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装修公司 - 中國栽培山楂的歷史過程是怎樣的?

中國栽培山楂的歷史過程是怎樣的?

根據古代文獻,起源於中國的山楂屬植物早在2500年前就被勞動人民所使用。它們的栽培歷史大致可分為晉隋、唐宋元、明清至民國三個階段,栽培歷史超過1700年。

黃河中下遊和渤海灣是中國最早的山楂栽培中心。

《爾雅》是我國記載山楂利用歷史最早的古籍,其次是《廣智》、《西京雜記》、《齊姚敏書》、《本草綱目》、《農政全書》、《植物名實考辨》等。這些古籍對山楂的樹性、適宜種植面積、種類和品種、栽培管理、醫藥應用、產品加工等都不同程度地做過研究。

從1949開始,在黨和* * * *的關懷下,山楂的發展經歷了50年代和70、80年代兩個時期。到1990年,我國山楂栽培面積已達35萬平方米,年產量45萬噸。

對擺脫貧困、繁榮市場經濟、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起到了積極作用。

20世紀70年代,由於國內外醫學界的研究,發現山楂屬植物富含多種對防治心血管疾病效果顯著的物質,被譽為營養保健水果。

因此,從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開始,山楂的生產和科研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視,到80年代末,山楂的科研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摸清了我國山楂屬植物的種類和品種資源,建立了國家果樹種質沈陽山楂園。編纂出版了《中國果芝山楂卷》,選送了壹批優良新品種。根據山楂的生物學特性,總結了山楂的配套栽培管理技術、加工及綜合利用技術。

當時山楂生產的發展受壹時價格因素的影響,也掀起了壹股熱潮,對山楂產業和科研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然而,到了90年代初,山楂生產陷入困境,價格下跌,果實銷售困難,山楂樹因重種植輕管理,忽視當地資源條件,盲目擴大面積不註意嚴選優良品種,加工和綜合利用嚴重滯後等問題而被大面積砍伐。

今後要穩定栽培面積,調整產區布局和品種結構,使之適地適栽,重點發展適宜加工的品種,加強綜合配套技術的推廣,提高果實品質,實施規模化栽培,推進產業化進程,加大山楂加工和綜合利用的研究力度,為山楂的穩定發展和經濟效益的提高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