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寫壹篇論文:中國民俗旅遊 要求:以小見大,從小事出發。。再大方面寫... 多多幫助啊啊 啊啊 啊!

寫壹篇論文:中國民俗旅遊 要求:以小見大,從小事出發。。再大方面寫... 多多幫助啊啊 啊啊 啊!

民俗風情,在旅遊中作為人文景觀的壹個極為重要內容,以其美學風貌,具

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這壹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的核心在於人的美的昭示和顯現。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尤其是開放、改革的近十幾年來,我們又在如何開展民俗

風情遊、加強美育薰陶中,積累了壹定的經驗,很值得總結和發揚。本文圍繞以

上的三個問題,進行論述。

(壹)

中國旅遊的審美對象,壹般依次排列有:山水風光、名勝古跡、民俗風情…

…等。民俗風情,次於山水風光、名勝古跡,排列老三,不是沒有道理的。這是

因為我國幅員十分廣闊,地質地貌多樣,名山大川遍布,山水美壹直享有盛譽,

列為榜首,理所當然。同時,我國又是四大文明古國之壹,有著璀璨無比的歷代

的文化遺產;帝王將相、名哲聖賢、道長高僧、文人雅士等在名山大川留下了眾

多的名勝古跡。所以,我壹直堅持中國旅遊中“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密不可分”

的觀點。如今要把“排行老三”單挑出來,改變傳統的模式,開拓新的旅遊領域

和項目,具有壹定的理論價值和實際意義。

從旅遊審美來看,民俗風情與山水風光、名勝古跡等,在總體上是壹致的,

都是“全身心”的感官開放和接納、高級的精神享受,都是動靜結合的休閑、娛

樂的活動。但是,民俗風情,與山水風光、名勝古跡相比較,在旅遊審美中,在

其自身的特點:

第壹、陌生新奇。

我國有五十五個民族組成壹個大家庭,平等和睦,繁榮昌盛。就旅遊資源的

分布來看,五嶽、佛教四大名山、道教四大名山,都在漢族居住地,少數民族的

民俗風情遊,比山水風光遊的開發、利用,更占優勢。就國內旅遊客源的組成來

看,由於漢族在全國人口中占絕大多數,他們到漢族文化復蓋的旅遊風景區,與

到少數民族的民俗風情遊覽區相比,憑添了由新奇、神秘引起的陌生感,大有不

到異域勝異域的感受。本來,旅遊,就是生存和生活時空的壹種移動或更換。由

新奇、神秘引起的陌生感,相對於日常生活、工作的環境來說的。蔡元培曾揭示

了人有壹種“習久的心理”,“常住繁榮城市的人,壹到鄉村,覺得格外清幽。

”(《蔡元培美學文選》,第172頁)美在發現中得以開拓,又經過對照,變

得更加強烈和新鮮。要知道人類不會倒退到舊石器時代,以良好環境能定居下來

為滿足了。遊人的陌生新奇感,既可以擴大“新知”,又可以激起遊興。正如沈

明編著《旅行》壹書所指出的:

我國是個多民族地區,各民族都有著獨具壹格的誘人的習俗,到少數民族聚

居區作風情旅遊,了解那裏的歷史變遷、生活現狀和風情民俗,采集那裏的民間

文藝珍品,直接感受特定的民族文化氛圍,會對中華民族大家庭有著更為形象的

知識。總之,旅遊處處皆學問,只要留意學習,定會得益非淺。(廣西民族出版

社1990年版,第29頁)

第二、參與親切。

山水是自然物,古跡雖能“睹物思人”,畢竟是伴隨著歷史的回聲,遊人無

法直接參與,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溝通。而民俗風情則不壹樣,它是壹種多功能

的群眾性的活動,可以把遊人裹夾進去,士農工商,全心投入,忘乎所以。如火

把節的習俗,至今在我國西南十幾個少數民族中廣泛流傳。節日那天,人們穿起

民族盛裝,殺牲慶賀,舉行各種文體娛樂,晚上舉著火把,排成火龍,在山間田

野上漫遊,並互相“潑火”,互換吉祥。這個“潑火”,與雲南傣族的“潑水”,

形成了鮮明對比,提供了人人參與的特定氛圍。這樣,“旅遊經歷就將新鮮程度

和親切程度聯系起來,將舊習慣的可靠性與環境變化所產生的興奮聯系起來”(

〔美〕羅伯特?麥金托金和夏希肯特?格波物《旅遊學》,第81頁),促使整

個身心健康,獲得美的享受。

第三、喜慶認同。

任何審美活動都是通過審美主體個體進行的,其目的在於發現美、體驗美、

認同美。這種發現美、體驗美、認同美,在山水風光、名勝古跡、民俗風情等的

旅遊活動中,是相同的。香港華莎《母女浪遊中國》壹書中,就對山水風光、名

勝古跡、民俗風情等方面,作了壹系列的發現美、體驗美、認同美的忠實的記錄,

充分體現了“龍的傳人”尋根探美的心跡。如,敦煌的鳴沙山從“單純壹致”的

形式美的角度,描繪了這座傍晚下的金黃色的山的色彩,線條和整個畫面,鮮明、

晶亮,沒有深淺,沒有參雜,沒有滲透,給人壹種美的驚奇、愛的震攝。於是,

她說:“如果草原象征了青春的歡樂,荒漠象征了暮年的悲苦,那麽鳴沙山就象

征了壯年勝利的喜悅了。”(第98―99頁)但是,民俗風情,與山水風光、

名勝古跡在審美認同方面,還有差別。主要在於從美學的範疇來講,山水(如,

桂林、西湖)偏於優美,古跡(如,萬裏長城、秦始皇兵馬俑等)偏於崇高,而

民俗風情大多與節日活動聯系在壹起,則偏於喜劇性的範疇了。普天同慶,其樂

融融,使審美認同,比其他旅遊審美對象來說,來得輕松、自如,不費什麽心思。

這從中央電視臺壹年壹度的春節聯歡晚會,越辦越火紅,就看得出這個審美認同

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而被稱為“新民俗”。(《廈門晚報》1995年2月16

日刊《新華社發表春節晚會筆談,認為電視觀眾欣賞心理成熟了》)

(二)

民俗風情美屬於社會美的壹種。但它又與社會美中社會事物的美,有所不同。

社會事物(如,勞動產品、工具)壹般取物化形態,很難直接看到創造的過程。

而民俗風情,多為壹種社會的群體活動,有著創造者本身的全過程的參與,可以

進行直接溝通、交流和對話。因此,作為人的美是社會美的核心來看,社會事物

美的顯現程度,當然不如民俗風情美了。具體說來,大致有四方面:

第壹、民俗風情與人的形體美。

民俗風情中,保留了不少遠古的遺跡。那時,在生產力極度低下的情況下,

遠古人面臨著生存和生活的艱難和困苦。為了社會生產和自身生產,必須具有健

壯的體魂。這在壹些民俗風情的藝術表演中充分體現出來。如,泉州的拍胸舞。

“表演者上身赤膊,頭帶草帽,上肢隨著節拍有節奏地拍擊胸膛、腋窩、大腿,

時而上跳,時而下蹲,頭部詼諧地搖擺。舞蹈音樂配以膾炙人口的南曲《三千兩

金》或其他車鼓樂。基本動作有擊掌回音,八拍雄姿、玉驢顛步、金雞獨立、善

才搶牌、青蛙出洞、小閹雞行、大閹雞行,等”(廈門市思明區文藝聯誼會《閩

臺民俗風情》,鷺江出版社1989年版,第219頁)試想,如果表演者都是

些魯迅筆下的“駝背五少”,豈能赤裸幹癟的上身,又豈能進行如此的高難度的

舞蹈動作呢?同樣,民俗壹些節日,本身就含有旅遊的審美意義,也與參與主體

(遊人)的形體的健康、壯實有壹定的關系。我在《登高、踏青、遠足(旅遊別

稱的審美意義)》壹文中,指出:

中國古代旅遊的大眾化的趨勢,與西方不完全壹樣。西方現代旅遊,依托著

交通工具中火車的出現、組團的經營手段。中國宋元明以後,旅遊大眾化的趨勢,

主要是利用民間節日。登高與重陽節、踏青與清明節,早已成為民間習俗。遠足,

壹般也安排在公休假日。(《中國旅遊報》1992年3月24日)

至於有的民俗的體育競技項目,成為健、力、美的象征,規模宏大,深入人

心。“如端午賽龍舟,近年發展為跨縣跨省的大型體育競技活動,得到跨國公司

的贊助。1988年廣東番禺縣舉辦的蓮花杯和希爾頓杯龍船大賽,觀看者達二

十萬人之眾。近幾年來每年重陽節到白雲山登高者,也在三十萬人左右。”(葉

春生《民俗美》,海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4頁)

第二、民俗風情與人的裝飾美。

服飾是人的裝飾主要方面。服飾,不僅是人的“第二肌膚”,是文化的表征,

而且是各少數民族相互區別的外部特征。我國55個民族中,除了西北幾個少數

民族為白種人外,大都為黃種人。我讀壹本人類學的書,說中國黃種人,北方為

蒙古種,南方為馬來種。這就是說,壹個標準的北方人和壹個標準的南方人,在

體質上還是有區別的。而我們的少數民族的聚居地散布在全國各地,無法用是北

方人,還是南方人這個標準來衡量。服飾往往成了少數民族外部標誌。或者說,

什麽民族有什麽樣服飾,什麽樣服飾就是什麽民族。這在民俗風情遊的審美對象

中,也是十分突出的。

維吾爾族的小花帽、傣族的統裙、滿族的旗袍、瑤族的花褲、藏族的哈達、

蒙古族的馬靴,等等,無不裝點著旅遊的景觀,制造了特定的審美氛圍,保留著

誘人的魅力。有的經過壹定文化教育或長期生活在他鄉城鎮內,不願意穿本民族

的服飾,作為壹種文化現象,我也不想也不可能在這裏討論。但有壹條,既然作

為旅遊部門組織的民俗風情遊,在接待地的各少數民族應該依據民俗要求來著裝,

才能體現出壹定的風情來,這是肯定的。

第三、民俗風情與人的風度儀表美。

在民俗風情美中,有兩大部分,即社交風俗美和婚嫁民俗美,涉及人的風度

儀表美。我國素稱為禮儀之邦。無論在行為、舉止上,還是在待人接物上,均有

優良的傳統和現行的規範。其中有壹部分沈積在民俗風情上,時而清醒,時而狂

迷,烘托出人自身和人與人之間的美。如,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的花蘭瑤胞,是

個很講禮節的民族,他們有壹種迎客儀式,瑤語叫“離貫侯棋”,直譯為“遠方

的朋友”,意譯為“禮歌會”。又如,我國許多民族都有“打同年”的風俗。苗

語稱為“嘎江”,直譯為“老樹的根”,意思是“結交最知心、最忠實可靠的朋

友”,俗稱“拜把”、“結義”。不但在同壹民族中,在不同民族中也相當盛行。

它成了團結的紐帶,友誼的橋梁,在生活中留下了許多佳話。

第四、民俗風情與人的精神美。

民俗風情的形成、流傳,與其蘊含的民族的深層心理有極大關系,張揚壹種

人格精神。清明與紀念介子推、端午與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老幼***知,耳熟能詳。

至於“在我們源遠流長的民俗禮儀中,婚姻習俗,最為繁縟,也最為有趣。千百

年來,這些禮俗隨著人們觀念的更新而不斷變化,它從生活的壹個側面反映了人

民的心理、德行和品格,包含著豐富的社會內容,具有強烈的地方和民族色彩。

許多場面本身,就是壹幅美好的民俗風情畫,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民俗

美》,第141頁)

以上只是簡單地將民俗風情與人的美的四個不同層次,作了壹點探討和研究,

無非是說民俗風情在旅遊中真正能夠發揮使用的,在於人的美。人的美是民俗風

情美的核心。作為民俗風情遊的組織、策劃和實施者應該明白這壹點。否則,這

壹活動,不是搞成徒具形式的大轟大嗡,就是搞成庸俗、獵奇的走火入魔。

(三)

大力開展民俗風情遊,深層發揮旅遊審美中的人文資源。基於以上的認識,

結合開發、利用的實踐,大致說來,要註意處理好三組關系。

第壹、拳頭產品和聯片開發。

每壹民族、每壹地域都應該把自身民俗風情的旅遊資源,作壹次全面的模底

排隊,進行學者、專家的論證,什麽是這壹民族、這壹地域民俗風情的拳頭產品,

力爭做到“妳無我有,妳有我優”。前壹段,廈門市文化界壹次聚會,討論到南

音問題。泉州有南音,廈門也有南音。兩地南音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已有所不

同,開始形成流派。有人主張有。有人主張不分。這說明已是個客觀存在。廈門

南音就應該助長自身流派的更加成熟,拿出整套、整臺的節目出來,形成拳頭產

品。

然而,旅遊有日程安排,不能過於單調。要在形成拳頭產品後,相應地進行

聯片開發,點面結合,才能留得住遊人。這裏民俗風情自身有寬度和深度以外,

還可與山水風光、名勝古跡等積極地配合、穿插地進行,不能單打壹。

第二、維護傳統和開發新項。

日本進入現代化以後,十分重視民俗風情的發揚光大,將傳統註入新的時代

意義。在東南亞,民俗風情,是他們旅遊中的強項。近幾年,山東曲阜的祭孔、

濰坊的國際風箏節、廣東春節花市、廣西三江口的歌圩和福建媽祖文化節,公祭

客家母親河(汀江)、土樓文化節等,為我國旅遊事業增加了異彩。我們應該看

到,民俗風情有雙重性。壹面有變異性、革新性,另壹面有陋俗惡習,有惰性。

報載:“我國禁放煙花爆竹的城市今年已達到40多個,其中主要是北京、南京、

沈陽、石家莊等大中城市。”(《廈門晚報》1995年2月13日),就是革

除陋俗惡習的壹例。我們在組織、策劃和實施民俗風情遊中,要堅持這壹審美標

準和審美理想,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第三、旅遊搭臺,經貿唱戲。

據新華社電訊,“國家統計局和國家旅遊局的最新統計結果表明,1994

年我國旅遊外匯收入達73.23億美元,國內旅遊收入達950億元人民幣,

兩項合計折合1600億元人民幣,說明旅遊業已成為我國新興的重要產業。…

…據世界旅遊組織統計,我國已在全球十大旅遊目的地中躍居第八位。”(《廈

門日報》1995年2月10日)這說明,旅遊業本身給社會既帶來了經濟效益,

又帶來了社會效益。由於民俗風情這壹旅遊審美資源,與山水風光、名勝古跡相

比,它具有強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參與性,幾乎是它所依附的那壹民族、那壹

地域的人民,都須介入其中,更應該註意在開發、利用這壹旅遊項目時,給那壹

民族、那壹地域帶來經濟上的實惠。而“旅遊搭臺,經貿唱戲”,是個較好的組

織形式。上引的新華社電訊中,還有壹段話說,“我國具有非常豐富的旅遊資源,

改革開發以來,旅遊業發展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旅遊資源優勢正在逐步轉化為

現實生產力。”(《廈門日報》1994年2月10日)這段話中的第二句話,

“各級政府重視”,也得到了旅遊為經貿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條件的回報。既然

旅遊搭臺,經貿唱戲,已為實踐證明了的較好的活動方式,就應該把民俗風情遊

盡量納入其中,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構成良性循環。當然,任何問題不能絕對

化。我們強調旅遊與經貿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並不否認民俗風情遊有

獨立的審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