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天津周邊有哪些紅色景點

天津周邊有哪些紅色景點

我推薦幾個天津周邊經典的紅色旅遊景點。這些景點不僅僅是觀光,更是通過紀念地和標誌物,緬懷先人,了解革命歷史,增長革命鬥爭知識,學習革命鬥爭精神!

李大釗紀念館樂亭縣李大釗紀念館位於樂亭縣新城區,占地100畝,建築面積6800平方米。經中共中央批準,於2006年8月1996日奠基,2006年8月16日竣工通車。同年,被中共中央宣傳部確定為首批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壹。

李大釗紀念館的主要內容包括:李大釗生平及成就展、李大釗碑林、李大釗故居。以李大釗誕辰120周年為契機,李大釗紀念館對原有展覽進行了豐富和修改,展覽面積由原來的1200平方米擴大到2200平方米。從北京、上海、Xi、俄國等地收集了500多件文物。經過整理,展覽中增加了壹些珍貴的產品。

李大釗的碑林由大象亭、碑亭、碑廊等幾部分組成。展出60多件題詞和復制品,主要包括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題詞,李大釗同誌的部分書法作品,以及國內著名藝術家紀念和贊揚李大釗同誌高尚品德的書法作品。李大釗故居位於河北省樂亭縣大黑坨村。在1958黨和人民政府的關懷下,李大釗故居紀念館建成,1988年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博物館河北省博物館是省級綜合性博物館,是石家莊的標誌性建築。河北省博物館於1953年4月在當時的省會保定市古蓮池成立,1954年2月開館。1982年,河北省博物館遷至省會石家莊,借用河北省展覽館舉辦展覽。1986,兩館合並,轉制為河北省博物館。2007年,河北省博物館改擴建工程開工,設計新館面積3.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3萬平方米,展覽面積24936平方米。預計2065年開業,438+00。河北省博物館基本陳列包括神秘王國——戰國中山國、金玉衣裳之鄉——滿城漢墓、古代河北、現代河北、當代河北五個陳列。

河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148809件。館藏最珍貴的文物主要有戰國時期中山國出土文物、滿城漢墓出土文物、古代雕塑、名窯名瓷、書畫作品等。這些文物見證了人類歷史的發展,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河北省博物館還保存了許多珍貴的現代文物,其中以抗日戰爭時期敵後抗日根據地的文物和、、張等革命英雄的遺物最為珍貴。

129師陳列館,八路軍129師司令部舊址,位於邯鄲市歙縣城西4公裏的赤岸村,占地340多畝。其中,129師司令部舊址位於赤岸村中心,占地1.834平方米。它由三個具有北方民族風格的農村四合院和壹個防空洞組成。

1940年,劉伯承、鄧小平率領八路軍129師東渡黃河,挺進太行山,規劃歙縣赤岸村,血洗太行山千裏,打響了抗日戰爭中勝口、神頭嶺、響堂鋪、解放戰爭上黨、平漢等著名戰役和戰役。有110多個締約方和政府。在這6年中,129師從壹支9000多人的隊伍發展成為壹支擁有30萬野戰軍和40萬地方軍的“劉鄧軍”。

129師展覽館從幾個四合院發展成為集參觀、欣賞、學習為壹體的多功能、全方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而保存其原貌的舊址,內容先進的陳展展覽館和宏大的將軍陵園——將軍山,三組建築的組合在國內並不多見。1996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被公布為全國首批100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冉莊地道戰遺址冉莊地道戰遺址位於保定市西南30公裏的清苑縣冉莊鎮。1961年被國務院定為全國第壹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被中共宣傳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冉莊隧道於1938處開工。壹般隧道寬0.7-0.8m,高1-1.5m,離地面2m以上。隧道以十字街為中心,沿東、西、南、北街挖了四條主幹道,再從主幹道延伸出20多條支線,直通村外及村內周邊的村莊。隧道分為作戰用的軍用隧道和供人隱藏的民用隧道。抗戰時期,全村450戶,當時有地道405條,其中用於作戰的地道30條,通往外村突圍的地道3條,其他地上地下作戰工事140條。抗日戰爭時期,冉莊人民利用自己的正宗優勢,配合武裝部隊和野戰軍,與敵人作戰157次,消滅敵人2100余人。

如今,冉莊地道戰遺址保護區占地20萬平方米,保留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的環境風貌。當年的地下隧道3000米,現在1,200米對遊客開放。紀念館展廳面積960平方米。展廳內有價值的革命文物431件,其中壹、二、三級文物98件。

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位於保定市阜平縣城南鎮。其中,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1996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65438年至0937年,聶同誌以阜平為起點創建了晉察冀抗日根據地,這是我黨我軍創建的第壹個敵後抗日根據地。整個紀念館由展廳、雕塑廣場、晉察冀軍區舊址、後山防空洞組成,總面積654.38+0.47萬平方米。展館面積1.700平方米,線路長度260米。展出文物259件,照片222張,圖表31張。

董存瑞烈士陵園董存瑞烈士陵園位於隆化縣西北部泰山腳下的伊潯河東岸。1954為紀念著名民族戰鬥英雄董存瑞烈士而建。歷經數次大規模擴建,現占地面積91.600平方米,建築面積4260平方米,為國內以烈士命名的陵園之最。園內有牌坊、烈士紀念碑、董存瑞烈士雕像、烈士墓、紀念館、碑林等主要建築12處,珍藏著老壹輩革命家、學者、名人為董存瑞烈士題詞、書畫210余件。公園於1986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保護單位,於1997年被中共宣傳部指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董存瑞烈士陵園作為全國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每年接待遊客近20萬人次,建園55年來接待遊客超過10萬人次。董存瑞烈士陵園記錄了董存瑞烈士為了新中國的建立和龍華人民的解放,用自己的身體作為支撐,炸毀敵人的橋式碉堡的英雄壯舉。它承擔著對廣大群眾特別是未成年人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社會功能,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華北軍區烈士陵園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始建於1950年3月,8月1日正式竣工對外開放,1954。是我國較早建成的烈士陵園之壹,規模大,造型藝術品位高。

目前,園內主要建築有:烈士紀念碑、革命文物館、影視廳、烈士紀念館、紀念碑廳、烈士紀念館、白求恩紀念館、印度援華醫療隊紀念館、烈士紀念亭、烈士墓區和壹座大型銅像群。有中國革命歷史上在華北犧牲的316位革命烈士,有新中國成立後犧牲或病故的643位革命烈士和老紅軍的骨灰。中國早期工人運動的領袖高克謙,回族人民支隊支隊長、“民族英雄”馬本齋,“民兵排爆英雄”李渾子,他的戰士們的母親榮冠秀,國際大實業家白求恩、柯棣華大夫等都安葬在這裏。

華北軍區烈士陵園,以其莊嚴的紀念建築、蔥郁的松柏園林景觀、豐富珍貴的文物藏品、悲壯感人的展覽,吸引著海內外的人們祭奠先烈。每年接待遊客50多萬人次,接待旅遊團200多個,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友人前來瞻仰先烈。

唐山地震紀念館唐山地震紀念館位於唐山市中心的地震紀念廣場。創建於1986,原名“唐山地震資料展覽館”。1996改擴建,更名為“唐山地震紀念館”。2006年,在紀念唐山大地震30周年時,進行了壹次大規模的展覽修繕。地震紀念館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宣傳普及防震減災科學知識,宣傳展示震後新唐山建設成就。

地震紀念館現有固定展覽為“唐山成就展”,展覽面積3500平方米,線路長度620米。采用圖片、實物、景觀、多媒體等多種高科技展覽形式,聲、光、電結合,體現了新展館的現代氣息。展覽* * *由序言和九個部分組成。壹方面充分展現了震後33年,特別是10年來,唐山人民發揚抗震精神,建設繁榮美麗新唐山的輝煌成就;另壹方面,充分挖掘史料,增加歷史沿革、抗震救災和防震減災的展示內容。自開館以來,地震紀念館共接待海內外各界人士350多萬人次,年觀眾近20萬人次。

獻縣馬本齋紀念館馬本齋紀念館位於滄州市獻縣縣城東北30公裏的本寨東村,占地105畝,展館面積4000平方米。它由馬本齋紀念館和馬本齋母子烈士陵園組成。馬本齋紀念館由馬本齋紀念館、馬木紀念館、回民支隊戰例館和百名將軍紀念碑林組成。馬本齋烈士紀念館主體分為9個部分,分別展示了馬本齋烈士馬融在百忙之中的生活。馬本齋烈士的壹生是革命的壹生,戰鬥的壹生,光榮的壹生。

2004年9月,馬本齋紀念館向遊客開放。同年入選河北省十大紅色旅遊經典景區。2005年10月被中宣部命名為第三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6年8月被國家民委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