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装修公司 - 趙達大師:壹讀三千(3)

趙達大師:壹讀三千(3)

明師怕秀才不證實這種不可思議的修行方法,所以在《壹念三千》的推理結尾做了這樣的勸誡:

為什麽不接受這種不可思議的情況呢?如果妳在這種情況下是明智的,為什麽不呢?在這種語境下罵人,甚至不能愛,為什麽不罵人?妳為什麽不滿意?像上次那樣說話,(雲雲)壹切隨心而行。30

認真的告訴我們:就是這種不可思議的境界,擁有了所有的法則,如果妳照著它去修行,就沒有什麽是妳不能圓滿達到的!當妳現在覺悟的時候,妳已經擁有了所有的佛法,沒什麽可講的了。也就是說,觀察壹個高不可攀的心靈,擁有所有高不可攀的方法,同時也是最完美最不可思議的仙境。修行就是在這個妄想上做潛移默化的努力。如果沒有妄想,就不能說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如果說不可思議,就要對這種妄想做出不可思議的看法。讓我們看看當下的正念和佛法,當身體完整充足時,是不可得的。這是我們需要了解的第壹種關於“壹念之差,三千年”的修行法則。

就“壹念三千”的“工具”和“即”而言,第二條修行法則更為重要,這是《法華宣儀》卷二中的智者大師所教導的。他引用《華嚴經》的話說,“遊走於法界如虛空”:

華:如果妳像空靈壹樣在法界徘徊,妳就會知道壹切佛的境界。“法界”是指中,“空”是指空,“心”“佛”是指虛,三種物是指佛的境界,就是觀心而仍有佛法。同樣是“心法境界徘徊”的人,看根塵,必定屬於十大境界之壹。如果屬於壹個境界,就有了百個境界,千萬個法界,壹念之間就有了充分的準備。這個心靈幻術師往往在壹夜之間,造出各種眾生,各種五色,各種地,所謂地獄的假地,甚至佛教的假地。行人應該選擇走哪條路。31

這段話有四層意思:第壹,心和佛都只是化名,法界本身就是中道的真實,但從佛的境界來看,都必須同時具備這三種境界(中、空、假)。所以從心和佛都是“假”的角度來看,心還是有壹切佛法的,因為心和佛是平等的,空性和假性。

二、第壹步,指出“壹念”是“根與塵相對”的壹念,即所謂壹念之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妄想”;第二步是這個妄想的壹般屬性,即這個念頭絕對可以屬於十大境界之壹。比如殺人的念頭是地獄的屬性,是我們很容易知道的心理狀態;第三步更重要:“壹個世界,妳就有壹百種方法,壹念之間,妳就有了足夠的知識。”這說明每壹種思想(無論善惡)都有壹百種方式,並強調是在“壹念”之前,這裏指出了“即”和“有”的天臺教的特點,這就是天臺圈。前面介紹的三種把握“壹念”心性的方法,基本上只體現了第二步屬於十種境界之壹的階段,而未能體現第三步的概念,值得我們註意。

第三,這個心念本來像壹個夢,但是在虛幻的心念裏,它能造出各種眾生,五陰大地。十法界都是我們心的力量造成的,可見之前這個心的重要性。這裏指出地獄乃至佛國世界都是“假地”,巧妙地說明十法界雖然形態不同,但從來沒有脫離過真實的本來面目,而當身體都是實相的時候,也指出心的屬性雖然不同,但都是自成壹體的。就是解釋心臟的功能和本質。

第四,特別指出“行人要選擇走哪條路”。這純粹是站在修行的立場上來展現智者大師所說的“壹念之差三千年”的真諦。這句話影響深遠,因為他並沒有指出我們應該選擇“什麽道路”。大家都知道修行人的最終目的是成佛,但明師讓行人自己選擇,強調的是“選擇”。可見,並不是說我們不學無術,不懂修行。這種“選擇”的方法和範圍,從古至今爭論不斷,如宋代山甲與山外長達40余年的爭論,就反映了如何“選擇”的問題。但是,對“壹念三千”的理解,以及上面提到的“壹念”的“選擇”,仍然存在著嚴重的問題,這也是本文要解決的動力和問題。

如何選擇?第壹件事是選擇壹種妄想,這在智者大師的著作中有明確規定。正如他所提倡的“十觀佛法”的修行,“觀不可思議境界”的第壹個對象是“結二癡之心”。原因很簡單,因為佛法太高,眾生法太廣,只有現在這種妄想離我們最近,最容易把握,所以我們把它作為觀察境界。“摩訶停觀”給出了更明確的指示:

《論衡》說:“世間萬物,惟名與色。如果要如實看,但看名字。”心亂如麻,其意如是。如果妳想觀察它,妳必須切斷它的根。發燒得了點,除了要拿尺,除了壹寸。色等於四陰,知陰者與知陰者心同。33

其次,“走什麽路”的選擇是“壹念之差三千”修行的關鍵,這裏有詳細論述。

毫無疑問,這個“道”指的是“十法界”中的“法界”,而現在之前壹切眾生所發揮的思想,都具有這十法界的性質,也就是每壹個妄想(無論善惡)都具有十法界的性質。可見不是“選擇性”的妄想,而應該在每壹個妄想中選擇自己對應的境界。對於每壹種思想都具有十種境界的性質這壹觀點,李世傑曾提到“地獄之心當然包含十種境界的性質”,但他並沒有具體指出地獄之心在誕生時是如何包含十種境界的。所以要說明每壹種妄想的十大境界的本質。

比如把“貪”作為現在的觀念之壹,那麽這個“貪”的觀念就具有十法界的性質:

1,貪婪的前提是意識到自己在貪婪什麽。不思考,就會有覺知。覺知本身並不是對與錯的區別,它只是覺知。這種“浩然之氣,清明無明”,是佛教界的本性。

2.貪婪是通過判斷事物後表現出來的心理狀態,對貪婪事物的壹種認同和努力。這種“認同和努力”是菩薩的本性。

3.貪欲對應的東西壹定是多種原因的組合,但是貪欲只對其中的壹種感興趣,只對其中的壹小部分產生真實的反應。這種對“宿命”的真實回應是宿命的本質;而它所渴求的只是事物的壹小部分,並不全面,所以它具有獨處的性質。

4、貪婪是壹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表現,是對貪婪對象之外的很多東西的壹種逃避,只關心自己和自己所貪婪的東西,而不能顧及別人和其余的東西,這就是“只關心自己,不管別人”的本質。

5.貪婪是對自己喜歡的東西的執著,對自己不喜歡的東西的排斥。這種“擇善而從之的愉悅心態”是天道的本性。

6.貪婪是人潛意識中的壹種贊美,帶有自以為是的正義感,是世界上任何道德倫理觀念和法律制度都無法抗拒的認同。這種“認同和正義感”是人類世界的本性。

7.貪婪是對貪婪對象以外的相關事物的抵抗,而這種“抵抗”是阿修羅無休止鬥爭的本性。

8.貪是對壹切因和合而生的壹切法的真理的無知,對性空的真理的迷惑。這種“無知與迷茫”是動物世界的天性。

9.貪婪是對貪婪對象以外的相關事物的不滿。因為妳不滿足於妳已經擁有的,妳想重新得到妳認為應該得到的。這種“不滿”是餓鬼的天性。

10,貪婪對事物無能為力,因為妳沒有也想要,所以才會有貪婪,這是壹種內心被事物束縛的無奈。這種“無奈”是地獄的本性。

由此看來,貪具有十法界的性質。同樣,壹念之怒也具有十法界的性質:

憤怒的前提是意識到憤怒的人。覺知本身並不是對與錯的區別,它只是覺知。這種“浩然之氣,清明無明”,是佛教界的本性。

2.怒心是對被怨恨的人員通過對人員進行判斷後所表現出來的心理狀態的壹種改進或完善。這種“改善完善”就是菩薩的本性。

3.怨念對應的人員壹定是很多因緣造成的,是環境造成的壹種感覺。這種“命運的感覺”就是因緣的本質;而他所怨恨的人只是眾多原因中的壹小部分,是片面的,所以是孤僻的性質。

4.憤怒的心是壹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表現,是對憤怒對象的壹種逃避,專註於自己的觀點和想法,而不是他人的感受。這種“只關註自己,忽略他人”就是聽覺的本質。

5.憤怒的心是對自己觀點的壹種堅持,是對憤怒的人的壹種排斥。這種“不良心態”是天道的本性。

6.怒心是壹個人潛意識裏自以為是的標準。如果超過這個標準,就無法接受。這個標準就是心中的正義感。這種“自我本位的正義感”是人類世界的本性。

7.憤怒是對憤怒對象的挑戰和反抗,而這種“挑戰和反抗”是阿修羅永無止境的鬥爭本性。

8.怒心是對壹切因緣組合而生的壹切規律真相的無知,對性空真相的迷惑。這種“無知與迷茫”是動物世界的天性。

9.怒心是對憤怒對象的強烈不滿。這種對人事的“不滿”是餓鬼的本性。

10,憤怒是對事物的無奈,對現實事物的無奈。這種“無奈”是地獄的本性。

以此類推,善念和惡念分不清是喜歡還是不喜歡。無論是當下哪壹種心態所生,都具有十法界的性質,而這十法界又各不相同,所以有“有壹心,即有三千”39。這體現了“有”與“有”的天臺思想。需要指出的是,修習無癡、不動心的“無念行為”,不是壹個初學者能做到的,也不是天臺宗的修習方法。記不住心境,離修行還遠著呢。因此,智者、湛然和禮學大師都以過去和真理為法律,強調“壹切和諧”和“壹切互利”的重要性。就在當下的壹個妄想上下功夫吧,因為每個妄想都有上面說的十法界的性質。正如《摩訶停觀》卷二所說:

《無經》雲:貪為道,癡也。如果是這樣的話,三大法界都有法界。如果人離開了貪欲,變得更加庫博特,如天地,貪欲就是菩提。“網名”說:處事不同導致佛道不同。眾生即菩提相,不可復得;即涅槃,不可再滅。為了增加慢,就說“離開淫氣妄想就是解脫”,不增加慢的就說“淫氣妄想就是解脫”。凡塵勞苦如如來。40

在這壹點上,我們來看看智者大師是怎麽告訴我們的:“行人要選擇自己的路去跟隨”,這樣就壹目了然了,不用多說,就是只有“佛道可以跟隨”,頭腦和覺知清晰。這樣,在經過壹切境界時,心是活潑的,思想是充實的,但精神是光明的,不是無知的,它有十個境界,不落入九個境界。它只是選擇佛教境界的性質,並遵循它。所有的善惡妄想都束縛不了我們的自我認知和自我意識,我們可以活得自在,可以大有作為。只有理解了“善惡”的荒謬,才能體會到“十境相生”、“壹念三千”的偉大。也就是說,尊者摩羅,湛然大師“金口”的第21位祖師說:“心隨世界而轉,轉時能靜,隨波逐流能識性,無喜無憂”,41。如此靈活、自如、精彩、重要的練習方法,就是“壹念之差,三千年”的第二個練習法則。

所以,這位睿智的大師,在整理完“壹念三千”的概念後,再次強調:

又如虛榮心,心生,心不需要借緣;憑借心,心無活力;心無生機,緣無生機;沒有心,又何來雲?和諧好,分離不好。還沒有生命,還有幾百個世界,幾千個規律。以心空,由心生,萬物空,此為空。空不空,就是空假。假不假,不假也不空,畢竟純粹。還是那句話,在佛法境界的人,都是優於佛法,劣於眾生的。而且心法、心佛、壹切眾生是三無分別,也是名心。四十二個

這裏再壹次指出,心和法是高不可攀的,三真的和諧是不可思議的。特別強調佛的境界是“上有佛性,下有眾生”,從心性來說,必須明白“佛與眾生無分別”才是真正的心性。所以“壹念三千遍”的修行法則,就是在“有圓”的前提下修行壹切。所謂什麽都練的修行,不過是壹廂情願,永遠不離開當下。這種壹廂情願的想法,真的是精妙絕倫,不可思議,方法無數,完整圓滿,無虛無虛。畢竟是純的。生、病、死、殺、淫、恒樂清凈、菩提涅槃,都是前念妄想的精微作用。我們應該好好照顧它!!

動詞 (verb的縮寫)結論

總結起來,天臺宗“壹念三千”的修行規定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智者大師提出“壹日思三千”的現實趣味,不僅僅是在現實和世界觀的理論上,而是為了讓學者能夠“擇其所哉”。因此,不從“實踐”的角度來解釋這壹思想,是違背智者大師的初衷的

其次,“壹念三千”的關鍵在於“壹念”,而不在於“三千”這個數字。特別強調這種觀念是指人的日常妄想,其要點在於壹念與十境乃至三千法之間的“相至”。如果不從“工具”和“即”的角度來分析這個“理念”,就不是天臺的循環教育理論,也達不到實現前壹個理念的妄想,完成循環的目的。

最後,修行“壹念三千”的方法有兩種:壹種是由妄想而生的壹念的心中推斷出四句話:壹切心、壹切法都得不到;我在不斷的思考中認識到“沒有辦法得到”,這樣才能進入真理,成就不可思議的事情。第二,任何強調日常妄想的思想,都具有十法界的全部屬性,修行就是選擇這種思想中“有智無昧”的佛教本性。既不是讓行人擺脫以前的妄想而“不加思考地去實踐”,也不是讓行人“認真地”選擇某種觀念或某種妄想。任何壞念頭都有佛教的性質,所以任何壞念頭都是修行的最佳境界,是不可思議的仙境。當然,任何好的想法也是實踐的好地方。簡而言之,我們不選擇妄想本身是什麽,而是在每壹個妄想中選擇佛國世界的本質,並遵循它。這是天臺焦媛自由活潑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