、風韻獨特,薈集了山、水、洞、石、庭院、動植物、文物等精華,其主要景觀有花橋、普陀山、七星巖、駝峰、月牙山、龍隱洞、桂海碑林、“華夏之光”廣場等,是旅遊者的必遊之地。

花橋 是桂林最古老的橋,始建於宋代嘉熙年間。它位於公園正門,橫跨在小東江和靈劍溪匯流處之上,全長135米。橋面有風雨長廊,橋亭覆綠色琉璃瓦,橋身為磐石,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每年春夏,花開爛漫,繁花似錦,橋兩岸遍植桃花、翠竹,小橋掩隱於“滿溪流水半溪花”之中,花橋因此而得名。現橋是1965年依原式重修的四孔橋,青石所砌。橋下,四個半圓的橋孔與其在水中的倒影形成四個玉盤,狀如滿月,正如“四輪明月伴芙蓉,半入澄江半化虹”詩句中所頌的 “花橋虹影”之美景。

普陀山 是七星公園的主體。由七星山西北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四峰組成。海拔265米,因山上供奉觀音菩薩,俗稱之為普陀。普陀山景觀豐富,巖洞、亭閣很多。其中七星巖最為著名,亭閣則以棲霞亭、碧虛亭壹組構築尤為別致。山的西麓有元風洞,盛夏酷暑,此處卻涼風習習,從這裏沿桂花林蔭道北行不遠是普陀門,入門上山。山上有普陀石林、普陀樓、觀音洞、玄武閣等多處景觀。直至天磯峰上的摘星亭,登亭極目四望,便可觀賞到宋代大詩人劉克莊所寫的“千峰環野立,壹水抱城流”的壯麗景色。

普陀山文物古跡甚多,僅石刻就有200多件,最珍貴的有唐代顏真卿的“逍遙樓”、宋代範成大的《碧虛鳴》、明代的“龜蛇合壹”浮雕。

七星巖 又名棲霞洞、碧虛巖,位於普陀山西側山腰。在漫長的歲月裏,雨水不斷滲入,溶解石灰石,並在洞內結晶,於是形成了千姿百態的石鐘乳、石柱、石筍、石幔、石花等,並有許多瑰麗奇絕、妙趣橫生的景致,被譽為“神仙洞府”。七星巖雄偉深邃,景致壯觀,洞分三層,整個遊程814米。現供遊覽的是中層,分為6個洞天,最寬處43米,最高處27米,洞溫常年保持在20℃左右。從隋、唐時代起,七星巖就已經成為旅遊勝地,留下了許多詩文和題刻,明代畫家張文熙稱之為“第壹洞天”,並刻於石壁上,成為遊人入洞觀賞到的第壹個景觀。

月牙山 位於普陀山南面,由七星山南面七座山峰組成,因山腰有壹月牙巖石,遠眺如壹彎新月而得名。月牙山有月牙樓,此地的素食有百年歷史,尼姑面最為著名。沿山麓小道西南而行,可上到伴月亭,由此觀看花橋倒映於清澈的小東江中,極富詩意。再向前不遠即可達月牙巖和襟江閣。順山勢南下便進入龍隱洞。洞頂上有條天然蜿蜒的龍形石槽,洞口書有“破壁而飛”四個大字,傳說此處為矯龍騰空而去所留下的“神龍遺跡”,古人由此而留下“飛騰不知幾千載,至今點點龍鱗開”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