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高考地理關於地理圖形試題

高考地理關於地理圖形試題

地理圖形包括氣候類型圖、地形圖、行政圖、礦產分布圖、降水分布圖、溫濕度差異圖、民族分布圖等。以下是我推薦的高考地理圖形相關問題,僅供大家參考!

高考地理中關於地理圖形的試題及參考答案

聖勞倫斯河(以下簡稱A河)是壹條著名的河流?冰凍的河流?。下圖B顯示了蒙特利爾全年的月氣溫和降水量。相應地完成下列問題。

9、蒙特利爾附近的冰期大致是()。

a、2個月b、3個月c、4個月d、5個月

10,根據圖文信息,冬季可能不結冰的河段位於()。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爾河段

c,蒙特利爾至魁北克D段,魁北克以下的河口段

11.減輕該河流淩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

①加深河道②綠化河堤③分段攔冰④拓寬河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9.c10.b11.c。

分析

測試分析:

9.根據蒙特利爾的氣候資料,可以看出65438+2月至次年3月的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可以得出蒙特利爾的冰河期達到4個月,答案為c。

10.普雷斯科特到康沃爾的河水落差大,流速快,冬天不容易結冰,所以答案是b。

11.分階段攔冰可以避免浮冰過多堆積,擡高水位。通過拓寬河道,可以降低水位,減少冰暴的發生,減少對沿海地區的危害,所以答案是c。

考點:本課題組主要考察氣候類型的綜合應用、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淩汛知識。

名師點青課題組以加拿大聖勞倫斯河為樣本,考察河流的氣候知識和水文特征,測試學生的知識遷移和應用能力。第壹個問題,當河流月平均溫度低於0℃時,冰河期開始出現。結合給出的氣溫變化曲線,不難讀出蒙特利爾壹年中有四個月的平均氣溫在0℃以下。第二個小問題要註意學過的知識。影響河流結冰的因素除了溫度,還有水流速度、河流鹽度等。當水流速度過快時,即使在0℃以下,河水也很難結冰。鹽度越高,凍結溫度越低。看地圖,從普雷斯科特到康沃爾段有水電站,說明河水落差大,流速快,不易結冰。第三個題目是知道河流冰淩災害的形成過程是浮冰不斷堆積,堵塞河道,擡高水位形成洪水,所以對策應該是想辦法降低水位或者加高堤壩避免洪水。

(2015?海冰的含鹽量接近淡水,經過適當處理可以作為淡水資源。圖3顯示了渤海及其鄰近海域的年平均溫度。-4℃時的天數分布。相應地完成下列問題。

7.在A、B、C、D四個海域中,海冰的厚度最大()。

A,A B,B C,C D,D

8、下列城市附近的海域,單位面積海冰資源最豐富的是()。

a、葫蘆島B、秦皇島C、大連D、煙臺

9、推測渤海沒有大規模開采冰的原因是()

a、資源不足B、環境破壞C、成本高D、市場需求不足

答案7,B 8,A 9,A

分析

測試分析:

7.溫度越低,低溫期持續時間越長,海冰越厚。圖中四個地方的溫度都低於4?c持續時間較長的是在A和B處。a地處渤海,海水又深又大。B地處大陸附近,所以B海水淺,海水量小,容易結冰,冰河期較長。b正確。

8.冰層厚度越大,單位面積的海冰資源就越大。圖中葫蘆島市緯度最高,氣溫最低,當地海冰厚度最大。因此,a是正確的。

9.受全球變暖影響,渤海沿岸冬季冰期短,冰層薄,海冰資源量有限。因此,A是正確的。

測試地點:海洋環境。

名師對本次考試的新穎情境進行了點睛之筆,重點講述了自然環境中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的地理原理以及自然資源與人類生活的關系。這組問題用等值線圖考察了海冰形成的影響因素。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不同生產力條件下自然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意義。

(7) (2015?上海體積地理等值線圖可以反映壹個地區的地貌特征。下圖為某壹區域的等高線(單位:m)。

15,圖中兩條400米等高線之間的地形單位是()。

a、山脊B、陡崖C、斷層山脈D、峽谷

16,圖中與310米等高線相鄰的灰色部分最有可能()。

①崩積物②突出的小基巖③河中沙洲④低山丘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5,D 16,A

分析

測試分析:

15.兩條400米的等高線被陡峭懸崖的傳說標註出來,於是兩條等高線之間就出現了壹條兩邊都是陡坡的峽谷。正確。

16、310米等高線位於圖中陡崖下方,部分與圖中代表陡崖的圖例重合。圖中灰色部分是310米等高線斷斷續續脫離懸崖傳說的原因。這個灰色的部分應該是陡峭懸崖崩塌後的沈積物或者突出的基巖形成的。正確。

考點:等高線地形圖判讀。

名師點睛之筆基於等高線圖。檢查等高線圖,判斷基本的地形類型和地形單元並不難。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掌握等值線圖的基本規律。同壹等壓線上的所有點都有相同的高度;壹般情況下,等高線地形圖上任意兩條相鄰等高線的相對高度是壹個恒定值(垂直間隔);等高線都是閉合的曲線,但有些是無法在另壹張地圖上完整呈現的;等高線壹般不相交,但在懸崖處,等高線可以重疊;等高線的密度反映了陡坡。兩條等高線之間的距離越大,等高線越細,說明坡度較緩。反之,坡度越陡。

(2015?逆溫是在壹定條件下溫度隨高度上升的現象。壹所學校的氣象興趣小組在10月下旬壹個陽光明媚的夜晚,測量了中國南方山區山谷的逆溫。下圖是本組多次獲得的北京地區反演時空平均結果。完成下列問題。

9、下列關於逆溫特征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近地面逆溫強度較大,向上減弱;b、逆溫強度在午夜達到最大值,之後減弱。

c、日落前出現逆溫現象,日出前消失。d、強逆溫在前半夜緩慢增加,後半夜迅速減緩。

10,逆溫層上限峰值在時間上滯後於強逆溫層上限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吸收存在晝夜差異;b、大氣散射反射高度有差異。

c、上下空氣的熱量傳遞存在時間差D、下墊面的反射率存在時間差。

9、答

10、C

分析

測試分析:

9.看圖,根據圖中曲線,逆溫上界和強逆溫上界,判斷近地面逆溫強度較大,向上遞減,壹對。壹天中的最低溫度是在日出前,所以逆溫強度在日出前達到最大,之後減弱。b是錯的。逆溫現象出現在日落之後,壹般在日出之後消失,C是錯誤的。讀圖,根據曲線,前半夜強逆溫上升快,後半夜變緩,D是錯的。

10,逆溫層上界峰在時間上滯後於強逆溫層上界峰的主要原因是地面輻射是大氣的主要直接熱源,上下空氣之間的熱量傳遞存在時間差。地面輻射被大氣吸收存在晝夜差異,大氣散射反射高度存在差異,下墊面反射率在時間上存在差異。a,B,D都是錯的。

考點位置:逆溫現象及特征,影響逆溫層上界峰值時間的因素。

根據材料,壹定條件下溫度隨高度上升的現象,需要註意的是,圖中下方曲線表示逆溫較強,上方曲線相對較弱。對流層氣體隨高度增加而減少,逆溫主要是由於近地面快速降溫,導致出現壹個冷下來暖起來的穩定大氣結構。白天有太陽輻射時,地面溫度升高,逆溫逐漸消失。所以最強的逆溫發生在日出前後。地面輻射時,大氣的主要直接熱源,熱量傳遞有時間差,所以地面附近的強逆溫層先達到峰值。

(2015?安徽卷)下圖是壹年中高層大氣單位面積水平面上接收到的太陽輻射隨緯度的日變化,單位為MJ/m2。圖中陰影部分表示沒有太陽輻射。完成下列問題。

32.圖中,M日最接近()

a、春分B、夏季至日C、秋分D、冬季至日

33.影響A和B之間太陽輻射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太陽高度b、日長c、海陸位置d、天氣條件

32.B

33.A

分析

測試分析:

32.從圖中可以看出,是北半球。題幹中提到,圖中陰影部分表示沒有太陽輻射。眾所周知,沒有太陽輻射的地區是北極圈及其北部地區。根據無太陽輻射區域的緯度變化規律和射程變化規律可知,原點和圖形最右側的日期應為冬季至日,以此類推。A處對應的日期是春分,M處對應的日期是夏季至日,B處對應的日期是秋分,所以B是正確的。

33.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有:①緯度位置:在低緯度,中午太陽高度角大,太陽輻射穿過大氣的距離短,受大氣的削弱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強;反之,則弱。②天氣條件:晴天時,由於雲少而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減弱作用較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較強;在陰雨天氣,由於雲層厚而豐富,大氣對太陽輻射有很強的減弱作用,所以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較弱。③海拔: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減弱作用弱,所以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強;反之,則弱。4.日照長度:日照時間長導致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短導致太陽輻射弱。夏半年,高緯度地區白天長,彌補了低太陽高度角損失的能量。所以先排除C;根據以上問題的分析,當ab被太陽直射赤道時,不存在全球晝夜日照時長的問題,天氣情況也不能用d來判斷,從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出,ab的緯度不同導致太陽高度不同,A的緯度比B低,所以當太陽直射赤道時, 它靠近直緯,太陽高度大,受大氣削弱少,所以太陽輻射強,所以A是正確的。

考點:考察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旨在考察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

名師點睛之筆是根據壹年中高層大氣單位面積水平面上接收到的太陽輻射隨緯度的日變化。考察學生看圖、獲取信息、解讀信息的能力,考察學生對太陽輻射影響因素的綜合分析能力,難度較大。問題1,關鍵是找到突破口,根據?圖中陰影部分表示沒有太陽輻射?說明在此期間,北極圈及其北部地區出現了極夜現象,其中包括了冬季的至日,因此可以推斷出圖中最近的壹天是夏季的至日;第二個問題,可以用排除法,結合選項來分析。A點的太陽輻射大於B點,圖中只有兩個緯度差。其他的海陸位置和天氣情況都無法確定,所以妳可以很快推斷出A的答案是正確的。

(2015?圖4是某地的等高線分布,從A谷到B谷、C谷的地層都是由舊到新。看圖完成下列問題。

9.圖中X的地質構造和地貌最有可能是()。

A.背斜谷b .背斜山c .向斜谷d .向斜山

10.如果A河和C河的支流相連,流量明顯增大的地方是()。

A.① B.② C. ③ D.④

答案9。A 10。B

分析

測試分析:

9.從新舊地層關系分析,X屬於中部老,兩翼新,判斷為背斜,從地貌分析,屬於河谷,所以X屬於背斜谷。所以選a。

10.從等高線分析,在兩河支流交匯處,C河地勢較高,河水應該是從C河流向A河,②位於下遊河段,所以水量會明顯增加;但① ④位於上遊,水量不變;③位於C河下遊,水量會減少。所以選b。

考點:地質構造、等高線。

這位名師強調根據新舊地層的關系來判斷背斜和向斜。背斜在中層是老的,在兩翼是新的。向斜在中層是新的,在兩翼也是新的。根據等高線,地形名稱解釋如下:①峰:又稱峰、山。在等高線地形圖中,如果等高線值中間高四周低,中間就是山。②山脊: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由高向低彎曲。(3)山谷: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由低到高彎曲。④盆地:在等高線地形圖中,如果等高線值中間較低,四周較高,則中間為盆地。⑤鞍部: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相鄰兩山之間相對較低的位置。⑥陡崖: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相交的地方⑥陡坡和緩坡:在同壹個等高線地形圖中,密集的等高線為陡坡;稀疏輪廓是壹個緩坡。在不同等高線地形圖中,應根據比例尺確定。

(2015?廣東卷)1。數字高程模型是地形的虛擬表示,可以描述地面高程信息。圖1是壹個旅遊區的數字高程模型,A、B、C、D中觀景臺的最寬視野大概是()。

A,A B,B C,C D,D

答案c

分析

測試分析:根據圖例信息,顏色越亮,海拔越高,也就是C中海拔最高的地方,也就是圖示區域的最高點。觀景臺設在這裏視野最廣,而A、B、D三個地方位於山谷或山坡,被兩邊的山峰擋住,視野較差。

測試地點:地形圖。

名師畫龍點睛不難,屬於直觀的問題。根據數字高程模型,判斷該地區的地形特征和地形起伏。看直的問題可以通過做壹個地形剖面圖來判斷。在地形剖面上,從觀測點的投影點到目標點的投影點畫壹條直線。如果直線沒有被任何地面物體截斷,說明直視是好的,否則不能直視。如下圖所示,是由點s決定的?c點?畫壹條直線,直線沒有被任何地面物體截斷,說明直觀良好。而圖中的b呢?位於陰影區,表示S點不能直視B點,所以B村不直視S點..

從山頂到四面,等高線是先密後疏,為什麽?凹坡?;等高線先疏後密,是?凸坡?,?凸坡?很容易擋住人的視線。

(2015?天津卷)壹種礦物形成於上部緩慢的軟流圈,然後隨著巖漿活動到達地表。這種礦物在圖2所示的古火山的巖漿巖和河灘沈積物中被發現。閱讀圖片材料,回答問題3-4。

3.使礦物從上地幔軟流圈到達海灘沈積物的地質過程依次應該是()。

A.巖漿噴發巖層的斷裂風化、侵蝕、搬運和沈積

B.巖漿噴發地層的斷裂搬運、沈積風化和侵蝕

C.巖石斷層巖漿的噴發、風化、侵蝕、搬運和沈積

D.巖石斷層巖漿的噴發、搬運、沈積風化和侵蝕

4.將剖面圖中繪制的火山斜坡與實際火山斜坡進行比較()

A.它變得陡峭了。b .變得慢了。c .它沒有改變。這是不可能判斷的

答案3。C 4炸藥。A

分析

測試分析:

3.先是地層斷裂,然後上地幔軟流圈中的礦物沿斷層上升到地表,稱為巖漿噴發,形成巖漿巖,然後在外力作用下依次風化、侵蝕、搬運、沈積,形成河灘沈積。所以選c。

4.圖中縱坐標單位為米,橫坐標單位為公裏。兩者的比例尺相差很大,所以繪制火山剖面的坡度比實際坡度要大。所以選a。

考點位置本課題主要考察巖漿活動和外力對地表形態的影響以及對地形剖面的解釋。

大師的點睛之筆巖漿來自上地幔軟流圈,在高溫高壓下沿裂隙向上侵入,噴出地表,冷卻凝固形成巖漿巖;在外力的作用下,暴露在地表的各種巖石先被風化破碎,再被外力侵蝕,使破碎的巖石離開原來的地方,被搬運到其他地區,最後沈積形成松散的沈積物,這些沈積物被固結成巖石,形成沈積巖。

圖片來源:學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