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中國古代交通工具有哪些?

中國古代交通工具有哪些?

“ 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是對古代幾種主要交通工具性能的總結。交通工具,總的說來,可分為畜力和人力兩大類,畜力交通工具有騾車、牛車、驢車、羊車、大車、驢、駱駝、馬等。人力交通工具有船、人力車、三輪車、轎和白橋、扛肩、擔挑、冰床等。

古代交通工具有:

1、騾車,又稱轎車,是用騾子駕轅的壹種車。據陳育丞先生介紹,騾車是辛亥革(蟹)命前北京的壹種主要載人工具。向有“京車”之譽。騾車由車身、車輪和車軸、車圍、套具四部分構成。車身有車轅、車前盤、車廂、車後尾四部分,主體是車廂。車廂有穹形頂棚,有門有窗。官用騾車車輪較高,輻條較細。車轂凸形,車軸稍長,俗名“陜西腳”。普通騾車車輪俗稱“笨腳”,跑車車輪特別沈重,以免翻車。北京騾車的車軸(軸承)很有名,車行時觸發出壹種極清脆悅耳的響聲。車子跑快了時,遠遠聽去仿佛是京劇鼓板“單皮”在“放絲鞭”。只有北京的工匠具有制造這種車軸的技能。車圍有內圍、外圍之分。外圍用藍布,在距車底盤約半尺的地方向上翻卷,卷起的部分,改用雜色緞,鑲以黑緞邊緣,名為挽手。內圍,下部用雜色緞,鑲黑邊,名為臥廂。上部與車頂多為白色或淡藍色。夏天,外圍兩側各開大小不同的紗窗。紗窗之上加藍布遮陽,下熏黑綢飛瞻,名小帳子。車前也架遮陽,名大帳子,夕陽西下或晚上行車,大帳子已不需用,便撤去。夏天,為了車廂通風,撤去裏圍,只留臥廂及車頂,周圍遮以熟羅簾子,以防日曬。雨天,車外加油布。冬天,車上罩以灰色或黃色的氆氌雪頂。套具則包括騾子駕轅時用的鞍子、夾板、籠頭、韁繩等物。鞍子較大者,稱為大鞍車,多是王公貴人、滿族命婦乘坐的。車夫三人,兩人拿轅,壹人牽騾,皆步行。另有小鞍車,用途較廣,人人可坐。清末壹些紈絝子弟多在小鞍車的制作和裝飾上爭奇鬥勝。北京騾車所用的騾子,多來自陜西,人稱“西口”,以頸長、胸寬、腰瘦、脛細者為優。毛色則以“緞子黑”、“野雞紅”、“菊花青”、“墨裏藏針”、“香青”等為上乘。北京車把式的技術是很高超的。在最繁華的大柵欄,路僅容兩車擊轂而過,北京的趕騾車者也既能避人,又能避車,絕少事故。過去北京的騾車,有自用的,也有營業性的。自用的,無需多說;營業的,就是專門拉送客人的。但只有“站口兒”壹項。所謂“站口兒”,就是騾車營業者白天在固定的壹處胡同口等待乘客賃坐。起初多自己趕車,待收入漸厚,便再拴壹輛,可雇人執鞭代趕。

2、騾馱轎,是用兩頭騾子駕馱的壹種轎。這種交通形式實質上是坐轎,但這種轎不是前後2人或4人或8人擡行,而是前後各有壹頭騾子駕馱著轎桿而行,故稱騾馱轎。這種轎比壹般轎略大,可坐2人。轎內備有寢具,可以躺臥,是適於長途旅行的壹種交通工具。壹般可日行百裏。行途中有兩人趕騾,壹人徒步,壹人騎驢。

3、驢車,是由驢拉的車。過去,北京的驢車很多。後來騾車,馬車興盛起來,驢車日漸減少了。驢車也有自用的和營業的之分。自用的驢車,如糧店有自備驢車,外出送貨用。郊區農民有自用驢車,用以進城拉糞土或賣瓜果蔬菜等農產品。營業驢車是用以拉送乘客的。有“站口兒”和“跑趟子”兩種。“站口兒”者和營業騾車壹樣,在壹定的處所等候雇客,或送壹程,或包車來回。 “跑趟子”又叫“跑海”或“趟子車”,即趕著驢車沿著壹定的路線來回拉客。過去,在天橋到永定門,東四到朝陽門,西直門到海澱等路段,都有趟子車。趟子車由某地到某地,是有定價的。因這種車較簡陋,定價也很便宜。早到的乘客搶占前轅坐處,比較舒適。後來者便盤腿坐在車廂內,比較苦。最後上車者,只能坐在車尾,有被顛簸下來的危險。民國以後,這種驢車逐漸絕跡。

4、牛車,過去,北京的牛車主要是慈善機構育嬰堂用以撿拾嬰屍的。牛車上有壹個大木箱,後面開壹洞口,洞上懸壹幅黃色布匾,上書“陸地慈航”四字。每日拂曉,育嬰堂有人趕著牛車到處轉,遇到嬰屍多為被掐死的私生子便揀拾起來,從洞口放入牛車上的大木箱內。有的被揀回的嬰兒尚未斷氣, 還可以救活,也收養在育嬰堂內。

5、羊車,這是少數人家特地制造的壹種小型輕便的敞車,由壹頭山羊駕車。可以用來馱載壹兩個小孩外出遊玩。

6、騎驢,驢是既易飼養又較馴服耐力的牲畜。騎驢代步,方便省事。從前,北京城內騎驢往來的人多有。康熙十五年(1676年)五月初壹日,北京大風,有人騎驢從正陽門前過,被風倦起,落到了崇文門地方,人驢俱無恙。北京城內也有人家養驢營業,招客騎行。從新街口到西直門,交道口到安定門,東四到朝陽門等街上,多有這樣的營業驢。從宣武門到白雲觀,營業驢更多,以便人們到白雲觀趕廟會、進香或遊玩。所以,今宣武門東河沿街舊稱趕驢市。這裏的驢似乎更有靈性,雇客付錢騎上去後,不用驢夫跟隨,驢就主動地馱著雇客快步跑到白雲觀,停蹄不動,待雇客下來。早在白雲觀的合夥驢夫拉到客後,用手壹拍驢身,驢又自覺地跑回趕驢市。這大概是因為這種驢日復壹日、年復壹年地來往於趕驢市與白雲觀之間,也就有了經驗了。驢,不僅可供人騎,,而且還能馱貨物。

7、駱駝,具有溫順、吃苦、耐勞的天性,用來馱運貨物,勝過驢騾。過去,北京西郊石景山壹帶和南郊南苑壹帶,有不少靠駱駝為生的駝戶。他們飼養幾頭駱駝,或馱腳,或跑買賣,掙錢糊口。馱腳的是為別人馱運貨物,掙份腳錢。跑買賣的是拉著駱駝到外地販運貨物,既掙腳錢,也賺貨利。舊日北京的駝戶主要是從門頭溝馱煤,從大灰廠駝灰,從西山裏駝木材等,到北京城裏送貨或販賣。拉駱駝按“把”而計,大把8只,小把6只,壹般壹個人拉壹把。為了途中互相幫助,常常好幾把壹起走。但民國以後,現代交通逐漸發達,對進北京城的駱駝隊也有新的限制,只準3只為壹把。如果6只或8只壹把,前後有六七丈或八九丈長,影響城內交通。過去,北京的駱駝都是從口外販賣過來的。據陳琪先生講,他的太爺就因去口外販賣駱駝發了家。但是,拉駱駝主要在春、秋、冬三季,尤其冬天最忙。夏天,要趕著駱駝到口外去放牧。

8、人力車,又稱洋車或“膠皮”,南方多稱東洋車或黃包車,是清末由日本傳入中國的壹種人力載客車。這種車的車形,大家在電影電視中都看到過,兩個車輪承托個壹個半圓形或方形車廂,車身前有長長的兩根車把,壹個人坐在車上,壹個車夫拉著車跑。北京出現的第壹輛人力車,名叫鐵皮車(車軲轆用鐵皮做成,故名),是日本人送給慈禧太後的禦用車(現在頤和園內陳列著)。後來,北京便有人仿造,所以清末北京街市上多見鐵皮車。民國以後,車形多有變化,鐵皮輪換成膠輪,車廂多改為半圓形。黑色、棕色、黃色的都有。那時候,虎坊橋的“西福星”、崇外上三條的“東福星”、東華門大街的“懋順”、西四的“華馨”,還有“起順”、“雙和順”、“悅來”等字號都是制造人力車較有名車行。有錢有勢以及社會名流之家,往往自購人力車,雇專人包拉。大量的人力車都是壹些車廠子的,窮苦的車夫租車拉客;像朝陽門大街的“馬六”車廠、“繁華”車廠,崇外上頭條的“五福堂”車廠等,都屬大型的,它們都擁有壹二百輛車。壹些小車廠僅有二三十輛或壹二十輛車。舊日的北京城裏,人力車是主要交通工具。在十字路口、胡同口,常有三五輛或十來輛人力車在等座。尤其在戲園子、飯館子、澡堂子、東安市場、西單商場、旅店、火車站、天橋、公園、八大胡同(妓院)等處,候客的人力車更多。拉人力車的,分白天班和黑夜班,又有拉包月車和拉散座的分別。比較有名的人力車夫,還獲得“壹溜煙兒”、“伊犁馬”、“花褲腰”之類的綽號。舊社會北京的人力車車夫是極為辛苦極為悲慘的。他們忍受著車廠主的殘酷剝削,又常常受到壹些惡棍警察的敲詐勒索。每天早出晚歸,滿街奔跑,掙幾個錢僅能糊口而已。新中國成立後,人力車才完全取消。

9、三輪車,是30年代後期才出現於北京城內街巷上的。據任有德先生回憶,北京的第壹輛三輪車是日本侵略者送給漢奸江朝宗的。後來三輪車逐漸增多,成為北京城內重要交通工具之壹。三輪車靠車夫登踏而行,比人力車省力,而且可以拉兩個人。現在北京街頭上仍可見有載人三輪車。載貨的三輪車是平板,叫平板三輪。

10、手推車,是壹種獨輪車。車輪在車身下面,居中。二車把在後,末端系有車襻。人推車時,車襻搭於頸後和兩肩,兩手分握車把,向前用力,推動車輪運轉。車輪車軸原為木質,較笨重,推車費力。車行時,車軸摩擦車耳,發出吱咯吱咯的響聲。後改進為膠輪軸承,推車省力,且無噪聲。手推車功用較廣,既可載人,又可運貨。舊日北京賣水的、賣菜的、掏糞的,以及農民運土運糞、運稼運糧,大都用手推車。

11、喜轎和白轎。過去,北京的平民百姓也用轎。壹般結婚時用的轎叫喜轎,送喪時用的轎叫白轎。喜轎是結婚時新娘坐的,壹般為紅轎,轎夫4人,前後各2人,有的地方除紅轎外,另有兩乘綠橋,是男方娶親太太和女方送親太太坐的。20年代後,流行新式婚禮,北京人結婚才漸漸改用馬車或汽車迎親。白轎是舊時有錢人家發喪時用的。老北京的風俗是,送葬的晚輩乘坐白轎。若是女人,限於已婚者,未嫁女子不能坐白轎。

12、扛肩、背負和挑擔。扛肩俗稱“窩脖兒”,是舊北京城裏的壹種行業。幹這行的人主要是為人搬家或代人送嫁妝。極少數“窩脖兒匠”為皇室扛運貴重陳設,這樣的“窩脖兒匠”專歸皇宮懋勤殿繩子庫管。窩脖兒需有壹定技能,壹般人“窩”不了那些又長、又高、又重、又易碎的物件。他們的“窩”法是,先將要搬運的物件放在壹個壹尺半長、壹尺七八寬的長方木板上,並用軟線繩捆綁好。然後由二人擡起,放在“窩脖兒匠”的墊有壹根下鋪棉布墊板條的肩上,“窩脖兒匠”壹手扶物件,壹手前後甩動,兩眼向前平視,邁大步急行。到達目的地後,仍需二人將肩扛物件接擡下來。除了肩膀能扛外, “窩脖兒匠”還需有健步如飛和拆裝各式家俱的技能。清末北京有名的“窩脖兒”範茂貴,僅用4天時間,就把60斤重的銅獅子“窩”到遵化馬蘭峪的慈禧太後陵墓去。背負就是背運東西,甚至背人。清末,北京多大雨,街路積水成河,沒膝沒腹的,壹般人難以通行,遂有專門背人過街而掙幾文錢者。至於舊時北京賣菜的、賣魚蝦的、賣鮮花的以及煤鋪送煤、灰鋪送灰、飯館送酒菜等,多是擔挑。扛肩、背負、擔挑,都是以人力為主的交通運輸形式。

13、船是主要的水路交通工具。古代的船也是多種多樣。遠的不必說,明代有黃船(禦用)、馬船(由川滇轉送馬匹專用,永樂遷都北京後,專用運送官物)、快船(水軍征戰用)、海運船(備使西洋諸國)、供應船(為皇室捕漁用)、後湖船(在南京後湖,為樓座船,供遊覽用)、戰船(征戰用)、糧船(又分遮洋船和淺船二種,均用於漕運)等等名目。② 清代則有糧船(漕運用)、戰船(又有外海與內河戰船的區分)、水驛船(用於水路驛站)、應差船(又有沙船、便民船、黃快船、樓唬船、宣樓船、大江差船等細目,備官府隨時差遣)、救生船(專於江河激流險灘處備搶險救生用)、浮梁渡船(藉以渡河用)等等類分。③ 但是,在北京地區能見到的,僅黃船、糧船、水驛船、浮梁渡船等而已。黃船,在上面的《禦用交通工具》部分,曾談到龍舟,就屬黃船之類。《明會典》載:“國初造黃船,制有大小,以備禦用。至洪熙元年(1425年)計三十七只;正統十壹年(1446年)計二十五只。常以十只留京師河下聽用。”④ 《養吉齋叢錄》所謂前明遺留於北京皇城西苑太液池中的“蓬島飛龍”壹船,是否就是明代留用於京師湖中的黃船之壹呢?頤和園內至今存有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雕造的石舫,光緒十九年(1893年)稍加改造,改名清宴舫。這個石舫雖然只具有象征意義,並無實用價值,但通過它可以想見明清黃船的樣子。明初南京後湖(即玄武湖)船或許與其相仿。

14、糧船,是專門用於漕運的船。海運糧船叫遮洋船,河運糧船叫淺船或剝船。北京作為金、元、明、清的帝都,它的糧食供應和財源完全仰賴於東南。因此,在壹定意義上說,沒有大規模的漕運,就沒有北京作為千年帝都歷史地位。正因為如此,當年北京的糧船是很多的。永樂初,無論是海道運輸的遮洋船,還是運河運輸的淺船,都能由直沽(今天津)溯白河而至通州。後來只有薊州軍餉用遮洋船海運,北京和通州國庫裏的糧食,全由淺船運輸。明萬歷年間,用淺船運達京、通倉的米糧達370萬石,而遮洋船運至薊州的軍糧僅24萬石。同時間內,全國造船***12143只,其中淺船占95%以上。據文獻記載,壹只四百料淺船,底長5丈2尺,頭長9尺5寸,梢長9尺5寸,底闊9尺5寸,底頭闊6尺,底梢闊5尺,頭伏獅闊8尺,梢伏獅闊7尺,梁頭14座,底板厚2寸,棧板厚1寸7分,釘1尺3釘,龍口梁闊1丈,深4尺,使風梁闊1丈4尺、深3尺8寸,後斷水梁闊9尺、深4尺5寸,兩 〓(上“廣”下“敢”)***闊7尺6寸。打造這樣壹只淺船,需用楠木7根,楠木短枋、連二枋、連三枋各壹塊,榆木1根,雜木5根又3段,大小釘鋦700斤,艌麻200斤,油灰200斤,桐油30斤。⑤ 清代的運糧剝船大小有變。例如順治初年造的糧船,船底長5丈2尺,中間闊9尺5寸,龍口梁、使風梁闊均不過1丈4尺,斷水梁闊不過9尺,船體大小與明代淺船相仿。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題準,各省糧船式樣改定為長7丈1尺,闊1丈4尺4寸,較以前增大。乾隆五十年(1785年)又因“各省漕船過於高大沈重,行走濡滯”為由,議準北河官設剝船1500只,每只身長5丈8尺,中闊1丈8寸,後闊8尺1寸,九艙,每艙深3尺,裝米300石,⑥ 又比康熙時船小了許多。

15、水驛船是水路驛站專用的船只。樣式不見記載。明代於通州設有水驛,必定有水驛船無疑。

16、浮梁渡船,是以船作橋渡河涉江的交通方式。據《清會典事例》卷939記載:康熙十八年(1679年),“將順天(府)通州額設橋船五十內,撥給三河縣泃河六船。”這樣以來,通州的橋船尚余44只。康熙五十壹年(1712年)又“拆造通州橋船二十二,作為定額。”此後,通州則有22只橋船。雍正元年(1723年),“古北口灤河設渡船四,交與汛官管理。”乾隆五年(1740年)題準,“直隸省古北口渡船朽壞,別設渡船二,增設橋船十四。”作為浮梁渡船,需要的是堅固耐用,無需精雕細飾,所以這種船如同運貨的馬車、騾車、大車壹樣,樣式簡單,制作省力。

無論黃船、糧船、水驛船和浮梁渡船等,除順水時可借助水力、順風時可借助風力之外,主要還是船夫的纖拉和撐劃。也就是說,仍是壹種以人力為主的水上交通工具。

17、騎馬。馬是古代壹種重要的交通工具。本次論文主要介紹馬。

歷朝歷代的驛站,都備有若幹馬匹,以供遞送文書的人或過往官員騎乘。馬跑得快,跑得遠,將士出征離不開它。但在北京城內,文武大臣上朝,除了少數高官之外,都要騎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