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婆羅浮屠大佛寺的建築特色

婆羅浮屠大佛寺的建築特色

浮雕內容,第1回廊主壁題材為本生、佛傳、譬喻和說法,描繪了釋加牟尼從下凡到成道的過程。第二回廊主壁題材為《華嚴經·入法界品》中的善財童子歷參圖;第三回廊是其延續;第4回廊尚未明了,可能為《華嚴經》的普賢菩薩行願贊等。

婆羅浮屠的塔底,通常稱為隱基腳,由於用大量的石塊在其周圍築了壹道防護墻,因而遮擋了人們的視線,當初大概是為了使尚未竣工的佛塔不致因地基不隱而倒塌。裝飾塔底的是160幅非同尋常的浮雕,1885年才發現,展出壹段時間後,除東南角外,又都被重新掩蓋。浮雕題材依據佛經的天、人、畜生、地獄等六道輪回,闡明了業障的作用,即因果的規律,將經變和世俗人物與熱帶花草和鳥獸結合起來。

在各方形層的的欄桿上,每隔壹定距離配置壹個向外的佛龕,***432個,龕內各安置壹尊大坐佛。佛像的手勢有5種,可能是金剛界五佛。

圓形層各層並列著格子形鏤空小塔,計下層32座,中層24座,上層16座,***72座,如同眾星拱月,圍繞著中心大窣堵波。小塔內也置有佛像。佛像按照東、南、西、北不同方向取有不同的名稱,而且佛像的面部神情以及手臂、手掌、手指各部位也都不同,形象傳神。

方形層佛龕和圓形小塔中的佛像,再加上中心大窣堵波中的佛像,波羅浮屠***有佛像505尊,浮雕和佛坐像以表情典雅為特色,它部分繼承印度雕刻傳統,但又處處顯露著印度尼西亞古代文明的影像,如浮雕中世俗人物為當地人打扮,堪稱印度壹爪哇藝術的傑作。

婆羅浮屠的整體設計和各層裝飾體現了佛教密宗曼荼羅義理。佛教將天地分為三界,最低的是欲界,人在此階段無法擺脫各種欲望,其次是色界,人雖已摒棄各種欲望,但仍然有名有形,最高是無色界。至此,人已不再有名有形,永遠擺脫了世間的壹切桎梏。婆羅浮屠塔的臺基代表欲界,4層方形臺及浮雕回廊代表色界,3層圓形臺和大窣堵波代表無色界。

婆羅浮屠是舉世聞名的歷史遺跡,1907-1911年,西奧多·範·埃爾普進行了第壹次修復,重建了3層圓臺和窣堵波。1975-1987年,在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發出拯救婆羅浮屠的呼籲以後,進行了第二次修復,有27個國家參加,***花費2000萬美元。1991年底,婆羅浮屠被列入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整修後的婆羅浮屠古趣盎然,風貌如初,已被印尼政府擴建為面積達85公頃的遊覽勝地,每年吸引世界各地數十萬佛教徒和旅遊者到這裏朝拜或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