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装修公司 - 水滸傳中兩個人物性格對比

水滸傳中兩個人物性格對比

(壹)、宋江形象分析

自從《水滸傳》問世以來,壹直對宋江的評價褒貶不壹。宋江是《水滸傳》中最復雜的人物形象,也是最經得起琢磨的壹個人物形象。他是陰險奸詐,還是忠義兩全?是道貌岸然,還是江湖好漢?

宋江的綽號

《水滸傳》裏邊的每壹個英雄好漢,基本上只有壹個綽號。宋江卻有四個綽號:黑宋江、孝義黑三郎、及時雨、呼保義。而他每壹個綽號,都表現了他在這個方面的特點,也表現出了這個人物的復雜性。

《水滸傳》第18回:

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鄆城縣宋家村人氏。為他面黑身矮,人都喚他做黑宋江;又且於家大孝,為人仗義疏財,人皆稱他做孝義黑三郎。……自在鄆城縣做押司。他刀筆精通,吏道純熟;更兼愛習槍棒,學得武藝多般。平生只好結識江湖上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上館住,終日追陪,並無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是揮霍,視金如土。人問他求錢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難解紛,只是周全人性命。……以此山東、河北聞名,都稱他作及時雨。

呼保義 第四個綽號就是“呼保義”。呼保義這個詞,壹直到今天,大家都無法把它解釋清楚。有壹種解釋說,保義是南宋時候武官的壹個稱呼,叫保義郎。另外壹種解釋,說“保”,就是保持的保;“義”就是忠義的義,“保義”即保持忠義,呼的意思,就是大家都那樣叫他。大體上說,呼保義這個詞實際上講的是宋江對待國家的態度,對待朝廷的態度,對待皇帝的態度。

對宋江的第壹個角度的理解:

就是他所從事的職業。他在縣衙裏邊當壹個押司。所以從他的家境出身以及所受的文化教養和所從事的職業,我們可以判斷,他的家境出身使他有壹定的正義感,他的職業養成他處事謹小慎微,隨機應變的習慣,也培養了他喜歡玩弄權術的手段。這是我們對宋江的第壹個角度的理解。,《水滸傳》第18回宋江剛出場的時候,就對他有壹個全面的介紹。他是世代務農,世世代代種地,守壹些田園過活。自幼攻讀經史,受到傳統的文化教養。更主要的壹點

對宋江的第二個角度的理解:

第二,宋江到底是仗義的英雄?還是國家的忠臣?我們可以從他上梁山之前和上梁山之後的幾件事來分析壹下。上梁山之前,他為了自己的心腹兄弟,私放晁蓋。並且為了怕事情暴露,殺死閻婆惜。從這些事情上來說,我們可以說宋江是壹個仗義的英雄。那麽上梁山之後,他就變成了壹個義軍的首領,他領導梁山兄弟的幾次戰役,都充分顯示了他的指揮和組織才能。而在受招安之後,他就變成了壹個國家的忠臣。他把梁山的堂名由原來的“替天行道”改為“順天護國”,這是壹個國家的忠臣才有的行為。所以說無論我們以怎樣的主觀情感對宋江或褒或貶,或愛或恨,都不能否認他是中國古典文學人物畫廊裏壹個成功的藝術形象。

(二)、林沖形象分析

《水滸傳》寫人物的性格特點,有生活的依據,而且能夠隨著生活矛盾的發展,他的性格要產生變化。《水滸傳》寫林沖的性格轉變,寫得非常出色,有根有據。他為什麽要變化?什麽時候變化?都是從生活出發,這是《水滸傳》的現實主義。

《水滸傳》中,林沖有壹個突出的性格特點:能忍,忍辱負重、忍氣吞聲、不敢反抗。壹般的小說,要充分地理想化的寫壹個正面人物,往往壹開始就要寫他的優點。但是《水滸傳》不壹樣,林沖在《水滸傳》裏邊是個響當當的英雄,了不起,作者是熱烈地歌頌他的。可是壹出場就寫他的弱點,寫他性格裏邊的弱點,不好的壹面,就是能忍,忍辱負重、忍氣吞聲。

“忍”之壹:

壹個八十萬禁軍教頭,在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調戲,奇恥大辱,不能忍受的。所以他非常氣憤地去了。“當時林沖扳將過來,扳著他的肩胛,卻認得是本官高衙內,先自手軟了”。“先自手軟了”這五個字非常值得註意,這不是簡單的、壹般人物的動作神態的描寫,而是壹下子挖掘到人的內心世界。所以小說寫林沖怒氣未消,知道以後,扳過來,先自手軟了。但是“怒氣未消,壹雙眼睜著瞅那高衙內”。但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這口氣。小說在這裏寫得非常好,寫出了人物內心的活動。

林沖與魯智深此時的比較:魯智深就不買賬,魯智深有壹段話是響當當的,跟林沖形成鮮明的對比。他說“妳卻怕他本官太尉,灑家怕他甚”,“俺若撞見那撮鳥時,且教他吃灑家三百禪杖去了”。壹個是忍辱怕事;壹個是疾惡如仇。壹個是自己受侮辱、受壓迫不敢反抗;壹個是看見自己的朋友受壓迫,就不能忍受,這兩個人的性格形成鮮明的對比。

“忍”之二:

接下來還是寫林沖想茍安,忍。但想茍安也不能茍安,想忍也忍不下去。所以小說接著寫高衙內又收買了陸謙,讓陸謙把林沖的妻子騙到他家裏面樓上。林沖得知後,“拿了壹把解腕尖刀”,“徑直奔到樊樓,前去找陸虞侯”。他拿起這個解腕尖刀不是去找高衙內,而是去找陸謙。也就說,林沖已經開始反抗了,但是他反抗的程度和範圍有限。應該找高衙內,這裏大概有兩個意思。第壹,還是怕高衙內,不敢惹他。前面說了,權且饒他這壹次。這是第二次了,他又忍讓了;第二,這是寫林沖重義。就是說陸謙是林沖的結義兄弟,背信棄義,不講義氣的人林沖是最痛恨的。講義氣是林沖性格當中非常美好的東西,很寶貴的東西。這是他以後能夠轉變,而且轉變以後革命性非常強的壹個很重要的因素。

“忍”之三:

林沖發配滄州以後,還是能忍,還是忍辱負重。小說這裏寫得非常精彩,他臨走之前寫了壹封休書。這紙休書我覺得有兩方面的內容,壹方面寫出林沖的善良,他替妻子考慮得很周到;另壹方面也寫出他能忍的性格,也天真幼稚。妳以為寫了壹紙休書以後高衙內就不來了?照樣來。所以這些地方,壹方面寫出他的善良,引起讀者對他的同情,另壹方面,引起讀者對於罪惡勢力的更加憎恨。

“忍”之四:

刺配滄州,有壹個情節:押監他的兩個差人董超、薛霸,壹路上虐待他,用燙水讓他洗腳,連讀者都不能忍了,他還是“忍”,後來走到野豬林,就是董超、薛霸受高俅、高衙內之托付要殺害林沖的地方。到這個時候了,而林沖壹點都沒想到可能要殺他(武松到飛雲浦就已想到差人要殺他),妳要捆就捆吧。換成另外的人,像魯智深也好、李逵也好,在這種情景下絕不會這樣說。魯智深救下了他,要殺兩個公人,林沖極力阻擋。這時他還是忍,不想反抗。

“忍”之五:

到滄州牢營不久,他從李小二口中得知來了幾個“尷尬人”,於是買了壹把解腕尖刀,街上尋了幾日不著,“心下且自慢了”,又“忍”過去了; 滄州牢營安排他到草料場,這是個陰謀,林沖渾然不知,還打算“待天晴到城中換個泥水匠修補”,“神明庇佑,改日來燒紙錢”。還以為給他壹個好的差事,到那兒去過得比較安穩。最後火燒草料場,他在山神廟裏面聽見陸謙他們三個人說話,要把他的骨頭揀回去到高俅那兒去領賞。這時林沖滿腔怒火壹下子爆發出來,打開山神廟的門出去把幾個人殺了,然後造反上山,由此就實現了徹底地轉變。

小結:林沖走的道路是非常艱苦,林沖走了壹個很漫長的、很艱苦的道路。作者寫林沖的轉變,它是有很多伏筆,譬如說他和陸謙是好朋友、結義兄弟,但是後來陸謙害他了,那麽他就曾經跟陸謙講:“賢弟不知,男子漢空有壹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沈在小人之下,受這般腌臜的氣”。也就說,就是他在統治階級的壓迫之下,滿腔不平之氣。這個滿腔不平之氣,就是林沖能夠壹步壹步向前邁進,最後實現了思想轉變,造反上山的基礎。他雖然是壹個八十萬禁軍教頭,是個中級軍官,但是他壹出場就是被壓迫的。所以雖然是統治階級裏邊的人物,但是他所處的地位和廣大被壓迫的人民群眾有相通之處,這是他能夠轉變的壹個基礎。林沖能忍,寬容了壓迫他、侮辱他的人,但是他的對手可沒有放過他。壹計不成,又生壹計。那個社會的黑暗勢力、罪惡勢力,不斷地向他緊逼而來,所以他非常不滿的胸中,有壹腔不平之氣的。

幾個梁山人物“上山”的比較:

林沖上山的過程就是從能忍到不能忍、從懦弱到堅強、從屈辱到反抗,這麽壹個轉變過程。林沖上山是走了壹個非常艱苦的道路。《水滸傳》寫人物,不同的英雄有不同的性格,上山走的是不同的道路。這個不同的道路是跟他性格有關系的,這個性格又是跟他的家庭出身、他的生活境遇有關系的。李逵上山是最痛快的,宋江是最曲折的,魯智深是最爽朗的,爽朗跟痛快不完全壹樣;壹點都沒有瞻前顧後,淒淒慘慘切切,軍官當不成就當和尚,和尚當不成就上山,非常爽朗。