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装修公司 - 問壹下,新課改教材最大的變化是什麽?

問壹下,新課改教材最大的變化是什麽?

●中文

教師應成為“雜家”

“語文由必修課和選修課組成。必修課有五本教材,選修課分為選修壹和選修二。選修I-A是省內高壹學生必修教材,I-B是學生選修模塊,I-C是自主選修教材。選修二是指學校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自主編寫的課程,學生可以根據個人興趣決定是否選修。”襄樊四中語文老師鐘道傑說。

新課改後,語文教材的內容發生了變化。必修課書在保留經典書名的基礎上,減少了魯迅的部分文章,增加了貼近時代的書名,如周立銘的《動物遊戲的奧秘》、卡爾·薩根的《宇宙的邊疆》,可讀性大大增強。

選修課主要是對作品的深入學習,比如唐詩、史記的系統講解,讓感興趣的同學了解更多。這無疑要求教師具備廣博的知識,從“專家”向“聖人”轉變。

新課改後,教師在課堂上應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實現師生互動。教師要繼承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不能完全拋開教師應該扮演的角色,避免走向“追求形式,忽視內容”的極端。這些都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數學

註意電腦的使用

“以前的知識結構更加嚴謹、連貫、有邏輯,新教材的知識是模塊化的。”市二十四中數學老師許說,過去三年,高中要學6本數學教材,但知識模塊化後,有26本。學生不僅要學習五門必修教材,還要選修課。選修課分為選修壹和選修二。選修我應該學習的文理科學生。其中,文科生需選兩門選修課,理科生需選三門。學生在學習選修II時必須達到規定的課時。

選修課內容超出考試大綱要求。比如“算法”這壹章是高校應用數學的內容,高中新教材也有涉及。同時,新編寫的部分教材必須使用計算機,這就要求教師和學生更加重視信息技術的應用。

新課改後,數學打破了原有的知識體系,逐漸模塊化,會讓很多人感到不適。比如“壹元二次不等式”,課改前是壹次性把知識點講透,現在有些章節安排在其他部分,不僅會增加學生聽課的難度,老師也很難掌握教學方法。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將成為老教師的壹個難題。

●英語

註重語言技能的應用

“新的英語教材從以前的5本變成了5本必修,6本選修。學生在高壹至高二期中考試完成必修1至必修5後,即可達到七年級的要求,即掌握2400至2500個詞匯和300至400個成語及固定搭配,達到高中畢業標準。學生上完6、7、8門課,就可以達到高考的要求,即達到掌握3300到3500個詞匯、400到500個固定搭配的第八關。”二十四城語文英語老師李玟說,除了外國語學校,普通高中壹般不開設能達到九年級標準的9、10、11選修課。學生可以從選修課2中選擇他們感興趣的任何課程。選修2涵蓋語言知識與技能、語言應用和語言鑒賞。這些模塊每壹個都成為壹本書,教材更加詳細。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會重點講解考試大綱要求的24個題目,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

●政治

教學生學會生活。

“新教材的內容與生活息息相關,以學生的生活為主線,而不是以學科為體系。第24中學的政治老師張說,政治課本將分為四個必修模塊和六個選修模塊。模塊內容相互獨立,實行信用管理。其中,選修模塊中的“生活中的法律常識”和“公民道德能力常識”必選。

在知識結構上,新教材體系完全改變了。在過去,知識就是系統。例如,在經濟學中,壹般研究生產、分配、交換和銷售,而新教材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舊教材中的“行業”因為與生活聯系不大,被刪掉了。新教材將講授生活與消費、企業經營與管理、收入與分配、面向市場經營。

在教學中,過去老師先講知識點,把結構呈現給學生。現在,他們應該設置情境,註意課堂探索,最後得出結論,註意知識生成的過程。

“媽媽給妳織的毛衣是商品嗎?奶奶給妳做的飯是商品嗎?”新課改後,教師將從生活實踐出發,突出為學生服務的意識。比如“價格”課,老師要在課前給學生布置作業,讓他們調查市場上的肉蛋價格,並采訪相關人士。發現價格變化後,要尋找價格變化的原因,思考這種變化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歷史:

“最熟悉的陌生人”

“新歷史教材裏的知識點都是課改前的,現在只是把原有的知識整合了壹下,所以看起來有點怪。”24城的歷史老師王洪玲這樣總結道。

壹個最明顯的變化是,歷史教科書的版面,以前是通史,現在是專題形式。必修課1到3分別是《政治文明史》、《物質文明史》、《精神文明史》,以文明為主線,國內外混編。選修課比較關註歷史上的重大改革和現代民主思想。

教材圖文並茂,學習章節豐富,這是新教材的第二個特點。新歷史教材增加了圖片、知識鏈接、學習思維、自我評價等內容,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

新教材強化了壹些知識點,比如必修1增加了“中國古代宗法制度”,而之前的“文化遺產”知識點有了新的面貌,出現在選修模塊“世界文化遺產精華”中。

歷史教材模塊化要求教師具備更高的知識、工作量和駕馭課堂的能力。老師要想把課做好,可以把題目裏的知識融合進去。

●地理

整體變化不大。

“地理科目和課改前不壹樣了,但內容變化不大。”二十四中地理老師徐佳群介紹。

我省高中課程改革後的地理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分為選修課和必修課。選修課1-3分別講述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地理;選修部分有七個模塊,涉及地理理論、應用和技術。每個學生必須修2個模塊,即4個學分。

教材變化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減少了章節,刪除了壹些非重點內容;必修課更註重生產生活、自然災害及預防和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課本增加看圖、思考、活動課、案例分析、問題探究,要求學生更主動地學習;地理更加結合社會時事,培養學生對人口、資源、環境的科學觀。

●物理學

增加與現實生活的接觸

襄樊四中物理老師楊立濤認為,新課改後,物理的教學與過去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

新物理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2冊,屬於12知識模塊,包括必修和選修部分。其中物理(1)和物理(2)為必修科目。選修壹以文科為主,主要闡述物理和社會生活;選修課ⅱ以工程為主,介紹物理技術及其應用;選修三側重理科。此外,學生必須滲透和掌握課本上的大部分大字,小字留給交流和思考。

在教學目標上,不同於以往對物理現象及其規律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新課改更加註重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三維目標的建立。這壹點在物理實驗中尤為明顯。以前的物理實驗,重點是實驗步驟和過程。新課改後,物理實驗步驟和過程逐漸模糊,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增多。常見的形式是提出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自己設計實驗,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化學

學生應該更經常地進入實驗室。

“高中化學有兩個必修模塊,***4學分,我們省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課程標準要到年底才能定下來。”襄樊四中化學老師李茂池說。

新化學教材的壹個很大的變化是,以前的壹些重點內容不再是重點,比如“物質結構”,這是舊教材的重點,也是難點。在新課改後的必修課中,壹帶而過。還有“有機化學”,舊教材裏是基礎內容,新課改後高二選修課才涉及。

舊教材裏有壹些內容,都是老師壹次性講解的。新課改後,這些內容變得零散。“有些知識點的難度會降低。如果第壹講講的很深,學生聽不懂,會覺得化學很難,容易走河南新課改的老路。”李茂池說,河南實施新課改後,超過壹半的學生覺得理科太難,選擇了文科。襄樊必須避免這種現象。

以前有些化學實驗是“老師做,學生看”,但新課改後,要求學生盡量做,老師要和學生形成討論交流、學習提問的關系。“未來的學生需要更多地進入實驗室。”李茂池說。

另外,新教材把很多大學內容下放到高中,增加了能級、晶格能、熵焓、核外電子躍遷、金屬晶體的積累、電子互斥理論等內容。

●生物學

新教材更生動。

“新課改後,生物教材有6本* * *,其中3本是必修和選修,都屬於人教版。選修課1是學業水平測試,以理科為主,講授生物實驗。選修2以文科為主,有生物科學和社會的講座。選修3是高考必考部分,偏向理科。”市二十四中生物老師周勤德說。

相應教學內容的編排體系和呈現方式也發生了變化,插圖和相關資料多了,實驗多了,尤其是壹些探索性實驗。插圖更生動,所以新教材變得更生動。新生物教材增加了很多新欄目,比如“問題討論”、“本節重點”、“數據分析”。

新課程標準對教師的能力和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課標要求教師自主教學,合理利用校內外各種課程資源,充分發揮其主動性,了解和滲透理化常識和數理統計計算方法,備課時多查閱資料。教師要從“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

此外,新課改後,生物教學將更多地使用多媒體。在講課過程中突出主題,優先提問,允許學生自由發表個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