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旅遊景觀設計的思路是什麽?

旅遊景觀設計的思路是什麽?

關於旅遊產業構成壹般采用六要素說(行遊住食購娛),而對於旅遊活動構成的基本要素壹般則包括旅遊主體-旅遊者,旅遊客體和旅遊媒體。旅遊景觀是重要的旅遊客體,是旅遊主體體驗的主要對象。遠景設計院提到要獲得高質量的旅遊體驗,必須要滿足旅遊者的體驗需求,同時還要符合旅遊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特征。

宗教文化旅遊景觀設計開發建設思路

宗教景觀設計開發是有生命和靈魂的,佛教景觀建築的生命展現於它所蘊含的宗教意義與社會功能;佛教景觀建築的靈魂蘊藉於它所擁有的獨特的佛教文化內涵。中都佛苑坐落於城市之中,巔峰智業景觀設計專家冶青認為:“首先期望將它規劃成壹座兼具宗教信仰及文教功能的佛教文化景區,透過空間景觀、視覺造型,具象地傳遞佛陀教法及菩薩的慈悲與莊嚴;並且通過對景區所具有的宗教建築的紀念性空間,社會教化的實用性空間以及服務者的生活空間等不同功能特質進行合理配置,為佛教主題文化景觀建築提供經典之作。”

根據景區景觀設計區塊的規模,地貌特征和現有景觀的現狀,圍繞以佛教聖物為核心的佛文化演繹,確定不同建設區塊的景觀特征和功能定位,分期建設,滾動發展。中都佛苑的核心地區——寶相寺要修舊如舊,打造壹個以佛教聖物為核心,以佛塔為主載體,以佛文化為內涵,恢復寶相寺昔日香火旺盛的歷史面貌,集中形成壹處融佛教聖物展示、古塔古寺感觸、宗教生活體驗為壹體的歷史名剎,塑造壹個“立地成佛”的靈靜空間,遊客進入寶相寺,就是步入了神秘靈光的佛教聖地。即寶相寺的延伸區,通過對釋迦牟尼的生平和佛教在世界各地的影響的演繹,根據各地的建築文化風格,與園林,茶道,飲食等相結合,建設具有古印度、東南亞、東瀛、西藏等鮮明個性特征的佛教建築群,讓旅遊者通過充滿異域風情的佛文化大觀,充分體驗佛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開啟生命智慧的歷程。

本景觀設計項目區塊體現了宗教文化向世俗文化過渡場景,通過佛教文化對中原民俗的影響的剖析,對園林、娛樂、購物、美食等進行組合演繹,形成景區的外圍開放區,景區東面和南面富有佛教文化特征的娛樂、美食和購物活動與區外的商業氣息相融,景區的臥佛區與北部山地遙相呼應,使得景區在內部相對封閉的基礎上保持開放的心態,留出景區功能自然延伸的余地,並使旅遊者盡享佛教文化所渲染的生活藝術。

鄂爾多斯旅遊景觀設計思路

在旅遊規劃項目布局景觀設計上,根據各個景區所處的地理環境以及地形地貌特點,發揮各自不同的資源特色,建設以生態為主的現代運動與野營休閑區。環境設計中將以王爺文化符號為基調,以水為主線,通過景區道路和水體環境的處理,達到各景區的相互貫通。營造以多元生態景觀為背景,創造生態環境良好、充滿自然野趣、回歸自然、親近自然的優美環境。註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處理:水是王府生態旅遊區風貌的載體,是最生動最有表達力的構景元素。本規劃在環境處理中,最重的手筆就是大做水文章。用多種水體形態和特色水空間重構溫和、豐潤的王爺牧場。加大區域內湖泊水環境的改造整治,營造多種生態環境。形成以水為紐帶、主軸和特色構景原色的基本景觀體系,並建設原生態浴場、原生態沙灘等。

通過水體改造,構建王爺府生態旅遊區的自然源生態:濕地、湖泊、河流、溪流、瀑布、湧水和綠洲。通過大小高低水面和溪流水體的自然組合,形成水路遊覽線。加大區域內湖泊的整治,形成區域內美麗靜謐的水體環境景觀,營造多種生態環境,為王爺府生態旅遊區整體風貌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景觀空間的分隔組織將直接決定了項目的設置,從整體營造高品味休閑、運動、體驗空間的角度考慮,要加強湖泊周邊景觀空間的處理,尤其是湖泊堤壩的處理。同時加強旅遊通道與景觀走廊建設的力度。區域整體景觀在景系縱深與環境統壹的完整性上有這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景觀空間處理上,也應發揮區域的這些優勢,保持景觀空間的完整性和統壹性。用散文般的構思,詩歌般的意境,對景觀軸遞次處理,以水系為軸,道路為網,沿路抑揚頓挫,疏密有致,有平靜有高潮,有開闊有閉合,充滿韻律。

構成西湖文化旅遊景觀設計的六要素

西湖文化景觀遺產六大景觀要素包括西湖自然山水:外湖、小南湖、西裏湖、嶽湖、北裏湖五片水域與環抱於湖的北、西、南三面丘陵。這是整個“西湖景觀”基本的自然載體,也是景觀的組成要素;城湖的空間特征:西湖的周圍空間自12世紀以來就形成了三面環山、壹面臨城的城湖歷史關系,並傳衍至今,呈現為西湖景觀極為獨特的“三面雲山壹面城”的空間特征。

“兩堤三島”景觀格局:是由公元9世紀至19世紀期間通過多次西湖疏浚工程逐步形成的人工產物,由“白堤”、“蘇堤”和“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同組成,是西湖景觀具有整體構架作用和廣泛影響力的景觀要素。“西湖十景”題名景觀:創始於南宋(13世紀)、並持續演變至今的10個以中國古典詩詞意境和山水畫審美組合命名的景觀單元:“蘇堤春曉”、“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花港觀魚”、“柳浪聞鶯”、“三潭印月”、“雙峰插雲”、“雷峰夕照”、“南屏晚鐘”,被認為是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之間“天人合壹”理念的完美展現,是西湖景觀中最具創造性精神和藝術典範價值的核心要素。

西湖文化史跡:西湖景觀在上千年的持續演變中,由於政治、歷史、區位等原因,融匯和吸附了大量的中國儒釋道主流文化的各類史跡:包括保俶塔、雷峰塔遺址、六和塔、凈慈寺、靈隱寺、飛來峰造像、嶽飛墓(廟)、文瀾閣、抱樸道院、錢塘門遺址、清行宮遺址、舞鶴賦刻石、林逋墓、西泠印社、龍井等14處歷史遺跡,它們是西湖景觀作為“文化名湖”的支撐要素。西湖特色植物:始於宋代(11世紀至13世紀),傳衍至今的沿湖兩堤“桃柳相間”景觀,與“西湖十景”的四季觀賞特征相應的春桃、夏荷、秋桂、冬梅的四季花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